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杨向奎 1
哲学与自然科学 1
说明 李慎仪 1
关于辩证法法则的实际运用问题 7
中国哲学史纲要 13
序论 一般的哲学发展法则与中国哲学的特质 15
一、关于中国哲学的偏见及其批判 15
二、哲学的发展法则--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斗争 18
三、哲学与哲学史 22
四、中国哲学的特质与中国哲学史的把握方法 23
第一章 中国社会的发展 28
第一节 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 28
第一篇 中国社会的特质与科学及哲学的发展阶段 28
第二节 奴隶制社会时代 29
第三节 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过渡时代 32
第四节 均田制的意义 34
第五节 封建制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 36
第六节 中国社会的特质 39
第二章 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42
第一节 中国自然科学的特征 42
第二节 中国天文学的发展 44
第三节 中国数学的发展 46
第三章 中国哲学的成立及其发展阶段 49
第一节 原始的辩证法、唯物论 49
第二节 中国古代哲学的成立 52
第三节 中国哲学的发展阶段 55
第二篇 诸子时代的哲学 58
第四章 老子哲学及其学派 58
第一节 老子的直观的辩证法、唯物论 58
第二节 关尹、列子、杨朱对老子哲学的承继 64
第三节 庄子对于老子哲学的歪曲--相对主义的唯心论 68
第五章 孔子哲学及其学派 71
第一节 孔子的经验论--关于宗教神话的怀疑主义 71
第二节 孔子哲学中政治论、伦理学、逻辑学的三位一体 75
第三节 子思的“天人合一”的唯心论 78
第四节 孟子的唯心论及其仁义与功利的辩证法 82
第六章 墨子哲学及其学派 89
第一节 作为宗教教义的墨子哲学 89
第二节 墨子哲学中唯物论=无神论的要素(非命)及其阶级的论理的分析 92
第三节 墨子哲学兴衰的原因 97
第七章 诡辩家的逻辑学 98
第一节 中国逻辑学的成因及其特征 98
第二节 惠施及其逻辑学 100
第三节 公孙龙及其逻辑学 104
第四节 “别墨派”的逻辑学 109
第八章 荀子哲学--中国古代哲学之批判的综合 117
第一节 中阵古代哲学中积极要素的总结 117
第二节 荀子的唯物论、无神论 118
第三节 荀子的逻辑学认识论 121
第四节 荀子“性恶”论中的两条战线的斗争 125
第五节 荀子哲学的批判--诸子时代哲学一般的制限 127
第一节 汉代经学形成的社会基础及其政治根源 131
第九章 汉代哲学(上) 131
第三篇 经学时代的哲学 131
第二节 汉代哲学的特质及其唯心论化宗教化的特殊形态 137
第三节 董仲舒的宗教化的唯心论--今文派的经学 143
第十章 汉代哲学(下) 156
第一节 扬雄的折衷主义--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混合 156
第二节 作为汉代哲学的异例的王充的唯物论 164
(甲)王充的时代特征及其阶级性 164
(乙)王充的唯物论、无神论 169
(丙)王充的社会批判及其历史观 178
第十一章 六朝时代的哲学 183
第一节 儒教经学的衰微与老庄思想的勃兴 183
第二节 佛教思想的中国化--“格义”的分析 190
第三节 儒者道家对佛教斗争的社会根源?政治根源及范缜反佛理论中的唯物论、无神论要素 199
第十二章 以佛教思想为中心的隋唐时代的哲学 206
第一节 佛教思想中国化的完成--印度旧有各宗在中国的发展及中国独创新宗的建立 206
第二节 佛教哲学的批判 216
(甲)原始佛教的哲学及其批判 217
(乙)大乘与小乘的区别及小乘哲学的批判 223
(丙)大乘佛教哲学的批判 226
第三节 佛教思想支配下的儒、道哲学--韩愈与李翱的排佛论,柳宗元与吕才的无神论、唯物论思想的萌芽 235
第四篇 经学发展的新阶段--宋明时代的新儒教哲学 247
第十三章 宋学中的辩证法、唯物论要素 247
第一节 宋学的根本特征及其成立与发展的社会基础 247
第二节 周敦颐邵康节及张横渠哲学思想中的唯物论辩证法要素 252
第三节 二程哲学--唯心一元论与理气二元论中的辩证法、唯物论要素 265
第一节 朱熹的时代背景及其阶级性 280
第十四章 作为宋学集大成的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及朱、陆对立的阶级与哲学意义 280
第二节 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及其根本的缺陷--对于唯心论的屈服 286
第三节 朱、陆对立的社会根据及其哲学意义 298
第十五章 作为陆象山哲学(主观唯心论)发展形态的阳明哲学及其学派 304
第一节 陆象山的主观唯心论 304
第二节 王阳明的主观唯心论及其阶级性格与逻辑构成 311
(甲)王阳明的时代及其阶级性 312
(乙)王阳明的主观唯心论的三个基本命题 316
(丙)王阳明的《朱子晚年定论》的哲学意义 327
第三节 王阳明学派的分裂及其社会基础 329
第五篇 作为经学最高发展阶段的清代哲学 340
第十六章 宋明哲学的批判时代--清初哲学及其唯物论要素的昂扬 340
第一节 清初哲学者所造成的宋明哲学的批判时代及其社会的基础 340
第二节 阳明哲学的修正主义者孙夏峰、李二曲、黄宗羲与考证学派的建设者顾亭林的哲学思想 356
第三节 作为清代哲学最高峰的王船山哲学 364
第十七章 清代哲学中批判精神的顶点 378
第一节 颜习斋的实用主义及其唯物论要素 378
第二节 李恕谷对颜习斋哲学的发展与修正 391
第三节 戴东原的生的哲学 397
第十八章 帝国主义侵略下的经济学没落过程 414
第一节 考证学、纯汉学的变质、没落及其社会?政治的基础 414
第二节 公羊学派的旧瓶装新酒的经学及其本质的意义 426
第三节 中国古典哲学(经学)的终结与变革的经验论者孙中山思想中的唯物论、辩证法要素 443
再论辩证法法则的实际运用问题 450
中山先生的“知难行易”的认识论 456
抗战三年来的中国哲学论争 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