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理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厉以宁著
  • 出 版 社:北京:同心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593214X
  • 页数:297 页
图书介绍:暂缺《转型发展理论》简介

第一章 转型发展: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1

第一节 传统发展经济学的局限性 1

一、传统发展经济学较少涉及转型发展问题 1

前言页 1

二、有必要加强对传统社会结构的研究 3

第二节 用转型发展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 8

一、判断现阶段中国经济形势的依据 8

二、不平衡增长是转型发展的经济规律 10

三、实现转型发展的艰巨性 12

一、两条改革主线争论的过程 18

第二章 产权改革比价格改革更重要 18

第一节 两项改革主线之争 18

二、价格改革不触动计划经济体制的 20

三、以产权改革为中心的改革既是实的、又是渐进式的改 24

第二节 产权改革与企业体制创新 26

一、企业体制创新的必要 26

二、产权改革的含义 29

三、新企业体制的基本形式;股份制 32

一、非国有小企业的活力 35

第三节 论职工持股制 35

二、国有小企业走向职工持股制 37

三、集体资产量化到个人的可行性 39

四、职工持股制实行过程中的难点 41

五、职工持股会 43

六、通过银行贷款来实行职工持股制 44

第四节 关于“劳动股权”的讨论 46

一、“劳动股权”的含义 46

二、“劳动股权制”遇到的困难 48

一、国家控股制的作用 50

第五节 国家控股制度 50

二、国家控股公司的模式 53

三、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 55

四、国有法人股与国控法人股 57

五、现代企业制度的领导体制 59

六、国有企业的人事制度改革 61

第六节 论“国有民营”与租赁制 63

一、对“国有民营”的分析 63

二、租赁制的局限性 66

第七节 改革与管理的关系 68

一、企业内部管理代替不了产权改革 68

二、提高国有企业素质的关键 71

第三章 失业问题比通货膨胀问题更令人担心 74

第一节 严权改革与就业的关系 74

一、转型发展时期就业问题的特殊性 74

二、改革思路与发展战略 76

三、中国改革经济学的两个学派 78

四、产权改革、就业优先与“小政府、大市场” 79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消除是一个校长的过程 82

一、紧缩治理不了通货膨胀 82

二、对转型发展时期通货膨胀的“顺势疗法” 84

三、论“软着陆” 86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社会承受力 88

一、社会对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忍受都有一定的限度 88

二、通货膨胀的社会承受力 90

三、失业的社会承受力 93

一、企业破产中的难题 96

第四节 企业破产与再就业问题 96

二、应当慎重对待企业破产问题 100

三、“妇女回厨房”的设计是不可行的 102

第五节 解决中长则就业问题的途径 105

一、关于效率与就业的矛盾 105

二、中等城市在缓解失业问题方面的作用 107

第四章 经济增长分析比货币流量分析更有用 112

第一节 经济增长分析较适宜于研究中国经济 112

一、转型发展阶段经济分析对象的特殊性 112

二、货币流量分析的局限性 115

第二节 对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增长率的分析 118

一、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分析 118

二、对经济增长率的分析 120

三、从统计数子的可靠程度看体制分析与经济增长分析结 123

第三节 货币流量分析方法不足以分析转型发 125

一、对企业资金紧张问题的分析 125

二、对社会集团消费膨胀的分析 128

三、对资源价格合理化的分析 130

一、治标与治本 133

第一节 调节需求应与调节供给并重 133

第五章 转型发展与宏观经济调节 133

二、国际收支调节的重点应逐渐转向供给 136

三、论外汇平准基金 138

第二节 宏观经济调节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141

一、政府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141

二、关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143

三、关于政府给企业的补贴 145

四、关于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 147

五、行业协会的功能 149

第三节 技术政策是宏观调节的组成部分 151

一、政府的任务在于帮助解决技术创新的困难 152

二、技术政策与市场滞销问题的缓解 155

三、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 158

四、使综合商社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160

五、关于提高出口商品质量问题 162

第四节 宏观经济调节与国有资产存量的管理 165

一、关于“理顺产权关系” 165

二、对国有企业的监督 167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应适应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 169

四、培育中国自己的“兼并大户” 174

第五节 有关宏观经济调节的几个待澄清的问题 176

一、政府调节不是万能的 176

二、蓄财于民,民富国富 178

三、“包沫经济”还是“经济的泡沫” 180

第一节 社会协调的意义与难度 181

四、政府要不要干预“暴利行为” 183

第六章 转型发展与社会协调 186

一、对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解 186

二、充分认识社会协调发展的难度 188

三、“小时工资购买力”及其提高的途径 193

第二节 转型发展时期企业职工的地位与作用 198

一、对劳动力市场的正确认识 198

二、职工在公司中的地位 200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工会的作用 202

四、集体谈判与集体合同制度 204

五、贯彻《劳动法》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206

一、近年来地区收入差别扩大的原因 209

第三节 地区发展的协调 209

二、关于沿海与内陆地区的相似性 211

三、落后地区潜力的发挥依赖于投资的增加 213

四、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目标只能逐步实现 216

第四节 让广大农民富裕起来——社会协调的必由之路 219

一、让农民成为农产品的营销商 219

二、对农村的金融支持 222

三、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 224

四、土地使用权证券化的探讨 228

五、社会救济制度的改革 230

第五节 转型发展时期的利益集团问题 233

一、利益集团问题的提出 233

二、关于新老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 235

第七章 转型发展与观念更新 238

第一节 市场经济建设中的观念转变问题 238

一、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 238

二、论“市场无良心” 240

三、论“市场无头脑” 242

一、产权改革所涉及的观念转变问题 246

第二节 与产权改革有关的观念更新 246

二、关于“靓女先嫁”的讨论 248

三、关于企业“安乐死”的讨论 251

四、如何看待乡镇企业的“准国营”现象? 253

五、如何看待私营企业的发展? 255

第三节 与经营管理有关的观念更新 260

一、对“抓住机遇”的理解 260

二、论消费观念的变化 262

三、要重视商业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265

四、论职业企业家队伍的形成 267

五、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270

第四节 与就业及人才培养有关的观念更新 272

一、关于熟练劳动力的闲置 272

二、民工外出与观念更新 275

三、关于“用工成本”问题 277

四、论“庸才沉淀”现象 279

五、论私立学校 282

六、关于“房子就是人才”的议论 284

七、人才培养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287

转型发展中的廉政建设——代结束语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