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费解的“存在” 2
二、“是”与“存在” 12
三、“真”与“真理” 20
四、求是、求真 28
第二章 对希腊文einai的理解 31
一、系词用法 32
二、存在用法 36
三、断真用法 47
四、我的几点看法 52
第三章 巴门尼德的真之路 60
一、译文 60
二、分歧所在 65
三、疑难与问题 72
四、真 75
五、理解巴门尼德 79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86
一、翻译术语的问题 86
二、“S是”与“S是P” 97
三、范畴学说 103
四、《形而上学》 108
五、如何理解《形而上学》 116
第五章 中世纪的探求 120
一、波爱修 120
二、托玛斯·阿奎那 125
三、是的存在涵义 133
四、是本身与上帝是 139
第六章 近代哲学 147
一、笛卡尔的“我思故我是” 148
二、洛克论天赋原则和天赋观念 156
三、洛克论存在 162
四、康德关于上帝存在的反驳 169
五、问题与谈论问题的方式 178
第七章 黑格尔的《逻辑学》 184
一、是与不 184
二、此是与存在 190
三、系词 195
四、出发点与此是 201
第八章 海德格尔的追问 208
一、例子 209
二、是的句法和词源 212
三、是者是 216
四、此是 221
五、真 230
六、是与语言 234
第九章 是、存在与真 244
一、是什么 244
二、是真的 249
三、存在 254
四、语言与逻辑 259
五、逻辑与形而上学 265
六、哲学的科学性 271
七、如何理解形而上学 278
附录1 Being的翻译 288
附录2 Being与句式 308
附录3 “一‘是’到底”成大道 324
主要参考文献 330
索引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