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技术实用全书》PDF下载

  • 购买积分:3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本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02308997
  • 页数:122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部分 医学特殊检测技术 2

Ⅰ. 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 2

一、磁共振成像基础 2

(一) 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2

(二) 影响磁共振成像信号强度的因素 2

(三) 扫描脉冲序列 4

(四) 影响磁共振成像的其他因素 6

(五) 磁共振参数的选择 7

(六) 病理组织的磁共振成像的特点 8

二、磁共振检查造影剂 9

(一) Gd--DTPA的药物学基础 9

(二) Gd--DTPA的临床应用 10

三、MRI与CT诊断特点比较 10

(一) MRI诊断技术的优点 10

(二) MRI诊断技术的缺点 11

四、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11

(一) 检查技术 11

(二) 先天性脑发育不全 12

(三) 脑肿瘤 13

(四) 脑部炎症 19

(五) 脑血管疾病 22

(六) 脑变性疾病 24

(七) 颅脑损伤 25

五、脊柱与脊髓的MRI诊断 26

(一) 检查技术 26

(二) 脊柱退行性病变 26

(三) 脊柱外伤 27

(四) 脊柱炎性病变 27

(五) 椎管肿瘤 28

(六) 脊髓先天畸形 29

六、眼眶病变MRI诊断 30

(一) 检查技术 30

(二) 眼球病变 30

(三) 眶内病变 30

(四) 视神经与神经鞘病变 30

七、胸部病变MRI诊断 31

(一) 检查技术 31

(二) 纵隔病变 31

(三) 肺部病变 32

(四) 胸膜病变 33

八、心脏病变MRI诊断 33

(一) 检查技术 33

(二) 心脏正常MRI表现 34

(三) 先天性心脏病 34

(四) 后天性心脏病 35

九、肝脏病变MRI诊断 36

(一) 检查技术 36

(二) 肝脏正常MRI表现 36

(三) 肝癌 36

(四) 肝转移瘤 36

(五) 肝海绵状血管瘤 38

(六) 肝囊肿 38

(七) 肝脓肿 38

(八) 肝硬化 38

十、胰腺病变MRI诊断 38

(一) 胰腺正常MRI表现 38

(二) 胰腺癌 39

(三) 胰腺炎 39

十一、肾脏病变MRI诊断 39

(一) 检查技术 39

(二) 肾脏正常MRI表现 39

(三) 肾囊肿 40

(四) 肾血管肌肉脂肪瘤 40

(五) 肾脏恶性肿瘤 40

(六) 肾结核 41

(七) 肾外伤 41

(八) 肾移植 42

(九) 肾先天畸形 42

十二、肾上腺病变MRI诊断 42

(一) 肾上腺正常MRI表现 42

(二) 功能性肾上腺病变 43

(三) 无功能性肾上腺病变 43

(四) 鉴别诊断 44

十三、腹膜后腔肿瘤 44

十四、盆腔病变MRI诊断 45

(一) 检查技术 45

(二) 女性盆腔 45

(三) 男性盆腔 47

十五、骨与关节病变MRI诊断 49

(一) 骨肿瘤性病变 49

(二) 关节病变 50

主要参考文献 51

Ⅱ. CT诊断技术 52

一、医用CT基础 52

(一) CT发展概述 52

(二) CT成像原理及特点 52

(三) CT装置 53

(四) CT图像 53

二、颅脑CT 54

(一) 检查技术 54

(二) 正常颅脑CT解剖 54

(三) 颅脑损伤 55

(四) 颅脑肿瘤 56

(五) 脑血管疾病 60

(六) 脑脓肿 62

(七) 脑萎缩 63

三、五官CT 63

(一) 检查技术 63

(二) 正常五官CT解剖 63

(三) 常见五官疾病 64

四、胸部CT 66

(一) 检查技术 66

(二) 正常胸部CT解剖 66

(三) 常见胸部疾病 66

五、腹部CT 69

(一) 检查技术 70

(二) 正常腹部CT解剖 70

(三) 肝脏病变 70

(四) 胆系疾病 74

(五) 胰腺病变 74

(六) 肾脏病变 75

(七) 肾上腺病变 77

(八) 腹膜后腔病变 78

六、盆腔CT 79

(一) 检查技术 79

(二) 正常盆腔CT解剖 80

(三) 膀胱肿瘤 80

(四) 前列腺肥大和前列腺癌 81

(五) 子宫肿瘤 81

(六) 卵巢肿瘤 82

七、脊柱CT 82

(一) 检查技术 82

(二) 正常脊椎CT解剖 82

(三) 椎间盘病变 83

(四) 脊椎狭窄 84

(五) 脊椎肿瘤 84

主要参考文献 85

Ⅲ.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技术 86

一、DSA的原理 86

(一) DSA机的系统结构 86

(二) DSA成像的基本原理 86

二、血管造影技术操作 90

(一) 应用范围 90

(二) 穿刺插管技术 90

(三) DSA检查前的准备 93

三、DSA的临床应用 95

(一) 头、颈部DSA检查技术 95

(二) 腹部DSA检查技术 97

(三) 心脏、大血管的DSA检查技术 103

(四) 盆腔DSA检查技术 105

(五) DSA在外周血管的应用 106

四、减影室的设备及其有关问题 107

(一) 减影室的设备及要求 107

(二) X线的防护 108

五、DSA中并发症的防治 108

主要参考文献 109

Ⅳ. 超声诊断技术 110

一、超声诊断基础知识 110

(一) 超声的基本概念 110

(二) 超声诊断的定义 110

(三) 超声医学图像的方位标准 111

(四) 检查方法与操作程序 112

(五) 研制中的超声诊断仪 114

二、腹部脏器超声诊断 115

(一) 肝脏疾病的诊断 115

(二) 胆道系统 121

(三) 胰腺疾病 123

