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加强粮食安全管理的最新精神 1
国家粮食局关于在全国粮食系统立即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通知 3
国家粮食局关于切实加强粮食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5
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对不同储粮生态区域安全储粮技术应用现状进行调研的通知 7
第二篇 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5
第一章 中国粮食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27
第一节 历史回顾 27
第二节 面临的现状问题 29
第二章 对中国粮食前景的展望 35
第一节 农业资源与环境 35
第二节 粮食需求量的增大 44
第三章 走粮食生产产业化之路 48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业产业化 48
第二节 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57
第三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途径 59
第四节 树立现代“大粮食”观念 70
第四章 采取对策,使粮食持续增产 71
第一节 稻谷持续发展的对策 71
第二节 小麦持续发展的对策 76
第三节 玉米持续发展的对策 80
第四节 大豆持续发展的对策 83
第三篇 WTO框架下中国粮食安全战略 87
第一章 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概述 89
第一节 世界粮食安全形势 89
第二节 世界粮食市场与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策略 102
第三节 中国的粮食问题 115
第二章 WTO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125
第一节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125
第二节 WTO对中国粮食流通与生产的影响 128
第三节 WTO对中国主要粮食品种的影响 130
第四节 WTO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正负影响 134
第五节 WTO框架下中国粮食贸易应该采取的政策 135
第三章 WTO与农业保护政策体系及相应措施 139
第一节 WTO与中国农业国际化 139
第二节 实行积极的农业保护 142
第四章 建立粮食保护价格体系 164
第一节 粮食价格保护 164
第二节 制定粮食保护价格的原则和方法 172
第三节 实施粮食保护价格的手段及相应措施 179
第四节 有关国内粮食价格的新精神 187
第五章 粮食流通过程中的安全策略 211
第一节 进行粮食流通领域的改革 211
第二节 发展与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217
第三节 促进粮食集贸市场规范化 224
第四节 促进粮食批发市场规范化 229
第五节 期货市场交易中的粮食安全 237
第六章 改革粮食管理体制,确保粮食安全 248
第一节 粮食管理体制的演变 248
第二节 当前的粮食管理体制 252
第三节 粮食管理体制的改革 253
第四节 粮食经营体制改革的基本措施 258
第五节 粮食管理中思想观念与经营机制的导向 260
第六节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商业经营系统的并行运作 262
第七节 建立现代化粮食企业制度是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 265
第七章 1989年-2002年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文件 269
第四篇 我国粮食的安全储备 325
第一章 粮食储备的原则和任务 327
第一节 粮食储备的原则 327
第二节 粮食储备的任务 328
第三节 完善粮食仓储任务的措施 330
第二章 我国粮食安全储备体系的确立 333
第一节 我国粮食安全储备体系的现状 333
第二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 335
第三节 我国的国家粮仓专项储备制度 337
第四节 国家粮食专项储备的规模 341
第五节 我国粮食储备制度运行机制的选择 346
第六节 建立、健全省级专项粮食储备体系 348
第七节 省级储备粮食的流转及调控 352
第三章 粮食仓库与粮食储放 356
第一节 粮食仓库的类别 356
第二节 粮食仓库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357
第三节 粮食仓库的类型与储粮性能 358
第四节 粮食的储放 363
第五节 粮仓容量的计算 368
第六节 粮食仓库管理标准要求 370
第七节 粮仓设计规范 382
第四章 粮食的安全储藏技术与方法 473
第一节 粮食储藏的基本方法 473
第二节 粮仓通风常识 476
第三节 粮仓通风系统的设计 481
第四节 粮食气调储藏技术 495
第五节 粮食低温储藏技术 512
第六节 粮食地下储藏技术 520
第七节 原粮储藏技术 530
第八节 成品粮储藏技术 549
第九节 粮食储藏技术规范 564
第五章 加强管理,提高仓储管理水准 590
第一节 加强管理,建立三种体系 590
第二节 账实相符,保证仓储数量准确 594
第三节 粮食仓储的先进经验 599
第六章 粮食的安全调运 604
第一节 概论 604
第二节 粮食合理运输的运筹 613
第三节 粮食安全联运的理念与操作方法 623
第四节 粮食安全运输程序与经济管理规范 627
第五节 粮食铁路安全运输 634
