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电视市场 1
电视剧走向市场是个大课题 刘习良 1
逐步建立电视剧市场机制 龚学平 3
电视剧如何走向市场 徐宏 9
风险意识与制片人 张明智 23
我们的电视剧是怎么走向市场的 张雪村 28
生存与活力——中国电视剧市场机制探微 尤小刚 33
电视剧生产的改革与繁荣 叶志康 40
自觉推动电视剧市场的孕育 周溥雄 43
转换机制才利于电视剧走向市场 蔡永瑞 44
走向市场——上海电视台电视剧创作面临新挑战 吴基民 46
现阶段电视剧发展模式的思路 尤小刚 52
大都市率先出现电视节目市场 李光一 58
中国电视剧节目市场有场无市 小林 61
把电视剧推向市场 三冠影视公司 64
严肃的历史剧可以推向国际市场 陈子钊 68
《上海大风暴》与电视剧市场 孙雪萍 71
走商品化生产的新路 刘沙 77
历史的召唤 瞿新华 86
与市场接轨——《农村三部曲》制片管理想到的 杜景林 93
电视系列短剧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从110集《秦淮人家》谈起 周曼青 99
从“摇篮”里出来自己迈大步 尤世军 104
开辟电视剧市场两个效益两丰收 任大惠 107
黄金搭档 尤世军 110
第二部分 制片人 114
中国第一代电视制片人 徐宏 114
一个独立制片人淡淡的体会*129——《中国制片人论》节选 靳树增 129
我的业务观 杜禹 135
我对电视制片人的认识 张雪村 137
发挥制片人作用 推动主旋律创作——从《上海大风暴》谈起 孙雪萍 141
一把钥匙打开三把锁——纪录片制片人的追求 王惠 148
制片人——摄制组凝聚力的核心 申彬彬 154
电视文艺节目制片人素质论 孟欣 160
我做制片人的一点感受 刘长柏 164
在市场经济的夹缝中学会生存——浅论制片人的生存意识 吕子峰 170
制片人制与电视改革 王升旗 173
制片人、大剧务、小杂家 靳大力 181
发展电视事业的必然趋势:实行制片人制 刘通生 186
电视剧制片人与电视艺术 崔进 190
怎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陈虻 194
制片人的全息经营观 杜禹 198
第三部分 制片管理 200
试谈国际合作意识与合作条件 李清水 200
凝聚·融洽·默契 周强 210
凝聚·融洽·默契 周强 210
电视艺术与民族文化——在中国、加拿大影视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靳雨生 215
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 金萍 220
制片管理者=战士+指挥员 刘通生 225
做好“当家人” 钱祖德 230
超人的责任心 郭学鹏 234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摄制《大进攻序曲》的几点思考 胡明国 238
路已指明,关键在你走不走——谈制片机制转轨的必然性 张浚 243
科普专题电视节目几种常见的制作方式 倪既新 248
电视制片现状与展望 马世才 257
荧屏后的独白 李瑞兴 261
对电视文艺晚会制片的一点思考 宫宪利 266
电视文艺制片管理的探索 王森山 268
争取艺术质量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胡斌 272
电视剧制片人的审美意识 张家滨 274
高质量低成本的追求 《女人们》摄制组 279
怎样搞好协拍工作——协拍《六个梦》经验探讨 刘向群 284
制片主任与艺术经费管理 何滨安 291
专职制片在电视综艺晚会中的作用 张仰东 296
制片象茫茫大海中的舵手 陈思巡 299
谈《风雨丽人》室内剧制作 关键 303
室内剧制片管理谈 朱钦孝 316
试论以人为中心的制片管理方法——兼论影视制片管理的异同 于朴 323
影视异同 何强 332
电视制片 张一心 345
靳树增这个人 王刚 372
第四部分 人物剪影 372
荧屏之星——记总经理、制片人张雪村 殷敦煌 384
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访总制片人任大惠 王健 399
一个从黄土地走出的制片人——王升旗 蒋铸 406
空中缆车上的制片人——访《三国演义》制片主任张光前 王健 417
搏浪者浩歌——总制片人尤小刚纪实 童雪 423
向黄河母亲倾诉——访制片主任尤世军 王健 437
朗朗乾坤情先行——刘大印请刘晓庆出山记 王学仁 442
为名著无怨无悔——访制片主任郝恒民 王健 448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关于《生活空间》与制片人陈虻的思辨 张新波 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