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诊法概述 1
第一节 中医诊法史略 1
一、夏商春秋时代的诊法成就 1
二、先秦两汉时期的诊法成就 3
三、两晋隋唐时期的诊法成就 5
四、两宋金元时期的诊法成就 6
五、明清时期的诊法成就 10
(一)明清时期的脉学成就 10
(三)明清时期的四诊成就 12
(二)明清时期的舌诊成就 12
(四)明清时期的辨证学成就 13
(五)明清时期温病辨证的成就 15
六、现代中医诊法成就 17
第二节 中医诊法原理 19
一、司外揣内 19
二、见微知著 19
三、以常衡变 20
第三节 中医诊法特色 20
一、整体察病 20
二、诸诊合参 21
三、辨证求本 22
四、辨病辨证结合 23
第二章 诊察方法 26
第一节 望诊方法 26
一、整体望诊法 26
(一)望神 26
(二)望色 27
(三)望形体 29
(四)望姿态 31
二、局部望诊法 33
(一)望头 34
(二)望面 35
(三)望目 38
(四)望耳 43
(五)望鼻 45
(六)望口唇 47
(七)望齿 49
(八)望龈 50
(九)望咽喉 51
(十)望舌 53
(十一)望颈项 62
(十二)望胸胁 64
(十三)望腹部 66
(十四)望腰背 66
(十五)望四肢 68
(十六)望皮肤 70
(十七)望下窍 74
(十八)望排出物 76
(十九)望伤损 79
(一)听发声 81
(二)听语言 81
第二节 闻诊法 81
一、听声音诊法 81
(三)听呼吸 82
(四)听咳嗽 82
(五)听呃逆 83
(六)听嗳气 83
(七)听太息 83
(八)听喷嚏 83
(一)嗅病体气味 84
(九)听肠鸣 84
二、嗅气味诊法 84
(二)嗅病室气味 85
第三节 问诊法 85
一、一般情况问诊法 85
二、生活习惯(生活史)问诊法 86
三、家族病史问诊法 86
四、既往病史问诊法 87
五、现在病史问诊法 87
(二)问现在症状 88
(一)问主诉 88
1.问寒热 89
2.问汗 90
3.问疼痛 92
4.问睡眠 93
5.问食欲食量 94
6.问口渴饮水 95
7.问头 96
8.问面部 97
9.问目 98
10.问耳 99
11.问鼻 100
12.问口 101
13.问咽喉 103
14.问颈项 104
15.问胸胁 105
16.问胃脘 106
17.问腹 106
19.问腰 107
18.问背 107
20.问四肢 108
21.问皮肤 109
22.问伤损 111
23.问前阴 112
24.问后阴 112
25.问大便 113
26.问小便 114
27.问月经 115
28.问带下 116
29.问胎孕 117
30.问产后 117
31.问小儿 118
第四节 切脉诊法 119
一、三部九候诊脉法 119
二、三部诊脉法 120
三、人迎寸口二部诊脉法 120
四、寸口诊脉法 120
(一)诊浮类脉 122
(二)诊沉类脉 123
(三)诊迟类脉 123
(四)诊数类脉 124
(五)诊虚类脉 124
(六)诊实类脉 125
(七)诊怪脉 125
(八)诊相兼脉 126
五、妇人脉诊法 127
(五)诊产后脉 128
(四)诊临产脉 128
六、小儿脉诊法 128
(三)诊妊娠脉 128
(二)诊带下脉 128
(一)诊月经脉 128
第五节 按诊法 130
一、面目按诊法 130
二、虚里按诊法 131
三、胸胁按诊法 131
四、乳房按诊法 132
五、腹部按诊法 132
六、尺肤按诊法 133
七、肌肤按诊法 134
八、四肢按诊法 135
九、伤损按诊法 135
十、疮疡辨脓按诊法 136
十一、骨伤测量法 137
十二、骨伤按摸法 139
十三、肛门病位标示法 140
十四、烧伤面积计算法 140
十五、烧伤深度计算法 141
第六节 其他诊法 141
一、腧穴诊法 141
(二)腧穴温差检查法 142
(一)腧穴一般检查法 142