第六节 粮食水路安全运输 638
第七节 粮食公路安全运输 642
第八节 粮食运输的管理规则 649
第九节 粮食运输过程中使用的包装麻袋标准要求 673
第五篇 种子的安全控制和储藏 681
第一章 种子检验、评定、管理和质量标准 683
第一节 种子检验、评定的标准法则——《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683
第二节 种子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及其他 775
第三节 种子质量标准 800
第二章 种子储藏原理 807
第一节 种子的呼吸作用 807
第二节 种子的后熟 816
第三章 种子的净化技术 821
第一节 种子净化原理和技术 821
第二节 种子干燥原理和技术 841
第三节 种子处理技术 862
第四节 种子包衣技术 871
第五节 包衣种子技术条件标准 879
第四章 种子储藏采用的新技术 886
第一节 用计算机管理粮食种子的储藏 886
第二节 粮食种子储藏及处理新技术 891
第五章 几种主要粮食作物种子储藏技术 909
第一节 水稻种子储藏技术 909
第二节 小麦种子储藏技术 916
第三节 玉米种子储藏技术 919
第四节 高粱种子储藏技术 926
第五节 大豆种子储藏技术 928
第六节 蚕豆种子储藏技术 931
第七节 豌豆种子储藏技术 934
第八节 其他几种粮食作物种子储藏技术 935
第六章 检测种子健康状况的基本方法 935
第一节 概说 938
第二节 检测种子健康的基本方法 941
第三节 典型种传病害的测定方法 944
第七章 农作物种子储藏和包装标准 949
第八章 进出口农作物种子的管理 960
第六篇 粮食储存品质分析与相关技术 963
第一章 粮食储藏过程中生理化变化 965
第一节 概论 965
第二节 粮食储藏过程中构成成分的转化 966
第三节 粮食储藏过程中的挥发物 971
第四节 粮食储藏过程中主要酶的活性变化 973
第二章 粮食储存品质的判定规则 975
第一节 定义 975
第二节 粮良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976
第三节 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使用与宜存、不宜存、陈化的判定 978
第三章 储存粮食品质测定方法 980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 980
第二节 发芽率、发芽势的测定 981
第三节 对粮食新、陈的试验 984
第四节 粮食水分含量的测定 985
第五节 粮食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999
第六节 粮食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1010
第七节 粮食蛋白质的测定 1025
第八节 粮食氨基酸的测定 1050
第九节 粮食灰分的测定 1070
第七篇 仓储粮食残留的化学药剂及其测定方法 1075
第一章 马拉硫磷的测定方法 1078
第二章 磷化物的测定方法 1082
第三章 氰化物的测定方法 1087
第四章 氯化苦的测定方法 1092
第五章 二硫化碳的测定方法 1097
第六章 二溴乙烷的测定方法 1100
第七章 有机氯农药的测定方法 1104
第八章 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方法 1118
第九章 氨基甲酸酯农药的测定方法 1129
第十章 沙蚕毒素农药的测定方法 1142
第十一章 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测定方法 1147
第十二章 杀螟松、溴氰菊酯、氧化胡椒丁醚(增效醚)的测定方法 1155
第十三章 粮食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1158
第十四章 粮食农药残留测定方法标准 1209
第八篇 粮食储藏中的有害生物及防治技术 1345
第一章 粮食储藏中的害虫种类及传播 1347
第一节 贮粮害虫的分类 1347
第二节 贮粮害虫的传播途径 1348
第三节 贮粮害虫及识别 1349
第二章 贮粮害虫的防治措施 1366
第一节 加强粮仓的管理,根除害虫的生条件 1366
第二节 贮粮害虫的物理防治方法 1382
第三节 贮粮害虫的化学防治方法 1390
第四节 贮粮害虫的化学药剂熏蒸防治方法 1403
第五节 粮食辐照杀虫工艺标准 1429
第三章 粮食储藏中的常见霉菌及防治 1435
第一节 细菌 1435
第二节 放线菌 1459
第三节 真菌 1461
第四节 微生物引起粮食变质简述 1504
第五节 霉菌生成的客观因素及防治 1518
第六节 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1527
第四章 粮食储藏中的害鼠及防治 1535
第一节 贮粮害鼠的种类 1535
第二节 贮粮害鼠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 1536
第三节 贮粮害鼠的检查 1541
第四节 对贮粮鼠害的防治 1542
第五节 禁止使用和不宜使用的杀鼠剂 1552
第六节 安全使用杀鼠剂 1563
第九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国家标准 1577
第十篇 粮食测定方法标准 1711
第一章 粮食测定的一般规则 1713
第二章 粮食测定法国家标准 1728
第三章 粮食出口检验方法标准 1971
第四章 粮食进口检验方法标准 2113
第十一篇 粮食卫生及卫生检验标准 2255
第一章 粮食卫生标准及卫生管理办法 2257
第二章 粮食卫生检验总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2264
第三章 各种粮食品种的卫生检验标准 2305
第十二篇 粮食储藏与管理常用机械标准 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