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解剖学 供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骨伤等专业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邵水金,杨茂有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47815731
  • 页数:2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绪论、头部、颈部、胸部、腹部、项背腰骶部、上肢和下肢等七个章节,附录中有“尸体解剖操作指导”,便于学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特点:在编写过程中,增加局部解剖知识纲要,避免一门课程需要二本教材(以前该课程教学还需同时使用《局部解剖学》教材);结合穴位的特点,突出体表标志和血管神经的体表投影;每章前面有“导学”,采用大量套色插图;为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书后增加了附篇,内容有尸体解剖操作指导、实验报告书写格式;组织全国中医药院校教研室主任参与编写,能保障教材质量和使用。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绪论 1

一、腧穴解剖学的定义和学习目的 1

二、腧穴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1

三、腧穴解剖学的发展历程 2

四、常用解剖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3

五、腧穴的标记方法 4

六、解剖操作的基本技术 4

七、解剖操作的具体要求 6

第二节 十四经脉循行及其腧穴 7

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及其腧穴 7

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及其腧穴 7

三、足阳明胃经循行及其腧穴 8

四、足太阴脾经循行及其腧穴 8

五、手少阴心经循行及其腧穴 9

六、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及其腧穴 10

七、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及其腧穴 10

八、足少阴肾经循行及其腧穴 10

九、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及其腧穴 12

十、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及其腧穴 12

十一、足少阳胆经循行及其腧穴 12

十二、足厥阴肝经循行及其腧穴 13

十三、督脉循行及其腧穴 14

十四、任脉循行及其腧穴 15

第三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15

一、骨度分寸法 15

二、体表标志法 17

三、手指比量法 17

四、简易取穴法 17

第四节 腧穴的解剖组织结构 18

一、皮肤 18

二、皮下组织 19

三、深筋膜 20

四、骨骼肌 21

五、血管和淋巴管 22

六、神经和神经末梢 25

第二章 头部 27

第一节 概述 27

一、境界与分区 27

二、表面解剖 28

(一)体表标志 28

(二)头部标志线 31

(三)体表投影 31

第二节 局部解剖纲要 32

一、颅部 32

(一)额顶枕区 32

(二)颞区 34

二、面部 35

(一)面部浅层结构 35

(二)腮腺咬肌区 37

(三)面侧深区 39

(四)眶区 42

第三节 腧穴解剖结构 42

一、百会 42

二、攒竹 44

三、睛明 45

四、承泣 46

五、四白 47

六、迎香 48

七、水沟 49

八、地仓 49

九、大迎 50

十、颊车 51

十一、下关 51

十二、太阳 52

十三、听宫 53

第四节 腧穴解剖操作 53

一、标记腧穴 53

二、皮肤切口 53

三、解剖面部浅层结构 54

四、解剖腮腺咬肌区和颞肌 54

五、解剖面侧深区 55

六、解剖颅顶部软组织 55

第三章 颈部 57

第一节 概述 57

一、境界与分区 57

二、表面解剖 58

(一)体表标志 58

(二)体表投影 59

第二节 局部解剖纲要 60

一、颈部浅层结构 60

(一)皮肤 60

(二)浅筋膜 60

二、颈筋膜及筋膜间隙 61

(一)颈筋膜 62

(二)筋膜间隙 62

二、颈前区 63

(一)下颌下三角 63

(二)颏下三角 64

(三)颈动脉三角 64

(四)肌三角 65

三、胸锁乳突肌区 69

(一)境界 69

(二)内容 70

四、颈根部 71

(一)境界 71

(二)内容 71

五、颈外侧区 72

(一)枕三角 72

(二)锁骨上大窝 73

第三节 腧穴解剖结构 75

一、廉泉 75

二、翳风 76

三、人迎 76

四、扶突 77

五、缺盆 78

六、天突 79

第四节 腧穴解剖操作 81

一、标记腧穴 81

二、皮肤切口 81

三、解剖浅层结构 82

四、解剖舌骨上区 82

五、解剖胸锁乳突肌区 82

六、解剖舌骨下区 83

七、解剖颈外侧区 83

八、解剖颈根部 84

第四章 胸部 85

第一节 概述 85

