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原棉棉纱棉布的计算 1
第一章 原棉计算 1
第一节 原棉品质的计算 1
一、原棉长度的计算 1
(一)手扯长度 1
(二)主体长度 5
(三)品质长度 5
(四)茹氏平均长度 7
(五)基数 8
(六)均匀度 8
(七)有效长度 9
(八)拜氏主体长度 9
(九)长度差异率 10
(十)短纤维百分率 11
(十一)纤维长度指标的换算 12
二、原棉细度的计算 12
三、原棉成熟度的计算 13
(一)用对比纤维横截面尺寸的方法 13
(二)用偏振光色彩分析法 14
四、原棉断裂强度的计算 15
五、原棉含杂率的计算 16
六、回潮率与含水率的计算 16
(一)回潮率的计算 17
(二)含水率的计算 17
(三)回潮率不同时重量的换算 18
(四)含水率不同时重量的换算 18
(五)回潮率与含水率的换算 19
第二节 用棉量计算 20
一、单位用棉量的计算 20
(一)单位净用棉量 21
(二)单位混用棉量 21
二、喂入混棉量的计算 22
(一)原棉标准量的计算 22
(二)回花标准量的计算 23
(三)再用棉标准量的计算 23
三、产量计算 24
四、半制品盘存量折合混棉量的计算 24
五、半制品盘存量折合原棉量的计算 26
六、制成率的计算 27
七、件扯回花量、落棉量、盈亏量的计算 29
八、用棉量计算实例 31
第三节 配棉计算 42
一、已知配棉成分计算各种原棉的配用重量 42
二、已知各种原棉的配用百分率计算配棉的平均长度、等级与单价 43
三、已知数种原棉的长度、等级、单价,求适合于规定平均长度、平均等级、平均单价的配用百分率 44
第二章 棉纱计算 47
第一节 号数、支数计算 47
一、棉纱号数、支数 47
(一)号数 47
(二)公制支数 48
(三)英制支数 49
二、粗纱、棉条、棉卷的号数、支数 51
三、股线号数、支数 53
(一)同号数纱股线的号数 53
(二)异号数纱股线的号数 53
(三)多根异支纱股线的号数 54
(四)已知股线号数和其他一些纱的号数,求其中一种纱的号数 54
(五)已知股线制造重量,求合股的各号纱的需要重量 54
(六)同支纱股线的支数 55
(七)异支纱股线的支数 55
(八)多根异支纱股线的支数 57
(九)已知股线支数和其他一些纱的支数,求其中一种纱的支数 58
(十)已知股线制造重量,求合股的各支纱的需要重量 59
四、号数、支数的换算 63
五、平均号数、平均支数 65
第二节 纱线直径的计算 67
一、棉纱直径 67
(一)已知棉纱支数求直径 67
(二)已知棉纱支数和一种棉纱的直径,求另一种棉纱的直径 68
(三)已知棉纱支数并考虑棉纱的捻度,求直径 68
(四)已知1毫米内棉纱密接排列根数,求直径 68
二、股线直径 69
第三节 捻度计算 69
一、细纱捻度 70
二、粗纱捻度 71
三、股线捻度 72
四、公制和英制捻度及捻系数的换算 73
五、细纱捻缩率 75
(一)仅因须条加捻所造成的捻缩率 75
(二)实测捻缩率 75
第四节 断裂强度计算 79
一、单纱断裂强度计算 79
二、缕纱断裂强度计算 81
三、断裂强度的修正 82
(一)支数对断裂强度的修正 82
(二)回潮率对断裂强度的修正 83
(三)温度对断裂强度的修正 84
四、公制和英制缕纱断裂强度的换算 85
第五节 重量偏差或支数偏差和物理指标的计算 85
一、重量偏差和支数偏差 85
二、品质指标 87
三、重量不匀率和支数不匀率 88
第三章 棉布计算 90
第一节 匹印长度的计算 90
一、经纱缩率 90
二、匹印长度 91
第二节 筘幅计算 91
一、纬纱缩率 91
二、筘幅 92
第三节 总经纱根数的计算 92
一、根据织物单位长度内的经纱根数和织物幅宽求得 92
二、根据筘幅和筘号求得 93
第四节 布重计算 95
一、经纱重量 95
(一)同号数同色经纱重量的计算 95
(二)异号数经纱重量的计算 97
(三)异色经纱重量的计算 100
二、实际上浆重量 101
三、纬纱重量 101