(四) 脾脏疾病 126

(五) 肾脏疾病 128

(六) 膀胱疾病的超声诊断 132

(七) 前列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133

三、妇科疾病超声诊断 135

(一) 盆腔器官超声解剖 135

(二) 扫查方法 136

(三) 正常子宫、附件声象图与正常值 137

(四) 子宫疾病 138

(五) 宫颈疾病 145

(六) 卵巢疾病 146

(七) 输卵管疾病 150

四、产科声象图诊断 151

(一) 正常妊娠诊断 151

(二) 晚期妊娠声象图表现 151

(三) 异常妊娠的诊断 153

(四) 胎盘与脐带疾病 153

五、腹膜后器官疾病诊断 154

(一) 腹膜后间隙解剖概要 154

(二) 探测方法 154

(三) 常见的腹膜后肿瘤 154

(四) 腹膜后肿瘤的一般规律 155

(五) 腹膜后各类肿块声象图特征 156

六、介入性超声 157

(一) 超声穿刺应选用的诊断仪 158

(二) 超声穿刺换能器 158

(三) 临床应用 158

七、超声多普勒在临床的应用 159

(一) 基本原理与仪器 159

(二) 技术及临床应用 160

主要参考文献 161

Ⅴ. 电子显微镜技术 162

一、透射电子显微镜超薄切片技术 162

(一) 生物样品常规制备技术 162

(二) 透射电镜的几种特殊技术 172

二、扫描电镜技术 180

(一) 生物样品常规制备技术 180

(二) 特殊样品制备技术 185

主要参考文献 188

Ⅵ. 电泳技术 189

一、电泳技术历史进展 189

二、常用电泳技术 190

(一) 滤纸载体电泳技术 190

(二) 淀粉板电泳技术 192

(三) 琼脂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 193

(四)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 193

(五)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199

(六) 显微细胞电泳技术 204

(七) 酶标记电泳技术 206

三、免疫电泳技术 207

(一) 琼脂和琼脂糖免电泳技术 207

(二) 琼脂和琼脂糖参比免疫电泳技术 209

(三) 琼脂和琼脂糖火箭免疫电泳技术 211

(四) 琼脂和琼脂糖双向免疫电泳(亦称交叉免疫电泳)技术 213

(五) 琼脂和琼脂糖线免疫电泳技术 214

(六) 醋酸纤维素薄膜微量免疫电泳技术 215

(七) 放射免疫电泳自显影技术 216

(八) 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圆芯免疫电泳技术 219

四、特殊电泳技术 219

(一) 聚丙烯酰胺凝胶--十二烷硫酸钠电泳技术检测生物分子量和迁移率 219

(二) 凝胶等电点聚焦电泳技术 224

(三) 新型制备式PAGE单管电泳技术 227

(四) PAGE分离--病毒核酸(RNA)银染快速诊断技术 228

(五) PAGE高效双向电泳分离技术 230

(六) 高压电泳分离技术 231

(七) 免疫转移电泳技术 232

(八) 核酸(DNA/RNA)测定及序列PAG电泳分离分析技术 234

(九) 毛细管电泳技术 240

主要参考文献 242

Ⅶ. 医学生物工程技术 244

一、分子克隆技术 244

(一) 分子克隆必须进行的步骤 244

(二) 克隆载体的制备 245

(三) 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和其他工具酶 252

(四) 酶切图谱的制定与电泳分离 255

(五) 真核细胞RNA的制备 258

(六) 构建重组DNA分子技术 263

(七) 杂交探针的制备 267

(八) 克隆技术与基因诊断 273

二、杂交瘤与单克隆技术 275

(一) 动物免疫 276

(二) 骨髓瘤细胞选择性培养与细胞制备 277

(三) 融合剂与细胞融合 279

(四) 克隆化与再克隆化技术 282

(五) 单克隆抗体的检测 283

(六) 细胞的冷冻与复苏 287

(七) 单克隆抗体生产、纯化与贮存 288

(八)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291

主要参考文献 293

Ⅷ. 微量元素检测技术 294

一、生物元素的功能与分类 294

二、必需微量元素的意义 296

(一) 人体必需元素 296

(二) 必需微量元素 296

(三) 必需微量元素的共同特性 296

三、微量元素研究方法 297

(一)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97

(二) 实验研究方法 297

(三) 生物监测研究方法 297

四、微量元素检测技术 298

(一) 微量元素检测中样品的采集 298

(二) 微量元素检测的样品前处理 300

(三) 微量元素检测的仪器分析方法 303

(四) 微量元素实验分析的质量控制 307

五、生物元素定量分析技术 310

(一) 生物常量元素定量分析技术 310

(二) 微量元素定量检测技术 310

(三) 生命中有害元素定量检测技术 326

主要参考文献 334

第二部分 临床医学检测技术 336

Ⅸ. 血液分析 336

一、血液检验的基本技术 336

(一) 血细胞计数 336

(二) 血细胞的其他检查 341

二、细胞形态学检查 346

(一) 普通染色法 346

(二) 化学染色法 346

(三) 骨髓象检查 354

三、出血性疾病的检查 355

(一) 过筛试验 355

(二) 内源凝血系统检查 359

(三) 外源凝血系统检查 363

(四) 第Ⅰ、ⅩⅢ因子检查 365

(五)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检查 366

(六) 血小板功能检查 369

四、溶血性贫血检查 372

(一) 红细胞膜缺陷检查 372

(二) 红细胞酶缺陷检查 376

(三) 异常血红蛋白检查 378

(四) 红细胞自身免疫检查 382

