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学? 1
前言 1
美学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5
美学的特性及与别的学科的关系 8
美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10
第一章 现实的美与美的规律 14
第一节 现实的美 14
现实的美究竟在哪里? 14
美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19
现实美的基本类别:自然美和社会美 23
第二节 美的本质 27
现实美的本质是什么? 27
西方美学史上几种唯心主义说法 31
西方美学史上几位唯物主义美学家论美的本质 36
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论述 40
什么是美的规律? 44
第三节 美的规律 44
对“美的规律”的错误解说 48
美的规律即典型的规律 54
第二章 自然美与社会美 60
第一节 自然事物的美及其规律 60
自然事物的美即自然美 60
自然美不在于“自然的人化” 63
自然事物的美的规律 68
第二节 现象美、种类美和个体美 72
现象美是指自然事物现象的美 72
种类美是偏于种类普遍性的美 76
个体美是指人体美 80
第三节 社会事物的美及其规律 84
什么是社会美? 84
社会美在根本上是关系美 87
社会美与阶级性的关系 91
第四节 人的行为美、人的性格美、社会环境美 94
人的行为美 94
人的性格美 100
社会环境美 104
第三章 美的认识与美感概述 110
第一节 美的认识与形象思维 110
美感问题从何谈起 110
美学史上美感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113
形象思维即创造性想象 120
第二节 意象的创造与美的观念的特性 127
意象的创造 127
意象的典型化 131
美的观念的特性 137
第三节 美感的根本性质及主要表现 144
美感根本是理智的满足与心灵的愉悦 144
美感的主要表现 153
第四章 美感的情绪活动与几种美感形态 157
第一节 美感的内容与形式的分析 157
美的认识与美的感受和感动 157
美感中的感受和感动的特点 162
第二节 雄伟的美感与秀丽的美感 168
雄伟与秀丽是美感的两种形态 168
雄伟与秀丽的特点 173
第三节 悲剧的美感与喜剧的美感 178
由艺术美扩充了的美感形态 178
悲剧的美感的特点 182
喜剧的美感的特点 185
第五章 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及其特征 189
第一节 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 189
关于艺术的几种主要说法 189
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是基础的上层建筑 194
否认艺术是基础的上层建筑的说法是错误的 198
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性质 201
第二节 艺术是更高的社会意识形态 201
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经济基础 205
艺术与政治的密切关系 209
第三节 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214
艺术这种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 214
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216
艺术的反映社会生活与哲学、宗教的区别 221
对生活的艺术认识是创作的开始 227
第一节 艺术的认识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 227
第六章 从艺术的认识到艺术的表现 227
艺术的认识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 235
艺术认识的个性与社会性 239
第二节 艺术的表现即艺术的认识的摹写 246
艺术的表现是艺术的认识的发展 246
艺术的表现即艺术的认识的摹写 249
艺术的表现是艺术创作的完成 254
艺术的表现需要技巧 258
第三节 艺术表现的技巧 258
什么是艺术的技巧? 263
技巧的修养和训练——“熟能生巧” 268
第七章 艺术美的创造在于艺术典型的描写 274
第一节 艺术的美根本在于艺术的典型 274
艺术的美究竟是怎样创造的? 274
艺术美的创造在于艺术的典型化 282
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287
第二节 艺术的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典型情节 293
典型人物的重要性与两种典型人物 293
艺术的典型环境和典型情节 299
第三节 艺术的美同真与善的关系 305
艺术的美是具体形象的真理 305
艺术的美与善的统一 308
现实的丑转化为艺术的美 311
过去划分艺术种类的几种标准 316
第八章 艺术的种类 316
第一节 关于艺术分类的几点说明 316
艺术史的发展与艺术的种类 320
艺术种类的发展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322
第二节 工艺美术与建筑 324
工艺美术与建筑作为艺术的特点 324
工艺美术与建筑的艺术美 330
第三节 音乐与舞蹈 333
音乐与舞蹈的艺术特点 333
音乐与舞蹈的艺术美 339
第四节 雕塑与绘画 344
雕塑与绘画的艺术特点 344
雕塑与绘画的艺术美 348
第五节 文学(抒情诗与叙事诗) 351
抒情诗与叙事诗的艺术特点 351
文学的艺术美 355
戏剧与电影的艺术特点 357
第六节 戏剧与电影 357
戏剧与电影的艺术美 360
第九章 美感教育 364
第一节 美感教育作用 366
关于美感教育作用的几种主要说法 367
美的观念——美感教育的基础 379
美的观念的满足中即有教育作用 383
第二节 美感教育的特点 387
寓教育于愉悦,愉悦中受教育 388
潜移默化,受教育于不知不觉之中 396
倾心赏美,就是乐意受教 399
第三节 美感教育的意义 402
美育与智育、德育、体育的关系 403
美感教育的重点——情感教育 409
美感教育需要正确的引导、积极的培养 412
附 中外人名对照表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