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1
一、社会学的定义 1
二、社会学的主要特征 6
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社会学 10
一、社会学的主要社会功能 10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社会学 12
第三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社会学 14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联系中国实际来学习和研究社会学 14
二、结合自己的职业、专业或具体情况来学习和研究社会学 15
第一编 社会和人概述 17
第一章 社会概述 19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人口 19
一、自然环境 19
二、人口 21
第二节 文化 23
一、文化的结构及特性 23
二、副文化和反文化 25
第三节 社会生活 27
一、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 27
二、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 29
第二章 社会交往 31
第一节 个人行为 32
一、个人行为的一般过程 32
二、影响个人行为的社会因素 34
第二节 社会交往与社会关系 35
一、社会交往与一般社会关系 36
二、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 38
第三节 社会交往的手段和主要形式 39
一、社会交往的手段 39
二、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 40
第三章 人和人的社会化 44
第一节 人和个人 45
一、人的概念和属性 45
二、个人和个性 47
三、个人的身份和角色 49
第二节 社会化的意义和内容 52
一、社会化是怎样一个过程 52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54
三、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56
第三节 社会化的阶段 58
一、儿童、青少年社会化 58
二、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61
第二编 社会群体 63
第一节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66
一、社会组织的含义和分类 66
第四章 社会组织 66
二、正式组织的构成要素 69
三、非正式组织的含义及特点 71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运转过程 72
一、社会组织的协调 72
二、社会组织的冲突 74
三、社会组织的变迁 76
第三节 组织管理 78
一、组织管理的基本形式 78
二、组织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过程 80
三、组织管理中人的因素 84
第五章 社区 87
第一节 社区概述 87
一、社区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87
二、社区的人口和生态环境 89
三、社区的类型 92
一、农村社区 93
第二节 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93
二、城市社区 98
第三节 邻里和行政区 101
一、邻里 101
二、行政区 103
第六章 阶级和阶层 107
第一节 社会阶级 107
一、阶级的起源 107
二、阶级的本质 108
三、阶级利益和阶级斗争 109
四、社会的阶级结构 111
第二节 社会阶层 113
一、社会阶层的划分 113
二、西方社会学对社会分层的研究 115
三、职业、阶级和阶层的关系 117
四、社会主义社会阶层分析的必要性 119
一、社会流动的含义 120
第三节 社会流动 120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121
三、不同社会的社会流动 123
第七章 民族 124
第一节 民族概述 124
一、民族的含义 124
二、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126
三、民族文化 130
第二节 当代世界民族问题 134
一、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134
二、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平等的斗争 137
第三节 我国的民族关系 139
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39
二、党和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144
第三编 社会制度 147
一、社会制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149
第八章 社会制度概述 149
第一节 社会制度的起源和构成要素 149
二、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151
第二节 社会制度的特征与分类 153
一、社会制度的特征 153
二、社会制度的分类 156
第三节 社会制度的功能及功能失调 157
一、社会制度的功能 157
二、社会制度的功能失调及体制改革 158
第九章 家庭制度 160
第五节 家庭和家庭制度概述 161
一、家庭及其社会功能 161
二、古老而普遍的社会制度--家庭制度 164
第二节 家庭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165
一、从血缘家庭到对偶家庭 166
二、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 167
三、中国家庭制度的沿革 169
第三节 现代家庭制度的发展及其问题 173
一、现代家庭制度的发展与危机 174
二、当代中国的家庭问题 177
三、关于家庭未来的几种学说 179
第十章 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182
第一节 经济制度 182
一、经济制度的含义及内容 182
二、经济形态和经济模式 184
第二节 政治制度 187
一、政治制度的意义 187
二、政治制度的类型 189
第三节 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194
一、我国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概观 194
二、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196
第十一章 教育制度和科学制度 201
一、教育和教育制度 202
第一节 教育制度 202
二、教育与社会 203
第二节 科学制度 206
一、科学和科学制度 206
二、科学与社会 208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和科学制度 212
一、我国的教育制度简介 212
二、我国的科学制度简介 214
