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务群,李菁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34956713
  • 页数:377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是“十二五”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规划教材中的一本。此次出版的为2版。1版于2007年7月出版。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在内容上作了一定的调整和增加,主要有:增加了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和第十一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把酸碱滴定和非水溶液酸碱滴定合编为第五章“酸碱滴定”,把“沉淀滴定法”和“其他分析方法”一章中的“质量分析法”合编为第八章“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本教材共17章,包括绪论、分析化学基本知识、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等内容。鉴于仪器分析的迅速发展及在药物分析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教材系统地阐述了药学类、中药类专业所需要的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详细的阐述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经典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及在药学领域的应用。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 1

第二节 分析方法的分类 2

一、依据测定原理和操作方法不同分类 2

二、根据试样用量的多少分类 3

三、根据被测组分的含量高低分类 3

第三节 分析化学发展趋势 4

第二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 6

第一节 误差 6

一、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6

二、误差的表示方法 8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10

第二节 有效数字及其应用 12

一、有效数字 12

二、有效数字的记录、修约与运算规则 13

三、有效数字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14

第三节 分析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15

一、可疑值的取舍 15

二、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16

三、显著性检验 18

第三章 滴定分析方法概论 23

第一节 概述 23

一、滴定分析法的特点 23

二、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24

三、主要滴定分析方法 24

四、主要滴定方式 24

第二节 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 25

一、基准物质 25

二、标准溶液 26

第三节 滴定分析计算 29

一、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 29

二、滴定分析计算的基本公式及应用 30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36

第一节 酸碱指示剂 37

一、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37

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37

三、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39

四、混合指示剂 39

第二节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40

一、强酸(碱)的滴定 40

二、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 43

三、多元酸(碱)的滴定 45

第三节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47

一、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48

二、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48

第四节 酸碱滴定法应用示例 49

一、直接滴定法 49

二、间接滴定法 50

第五节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 51

一、基本原理 51

二、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与应用 55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63

第一节 概述 63

第二节 基本原理 65

一、配位平衡 65

二、配位滴定曲线 69

三、金属指示剂 70

第三节 配位滴定条件的选择 72

一、酸度的选择 72

二、干扰离子的排除——掩蔽法 74

三、配位滴定方式 75

第四节 标准溶液 77

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77

二、锌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78

第五节 应用示例 78

一、水的硬度测定 78

二、钙盐的测定 79

三、铝盐的测定 79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82

第一节 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 82

一、条件电位 82

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84

三、滴定曲线 86

四、指示剂 87

五、氧化还原滴定中的预处理 89

第二节 碘量法 90

一、基本原理 90

二、指示剂 91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91

四、应用示例 93

第三节 高锰酸钾法 94

一、基本原理 94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95

三、应用示例 96

第四节 亚硝酸钠法 97

一、基本原理 97

二、指示剂 98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98

四、应用示例 99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质量分析法 102

第一节 沉淀滴定法 102

一、银量法终点的指示方法 102

二、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105

三、应用与示例 105

第二节 质量分析法 106

一、挥发法 107

二、萃取法 107

三、沉淀法 108

第八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13

第一节 概述 113

一、光谱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113

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116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117