(三)腧穴红外线热图检查法 143
(四)腧穴冷光信息检查法 143
(五)腧穴皮肤电检查法 143
二、爪甲诊法 143
三、小儿食指络脉诊法 144
四、鱼际络脉诊法 145
五、脐部诊法 146
六、人中诊法 146
(一)诊形态变化 147
七、手部诊法 147
(二)诊色泽变化 148
(三)诊温度及汗 148
(四)诊动态 149
(五)诊手纹 149
八、耳部诊法 149
(一)耳廓解剖名称 150
(二)耳穴分布 150
(三)耳廓身形分区的主要穴位 150
(四)耳部信息诊断方法 154
(一)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群 161
九、第二掌骨侧速诊法 161
十、释梦诊法 163
(一)气盛之梦 163
(二)第二掌骨侧速诊法的操作方法 163
(二)气虚之梦 164
(三)邪犯之梦 164
(四)体滞之梦 164
(五)情溢之梦 164
(六)直叶之梦 164
(七)比象之梦 164
(九)厉妖之梦 165
(八)反极之梦 165
第三章 辨证方法 167
第一节 八纲辨证方法 167
一、表里证辨证法 167
(一)辨表证 168
(二)辨里证 168
(三)辨半表半里证 169
二、寒热证辨证法 169
(四)辨里寒证 170
(三)辨表寒证 170
(二)辨热证 170
(一)辨寒证 170
(五)辨表热证 171
(六)辨里热证 171
三、虚实证辨证法 171
(一)辨虚证 172
(二)辨实证 172
(三)辨表虚证 172
(八)辨虚热证 173
(七)辨虚寒证 173
(六)辨里实证 173
(五)辨里虚证 173
(四)辨表实证 173
(九)辨实寒证 174
(十)辨实热证 174
四、阴阳证辨证法 174
(一)辨阴证 175
(二)辨阳证 175
(三)辨阴虚证 175
(六)辨阳盛证 176
(四)辨阴盛证 176
(五)辨阳虚证 176
(七)辨阴阳两虚证 177
(八)辨真阴不足证 177
(九)辨真阳不足证 177
(十)辨亡阴证 177
(十一)辨亡阳证 178
(二)辨气陷证 179
(一)辨气虚证法 179
一、气病辨证法 179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方法 179
(三)辨气滞证 180
(四)辨气逆证 181
(五)辨气闭证 181
(六)辨气脱证 182
二、血病辨证法 182
(一)辨血虚证 183
(二)辨血瘀证 183
(五)辨血脱证 184
(四)辨血寒证 184
(三)辨血热证 184
(六)辨血燥证 185
三、气血同病辨证法 185
(一)辨气滞血瘀证 186
(二)辨气虚血瘀证 186
(三)辨气血两虚证 186
(四)辨气不摄血证 187
(五)辨气随血脱证 187
(六)辨气阴两虚证 187
(一)辨津液不足证 188
四、津液病辨证法 188
(二)辨水湿泛滥证 189
(三)辨阴水证 189
(四)辨阳水证 189
(五)辨水饮内停证 190
(六)辨痰证 190
1.辨风痰证 191
2.辨寒痰证 191
3.辨热痰证 191
5.辨湿痰证 192
4.辨燥痰证 192
6.辨气郁痰凝证 193
第三节 病因辨证方法 194
一、六淫辨证法 194
(一)辨风淫证候 194
1.辨风邪侵表证 194
2.辨风客肌肤证 195
3.辨风袭经络证 195
4.辨风历关节证 195
2.辨寒中于里证 196
3.辨寒凝经脉证 196
(二)辨寒淫证候 196
1.辨寒邪束表证 196
4.辨寒湿证 197
(三)辨暑淫证候 197
1.辨暑冒肺卫证 198
2.辨暑灼阳明证 198
3.辨暑兼湿热证 198
4.辨暑湿困阻中焦证 198
7.辨暑伤心肾证 199
6.辨暑伤津气证 199
5.辨暑兼寒湿证 199
(四)辨湿淫证候 200
1.辨湿遏卫阳证 200
