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散文两篇&朱自清 1
荷塘月色 1
绿 1
谈《荷塘月色》&吴周文 1
朱自清的早期散文《荷塘月色》&罗定五 13
《荷塘月色》讲解&李国平 21
不尽情思画图中——《荷塘月色》赏析&李佩伦 34
《荷塘月色》思想感情辨析&蒋成瑀 41
《荷塘月色》有浓浓的哀愁&姚效先 45
《荷塘月色》中有哀愁吗&吴海发 54
醉人的绿 醉人的美——读《绿》&刘泰隆 54
分析朱自清的《绿》&龚肇兰 59
汪汪一碧梅雨潭——读朱自清的《绿》&贾瑞凯 65
略谈《绿》的艺术特色&诸孝正 74
二 长江三峡&刘白羽 77
谈谈刘白羽的《长江三峡》&金振声 叶兆雄 77
《长江三峡》的艺术特点&姜汉林 82
长江的画廊——读《长江三日》&邹获帆 87
三 雨中登泰山&李健吾 91
我和《雨中登泰山》&李健吾 91
读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陈遇春 94
《雨中登泰山》赏析&侯文达 103
独辟蹊经 别有情趣——《雨中登泰山》浅析&甘其勋 109
《雨中登泰山》的“线”与“点”&王锦秀 115
《雨中登泰山》教学谈&雷一鸣 118
《雨中登泰山》教案&于漪 121
四 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 132
简析《南州六月荔枝丹》&舒鸿锦 132
明条理 重实据 巧援引——《南州六月荔枝丹》浅析&潘煦源 137
一篇说明文的好教材——谈谈《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写作特色&欧阳绩任 143
漫谈《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引用特色&洪怀香 146
条理性 科学性 文艺性——关于《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教学&方伯荣 149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张曙若 155
贾祖璋和他的科学小品&张元锦 158
五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钱学森 164
一篇颇具特色的科技说明文——谈《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王怀璞 164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分析&朱锦瑞 169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讲析&李埴 178
六 一次大型的泥石流 182
《一次大型的泥石流》的说明方法&鲍志伸 182
《一次大型的泥石流》简析&邹服生 186
《一次大型的泥石流》的逻辑特征&周新干 189
七 蝉&法布尔 194
析法布尔的《蝉》&高原 刘胐胐 194
说《蝉》&归瀚章 陈缨 200
科学与文艺的美妙结合——谈《蝉》的艺术特色&马玉峰 207
《蝉》教学杂议&刘清涌 209
观察——推断——表达——《蝉》的教学设想&陈钟梁 214
八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222
《记念刘和珍君》文中几个句子的解释&冯雪峰 222
《记念刘和珍君》学习札记&陈漱渝 226
《记念刘和珍君》试析&余颂玲 233
《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许钦文 248
《记念刘和珍君》的艺术特色和一些疑难词语&卢今 253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难点试析&薛绥之 柳尚彭 267
《记念刘和珍君》析疑&邱文治 285
九 包身工&夏衍 298
从“包身工”所引起的回忆&夏衍 298
漫谈《包身工》&魏金枝 302
略谈《包身工》的写作艺术&刘善良 306
《包身工》讲析&吴春晫 315
《包身工》简析&姜汉林 323
浅谈《包身工》的讽刺艺术&周志贤 寸搏 331
十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336
激动人心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庄福庆 王年一 336
评析《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北京十三中语文组 343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叙述方式&王立民 347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一文的结构是补叙还是倒叙——答钟德润同志&严恩图 354
十一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穆青 陆拂为 廖由滨 357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讲析 357
人物通讯的范例——喜读《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张骏德 365
寓深刻于朴素 借叙事以传情——学习《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方仁工 372
十二 路标&魏巍 377
《路标》浅析&马怀忠 377
散文《路标》分析&张玉娥 385
雷锋,我们生活道路上的路标(节选)——《路标》解析&姜长荪 391
十三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398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简析&吕秉鑫 398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分析(节选)&王伟 403
谈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两个问题&刘世剑 411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词语教学&凌文 417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部分句子分析&金光照 42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一个长句子&黄国荣 424
十四 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毛泽东 428
当前思想战线的若干问题(节选)——一九八一年八月八日在中央宣传部召集的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胡乔木 428
社会主义文艺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读《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刘健芬 434
《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分析&王伟 444
《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讲析&欧乐群 451
十五 悼列宁&斯大林 461
《悼列宁》讲析&欧乐群 461
《悼列宁》辅导&山东师院中文系现代文学组 471
《悼列宁》简析 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