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超导体理论 1
1.1零电阻现象 1
1.2迈斯纳效应 4
1.3超导体热力学性质 9
1.3.1超导相变热力学 9
1.3.2超导—正常态相变熵的变化 11
1.3.3超导—正常态相变比热容的变化 12
1.3.4超导—正常态相变的力学效应 14
1.4超导相二流体唯象模型 15
1.5伦敦理论 17
1.5.1完全导体理论 17
1.5.2超导体的伦敦理论 19
1.6伦敦方程的应用 20
1.6.1超导平板 20
1.6.2在磁场中的超导球体 22
1.6.3从正常导体到超导体的电流分布 24
1.7皮帕尔德非局域理论 27
1.7.1相干长度 27
1.7.2皮帕尔德非局域关系 29
1.8超导体微观理论 31
1.8.1同位素效应 31
1.8.2库珀对 31
1.8.3绝对零度下的BCS理论 33
1.8.4 T>0K下的BCS理论 37
1.8.5 BCS理论的不足 40
1.9中间态 40
1.9.1中间态结构 40
1.9.2中间态的实验观察 42
1.9.3中间态热力学 45
1.9.4界面能 47
1.10 G-L理论 48
1.10.1 G-L方程的建立 48
1.10.2相干长度、穿透深度和参量κ 51
1.10.3超导薄膜的临界磁场和临界电流 54
1.11超导体分类 56
1.12全磁通守恒和磁通量子化 59
1.12.1全磁通守恒 59
1.12.2磁通量子化 60
本章参考文献 62
第2章 第二类超导体 63
2.1理想第二类超导体 63
2.1.1理想第二类超导体的磁性和临界磁场 63
2.1.2理想第二类超导体的热力学性质 65
2.1.3.磁通线 67
2.1.4混合态初始阶段 74
2.1.5混合态最后阶段 76
2.1.6混合态最后阶段的磁通结构 78
2.2非理想第二类超导体 82
2.2.1无阻载流特性与不可逆磁化曲线 82
2.2.2磁通线钉扎 84
2.2.3磁通体驱动力和磁通体钉扎力 87
2.2.4混合态的临界状态 90
2.2.5磁通蠕动 94
2.2.6热助磁通流动 98
2.3高温超导体 99
2.3.1高温超导发展史 99
2.3.2高温超导体结构 102
2.3.3高温超导体的元素替代 112
本章参考文献 120
第3章 超导薄膜直流输运性质 125
3.1低温强磁场测量系统 125
3.1.1集成可变温插件系统 126
3.1.2测量系统 126
3.2四接点法测电阻 127
3.2.1四接点法测量电阻 127
3.2.2测量过程 127
3.3 YB a2 Cu3 O7-δ/LaAlO3的R-T与R-H特性 128
3.3.1 R-T与R-H测量方法 128
3.3.2 YBa2 Cu3 O7 - δ/LaAlO3的R-T特性 130
3.3.3 YB a2 Cu3 O7-δ/LaAlO3的R-H特性 131
3.4 YBa2Cu3O7-δ/MgO的R-T与R-H特性 131
3.5 Tl 2Ba2CaCu2O8/LaAlO3的R-T与R-H特性 133
3.6 MgB2/A12O3超导薄膜直流输运特性 135
3.6.1 MgB2超导体简介 135
3.6.2 MgB2/A12O3超导薄膜的电阻转变 136
3.6.3 MgB2超导薄膜的各向异性 142
本章参考文献 144
第4章 微波场中的超导体 146
4.1超导体的微波理论 146
4.1.1微波场下二流体模型 146
4.1.2正常金属和超导体的波动方程及表面阻抗 148
4.1.3超导体的电磁能 150
4.1.4超导薄膜的表面阻抗和本征阻抗 150
4.2超导薄膜微波特性 152
4.2.1研究超导薄膜微波特性的意义 152
4.2.2超导薄膜表面电阻与频率的关系 153
4.2.3超导薄膜表面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54
4.2.4超导薄膜表面阻抗与磁场的关系 155
4.2.5超导薄膜穿透深度的微波特性 159
4.2.6超导薄膜反常微波特性 160
4.2.7 Coffey-Clem理论(C-C理论) 166
4.3微波谐振器测量理论 167
4.3.1共面传输线理论 167
4.3.2微带谐振器理论 169
4.4实验方法 171
4.4.1超导薄膜的制备 171
4.4.2超导薄膜表面形貌分析 172
4.4.3共面谐振器的仿真和制作 172
4.4.4微带谐振器的仿真和制作 177
4.4.5超导薄膜微波测量系统 179
4.5超导薄膜的微波特性 182
4.5.1 YBa2Cu3O7-δ/LaAlO3超导薄膜的微波特性 182
4.5.2 YBa2Cu3O7-δ/MgO超导薄膜的微波特性 186
4.5.3衬底对YBa2 Cu3 O7-δ超导薄膜微波性质的影响 188
4.5.4 MgB2/Al2O3超导薄膜的微波特性 191
本章参考文献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