第二节 基本原理 118

一、透光率与吸光度 118

二、光的吸收定律 119

三、吸光系数 119

四、吸收光谱 120

五、偏离比尔定律的因素 121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22

一、主要部件 122

二、分光光度计的光学性能 124

三、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125

第四节 分析条件 127

一、入射光的波长与校正 127

二、吸光度的范围与检定 127

三、显色反应 128

四、参比溶液 128

第五节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129

一、定性分析 129

二、定量分析 131

第六节 紫外吸收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135

一、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35

二、紫外吸收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139

第九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144

第一节 概述 144

一、红外线及红外吸收光谱 144

二、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的区别 145

三、红外光谱的主要用途 146

第二节 基本原理 146

一、分子的振动与红外吸收 146

二、振动形式 147

三、振动自由度与峰数 148

四、吸收峰的类型 149

五、吸收峰的峰位和影响峰位的因素 151

六、吸收峰的强度和影响因素 153

七、红外吸收光谱中的重要区段 154

第三节 红外分光光度计与制样 158

一、色散分光型红外分光光度计 158

二、干涉调频分光型红外分光光度计 160

三、样品制备 161

第四节 红外光谱法的应用 162

一、定性分析与结构分析 162

二、定量分析 166

第十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68

第一节 概述 168

第二节 基本原理 169

一、吸收线与共振线 169

二、基态与激发态原子的分配 169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基础 170

第三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74

一、光源-空心阴极灯 174

二、原子化系统 175

三、单色器 179

四、检测系统 180

第四节 定量分析方法 180

一、标准曲线法 180

二、标准加入法 180

三、浓度直读法 181

四、原子吸收分析的灵敏度和检出限 181

第五节 原子吸收分析的实验技术 182

一、试样预处理 182

二、实验条件的选择 183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干扰及抑制 184

第六节 原子吸收分析法的应用与示例 187

一、药物制剂或中药材中微量铜的测定(火焰法) 187

二、药物制剂或中药材中镉的测定(石墨炉法) 188

第十一章 经典液相色谱法 191

第一节 概述 191

一、色谱法的产生与发展 191

二、色谱法的分类 191

三、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192

第二节 柱色谱法 194

一、液-固吸附柱色谱法 194

二、液-液分配柱色谱法 197

三、离子交换柱色谱法 198

四、凝胶柱色谱法 200

五、柱色谱法的应用 201

第三节 薄层色谱法 201

一、基本原理 201

二、吸附剂的选择 202

三、展开剂的选择 202

四、操作方法 203

五、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205

六、应用示例 206

第四节 纸色谱法 207

一、基本原理 207

二、影响Rf值的因素 207

三、操作方法 208

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 211

第一节 概述 211

一、气相色谱法的分类和特点 211

二、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 212

三、气相色谱的一般流程 213

第二节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13

一、气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 213

二、气相色谱图的基本概念 214

三、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216

第三节 色谱柱 221

一、气-液填充色谱柱 221

二、气-固填充色谱柱 223

三、毛细管色谱柱 224

第四节 检测器 226

一、检测器的性能要求 227

二、常用检测器 228

第五节 分离条件的选择 231

一、分离度 231

二、分离条件的选择 233

三、气相色谱仪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234

第六节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 238

一、定性分析 238

二、定量分析 239

三、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 242

第七节 应用示例 243

一、药物制剂中乙醇含量的测定 243

二、中成药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243

第十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246

第一节 概述 246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比较 246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 247

第二节 基本原理 247

一、柱内展宽 247

二、柱外展宽 249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 249

一、液-液分配色谱法 249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250

三、液-固吸附色谱法 251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和洗脱方式 252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 254

一、输液系统 255

二、进样系统 255

三、分离系统——色谱柱 256

四、检测系统 256

五、附属系统 258

第五节 分离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示例 258

一、分离方法的选择 258

二、应用示例 258

第十四章 电化学分析法 262

第一节 概述 262

一、电化学分析法的分类 262

二、化学电池及其类型 263

三、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 265

第二节 直接电位法 267

一、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 267

二、电位法测定其他离子浓度 269

第三节 电位滴定法 270

一、方法原理和特点 270

二、确定终点的方法 271

第四节 永停滴定法 273

一、原理 273

二、应用示例 274

第十五章 其他仪器分析方法 277

第一节 荧光分析法 277

一、基本原理 277

二、荧光分光光度计 280

三、定量方法及应用 280

第二节 核磁共振波谱法 281

一、基本原理 281

二、核磁共振波谱仪 283

三、11H波谱图与分子结构 283

四、应用示例 286

第三节 质谱法 287

一、概述 287

二、质谱仪及工作原理 287

三、质谱图与离子类型 289

四、质谱图在有机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 290

第十六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294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 294

一、固体样品的采集 294

二、气体样品的采集 296

三、液体样品的采集 296

第二节 样品的预处理 297

一、固体样品的初步处理 297

二、样品的溶解与熔解 297

三、有机试样的分解 299

第三节 干扰物质的分离、掩蔽与测定方法的选择 300

一、干扰物质的分离和掩蔽 300

二、测定方法的选择原则 300

三、测定方法的选择示例 301

第四节 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302

一、实验数据的记录 302

二、分析数据的处理 303

三、实验报告 303

第十七章 实验指导 305

第一节 分析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305

一、实验操作规则 305

二、实验室安全知识 306

三、化学试剂使用与保管规则 307

四、分析化学实验数据记录和实验报告基本要求 308

第二节 分析化学实验 309

实验一 分析天平的结构、使用与称量练习 309

实验二 滴定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及滴定练习 320

实验三 0.1mol/L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29

实验四 0.1mol/L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31

实验五 药用氢氧化钠的含量测定 333

实验六 硼砂样品中Na2B4O7·10H2O的含量测定 335

实验七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336

实验八 高氯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37

实验九 枸橼酸钠的含量测定 339

实验十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及水的总硬度的测定 340

实验十一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43

实验十二 间接碘量法测定硫酸铜的含量 344

实验十三 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346

实验十四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347

实验十五 高锰酸钾法测定亚硝酸钠的含量 349

实验十六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50

实验十七 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352

实验十八 高锰酸钾吸收曲线的绘制 353

实验十九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含量 354

实验二十 薄层色谱法检测琥珀氯霉素中游离氯霉素 355

实验二十一 几种氨基酸的纸色谱 357

实验二十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贝诺酯的含量 358

实验二十三 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 360

实验二十四 永停滴定法测定磺胺嘧啶的含量 363

附录 365

附录一 常用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表 365

附录二 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 367

附录三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Ksp) 369

附录四 标准电极电位表(25℃) 370

附录五 常用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位表 374

附录六 常用溶剂的物理性质表 375

参考文献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