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睿称帝·东晋建立 3
江左初立太学·行岁举 4
东晋与北方诸国各立史官 5
慕容廆归顺江东 5
汉国大乱 6
拓跋郁律称雄北方 6
孔衍去世 7
石勒建赵国 7
鲍敬言提出“无君论” 8
王敦起兵武昌反晋 10
江东周沈二豪被王敦翦除 11
葛洪著成《抱朴子·内篇》·发展道教理论 11
前赵刘曜占据秦陇称帝 15
两赵大战关洛 17
苏峻据建康·晋大乱 18
虫讹风起 19
《游仙诗》作者郭璞被杀 20
两赵决战关洛·前赵亡 21
石勒称帝·建立赵国 22
虞喜发现岁差·创安天论 24
石勒病逝·石虎摄政 26
晋代名将陶侃卒 27
石虎行暴政 27
王导主晋 28
慕容皝建立燕国 29
后赵兴佛风 30
干宝撰写《搜神记》 31
马铠传入中国 32
重甲骑兵出现 33
拓跋什翼犍建立代国 34
凉伐龟兹、鄯善收服西域 35
东晋册命慕容皝 37
石虎攻凉·出师不利 37
东晋实行土断政策 38
石虎死·后赵大乱 39
桓温伐蜀·成汉灭亡 40
西域高僧佛图澄圆寂 41
梁犊起义 42
书法家卫夫人卒 42
楷书发展成熟 43
《华阳国志》首创中国地方志 44
东晋与拜占廷建交 46
苻健建前秦 49
殷浩北伐·废太学 50
明光铠开始流行 50
后赵灭亡 51
桓温北伐·进至灞上 51
前燕灭冉魏 53
王羲之作《兰亭集序》 53
王羲之书法冠古今 55
前凉内乱 56
王猛入秦佐政 57
慕容恪辅燕政 58
传国玺辗转还晋 59
“天竺乐”传入中国 59
敦煌石窟工程开始 59
苻坚整肃前秦 62
桓温复倡议迁都 62
燕军克洛阳 63
东晋名僧支遁卒 63
桓温第三次北伐 64
秦兴兵伐燕 65
孙盛撰成《晋阳秋》 66
葛洪著《肘后方》 66
坞壁庄园广泛出现 68
前燕罢断荫户 69
道安南下襄阳弘法译经 69
桓温废立晋帝独揽大权 71
王猛去世 72
江南大地主庄园经济形成 73
前秦统一北方 74
晋建北府兵 75
秦禁老庄图谶 76
谢安执政 77
魏晋经典注释进一步发展 78
秦晋争夺中原 79
东晋石刻线画复兴 80
围棋空前兴盛 81
慧远入庐山 84
秦晋淝水大战 84
东夷西域诸国最后一次入贡前秦 86
慕容垂重建燕国 87
姚苌称帝杀苻坚 87
慕容泓建西燕 88
吕光破龟兹国建后凉 88
拓跋跬建北魏 89
王献之开拓新书体 90
范宁出任豫章 91
行书、今草形成 92
姚苌去世·姚兴即秦位 95
两燕台壁大战 95
《拾遗记》作者去世 96
北魏分土定居 96
晋朋党竞起 97
燕魏参合陂大战 97
后燕败魏·慕容垂死于上谷 98
戴逵去世 99
秃发乌孤建凉 100
魏道武帝改革 100
王恭举兵 102
孙恩起义 103
法显赴北印度取经求佛法 103
燕权易手 104
陶渊明作《五柳先生传》 105
研习《黄庭经》之风盛行 107
《西京杂记》成书 108
顾恺之作《洛神赋图》 108
般若学欣起高潮 110
汉人李暠建立西凉 111
麦积山雕凿石窟 112
佛寺壁画开始在中国兴起 113
卢火胡沮渠蒙逊建北凉 116
桓玄暴虐 116
刘裕攻破桓玄 117
秦奉鸠摩罗什为国师 118
魏道武帝持续改革 118
魏道武帝晚年暴虐乱国 119
匈奴刘勃勃建夏 120
刘裕北伐南燕 121
卢循起兵 122
顾恺之代表魏晋绘画艺术高峰 122
陶渊明作《归去来兮辞》 124
面食开始占主要地位 126
鸠摩罗什译经·传播大乘空宗 127
王珣写《伯远帖》 129
汉人冯跋建立北燕 130
陶渊明作《桃花源诗》 130
《小品方》影响深远 132
中国陶器流行于世界 133
刘裕灭刘毅 137
刘裕行义熙土断 137
北凉造《玄始历》 138
师子国赠玉佛像 138
夏筑统万城 139
刘裕伐秦 140
姚兴去世 141
吐谷浑崭露头角 142
僧肇推动中国佛学 143
中国佛学学派兴起 144
河西墓葬多画像砖 146
私学流为三派 148
新冠式出现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