(一)同号数同色纬纱重量的计算 101
(二)同号数异色纬纱重量的计算 102
(三)异号数纬纱重量的计算 104
第五节 断裂强度的计算 105
第二篇机械计算 108
第一章 机械计算基础 108
第一节 回转速度及回转速度常数的计算 108
一、齿轮的回转速度 108
(一)用两个齿轮直接传动 108
(二)经单档头介轮传动 110
(三)经双档头介轮传动 111
(四)用撑头臂杆和撑头齿轮传动 115
(五)用齿杆和小齿轮传动 115
二、带轮的回转速度 116
(一)皮带轮的回转速度 116
(二)阶梯轮的回转速度 120
(三)变速圆锥轮的回转速度 122
三、回转速度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123
第二节 牵伸及牵伸常数的计算 125
一、牵伸倍数的计算 125
(一)比较输出和喂入罗拉的表面速度 125
(二)比较输出和喂入罗拉的相对表面速度 126
(三)比较输出和喂入产品同长的重量 127
(四)比较输出和喂入产品的号数 128
二、牵伸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128
第三节 加压计算 131
一、自身直接加压 131
(一)自身垂直加压 131
(二)自身倾斜加压 131
二、利用杠杆加压 132
(一)支点在中间 132
(二)力点和重点同在支点的一边 132
(三)重锤加压于两点 133
第四节 产量计算 134
一、理论产量 134
(一)理论产量 134
(二)生产效率 135
(三)运转率 137
(四)产量定额和总产量 140
二、实际产量 140
(一)清棉间产量 140
(二)梳棉间产量 140
(三)并条间产量 140
(四)粗纺间产量 141
(五)精纺间产量 141
(六)络纱、捻线间产量 142
(七)整经间产量 142
(八)浆纱间产量 142
(九)穿筘间产量 142
(十)织布间产量 142
(十一)验布机产量 143
(十二)折布机产量 143
(十三)打包机产量 143
第二章 棉纺机械计算 144
第一节 开清棉机 144
混棉给棉机 144
一、传动说明 144
二、各部分速度 145
回花给棉机 148
一、传动说明 148
二、各部分速度 149
高速给棉帘子 152
一、传动说明 152
二、各部分速度 152
豪猪式开棉机 153
一、传动说明 153
二、各部分速度 154
高速尘笼 156
一、传动说明 156
二、各部分速度 157
配棉器 158
一、传动说明 158
二、各部分速度 160
单程清棉机 161
一、传动说明 161
二、各部分速度 162
三、牵伸 171
四、产量计算 174
(一)理论产量 174
(二)生产效率 174
(三)产量定额 176
(四)清棉间总产量 176
五、棉卷长度计算 177
(一)锯齿式满卷测长自停装置 178
(二)斗榫式满卷测长自停装置 179
(三)蜗杆蜗轮式满卷测长自停装置 182
六、击棉度计算 184
(一)每25.4 毫米(1英寸)筵棉的打击数 184
(二)每克筵棉的打击数 184
(三)每克筵棉的打击冲量 185
(四)每根纤维的打击数 187
七、棉卷加压计算 187
(一)紧压罗拉的加压 188
(二)卷棉卷时的加压 189
第二节 梳棉机 192
一、传动说明 192
二、各部分速度 192
三、牵伸 196
四、梳理度和刺毛辊的分梳作用 199
五、产量计算 201
(一)理论产量 201
(二)生产效率 202
(三)产量定额 203
(四)梳棉间总产量 204
六、圈条机构计算 204
(一)棉条筒每转导入棉条圈数 205
(二)每一棉条圈的长度 205
(三)棉条筒中心线和斜管齿轮中心线的距离 206
(四)棉条筒的容积 207
七、给棉罗拉加压计算 207
八、针布号数 209
九、针布长度计算 210
十、A186型梳棉机 211
(一)传动说明 211
(二)各部分速度 213
(三)牵伸 215
第三节 条卷机 217
一、传动说明 217
二、棉卷卷绕速度 218
