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设新生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 1
第一节 浚县人民政权建立后的形势和任务 2
一、浚县人民政权的建立 2
二、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5
三、统一财经和稳定物价 6
第二节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 11
一、发动群众,支援抗美援朝 11
二、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深入进行土地改革 20
三、镇压反革命 26
四、其他民主改革 37
第三节 恢复国民经济与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45
一、开展“三反”运动 47
二、顺利进行“五反”运动 50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53
第一节 努力宣传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 54
第二节 战胜灾害,粮食实行统购统销 60
一、带领全县人民战胜自然灾害 60
二、贯彻执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63
第三节 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改造 70
一、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70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7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1
四、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 95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浚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101
一、党组织的发展状况 101
二、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101
第五节 政权组织的完善和群团组织的建立 105
一、浚县人民政府政权机构的完善 105
二、浚县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106
三、群团组织的建立 108
第六节 文化和思想政治建设 111
一、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 112
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改造与发展 114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23
第一节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123
第二节 “大跃进”运动 128
一、浚县的“大跃进”运动 128
二、浚县的大办钢铁运动 135
三、修建共产主义渠 141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 146
一、浚县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146
二、贯彻“郑州会议”精神,初步纠正“左”倾错误 150
第四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56
一、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及整风整社运动 156
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 160
三、深入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 165
第五节 带领人民群众同自然灾害作斗争 168
一、实施“借地”政策,帮助群众度过灾荒 168
二、带领群众抗洪救灾、重建家园 174
第六节 中国共产党浚县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 179
第七节 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国民经济与各项事业的发展 182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187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87
一、浚县“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其初期的“百日集训” 188
二、“红卫兵”组织的建立与“破四旧,立四新” 193
第二节 “夺权”斗争与革命委员会的建立 195
一、“夺权”斗争 196
二、浚县革命委员会的建立 198
三、“刹三右一风”与“火线亮相” 200
第三节 深入开展“斗、批、改”运动 201
一、“三忠于”、“四无限”活动 201
二、深入开展“斗、批、改”运动 202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浚县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 214
第五节 “批林批孔”与“反击右倾翻案风” 216
一、“批林整风” 216
二、“批林批孔”运动 218
三、全面整顿与“反击右倾翻案风” 220
第六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浚县经济 223
一、工业经济在曲折中上升 223
二、商业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224
三、“农业学大寨”运动与农田水利建设高潮 224
第五章 由徘徊前进走向改革开放 228
第一节 深入开展“揭、批、查”运动 229
一、深入揭批“四人帮”的罪行 229
二、清查“四人帮”追随者的问题 232
三、解决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236
第二节 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238
第三节 深入开展“一批双打”运动 243
一、农村的“一批双打”运动 244
二、县直机关的“一批双打”运动 246
三、“一批双打”运动提高了浚县人民的认识 250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后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251
一、“农业学大寨”在浚县的开展 252
二、浚县“文化大革命”后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255
三、“农业学大寨”运动促进了浚县的农田基本建设 255
第五节 深入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257
一、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前因 258
二、深入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59
三、大讨论推动了浚县的社会主义建设 266
第六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浚县顺利实现工作重心转移 268
附录 273
一、中国共产党浚县历史大事记 273
二、中国共产党浚县党政主要领导成员一览表 331
三、浚县革命烈士英名录 379
后记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