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能源政策法律制度比较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桑东莉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1846952
  • 页数:354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选择以美国、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德国和英国、澳大利亚、中国的能源法律政策展开比较研究,并特别将其相关能源法律制度放置于气候变化的特定背景下进行考察。将当前理论研究的这二大热点“气候变化”与“能源法律政策”联结起来,但是并不追求对二者的全方位解构,而偏重于从能源结构和能源利用方式转型的角度,系统比较主要国家或地区能源领域推行减缓、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的能源法律政策安排。

第一章 能源利用与全球气候变暖 1

一、世界能源生产消费趋势 1

(一)全球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 2

(二)能源品种多样化 8

(三)化石能源仍将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14

(四)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仍将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 18

二、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 20

(一)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危险气候变化的临界点 20

(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及能源的“贡献” 23

三、全球气候变暖对能源领域的挑战 29

(一)威胁能源供应安全 29

(二)加大能源结构调整的压力 35

(三)影响能源产业的未来投资水平和竞争力 36

四、能源持续发展与防止“危险”气候变化 37

(一)大气环境也是“可易竭的天然资源” 37

(二)气候变化引发社会公平问题 39

(三)实现能源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42

第二章 应对能源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国际合作行动 54

一、应对能源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国际合作行动基础 54

(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 54

(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55

(三)《京都议定书》 57

(四)《能源宪章条约》和《能源效率及其相关环境问题议定书》 61

二、京都承诺履行和国家减排目标制定 62

(一)附件1国家的履约情况 62

(二)颇具雄心的国家减排目标 67

三、国际合作基础: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 71

(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含义 71

(二)排放总量趋同背后的深层问题 72

(三)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不同责任 77

四、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合作机制 79

(一)国际碳排放交易计划 80

(二)清洁发展机制 86

(三)联合履行机制 87

五、《京都议定书》后续行动框架谈判 88

(一)“后京都”谈判的目标与主要议题 89

(二)“后京都”谈判中的分歧与困难 91

第三章 提高能源效率 94

一、能源效率地位的战略提升与立法保障 94

(一)提高能源效率被普遍视为应对当前挑战的首选方案 94

(二)立法概况 97

(三)能效目标 100

二、实现能效目标的主要法律制度 102

(一)最低能效标准 102

(二)能效产品标识制度 112

(三)重点用能单位能效管理 115

(四)经济手段干预 116

(五)能效市场准入制度与退出机制 121

三、重点领域实现能效目标的特别措施 123

(一)建筑物节能 123

(二)提高电器能效 128

(三)交通运输节能 130

(四)工业部门节能 137

四、显著的节能减排成效与消费快速增长之间的竞赛 139

(一)提高能源效率对减缓气候变化的贡献潜力 140

(二)提高能源效率的技术潜力与阻碍因素 141

(三)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抵消了提高能效的功效 144

第四章 发展替代能源 146

一、发展替代能源的主要促因 146

(一)对化石能源“枯竭”的潜在忧虑 146

(二)出于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考虑 148

(三)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需要 149

(四)可再生能源技术与产品的经济竞争力 150

二、现行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安排 151

(一)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152

(二)可再生燃料标准 162

(三)可再生能源证书交易 164

(四)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与收购制度 169

(五)直接的经济激励 175

(六)责任约束 181

三、现行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的实施成效 183

(一)欧盟各成员国可再生能源的非均衡发展 184

(二)美国风力发电与生物燃料产业发展迅速 187

(三)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发展迟缓 189

(四)中国已经跻身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导者行列 190

四、可再生能源后续发展的制度约束 191

(一)主要用能领域可再生能源发展激励的结构性制度失衡 192

(二)可再生能源立法的非和谐状态 193

(三)高额投资成本的限制 194

(四)市场竞争力的限制 195

五、备受争议的核电发展 196

(一)核电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196

(二)主要国家的核电发展政策 198

(三)核电发展的争议焦点 207

(四)核电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潜在作用 212

第五章 化石能源清洁利用 218

一、变动中的化石燃料组合 218

(一)石油时代的结束 218

(二)过渡时期转向以天然气为主 221

(三)继续以煤炭为主 223

二、调整化石能源结构组合的制度安排 226

(一)降低对国外能源的依赖可能增加煤炭生产消费 226

(二)环境立法鼓励替代煤炭资源 226

三、化石能源结构变动附带产生的新问题 228

(一)天然气主导能源结构潜在的供应安全风险 228

(二)继续以化石能源为主能源结构的窘境:温室气体减排压力 232

四、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的可选择路径 233

(一)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的技术支撑 234

(二)CCS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建设规划 240

(三)更清洁技术应用的制度问题: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43

第六章 能源市场改革与碳市场培育 249

一、能源市场改革 249

(一)能源市场改革的动因 249

(二)能源市场改革的多元目标 253

(三)能源市场改革的重点领域:电力市场改革 255

(四)能源市场改革成效 259

二、促进能源市场改革的激励机制 261

(一)政府决策机制的变化 262

(二)激励手段 265

三、国家碳市场的培育与运行 273

(一)美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制度 273

(二)澳大利亚温室气体排放交易计划 283

(三)英国碳排放交易计划 288

第七章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脆弱性 290

一、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与重要意义 290

(一)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 290

(二)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 293

二、能源输送分配网络现代化 297

(一)电网现代化建设 297

(二)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 301

第八章 能源持续发展的其他环境挑战 309

一、矿业生产活动对特殊区域保护的潜在威胁 309

(一)在特殊区域内进行采矿活动的禁限规定 310

(二)能源强劲需求与特殊区域矿业活动禁限的较量 311

二、发展生物燃料的潜在环境影响 314

(一)空气污染 314

(二)加剧用水紧张和水污染 315

(三)土地用途改变加速 316

(四)危及粮食安全 316

三、“别在我的后院” 317

(一)美国液化天然气设施建设引发的公众忧虑 317

(二)美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与相关环境法律的协调问题 318

(三)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的公众阻力 320

四、澳大利亚气候变化诉讼 322

结语 328

参考文献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