五、血液流变学检查 384

(一) 血液粘度测定 384

(二) 红细胞变形性测定 385

(三) 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定 386

六、寄生虫检查 386

(一) 疟原虫检查 386

(二) 微丝蚴检查 387

主要参考文献 387

Ⅹ. 体液与排泄物分析 388

一、尿液分析 388

(一) 理学检查 388

(二) 尿液渗透量检查 389

(三) 化学检查 390

(四) 尿沉淀物分析 401

(五) 尿中激素检查 403

二、粪便分析 409

(一) 理学检查 409

(二) 显微镜检查 409

(三) 化学检查 410

三、脑脊液分析 412

(一) 理学检查 412

(二) 蛋白质定性检查 412

(三) 细胞计数 413

(四) 细菌直接涂片检查 414

(五) 真菌检查--新型隐球菌检查 415

四、浆膜腔积液分析 415

(一) 理学检查 415

(二) 浆膜粘蛋白定性检查(Rivalta反应) 415

(三) 蛋白定量检查 416

(四) 细胞学检查 416

(五) 参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416

五、精液分析 417

(一) 理学检查 417

(二) 显微镜检查 417

六、前列腺液分析 418

七、胃液分析 419

(一) 基础胃酸分泌量及最大胃酸分泌量的测定 419

(二) 显微镜检查 419

八、十二指肠引流液分析 420

(一) 标本收集 420

(二) 理学检查 420

(三) 显微镜检查 420

九、痰液分析 421

(一) 理学检查 421

(二) 显微镜检查 421

(三) 嗜酸性粒细胞检查 421

(四) 细菌检查 421

(五) 其他检查 421

主要参考文献 422

Ⅺ. 生化分析 423

一、糖类测定 423

(一) 血糖测定 423

(二) 葡萄糖耐量测定 425

(三) 脑脊液葡萄糖测定 426

二、蛋白质测定 426

(一) 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法测定 426

(二) 血清白蛋白溴甲酚绿法测定 428

(三) 血清蛋白电泳图形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429

(四)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431

(五) 血清粘蛋白测定 432

(六)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 434

三、非蛋白类物质测定 434

(一) 血清尿素氮酶偶联速率法测定 434

(二) 血清肌酐测定 435

(三) 血清尿酸测定 437

四、血脂测定 438

(一)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438

(二) 血清甘油三酯酶法测定 438

(三) 脂蛋白电泳 439

(四)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聚乙二醇法测定 440

(五) 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聚乙二醇法测定 441

(六) 血清载脂蛋白AI及B(APOAI及APOB)测定 442

五、血清酶类测定 443

(一) 血清丙氨酸基转移酶测定 443

(二)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测定 444

(三) 血清胆碱酯酶测定 445

(四) 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 447

(五) 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448

(六) 血清肌酸激酶测定 448

(七)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测定 449

(八) 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 451

(九)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1测定 452

(十) 血清酸性磷酸酶测定 453

(十一) 血清淀粉酶碘--淀粉比色法测定 454

(十二)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测定 455

六、无机离子测定 457

(一) 钾钠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 457

(二) 氯化物硫氰酸汞比色测定 458

(三) 血清钙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测定 459

(四) 血清无机磷米吐尔直接显色测定 460

(五) 血清锌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测定 461

(六) 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亚铁嗪比色测定 462

七、肝功能试验 463

(一) 血清总胆红质和结合胆红质测定 463

(二) 血氨谷氨酸脱氢酶速率法测定 464

八、血液pH及血气分析 466

(一) 酸碱血气常用参数含义及参考值 466

(二) 各型酸碱失衡的判断 469

九、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 472

(一) X图室内质量控制方法 472

(二) 室间质量评价基础知简介 475

主要参考文献 477

Ⅻ. 医学免疫学技术 479

一、常用基本技术 479

(一) 血凝(HA)技术 479

(二) 免疫荧光(IFA)技术 480

(三) 酶免疫吸附(ELISA)技术 481