一、境界与分区 85

二、表面解剖 86

(一)体表标志 86

(二)胸部标志线 87

(三)体表投影 88

第二节 局部解剖纲要 89

一、胸壁浅层结构 89

(一)皮肤 89

(二)浅筋膜 89

(三)乳房 90

二、胸壁深层结构 92

(一)深筋膜 92

(二)肌层 92

(三)肋间隙 93

(四)胸廓内血管及胸横肌 95

(五)胸内筋膜 95

第三节 腧穴解剖结构 95

一、中府 95

二、膻中 96

三、期门 97

第四节 腧穴解剖操作 98

一、标记腧穴 98

二、皮肤切口 99

三、解剖浅筋膜 99

四、解剖深筋膜及胸壁肌 99

第五章 腹部 100

第一节 概述 100

一、境界与分区 100

二、表面解剖 101

(一)体表标志 101

(二)体表投影 101

第二节 局部解剖纲要 103

一、腹壁浅层结构 103

(一)皮肤 103

(二)浅筋膜 104

二、腹壁深层结构 105

(一)肌层 105

(二)血管和神经 108

(三)腹横筋膜 109

(四)腹膜外筋膜 109

(五)壁腹膜 109

三、腹股沟区 110

(一)境界 110

(二)腹股沟管 110

(三)腹股沟三角 110

第三节 腧穴解剖结构 111

一、鸠尾 111

二、中脘 112

三、天枢 112

四、气海 114

五、关元 114

六、中极 115

第四节 腧穴解剖操作 116

一、标记腧穴 116

二、皮肤切口 116

三、解剖浅筋膜 117

四、解剖三层阔肌和肋间血管、神经 117

五、解剖腹直肌和腹直肌鞘 117

六、解剖腹股沟区 118

第六章 脊柱区 119

第一节 概述 119

一、境界与分区 119

二、表面解剖 119

第二节 局部解剖纲要 121

一、项部 121

(一)浅层结构 121

(二)深层结构 121

二、背部 124

(一)浅层结构 124

(二)深层结构 125

三、腰骶部 125

(一)浅层结构 125

(二)深层结构 126

第三节腧穴解剖结构 128

一、风府 128

二、哑门 130

三、风池 131

四、大椎 132

五、肺俞 133

六、心俞 134

七、肝俞 134

八、脾俞 136

九、命门 136

十、肾俞 136

十一、志室 137

十二、次髎 138

第四节 腧穴解剖操作 139

一、标记腧穴 139

二、皮肤切口 139

三、解剖浅层结构 139

四、解剖深层结构 139

第七章 上肢 141

第一节概述 141

一、境界与分区 141

二、表面解剖 142

(一)体表标志 142

(二)体表投影 144

第二节 局部解剖纲要 145

一、肩部 145

(一)腋区 145

(二)三角肌区 149

(三)肩胛区 150

(四)肩胛动脉网 150

二、臂部 151

(一)臂前区 151

(二)臂后区 153

三、肘部 155

(一)肘前区 155

(二)肘后区 156

(三)肘关节动脉网 157

四、前臂部 157

(一)前臂前区 157

(二)前臂后区 159

五、腕部 161

(一)腕前区 161

(二)腕后区 162

六、手部 162

(一)手掌 162

(二)手背 167

(三)手指 168

第三节 腧穴解剖结构 169

一、肩井 169

二、天宗 170

三、肩髃 171

四、肩髎 171

五、极泉 172

六、曲池 173

七、尺泽 174

八、手三里 174

九、间使 175

十、支沟 176

十一、内关 177

十二、外关 178

十三、列缺 179

十四、太渊 180

十五、神门 180

十六、阳溪 181

十七、阳池 182

十八、合谷 183

十九、劳宫 183

第四节腧穴解剖操作 184

一、标记腧穴 184

二、皮肤切口 185

三、解剖腋区 185

四、解剖臂前区、肘前区和前臂前区 185

五、解剖肩胛区、臂后区、肘后区和前臂后区 186

六、解剖腕前区、手掌和手指掌面 187

七、解剖腕后区、手背和手指背面 188

第八章 下肢 189

第一节 概述 189

一、境界与分区 189

二、表面解剖 190

(一)体表标志 190

(二)体表投影 192

第二节局部解剖纲要 192

一、臀部 192

(一)浅层结构 192

(二)深层结构 193

二、股部 195

(一)股前内侧区 195

(二)股后区 202

三、膝部 203

(一)膝前区 203

(二)膝后区 203

(三)膝关节动脉网 204

四、小腿部 205

(一)小腿前外侧区 205

(二)小腿后区 206

五、踝部和足部 208

(一)踝前区和足背 208

(二)踝后区 210

(三)足底 210

第三节 腧穴解剖结构 212

一、居髎 212

二、秩边 213

三、环跳 214

四、承扶 214

五、伏兔 216

六、风市 217

七、血海 217

八、梁丘 218

九、犊鼻 218

十、委中 219

十一、阳陵泉 220

十二、阴陵泉 220

十三、足三里 221

十四、丰隆 222

十五、承山 223

十六、三阴交 224

十七、悬钟 224

十八、太溪 225

十九、昆仑 226

二十、太冲 226

二十一、涌泉 227

第四节 腧穴解剖操作 228

一、标记腧穴 228

二、皮肤切口 228

三、解剖股前内侧区 228

四、解剖小腿前外侧区和足背 229

五、解剖臀部和股后区 230

六、解剖腘窝和小腿后区 230

七、解剖足底 231

参考书目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