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无线网络基础 1
1.1无线网络概述 1
1.1.1无线局域网 5
1.1.2无线网络的发展过程 7
1.1.3无线网络技术发展的4个阶段 8
1.1.4 3G 12
1.1.5 4G 22
1.1.6无线城市 26
1.1.7无线网格网 26
1.1.8移动云计算 30
1.2无线网络的拓扑结构 33
1.3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 35
1.4无线网络的体系结构 37
1.4.1 IEEE802.11标准的协议体系结构 37
1.4.2无线ATM技术的体系结构 38
1.4.3 HiperLAN-1技术的体系结构 43
1.4.4 HiperLAN-2技术的体系结构 45
1.4.5蓝牙技术的体系与体系结构 49
1.4.6无线社区网的体系结构 55
第2章 无线网络标准 57
2.1 IEEE802.11系列标准 57
2.1.1 IEEE802.11标准的重要技术规定 57
2.1.2 IEEE802.11家族 58
2.1.3 IEEE802.11提供的服务 61
2.1.4 IEEE802.11的具体特征 63
2.1.5 IEEE802.11拓朴结构 63
2.1.6 IEEE802.11逻辑结构 64
2.1.7 IEEE802.11任务组和工作组 64
2.1.8 IEEE802.11 a标准 67
2.1.9 IEEE802.11 b 73
2.1.10 IEEE802.11 g标准 74
2.1.11三大标准的前途与安全性 75
2.1.12无线局域网标准的性能比较 76
2.2无线局域网HiperLAN-2标准 77
2.2.1 HiperLAN-2系统特点 78
2.2.2协议体系结构 79
2.3 IEEE802.15系列标准 82
2.3.1 IEEE802.15系列标准概述 82
2.3.2 IEEE802.15.3a的UWB 83
2.3.3 IEEE802.15.4标准 85
2.4 IEEE802.16系列标准 92
2.4.1 IEEE802.16家族 92
2.4.2 IEEE802.16的接入 96
2.4.3宽带无线接入城域网的架构和应用 98
2.4.4全球微波互联接入 99
2.5 IEEE802.20标准 103
2.5.1 IEEE802.20标准的进展 103
2.5.2 IEEE802.20标准的研究点和要求 104
2.5.3 IEEE802.20标准的系统性能指标和纯IP架构 105
2.5.4主要无线通信标准 106
2.5.5 IEEE802.20系统预期性能指标 106
2.5.6 IEEE802.20协议模型 107
2.5.7 IEEE802.20基于IP的协议栈 108
2.5.8 IEEE802.20与其他技术的关系 108
第3章MAC介质访问控制层 111
3.1 MAC功能 111
3.1.1无线介质访问 111
3.1.2网络连接 114
3.1.3提供数据验证和保密 114
3.2 MAC帧结构 117
3.3 MAC帧控制字段 118
3.4 MAC帧的类型 121
3.4.1管理帧 121
3.4.2控制帧 125
3.4.3数据帧 127
第4章 无线局域网物理层 129
4.1物理层结构组成 129
4.2物理层操作原语与功能 130
4.2.1物理层服务原语 130
4.2.2载波监听功能 131
4.2.3传送功能 132
4.2.4接收功能 132
4.3跳频扩频(FHSS)物理接口 132
4.3.1跳频扩频的特性 132
4.3.2 FHSS物理层会聚过程 133
4.3.3 FHSS物理介质依赖接口子层 134
4.4直序扩频(DSSS)物理接口 136
4.4.1 DSSS物理层会聚过程 136
4.4.2 DSSS物理介质依赖的接口子层 137
4.5红外线(IR)物理接口 139
4.5.1 IR物理层会聚过程 139
4.5.2 IR物理介质依赖接口子层 140
第5章 无线网络接入技术 141
5.1无线接入技术 141
5.1.1无线接入系统的结构 141
5.1.2无线接入技术的特点 143
5.1.3无线接入技术分类 143
5.1.4无线接入系统的接口 144
5.1.5无线接入的频率资源 145
5.1.6无线接入的频谱划分 150
5.1.7无线电波的衰减 151
5.2固定无线接入技术 152
5.3无线联网方式所使用的技术 155
5.3.1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接入技术 155
5.3.2码分多址CDMA接入技术 157
5.3.3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接入技术 157
5.3.4宽带WCDMA接入技术 158
5.3.5分组数据交换CDPD接入技术 159
5.3.6固定宽带无线接入(MMDS/LMDS)技术 159
5.3.7数字直播卫星接入技术 160
5.3.8蓝牙技术 160
5.3.9 Home RF技术 161
5.3.10 3G通信技术 161
5.3.11 4G通信技术 161
5.3.12无线网络接入技术 162
5.3.13无线红外光接入系统 162
第6章 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 164
6.1无线网络中的安全缺陷 164
6.1.1数据传输的安全缺陷 164
6.1.2身份认证WEP的安全缺陷 164
6.1.3 SSID的安全缺陷 165
6.1.4数据加密DES的安全缺陷 165
6.1.5无线网络的安全威胁 166
6.2无线网络的其他安全问题 168
6.2.1无线网络信号干扰 168
6.2.2系统的兼容性 169
6.2.3网络安全 169
6.2.4连接问题 169
6.2.5健康危害问题 169
6.3无线网络安全性研究 170
6.3.1目前已有的机制 170
6.3.2分层式混合网络 170
6.3.3分层式混合网中的安全通信 171
6.3.4支持安全移动性协议 172
6.3.5 IEEE802.11 i安全机制进行的改进 173
6.3.6中国制定的W LAN国际标准WAPI 175
6.4确保无线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 178
