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 1
修订说明 1
第一编 戏曲的起源与形成 3
第一章 戏曲的起源 3
第一节 古代歌舞与古优 3
第二节 角抵戏与参军戏 14
第二章 戏曲的形成 30
第一节 从庙会到瓦舍 30
第二节 宋杂剧与金院本 42
第一节 本时期内戏曲发展的概况 79
第二编 北杂剧与南戏(公元十二世纪至十五世纪的戏曲) 79
第一章 综述 79
第二节 北杂剧的形成与发展 86
第三节 南戏的形成与发展 106
第二章 北杂剧的作家与作品 124
第一节 北杂剧作家与作品概述 124
第二节 关汉卿及其作品 159
第三节 王实甫的《西厢记》 179
第四节 马致远的作品 201
第五节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214
第六节 康进之的《李逵负荆》 221
第七节 无名氏的《陈州粜米》 226
第三章 南戏的作家与作品 233
第一节 南戏作品概述 233
第二节 《白兔记》 254
第三节 《拜月亭记》 265
第四节 高则诚的《琵琶记》 282
第四章 北杂剧与南戏的舞台艺术 302
第一节 概述 302
第二节 北杂剧的音乐 331
第三节 北杂剧的表演 363
第四节 北杂剧的舞台美术 385
第五节 南戏的音乐 403
第六节 南戏的表演 423
第七节 南戏的舞台美术 441
第三编 昆山腔与弋阳诸腔戏(公元十四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初叶的戏曲) 453
第一章 综述 453
第一节 本时期内戏曲发展的概况 453
第二节 昆山腔的产生、兴起与发展 461
第三节 弋阳腔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478
第一节 昆山腔的作家与作品概述 489
第二章 昆山腔的作家与作品 489
第二节 汤显祖及其“四梦” 538
第三节 沈璟及其作品 563
第四节 李玉的作品 578
第五节 李渔的戏曲作品与理论 595
第六节 孔尚任及其《桃花扇》 614
第七节 洪升及其《长生殿》 634
第三章 弋阳诸腔作品 655
第一节 弋阳诸腔作品概述 655
第二节 《破窑记》 684
第三节 《金貂记》 694
第四节 《珍珠记》 701
第五节 《荔镜记》 708
第四章 昆山腔与弋阳诸腔戏的舞台艺术 718
第一节 概述 718
第二节 昆山腔的音乐 743
第三节 昆山腔的表演 764
第四节 昆山腔的舞台美术 793
第五节 弋阳诸腔的音乐 817
第六节 弋阳诸腔的表演艺术 837
第七节 弋阳诸腔的舞台美术 859
第四编 清代地方戏(公元十七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戏曲) 875
第一章 综述 875
第一节 本时期戏曲发展概况 875
第二节 地方戏的兴起与发展 890
第三节 昆弋诸腔的进一步发展 906
第二章 清代地方戏作品 915
第一节 概述 915
第二节 《雷峰塔》 965
第三节 《黄金印》 982
第四节 《缀白裘》中的地方戏曲剧本 987
第五节 楚曲《祭风台》 1002
第三章 清代地方戏的舞台艺术 1016
第一节 概述 1016
第二节 清代地方戏的音乐(上) 1040
第三节 清代地方戏的音乐(下) 1064
第四节 清代地方戏的表演(上) 1090
第五节 清代地方戏的表演(下) 1109
第六节 清代地方戏的舞台美术 1136
第七节 宫廷戏曲的舞台美术 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