三、牵伸 218
四、棉卷长度 220
五、产量计算 221
(一)理论产量 221
(二)生产效率 221
(三)产量定额 222
(四)条卷间总产量 222
第四节 精梳棉机 223
一、传动说明 223
二、各部分速度 224
三、喂给长度 225
四、牵伸 225
五、产量计算 229
(一)理论产量 229
(二)生产效率 229
(三)产量定额 230
(四)精梳间总产量 230
第五节 并条机 231
一、传动说明 231
二、各部分速度 232
三、牵伸分配和各部分牵伸计算 233
四、产量计算 236
(一)理论产量 236
(二)生产效率 236
(三)产量定额 238
(四)并条间总产量 238
五、罗拉隔距 238
六、罗拉加压计算 240
七、喇叭口直径计算 241
八、满筒自停测长装置 242
(一)1242型的电气式满筒自停测长装置 242
(二)萨克洛威尔型的机械式满筒自停测长装置 243
九、计长器 244
十、A272型并条机 246
(一)传动说明 246
(二)各部分速度 246
(三)牵伸 248
第六节 粗纺机 250
一、传动说明 250
二、各部分速度 253
三、牵伸 258
(一)各道粗纺机牵伸的分配 259
(二)全机总牵伸和牵伸常数 259
(三)各部分牵伸 260
四、产量计算 261
(一)理论产量 261
(二)生产效率 261
(三)产量定额 263
(四)粗纺间总产量 264
五、罗拉隔距 264
六、粗纱捻度和捻度变换齿轮齿数的计算 265
七、粗纱卷绕密度和升降变换齿轮齿数的计算 267
八、纱层厚度和锯齿轮齿数的计算 270
九、卷绕变换齿轮齿数的计算 273
十、筒管横轨平衡重锤 275
十一、A453B型粗纺机 276
(一)传动说明 277
(二)各部分速度 279
(三)牵伸 282
(四)粗纱捻度和捻度变换齿轮齿数的计算 283
(五)粗纱卷绕密度和升降变换齿轮齿数的计算 284
(六)成形变换齿轮齿数的计算 285
(七)卷绕变换齿轮和铁炮移动位置计算 286
十二、A456C型粗纺机 287
(一)传动说明 289
(二)各部分速度 290
(三)牵伸 292
(四)粗纱捻度和捻度变换齿轮齿数的计算 294
(五)粗纱卷绕密度和升降变换齿轮齿数的计算 295
(六)成形变换齿轮齿数的计算 296
(七)卷绕变换齿轮和铁炮移动位置计算 297
第七节 精纺机 298
一、传动说明 300
二、各部分速度 301
三、牵伸 304
四、产量计算 306
(一)理论产量 306
(二)生产效率 306
(三)产量定额 308
(四)精纺间总产量 308
五、细纱捻度和捻度变换齿轮齿数的计算 309
六、卷绕变换齿轮齿数的计算 312
七、锯齿轮齿数的计算 313
八、加压计算 317
(一)重锤加压 318
(二)杠杆加压 321
九、变位等程导纱运动 323
十、钢丝圈的重量和号数 324
十一、钢丝圈号数的选择 327
十二、A512型精纺机 329
(一)传动说明 330
(二)各部分速度 331
(三)牵伸 334
(四)捻度 336
(五)卷绕变换齿轮齿数的计算 336
十三、A513型精纺机 338
(一)传动说明 338
(二)各部分速度 340
(三)牵伸 344
(四)捻度 344
(五)卷绕变换齿轮齿数的计算 345
第八节 捻线机 348
一、传动说明 348
二、各部分速度 350
三、产量计算 356
(一)理论产量 356
(二)生产效率 357
(三)产量定额 358
(四)捻线间总产量 358
四、棉线捻度和捻度变换齿轮齿数的计算 359
五、A631型捻线机 360
(一)传动说明 360
(二)各部分速度 362
(三)捻度和捻度变换齿轮齿数的计算 365
第三章 棉织机械计算 366
第一节 络纱机 366
一、传动说明 366
二、各部分速度 366
三、络纱速度 368
(一)槽筒式络纱机 368
(二)滚筒式络纱机 369
(三)竖锭式络纱机 370
四、产量计算 371
(一)理论产量 372
(二)生产效率 372