6.4.1解决无线网络安全问题的8要素 178
6.4.2解决无线网络安全问题8种做法不要有 181
第7章 无线网络组网设备施工安装技术 183
7.1无线网卡安装技术 183
7.1.1无线网卡分类 183
7.1.2无线网卡的接口类型 184
7.1.3无线网卡的重要参数 186
7.1.4无线网卡安装技术 187
7.2无线接入点安装技术 191
7.2.1无线接入点概述 191
7.2.2无线AP的组网 193
7.2.3无线AP的安装技术 193
7.3无线网桥 200
7.3.1无线网桥的技术实现与标准 201
7.3.2无线网桥的连接方式 202
7.3.3远距离多点无线网桥 203
7.3.4无线网桥和无线AP的区别 205
7.4无线路由器安装技术 206
7.4.1无线路由器概述 206
7.4.2无线路由器的安装技术 209
7.4.3无线路由器的设置 210
7.5无线交换机 214
7.6无线网关安装技术 215
7.7无线调制解调器安装技术 226
7.7.1无线调制解调器概述 226
7.7.2无线E1/T1调制解调器 228
7.7.3无线调制解调器的传输信道和接口 231
7.7.4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安装技术 232
7.8无线天线安装技术 233
7.8.1无线天线概述 233
7.8.2无线天线参数 237
7.8.3无线天线类型 239
7.8.4无线天线安装技术 242
第8章 无线网络组网解决方案 249
8.1无线连接解决方案概述 249
8.1.1无线连接的形式 250
8.1.2户外无线连接综述 253
8.1.3天线、馈线和避雷器的综述 253
8.1.4额外费用 255
8.2朗讯无线联网方案 255
8.2.1 IEEE802.11 AP-AP无线联网方案 255
8.2.2 IEEE802.11 AP-EC无线联网方案 256
8.2.3 IEEE802.11无线联网方案 258
8.2.4 IEEE802.11两分支网联网方案 259
8.2.5 IEEE802.11 /11M无线联网方案 259
8.2.6 IEEE802.11 AP-AP 2M无线联网方案 260
8.3某公司无线联网方案 263
8.3.1室内系列 264
8.3.2无线组网安全性能 265
8.3.3无线联网和有线联网的比较 265
8.4网件无线网解决方案 266
8.4.1临时性现场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266
8.4.2家庭(SOHO一族)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267
8.4.3中小型办公室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268
第9章 无线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 269
9.1无线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269
9.2无线网桥故障现象和解决方法 271
9.3无线网卡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274
9.4无线交换机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278
9.4.1交换机故障的分类 278
9.4.2交换机故障查找排除方法 279
9.4.3交换机子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280
9.4.4交换机工作和使用故障诊断与排除 282
9.5无线路由器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286
9.5.1路由器故障诊断概述 286
9.5.2路由器常见的故障现象 287
9.5.3路由器硬件故障 298
第10章 无线网络的有关问题 300
10.1无线电频率划分和波段的命名 300
10.1.1频谱、频带、频率、波段和频段 300
10.1.2无线电频率的划分、分配和指配 303
10.1.3无线电频率区域划分 305
10.1.4无线电频谱频带(频段)划分 306
10.2无线电频率管制规定、划分规定和要求 307
10.2.1无线电频率管制规定 307
10.2.2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 308
10.2.3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范围 308
10.2.4最大杂散域发射功率限值要求 309
10.2.5固定业务参考测量带宽规定值 310
10.2.6卫星业务涉及的频段 311
10.3频谱管理 312
10.3.1频谱管理的重要性 312
10.3.2无线电管理体系 315
10.3.3频谱管理职责 316
10.3.4无线电频率管理原则 316
10.3.5频谱管理主要内容 317
10.4无线接入系统使用频率的有关问题 324
10.4.1 3400MHz~3600MHz频段无线接入 324
10.4.2 2.4 GHz频段有关问题 325
10.4.3 5.8GHz频段主要技术指标 325
10.4.4 800MHz CDMA系统基站和直放机杂散发射限值与900MHz频段GSM系统邻频共用设台要求 326
10.4.5 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 329
10.5三网融合的问题 330
10.6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比较 332
10.7无线产品的选择原则 333
10.8无线网络产品的选择要素 334
10.9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连接 338
10.10手机上网 339
10.11 HiperLAN/2的协议结构 340
附录A词汇与缩略语 345
附录B NETGEAR实验 372
附录C VPN上机实验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