(四) 金标记技术 483

(五) 抗体纯化技术 484

(六) 免疫学试验的质量控制 486

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技术 488

(一) 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技术 488

(二) 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检测 490

三、体液免疫功能检测技术 501

(一) 非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测定技术 501

(二) 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检技术 509

四、肿瘤相关抗原、抗体检测技术 537

(一) 肿瘤相关抗体及其产物的免疫检测 537

(二) 肿瘤相关的胚胎抗原检测 538

主要参考文献 541

ⅩⅢ.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543

一、细菌的分类 543

(一) 常用的细菌分类系统 543

(二) 细菌的分类标记 543

(三) 细菌分类鉴定的方法 543

二、现代临床微生物学及其工作模式 544

(一) 现代感染类型的变化 544

(二) 现代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 544

(三) 现代临床微生物学工作模式 545

(四) 支持现代临床微生物学工作模式的措施 546

三、临床细菌学的实验技术 546

(一) 非染色标本检查法 546

(二) 常用染色法 546

(三) 显微镜检查 549

(四) 培养技术 551

(五) 微生物检验的自动化技术 552

四、常用细菌学生化鉴定技术 554

(一) 碳水化合物代谢试验 554

(二) 蛋白质、氨基酸代谢试验 556

(三) 碳源、氨源利用试验 557

(四) 细菌酶测定试验 558

(五) 其他试验 560

(六) 血清学试验 561

五、常见临床标本细菌学检查程序 562

(一) 血液及骨髓的细菌学检查 562

(二) 尿液的细菌学检查 563

(三) 粪便的细菌学检查 563

(四) 腋液及其他创伤感染标本的细菌学检查 564

(五) 脑脊液的细菌学检查 565

(六) 穿刺液的细菌学检查 567

(七) 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学检查 567

六、球菌的鉴定 567

(一) 革兰阳性球菌的鉴定 567

(二) 革兰阴性球菌的鉴定 572

七、革兰阴性杆菌的鉴定 573

(一) 白喉杆菌的鉴定 573

(二) 李斯特菌属的鉴定 575

(三) 红斑丹毒丝菌的鉴定 575

(四) 炭疽杆菌的鉴定 576

(五) 蜡样芽胞杆菌的鉴定 576

(六) 结核杆的检查 576

八、肠杆菌科的鉴定 578

(一) 肠杆菌科的一般特征及与其他类似菌的鉴别 578

(二) 肠杆菌科噬菌科定属法 578

(三) 肠杆菌科细菌的初步分群 583

(四) 苯丙氨酸、葡萄糖酸盐阳性菌的鉴定 584

(五) 葡萄糖酸盐阳性菌的鉴定 594

(六) 苯丙氨酸阳性菌的鉴定 596

(七) 与临床有关的其他菌的鉴定 597

九、弧菌科的鉴定 601

(一) 弧菌属的鉴定 601

(二) 气单胞菌属的鉴定 604

(三) 邻单胞菌属的鉴定 605

十、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的鉴定 605

(一) 弯曲杆菌属的鉴定 605

(二) 幽门螺杆菌的鉴定 606

(三) 嗜血杆菌属的鉴定 607

(四) 鲍特菌属的鉴定 608

(五) 阴道加德纳菌的鉴定 608

十一、非发酵的革兰阴性杆菌和球杆菌的鉴定 609

(一) 非发酵菌的初步分群 609

(二) 假单胞菌属的鉴定 609

(三) 产碱杆菌属的鉴定 613

(四) 不动杆菌属的鉴定 613

(五) 莫拉菌属与Oligella菌属的鉴定 614

(六) 黄杆菌属的鉴定 614

(七) 金杆菌属的鉴定 615

(八) 土壤杆菌属的鉴定 616

(九) 艾肯菌属的鉴定 617

十二、厌氧菌的分离鉴定 617

(一) 厌氧菌的概念 617

(二) 厌氧菌的感染率 618

(三) 厌氧菌的分离培养 618

(四) 厌氧菌的鉴定 619

十三、临床真菌检验 624

(一) 直接检查 625

(二) 培养基的选择 625

(三) 酵母样真菌的实验室检查 626

十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628

(一) 稀释法 628

(二) 纸片扩散法 632

(三) E试验 634

(四) 快速药敏试验 635

(五)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测 636

(六) 淋病奈瑟球菌耐药性监测 636

(七) 真菌药敏试验 636

(八) 厌氧菌的药敏试验 638

(九) 血清杀菌水平的测定 639

(十) 血药浓度的监测 639

(十一) 药敏试验的自动化 639

(十二) 药敏检测中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640

十五、医院内感染的监测 640

(一) 医院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640

(二) 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医院内感染监测中的作用 641

十六、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641

(一) 细菌DNA的提取 641

(二) 细菌DNA G+C mol%的测定 642

(三) 质粒分析技术 644

(四) 基因探针 644

(五) 聚合酶链反应(PCR) 645