(三)产量定额 372
(四)络纱间总产量 373
五、清纱板隔距 373
第二节 整经机 374
一、传动说明 374
二、各部分速度 375
三、产量计算 375
(一)理论产量 375
(二)生产效率 376
(三)产量定额 377
(四)整经间总产量 378
四、测长装置 378
五、经轴加压计算 379
(一)垂直式加压 379
(二)水平式加压 381
六、经轴重量 382
第三节 浆纱机 383
一、传动说明 383
二、各部分速度 384
三、产量计算 388
(一)理论产量 388
(二)生产效率 389
(三)产量定额 390
浆纱间总产量 390
四、测长装置 391
(一)齿轮式测长装置 391
(二)赫强式测长装置 393
五、浆纱伸长率和经轴上经纱长度的计算 394
六、织轴重量 395
七、浆料总需用量和各种浆料配合量的计算 396
第四节 织布机 397
一、传动说明 398
二、各部分速度 399
三、纬密计算 400
四、产量计算 402
(一)理论产量 402
(二)生产效率 402
(三)产量定额 403
(四)织布间总产量 403
五、传动踏盘轴的介轮齿数的计算 404
第五节 验布机 405
一、传动说明 405
二、各部分速度 405
三、产量计算 407
(一)理论产量 407
(二)生产效率 408
(三)产量定额 409
(四)验布间总产量 409
第六节 折布机 409
一、传动说明 410
二、各部分速度 411
三、产量计算 411
(一)理论产量 411
(二)生产效率 411
(三)产量定额 412
(四)折布间总产量 413
第三篇 工程配备和调度计算 414
第一章 纺纱工程配备 414
第一节 生产供应的平衡 414
一、细纱生产量的决定 415
二、各车间回花下脚率的制订 416
三、关于原棉、半制品、成纱回潮率的计算 417
四、各车间生产供应平衡的方法 417
第二节 纺纱总牵伸的分配和半制品号数或支数的制订 420
一、总牵伸的分配和各机牵伸的调整 420
二、各工序半制品号数或支数的制订 422
第三节 机台数的决定 424
一、实际需要机台数的计算 424
二、设备需要机台数的计算 425
三、需要机台数的核算 425
第二章 织布工程配备 427
第一节 生产供应的平衡 427
一、棉布生产量的决定 427
二、回潮率差异的调整 428
三、各车间生产供应平衡的方法 429
第二节 机台数的决定 434
第三章 调度计算 436
第一节 各机每台供应能力的计算 436
第二节 半制品容量的计算 436
一、粗纱管容量计算 437
二、细纱管容量计算 438
三、筒子容量计算 439
四、捻线管容量计算 440
五、经轴容量计算 441
六、织轴容量计算 443
第三节 各工序半制品可供用时间的计算 444
第四节 在产品储备定额的制订 445
一、在产品的各组成部分及其计算方法 446
二、平均卷取程度和单位设备储备量的制订 447
第五节 各工序附属用品需要量的计算 456
一、纺纱工场 456
(一)棉卷扦 456
(二)棉条筒 456
(三)粗纱筒管 456
(四)粗纱木锭 456
(五)经纱筒管 457
(六)直接纬纱筒管 457
(七)售纱筒管 457
二、织布工场 457
(一)经纱筒子 457
(二)经轴 457
(三)织轴 457
(四)钢筘 458
(五)钢丝综 458
(六)停经片 458
(七)梭子 458
(八)卷布木辊 458
附录 459
一、度量衡换算表 459
(一)长度 459
(二)面积 460
(三)体积 461
(四) 重量 462
二、英寸(分数和小数)与毫米对照表 463
三、支数与支数平方根对照表 464
四、棉纱线英制支数折算号数表 466
五、三角函数表 467
六、断裂强度简算修正系数表 468
(一)适用于棉纱 468
(二)适用于棉线 471
(三)适用于18.2 号以下的织物 475
(四)适用于18.2 号以上的织物 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