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邵德门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3004·002
  • 页数:41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1

第二节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过程 5

第三节 学习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意义和方法 10

第二章 鸦片战争时期社会思潮的变向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政治思想 18

第一节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变向 18

一、资本主义的侵入与清末社会危机的加深 18

二、鸦片战争与中国社会思潮的变向 22

第二节 龚自珍的政治思想 26

一、鞭挞封建末世的社会批判思想 27

二、以更法、改制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改革主张 31

第三节 林则徐的政治思想 35

一、反对侵略、坚持抗战的爱国思想 36

二、“用民心、恃民力”的民为邦本思想 40

三、维新改良思想的前驱 42

第四节 魏源的政治思想 46

一、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爱国思想和“师夷长技”的主张 47

二、社会改革的若干主张 50

第五节 地主阶级改革派政治思想的社会历史意义 53

第三章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思想的新发展与封建阶级反动思想的反扑 59

第一节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 59

第二节 洪秀全为太平天国创立的革命思想基础 65

一、洪秀全的革命道路 65

二、争取政治、经济、民族和男女平等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68

三、对孔丘和封建神权批判的政治意义 73

第三节 《天朝田亩制度》的农业社会主义空想 77

第四节 洪仁玕《资政新篇》倡导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主张 81

一、《资政新篇》的基本思想 82

二、反对封建专制和批判神权、礼教的政治意义 86

三、洪仁玕政治思想的价值和局限 88

第五节 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封建反动政治思想的沉渣浮泛 90

一、地主阶级地方实力派的崛起和曾国藩其人 90

二、“礼治” “仁政”的内容和反动本质 92

三、“礼让为国”——民族投降主义 95

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同盟与洋务运动 98

第四章 洋务派与早期改良派的政治思想 98

第一节 十九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初的中国社会 98

二、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洋务派个别头领的两面性 102

第二节 洋务派的反动政治思想 106

一、洋务运动的反动政治纲领 107

二、张之洞的《劝学篇》——洋务派反动政治思想的集成 111

第三节 早期改良派对“西学”的追求和初步的民权思想 116

一、早期改良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117

二、反映发展资本主义要求的对“西学”的追求 119

三、代表初生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民族独立要求的“商战固本”论 123

四、资产阶级民权思想的萌芽 127

第五章 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思想从高涨到破产 130

第一节 戊戌变法运动的发生与变法维新思想的发展 130

一、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与阶级矛盾的新激化 130

二、变法运动与改良主义思潮的新发展 133

第二节 康有为的政治思想 136

一、康有为的生平事略 136

二、变法思想的主要内容——论必变、全变与变本 138

三、变法维新思想的源流及其理论根据 142

四、康有为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局限 145

五、从《人类公理》到《大同书》 146

第三节 梁启超的政治思想 151

一、梁启超的生平事略 151

二、变法救亡的爱国主义 153

三、“以群为体,以变为用”——变法维新的理论概括 154

四、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的鼓吹 157

第四节 谭嗣同的政治思想 159

一、谭嗣同的生平事略 159

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 161

三、冲决封建网罗——向往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思想 163

四、通过改良建立资本主义的政纲 169

第五节 严复的政治思想 173

一、严复的生平事略 173

二、严复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进化论 174

三、对封建旧学的批判和对西学的介绍 177

四、批判君主专制和提倡君主立宪 180

第六节 《翼教丛编》——旧学对新学的反扑 184

第六章 辛亥革命准备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的思想论争 188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188

一、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188

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的条件 190

第二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及其对封建阶级思想的批判 193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193

二、对封建君权和封建礼教的批判 196

第三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的思想论争 205

一、这场论争的由来与发展 206

二、论争的主要内容 209

三、两派思想论争的意义和基本教训 219

第七章 孙中山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222

第一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发生和孙中山的生平与革命道路 222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发生发展的动因 222

二、孙中山的生平事业及其前期革命活动对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发展的意义 225

第二节 从改良主义到革命民主主义的转变 228

第三节 三民主义的政治理论纲领 234

一、旧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35

二、旧三民主义的理论基础 248

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转变 253

第四节 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动思想的批判 260

第五节 建设近代化国家与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思想 266

第八章 辛亥革命时期黄兴的政治思想 274

第一节 黄兴的生平事略 274

第二节 救亡图强的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 277

第三节 “政党政治”主张与实业、教育救国论 284

第九章 章太炎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治思想 297

第一节 章太炎的生平事略 297

第二节 对封建旧学及宗教神学的批判 301

一、对封建旧学的批判 301

二、对宗教神学的批判 307

一、《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论资产阶级革命必然性与必要性 311

第三节 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的政治主张 311

二、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弊病的揭露及“均配土地”的主张 314

第四节 革命民族主义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 318

一、爱国的革命民族主义 318

二、建立民族独立国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方案 321

第十章 辛亥革命后中外反动派掀起的复古思想逆流 329

第一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与袁世凯的帝制复辟 329

一、辛亥革命的失败 329

二、袁世凯帝制复辟的丑剧 334

第二节 反动派掀起的尊孔复古反动思想逆流 337

第三节 帝国主义者支持封建复古思想逆流的反动言行 344

一、帝国主义者对封建复辟势力的支持 345

二、帝国主义的尊孔谬论及其反动实质 348

第十一章 初期新文化运动中各派政治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54

第一节 初期新文化运动 354

第二节 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要求社会文化改革的政治思想 357

一、蔡元培的政治思想 358

二、吴虞的政治思想 363

三、胡适的政治思想 367

第三节 陈独秀的政治思想 369

一、陈独秀的生平事略 369

二、反对封建专制和迷信与提倡科学和民主的思想 372

三、对马克思主义宇宙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宣传 376

四、五四时期陈独秀政治思想的局限 379

第四节 鲁迅前期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381

一、鲁迅前期的生活道路 381

二、进化论与个性解放思想 384

三、鲜明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387

四、从革命民主主义走向科学社会主义 392

第五节 李大钊的政治思想 394

一、李大钊的生平事略 394

二、忧国忧民、誓报国仇的爱国主义思想 398

三、反对封建专制的人民民主主义思想 402

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406

后记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