十七、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646

(一) 室内质量控制 646

(二) 室间质量控制 653

十八、L型细菌的检验 656

(一) 培养基的制备 657

(二) L型细菌培养 657

(三) L型细菌的鉴定 657

十九、其他病原体的检验 658

(一) 立克次体的检验 658

(二) 衣原体检查 659

(三) 支原体检查 659

主要参考文献 660

ⅩⅣ. 医学研究统计方法 662

一、概述 662

(一) 医学统计方法的主要内容 662

(二)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662

(三) 医学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663

二、医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理 664

(一) 空白对照设计 664

(二) 相互对照设计 665

三、医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665

(一) 对照原则 665

(二) 随机化原则 666

(三) 重复原则 668

四、医学研究的三大要素 669

(一) 研究因素的确定 669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 670

(三) 研究效应 671

五、误差和偏性的控制 671

(一) 误差 671

(二) 偏性 672

六、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672

(一)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673

(二) 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677

七、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 683

(一)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683

(二) 计数资料的统计推断 685

八、等级资料的统计分析 690

(一) 秩和检验 690

(二) Ridit分析 693

九、医学正常值范围的确定 696

(一) 一般原则和方法 696

(二) 正态分布法确定正常值范围 698

(三) 百分位数法确定正常值范围 701

(四) 容许区间法确定正常值范围 702

主要参考文献 705

ⅩⅤ. 电子计算机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706

一、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706

(一) 计算机的发展 706

(二)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707

(三) 计算机语言 709

(四) 计算机的数据表示方法 710

(五) DOS操作系统 710

(六) 计算机网络 719

(七) 人工智能 719

二、医院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和基本要求 720

(一) 计算机是怎样进入医院的 720

(二) 医院计算机在系统功能上的要求 721

(三) 医院计算机系统的人员要求 721

三、计算机在临床实验室中的应用 722

(一) 临床实验室自动化的发展概况 722

(二) 实验室计算机应用的几种方式 723

(三) 计算机整体化进入实验室 724

(四) 临床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趋势 724

(五) 临床医学实验室计算机化的好处 724

四、计算机在医学检验上的应用 725

(一) 自动分析仪多用户系统 725

(二) 临床微生物学计算机系统 731

(三) 医院输血业务计算机系统 734

(四) 计算机质量控制系统 736

(五) 计算机在实验室管理上的应用 745

(六) 计算机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746

五、发展与展望 749

主要参考文献 750

第三部分 医学其他检测技术 753

ⅩⅥ. 核医学诊断技术 753

一、核素标记技术 753

(一) 氯胺--T法的125l标记技术 753

(二) 乳过氧化物酶(LPO)法的125I标记技术 754

(三) Iodogen法的125I标记技术 755

(四) 酶促合成法的32P标记技术 755

(五) 交换法的3H标记技术 756

(六) DTPA双环酸酐法的113mIn标记技术 757

(七) 99mTc标记技术 758

二、体外放射分析技术 761

(一) 受体制备技术 761

(二) 雌二醇受体测定 762

(三)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内T3受体测定 763

(四)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测定 764

(五)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测定 764

(六) 放射免疫分析的质量控制 765

(七) 血清T3、T4测定(PEG)法 767

(八) LH、FSH、PRL的测定 768

(九) 睾酮、雌二醇测定 769

(十) 人血清促甲状腺素(hTSH)测定 770

(十一) 生长激素(hGH)测定 771

(十二)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HCG--β)测定 772

(十三) 皮质醇(Cortisol)测定 773

(十四) 胃泌素测定 773

(十五) 胰岛素测定 774

(十六) 铁蛋白测定 775

(十七) 甲胎蛋白测定 776