三、我国的教育和科学体制改革 215
第四编 社会发展过程 219
第十二章 社会变迁 220
第一节 社会变迁是怎样一个过程 220
一、社会变迁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221
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223
一、社会变迁的具体类型 225
第二节 社会变迁的类型 225
二、社会变迁的基本类型 226
三、社会革命和社会进化的关系 229
第三节 社会变迁的原因 231
一、生产方式的变更是引起社会变迁最重要的原因 232
二、政治原因和思想原因 233
三、社会成员的继替 238
第十三章 社会控制 238
一、社会控制的含义和特征 239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控制 239
二、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242
三、社会控制的类型 244
第二节 外在社会控制和内在社会控制 245
一、主要外在社会控制 246
二、内在社会控制 250
三、外在社会控制和内在社会控制的关系 251
一、越轨行为 252
第三节 越轨行为、集体行为与社会控制 252
二、集体行为 253
三、对越轨行为和集体行为的控制 256
第十四章 社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258
第一节 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258
一、社会的历史回顾 258
二、社会现状概观 262
第二节 人类设想的未来社会 270
一、未来研究中的乐观论和悲观论 270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未来社会的基本观点 273
三、信息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 276
第五编 社会学的历史和方法 281
第十五章 社会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 281
第一节 西方社会学的产生和形成 282
一、初创阶段的西方社会学 282
二、形成阶段的西方社会学 284
一、马克思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289
第二节 马克思、列宁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289
二、列宁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291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外社会学发展概况 293
一、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西方社会学发展概况 293
二、60年代中期以来的西方社会学 296
三、苏联和东欧社会学的重建 298
第四节 中国社会学简介 300
一、1952年前中国社会学概观 300
二、新中国重建的社会学 304
第十六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306
第一节 社会学的方法论 307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307
二、以社会学理论为基础 309
第二节 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313
一、实验法 313
二、文献法 314
三、统计法 317
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步骤 318
一、选题阶段 319
二、计划阶段 320
三、实施阶段 321
四、总结阶段 321
第十七章 社会调查 322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基本方式 322
一、个案调查和典型调查 322
二、总体调查和抽样调查 324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和基本过程 327
一、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 327
二、社会调查的基本过程 331
第三节 社会学调查的特点及传统领域 334
一、社会学社会调查的特点 334
二、社会学社会调查和传统领域 336
第六编 社会学的应用 341
第十八章 社会问题 341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问题 342
一、社会问题的含义及起因 342
二、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343
三、社会问题的类型 345
第二节 人口问题 348
一、我国人口问题的特性和影响 348
二、我国人口问题的形成原因 349
三、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途径 352
第三节 社会风气中的问题 354
一、什么是社会风气中的问题 354
二、社会风气中问题产生的根源 356
三、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358
第四节 青少年犯罪问题 361
一、什么是青少年犯罪 362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363
三、青少年犯罪的治理 365
第十九章 社会工作 367
第一节 社会工作概述 367
一、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 367
二、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 369
三、研究和开展社会工作的意义 370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 372
一、社会工作的思想萌芽阶段 373
二、慈善事业或济贫事业阶段 374
三、现代社会事业的由来和发展 375
第三节 新中国社会工作的巨大成就 379
一、建国初期的社会救济与社会改造工作 379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工作 383
第四节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工作的内容与特点 384
一、我国社会工作的内容 384
二、我国社会工作的特点 386
第二十章 社会规划和社会预测 389
第一节 社会规划 389
一、规划与计划 389
二、制定社会规划的原则 391
三、现代社会与社会规划 393
第二节 社会预测的含义和内容 398
一、什么是社会预测 398
二、社会预测的任务和特点 399
三、社会预测的内容 401
第三节 社会预测的方法 403
一、社会预测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403
二、评估预测结果 408
附录一 社会学部分分支学科简介 410
附录二 名词术语索引 422
附录三 人名对照表 427
附录四 主要参考书目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