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选题价值与研究思路 1
一 选题·概念·个案 1
(一)从农民流动与农民财产权谈起 1
(二)研究视角与选题界定 3
(三)赣闽边区与典型个案 8
二 学术回顾与问题研究 10
(一)文献研究与问题探索 10
(二)学术前沿与研究价值 21
(三)核心观点与研究框架 25
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支撑 28
(一)理论与方法 28
(二)文献资料 35
(三)典型调查资料 38
第二章 边区八十年农地产权变革与制度演进 42
一 变革基础:传统经济与社会生态 42
(一)区位、人口与边区开发 42
(二)土地农有与产权多元化 45
(三)租佃制度与永佃权制 47
(四)民间金融与实物借贷 48
(五)社区管理与公共产品 54
(六)社会生态恶化:战乱与边区商道 58
二 天翻地覆:苏区革命与土地财产权变革 61
(一)平田废债与划分阶级 62
(二)“抽多补少”与“抽肥补瘦” 65
(三)反复平分与限制富农 67
(四)苏维埃公有与土地农有 70
(五)查田运动: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 72
(六)战时经济与农民贡献 75
三 赣闽新政: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另类试验 77
(一)蒋经国在新赣南建设中的农村改革 78
(二)傅柏翠的上杭县古蛟土地改革 80
(三)林诗旦主持的龙岩扶植自耕农改革 83
四 土改运动:走向“共产”的“农有”策略 86
(一)地权、债权与阶级政策 86
(二)平分式土改与瞬间的农地农有 91
(三)农村经济的多元发展 95
五 “一大二公”:快速前进的集体化运动 97
(一)“一大二公”与“先进等级” 97
(二)步步登高与共产公社 99
(三)共同劳动与工分口粮制 105
(四)辉煌中的灾难与农民的抗争 108
(五)退却策略与量变前进 110
六 联产承包:从包产到户到使用权长期化 114
(一)先富后富论与公社思维的分道扬镳 114
(二)农户经营:土地使用权的变与不变 116
(三)统购统销的终止与乡企、民工潮 120
(四)民间借贷的复苏与农民地下金融 122
(五)自然生态危机与林权改革 125
(六)政府征地与官、商、民矛盾 128
第三章 跌宕的农地产权改革与边区经济发展之困 132
一 褊狭认识:传统经济制度与阶级革命视野 132
(一)农地租佃制度属性封建剥削化 133
(二)拔高的地权集中度:村社公田、永佃权及其他 137
(三)高估的地富剥削率:地租率与高利贷 141
(四)忽视的农民兼业:战乱与阻塞的商道 146
二 公私之争:难以“终结”的地权革命 149
(一)反复重分:战时平均主义与暂时的土地农有 149
(二)保障地权:乱世复归与多元重构 152
(三)地权虚置:五级连跳与“一大二公”的盲区 154
(四)两权分离:农地产权改革的超越与困惑 157
三 利剑高悬:“高利贷”与梗阻的乡村借贷 162
(一)废债分谷:“高利贷”与农村金融流通的停止 163
(二)有限干预:边区政府金融与民间传统借贷的复苏 165
(三)政府垄断:农村信用社的尴尬与农民借贷的无门 168
(四)制度外运行:民间借贷的困厄与社会风险 172
四 要素流动的扭曲与资源流失 175
(一)农村土地资源的流失 175
(二)农村金融的枯竭 179
(三)农村劳动力的淤积与流动的异化 182
五 八十年边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困惑 187
(一)GDP视角:边区经济社会发展及其态势 187
(二)边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迷雾 198
第四章 农地产权虚位对边区发展环境的影响 205
一 边区产权理论的嬗变与社会发展伦理的迷惘 205
(一)传统财产权制度与产权伦理基础 205
(二)褊狭的价值创造论与剥削论 209
(三)社会平均主义与“一大二公”对农民的改造 213
(四)“不争论”的校正与价值创造的再扭曲 216
(五)产权正义:价值创造与财产权益的拨乱反正 222
二 农民产权主体缺位与边区乡村治理力量的失衡 226
(一)残缺的集体所有与唯上的乡村治理精英 226
(二)公共治理的缺位与乡村社区的失范 230
(三)农民主体的边缘化与乡村干部合法性危机 235
三 边区产权虚置与乡村自然生态之忧 241
(一)区域自然资源传统产权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242
(二)自然资源“公有公用”与自然环境的危机 245
(三)两权分离模式与面临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 249
第五章 农地产权制度重构与农民财产权益保障 253
一 农民权益不可怕:澄清五大认识障碍 253
(一)将农民的“一小二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立 254
(二)将农村民间借贷等同于“高利贷” 259
(三)将反复平分土地视为农民的意志与追求 263
(四)农地集体所有姓“公”不姓“农” 267
(五)误读的农民主体与农民组织 274
二 制度创新:凝聚共识与产权重构 277
(一)后集体所有制农地产权的虚乱之象 278
(二)农民认知:“稳定”还是“多变” 282
(三)改革方向:众说纷纭与“长久不变” 285
(四)凝聚共识:农地产权的“二级多元确权” 289
(五)农地流转效应:从激活资本到放活农村 294
三 农民自己代表自己与财产权保障 297
(一)农民组织与现代政治文明 297
(二)村民自治与农民政治诉求 300
(三)政治平等:“四比一”到城乡同比 302
(四)农民权益表达与宪政立法维权 304
结束语:解放农民:从保护“小”与“私”做起 307
附录: 312
附录一:正文表格 312
附录二:课题研究前期阶段性成果目录及学术反响 314
附录三:学术调研与交流图片 318
主要参考文献 327
后记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