(十八) 癌胚抗原测定 777

(十九) β2--微球蛋白测定 777

三、脏器功能测定 778

(一) 甲状腺吸131l率测定 778

(二) 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 779

(三)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 780

(四) TRH兴奋试验 781

(五) 心功能测定 781

(六) 胃排空测定 784

(七) 131l--邻碘马尿酸钠肾图 785

(八) 有效肾血浆流量测定 786

(九) 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787

四、脏器显像 788

(一) 脑血流灌注显像 788

(二) 脑脊液间隙显像 788

(三) 甲状腺显像 789

(四) 肾上腺皮质显像 790

(五) 肾上腺髓质显像 791

(六) 放射性核素心血管显像 792

(七) 心肌灌注显像 793

(八) 急性心肌梗塞“热区”显像 794

(九) 心肌代谢显像 795

(十) 动态肝血流及血池显像 795

(十一) 肝实质显像 796

(十二) 肝受体显像 796

(十三) 肝胆动态显像 797

(十四) 胰腺显像 798

(十五) 肾静态显像 799

(十六) 肾动态显像 799

(十七) 子宫、输卵管显像 800

(十八) 阴囊血流及血池显像 801

(十九) 胎盘显像 801

(二十) 骨显像 802

(二十一) 骨髓显像 803

(二十二) 脾显像 804

(二十三) 淋巴显像 804

(二十四) 67Ga肿瘤显像 806

(二十五) 放射免疫显像 806

五、核辐射检测及防护技术 807

(一) γ闪烁计数器最佳工作条件选择 807

(二) γ放射性测量 809

(三) 低能β放射性生物样品的制样和测量技术 810

(四) 猝灭校正方法 812

(五) 放射防护技术 813

六、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 814

(一) 物质在体内吸收、分布及排泄规律的示踪研究 814

(二)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的3H-TdR掺入法 815

(三) 标记DNA探针(缺口转译法) 816

(四) 红细胞寿命测定 817

(五) 红细胞利用59Fe百分率测定 817

(六) 铁吸收试验 818

(七) 血浆铁转换率测定 819

(八) 红细胞破坏场所的测定 820

(九) 血小板寿命测定 821

(十) 维生素B12吸收测定 821

七、放射自显影术 822

(一) 宏观放射自显影术 822

(二) 光学显微镜放射自显影术 823

(三) 电子显微镜放射自显影术 825

主要参考文献 825

ⅩⅦ. 法医学检测技术 827

一、法医病理检测技术 827

(一) 尸体检验技术 827

(二) 与法医有关的特殊病理染色技术 834

二、法医物证检测技术(也称法医血清学) 839

(一) 基本原理 839

(二) 新鲜血液的红细胞血型测定 840

(三) 抗A、抗B标准血清效价测定 842

(四) ABH血型物质的测定 843

(五) 血痕预备试验 844

(六) 血痕的确证试验 845

(七) 抗血清的制备技术(Ⅰ) 846

(八) 抗血清的制备技术(Ⅱ) 848

(九) 血痕的种属试验 850

(十) 血痕的ABO血型测定 854

(十一) 血痕的MN血型测定 856

(十二) 血痕的P血型测定 858

(十三) 一人血或多人血的鉴定 858

(十四) 血痕的性别测定 859

(十五) 月经血痕的检验 861

(十六) 血痕混合斑的鉴别检验 863

(十七) 交叉免疫电泳对人血痕的同一认定 864

(十八) 人血清结合球蛋白(HP)的分型 865

(十九) 人血清特异成分(GC)型测定 868

(二十) 人红细胞酶--葡萄糖磷酸变位酶(pGM1)分型 869

(二十一) 人红细胞酶--脂酶D(ESD)分型 870

(二十二) 人红细胞酶--乙二醛酶I(GLO1)分型 871

(二十三) 人红细胞酶--酸性磷酸酶(EAP)分型 872

(二十四) 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分型 873

(二十五) 唾液斑检验 876

(二十六) 精斑检验 878

(二十七) 毛发检验 881

(二十八) 组织脏器碎片的检验 883

(二十九) 骨骼检验 884

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886

主要参考文献 890

ⅩⅧ. 性传播疾病检测技术 892

一、梅毒检测技术 892

(一)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 893

(二) 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 894

(三) 梅毒密螺旋体细胞凝集试验(TPHA) 895

(四) 梅毒检测程序 896

二、淋病检测技术 896

(一) 细菌学检测技术 896

(二) 淋球菌直接荧光抗体检测技术 899

(三) 急性淋病实验室检测技术 900

三、非淋菌性尿道炎检测技术 900

(一) 直接观察 901

(二) 分离培养 901

(三) 沙眼衣原体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技术 902

四、尖圭湿疣检测技术 903

(一) 临床表现 903

(二) 实验诊断技术 903

(三) 尖圭湿疣的恶性转变 904

五、软下疳检测技术 905

(一) 临床表现 905

(二) 实验室诊断技术 905

(三) 软下疳诊断要点 906

六、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检测技术 906

(一) 临床表现 906

(二) 实验室诊断技术 907

七、生殖器疱疹检测技术 909

(一) 临床表现 909

