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开幕词&张炯 1
“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闭幕词——这是一方福地&谢冕 3
现代诗技巧的“有”与“无”&吕进 5
关于“新诗应该是自由诗”的几点思考&吴思敬 8
论新诗遵语法反修辞规范的意象呈示&骆寒超 19
新诗“革命性”对自身的遮蔽&姜耕玉 30
新诗要适度重视音乐形式高度重视排列形式——新诗技法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举隅&王珂 37
关于《鬼进城》——顾城诗的语言论&岛由子 54
蕴涵着魔化力量的诗的语言——漫论洛夫诗的语言艺术&刘士杰 70
关于诗的思考&沈泽宜 77
形式与意味&叶橹 86
台湾新诗六十年的历程及其特殊贡献&古远清 93
当前新诗继续边缘化的十点表现及其对策&黄中模 105
诗歌叙事与小说叙事&赵炎秋 112
新诗格律化的冷思考&毛翰 116
路在何方——当代诗歌创作断想&彭金山 126
高雅艺术真的有那么“神圣”吗——读约翰&凯里《艺术有什么用》&阎嘉 132
“游走”与“关系”:生命存在的空间形式——韩东诗歌解读新视角&孙基林 王茜 135
现代汉语诗学:诗美的衰减与变形&曹万生 143
情生文:现代诗教学笔记摘要&章亚昕 148
乐感的诗与思的诗——新旧诗之别兼谈现代诗与诗歌传统的关系&毕光明 153
多元语境中华文诗歌写作当代性思考&庄伟杰 160
新诗创作技法:问题与意义&鲍昌宝 173
诗人个案研究中的文献—发生学方法&赵思运 178
西塞娜:一个诗歌意象的精神分析——沈泽宜诗歌解读&沈健 186
学科建设与新诗学之学科化&子张 201
抽象诗学观&许德民 205
含混与现代汉诗写作:以卞之琳20世纪30年代诗歌为例&陈卫 217
论街头诗的形式要素&刘金冬 230
现代汉诗的“知识场”批评——以穆旦《五月》为例&初清华 240
建立准定型诗体:朱自清的新诗形式观念&熊辉 248
穆旦诗中的“悖论—反讽”语言与不确定的自我形象&陈太胜 260
近三十年来新诗技艺探究的回眸与反思&张德明 268
武夷山诗话:关于新诗技法的微观与动态特征&刘洁岷 282
新诗“概念问题”的反思与世纪初的现象争鸣&张立群 288
时代木马上暧昧而眩晕的诗歌批评——检视新世纪以来诗歌批评的几个问题&霍俊明 298
论“五四”报刊“新诗”栏目的盛衰&伍明春 308
从活力到僵化的以古鉴今之路——论林庚的新诗观念&赖彧煌 315
生态整体主义与新诗发展的一个可能路向&马永波 325
“修辞的修辞”——臧棣诗歌及其诗学的一种修辞学解读&向卫国 334
台湾少数民族作家的现代诗写作智慧&李诠林 350
当代新诗创作技法散论&马知遥 363
诗的蒙太奇——兼谈《蓝色回旋曲》之创作&雪飞 370
中国现代诗学建设的三大难题&李怡 374
汉语新诗百年版图上的“中生代”——论“中生代”的命名与拓展意义&傅天虹 379
对新诗提法的质疑&张子清 386
“白马社”的文化精神与诗歌创作&刘小新 朱立立 393
对“古典”的挪用、转化与重置——当代台湾新诗语言构造的重要维度&张桃洲 407
论十四行诗式的中国化&北塔 429
论《十四行集》对个人真实性的探索&段从学 433
新诗重“立”轻“破”的“建设时代”来临——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综述&陈卫 王珂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