第一篇 王朝的覆灭与中国现代设计的发端 4
第一章 科举之路的终结——新哲学观出现与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 4
第一节 科举制度废除与新型知识分子诞生 4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 8
第二章 新旧体制的更迭——民族资产阶级涌现与市民阶层的变化 10
第一节 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市民阶层的变化 10
第二节 新经济体制与新型资产阶级 18
第三章 上海开埠——新印刷技术与新设计技艺的传播 21
第一节 土山湾孤儿工艺场的西洋技艺 21
第二节 传教士带来的先进印刷工艺与中国近代刊物 33
本篇结论 45
第二篇 万籁鸣与商务印书馆的时尚文化圈 49
第一章 对设计艺术的慷慨解囊——商务印书馆的经营理念 49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的精神支柱和经营视野 49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成立机缘 52
第二章 中国首批设计师的聚集——万籁鸣和商务印书馆的同事们 59
第一节 幼年万籁鸣的生活 59
第二节 考入商务印书馆的1919年 63
第三节 商务印书馆培养了中国最早的现代设计师 68
第三章 面向市民阶层与精英阶层——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端 74
第一节 鲁迅与未名社、北新书局的装帧设计师 74
第二节 著名书店与书局里的装帧设计师们 82
第三节 比亚兹莱与中国装帧设计风格 88
第四节 逐渐发展的产品包装设计 92
第五节 印染工艺与展示设计 94
第六节 形式多样的广告设计 99
第四章 竞争与互助的业务关系——与商务印书馆同时代的设计机构 106
第一节 广告公司风起云涌 106
第二节 英美烟草公司广告部的精英们 110
第三节 商务的人才流失促成“穉英画室”的成就 126
本篇结论 135
第三篇 万籁鸣与《良友》画报的时尚设计圈 144
第一章 丰富庞杂,与时代并行——《良友》的办刊宗旨与理念 144
第一节从《少年良友》到《良友》——伍联德的创刊历程 144
第二节 睿智的目光——《良友》的编辑视野与经营方式 147
第三节 剧增的影响力——备受名人青睐的《良友》 152
第二章 商务印书馆设计师的再集结——万籁鸣主编《良友》前后的设计师们 155
第一节 与万籁鸣同时代的时尚生活设计圈 156
第二节 著名的设计师兄弟们 173
第三节 鼎盛时期担任《良友》美术主编的万籁鸣 189
第四节 追求时尚的社会名流与《良友》的文化名人 194
第三章 变化微妙的出版风格——伍联德之后四任主编 201
第一节 充满朝气的上升时期——从周瘦鹃到梁得所 201
第二节 有惊无险的主编更换——从梁得所到马国亮 203
第三节 一波三折的人事变动——从马国亮到张沅恒 208
第四章 摩登的风向标——与《良友》同时期的艺术刊物与设计 213
第一节 利润丰厚的出版事业和层出不穷的画报 213
第二节 投资艺术杂志的慈善家邵洵美 219
本篇结论 226
第四篇 万籁鸣与影视动漫设计圈的艺术家 231
第一章 风靡中国的美国动画——中国动画电影的艰难起步 231
第一节 国际动画电影业风生水起 231
第二节 中国本土动画电影业的艰难起步 233
第二章 青涩的处女作——万氏兄弟与中国本土动画的诞生 234
第一节 万氏四兄弟齐聚上海 234
第二节 多方筹措——从无到有的设备、原料和技术 236
第三节 保密核心技术——万氏兄弟与民国其他动画制作者 241
第四节 前赴后继——早期其他形式的动画片 244
第三章《白雪公主》与《铁扇公主》——万氏兄弟动画设计风格 253
第一节 从模仿到创造——中国动画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 253
第二节 对传统文化的融汇——剪纸动画片的诞生 255
第三节 难以调和的人际关系——万超尘与木偶片的诞生经过 256
第四章《大闹天宫》的辉煌——实现创作中国风格动画的人生梦想 265
第一节 艰难的历程——《大闹天宫》的多舛命运 265
第二节 时尚兄弟连——万氏兄弟和张氏兄弟再次合作 271
第三节“孙悟空”与“阿童木”——《大闹天宫》的艺术成就 272
本篇结论 279
结语 281
参考文献 284
附录 288
后记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