(二) 实验室诊断技术 910

八、生殖器念珠菌病检测技术 913

(一) 直接涂片检查 913

(二) 鉴别诊断 913

九、滴虫病检测技术 914

(一) 实验室诊断技术 915

(二) 鉴别诊断 915

十、加特纳菌性阴道炎检测技术 915

(一) 直接涂片检查 916

(二) 胺试验 916

(三) 涂片染色 916

(四) 分离培养 916

十一、腹股沟肉芽肿检测技术 917

(一) 诊断要点 917

(二) 实验室诊断技术 917

(三) 鉴别诊断 917

十二、艾滋病 918

(一) 概况 918

(二) AIDS的病原学及传播途径 919

(三) AIDS的临床表现 920

(四) AIDS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921

(五) HIV感染分类及AIDS病例诊断标准 925

(六) AIDS的治疗、预防和监测 928

主要参考文献 931

ⅩⅨ. 病理组织学技术 932

一、病理组织学常规技术 932

(一) 生物组织样品处理 932

(二) 脱水、透明与浸蜡 934

(三) 组织包埋法 934

(四) 组织切片技术 935

(五)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936

(六) 封固 938

二、特殊染色及组织化学技术 938

(一) 结缔组织染色法 938

(二) 神经组织染色法 940

(三) 脂肪染色 944

(四) 碳水化合物显示法 945

(五) 细菌及其他病原体染色法 947

(六) 特殊细胞及胞浆颗粒染色法 949

(七) 色素和钙盐显示法 952

(八) 酶的组织化学技术 953

(九) 核酸--脱氧核糖核酸及核糖核酸显示法 957

(十) 蛋白质及氨基酸显示法 958

三、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 959

(一) 免疫组化样品的一般处理 960

(二) 免疫荧光法 960

(三) 免疫酶组织化学技术 961

(四) 免疫金银技术 963

(五) 亲合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964

(六) 分子杂交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964

主要参考文献 965

ⅩⅩ. 细胞遗传学检测技术 966

一、染色体检测技术 966

(一) 分离培养与染色体制备技术 966

(二) 骨髓染色体制备技术 971

(三) 睾丸生殖细胞染色体检测技术 972

(四) 毛根细胞染色体检测技术 973

(五) 几种染色体带检测技术 974

(六) 姊妹染色体单体交换检测技术 980

(七) 染色体复制顺序 981

(八) 染色体带高分辨检测技术 982

二、细胞核微核检测技术 986

(一) 血液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技术 987

(二) T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技术 988

(三) 淋巴细胞浆阻滞微核检测技术 988

(四) 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检测技术 988

(五) 鸡及其它动物红细胞微核检测技术 989

三、性染色质检测技术 989

(一) X染色质检测技术 989

(二) Y染色质检测技术 990

四、遗传学脉冲电泳技术 991

五、小鼠遗传基因图谱位点的组成(33个) 994

主要参考文献 996

ⅩⅪ. 酶学技术 997

一、酶法分析的实验技术 997

(一) 酶促反应中相关物质的浓度测定 997

(二) 酶促反应测定方法 998

二、常用酶的测定技术 999

(一) 乳酸脱氢酶(LDH)测定技术 999

(二)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技术 1002

(三)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定技术 1003

(四)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测定技术 1005

(五) 血清谷氨酸脱氢酶测定技术 1006

(六) 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测定技术 1007

(七) 脂肪酶(LPS)测定技术 1009

(八) 淀粉酶(AMS)测定技术 1010

(九) 碱性磷酸酶(ALP)测定技术 1011

(十) 酸性磷酸酶(ACP)测定技术 1012

(十一) 肌酸激酶(CK)测定技术 1014

三、同工酶及其测定 1015

(一)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测定技术 1016

(二) 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技术 1018

(三) 碱性磷酸酶同工酶测定技术 1020

(四) 其它同工酶的测定 1021

四、底物的酶法测定技术 1021

(一) 葡萄糖的酶法测定 1022

(二) 胆固醇的酶法测定 1023

(三) 尿素的酶法测定 1024

(四) 乳酸的酶法测定技术 1024

(四) 其它底物的酶法检测 1026

五、酶工程技术 1027

(一) 酶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技术 1027

(二) 固化酶技术 1029

(三) 多酶反应器技术 1033

(四) 化学修饰及蛋白质工程与酶工程 1034

主要参考文献 1035

ⅩⅫ. 输血技术 1036

一、红细胞血型鉴定技术 1036

(一) 常用血型血清学基本技术 1036

(二) ABO血型鉴定技术 1048

(三) ABO亚型鉴定技术 1049

(四) Rh血型鉴定技术 1051

(五) Du型(Rh变异型)鉴定技术 1052

(六) 其它血型鉴定技术 1053

二、交叉配血试验 1054

(一) 盐水配血试验 1054

(二) 酶配血试验 1055

(三) 抗人球蛋白配血试验 1056

三、白细胞血型鉴定技术 1057

(一) 白细胞凝集试验 1057

(二) HLA分型技术 1058

四、血小板的血型血清学技术 1065

(一) 固相血小板免疫血清学试验 1065

(二) 简易血小板血清学技术 1066

五、新生儿溶血病的血型血清学鉴定技术 1067

(一) HDN血型血清学检测程序 1068

(二) 母婴ABO血型不合HDN鉴定 1068

(三) 母婴Rh血型不合HDN鉴定 1070

(四) HDN鉴定结果分析及预后判断 1070

(五) HDN患儿输血选择原则 1071

六、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技术 1071

(一)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分类 1071

(二) 各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血清学特征 1072

(三)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清学技术 1072

(四)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治疗原则 1073

七、溶血性输血反应检测技术 1074

(一)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1074

(二)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DHTR) 1075

八、成分输血技术 1075

(一) 红细胞输血技术 1076

(二) 白细胞输血技术 1079

(三) 血小板输血技术 1080

(四) 血浆输血技术 1081

(五) 血浆凝血因子输血技术 1082

(六) 免疫球蛋白的输注技术 1084

(七) 人血白蛋白及血浆蛋白组分输注技术 1085

(八) 血液代用品输注技术 1086

九、自身输血技术 1088

(一) 保存式自身输血 1088

(二) 稀释式自身输血 1089

(三) 回收式自身输血 1090

十、治疗性输血技术 1090

(一) 血浆置换与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 1090

(二) 紫外线照射及充氧血疗技术 1092

(三)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输注) 1094

(四) 新一代治疗用血细胞 1098

主要参考文献 1098

ⅩⅩⅢ. 药品制剂分析技术 1100

一、药品制剂技术 1100

(一) 真溶液型药剂 1100

(二) 胶体溶液型药剂 1102

(三) 混悬剂 1104

(四) 乳浊液型药剂 1106

(五) 注射剂 1108

(六) 输液剂 1110

(七) 制剂技术的发展趋势 1113

二、药品化学分析技术 1117

(一) 酸碱滴定法 1117

(二) 氧化还原法 1118

(三) 沉淀滴定法 1119

(四) 络合量法 1122

(五) 重氮化法 1122

三、药品仪器分析技术 1123

(一) 折光率测定法 1123

(二) 旋光度测定法 1124

(三) 电位分析法 1125

(四)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1126

(五) 红外分光光度法 1131

(六) 薄层色谱法 1131

(七) 荧光光谱法 1132

(八)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34

主要参考文献 1136

附录 1137

一、常用指示变色试剂(指示剂) 1137

二、血浆蛋白质成分物化性质 1138

三、血小板因子名称与生理关系 1140

四、凝血因子名称及其特征 1140

五、人血液、红血球、血浆、血清中的元素成分表(mg/L) 1141

六、人体微量元素 1142

七、人膳食中各种元素参考范围(mg/d) 1143

八、多种缓冲溶液及其配制 1145

(一) 0.05mol/L pH6.8-9.0巴比妥钠缓溶液 1145

(二) 0.1mol/L pH7.0-8.0磷酸盐缓冲溶液 1145

(三) M/15pH6.0-8.4磷酸缓冲溶液 1146

(四) 0.01mol/L pH5.8-8.0PBS缓冲溶液 1146

(五) 0.05mol/L pH7.2-9.0Tris缓冲溶液 1147

(六) 0.01mol/L pH2.2-3.6Gly--HCl缓冲溶液 1147

(七) Tris及其它试剂配制的缓冲系统 1148

(八) 几种特殊应用溶液的配制 1149

九、放射性单位换算表 1158

十、医用主要核素特征 1159

十一、e-x函数表 1161

十二、医学数理统计参用表 1162

(一) 随机数字表 1162

(二) 随机排列表 1163

(三) t界值表 1164

(四) F界值表(方差分析用)1 1165

(五) x2界值表 1170

(六) H界值表(三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用) 1172

(七) 百分数与概率单位对照表 1173

(八) D值界表(正态性检验用) 1175

(九) 单侧容许限因子k值 1176

(十) 双侧容许限因子k值(控制中部) 1177

(十一) 双侧容许限因子k值(控制双尾) 1178

十三、医学技术实验常用试剂 1179

十四、医学技术部分英中文对照 1182

十五、动物实验技术 1219

(一) 动物选择 1219

(二) 接种途径 1219

(三) 血液采集 1220

(四) 常用实验动物正常血象 1222

(五) 常用实验动物正常体温变动范围 1223

十六、医学技术常用计量单位 1223

主要参考文献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