2.辨湿阻气分证 201
3.辨湿流关节证 201
4.辨湿热证 201
5.辨湿热弥漫三焦证 201
1.辨燥热伤肺卫证 202
2.辨凉燥证 202
(五)辨燥淫证候 202
3.辨燥伤肺胃证 203
(六)辨火淫证候 203
二、疫疠证候辨证法 203
(一)辨瘟疫证候 204
(二)辨疫疹证候 204
(三)辨瘟黄证候 204
三、七情证候辨证法 205
(一)辨喜伤心证候 205
(二)辨怒伤肝证候 205
(六)辨惊伤证候 206
(五)辨恐伤肾证候 206
(三)辨思伤脾证候 206
(四)辨悲伤肺证候 206
(七)辨忧伤证候 207
四、饮食劳逸证候辨证法 207
(一)辨伤食证 207
(二)辨伤饮证 207
(三)辨伤虫证 208
(四)辨劳逸所伤证 208
(五)辨房室所伤证 208
(二)辨虫兽伤证候 209
五、外伤病辨证法 209
(一)辨金刃伤证候 209
(三)辨跌打伤证候 210
第四节 脏腑辨证方法 211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法 211
(一)辨心气虚证 211
(二)辨心阳虚证 212
(三)辨心阳暴脱证 212
(六)辨心火亢盛证 213
(五)辨心阴虚证 213
(四)辨心血虚证 213
(七)辨痰火扰心证 214
(八)辨痰迷心窍证 214
(九)辨湿浊困心证 215
(十)辨心脉痹阻证 215
(十一)辨心气阴两虚证 216
(十二)辨心气血两虚证 216
(十三)辨心阴阳两虚证 216
(十五)辨小肠气滞证 217
(十四)辨水气凌心证 217
(十六)辨小肠虚寒证 218
(十七)辨小肠实热证 218
(十八)辨虫积小肠证 218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法 219
(一)辨肺气虚证 219
(二)辨肺阳虚证 220
(三)辨肺阴虚证 220
(四)辨风寒束肺证 220
(六)辨痰湿阻肺证 221
(五)辨寒邪客肺证 221
(七)辨风热犯肺证 222
(八)辨热邪壅肺证 222
(九)辨燥邪犯肺证 222
(十)辨水寒射肺证 223
(十一)辨寒痰阻肺证 223
(十二)辨肺气衰竭证 224
(十三)辨肺气阴两虚证 224
(十四)辨大肠湿热证 224
(十七)辨大肠液亏证 225
(十六)辨大肠结热证 225
(十五)辨湿阻大肠证 225
(十八)辨肠虚滑泻证 226
三、脾与胃病辨证法 226
(一)辨脾气虚证 227
(二)辨脾阳虚证 227
(三)辨中气下陷证 228
(四)辨清阳不升证 228
(五)辨浊阴不降证 228
(七)辨脾阴虚证 229
2.辨气轮湿热证 229
(六)辨脾不统血证 229
(九)辨湿热蕴脾证 230
(八)辨寒湿困脾证 230
(十)辨胃阴虚证 231
(十一)辨胃气虚证 231
(十二)辨胃阳虚证 231
(十三)辨胃阴阳两虚证 232
(十四)辨胃气上逆证 232
(十五)辨胃腑气滞证 232
(十六)辨食滞胃脘证 233
(十七)辨胃寒证 233
(十八)辨胃热证 234
(十九)辨胃腑血瘀证 234
四、肝与胆病辨证法 234
(一)辨肝气郁结证 235
(三)辨肝阳上亢证 236
(二)辨肝火上炎证 236
(四)辨肝气虚证 237
(五)辨肝阳虚证 237
(六)辨肝阴虚证 237
(七)辨肝血虚证 238
(八)辨肝风内动证 238
1.辨肝阳化风证 238
2.辨热极生风证 239
3.辨阴虚动风证 239
4.辨血虚生风证 239
(九)辨肝经湿热证 240
(十)辨寒滞肝脉证 240
(十一)辨肝血瘀滞证 240
(十二)辨肝胆湿热证 241
(十三)辨胆郁痰扰证 241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法 242
(十四)辨胆气虚证 242
(十五)辨虫扰胆腑证 242
(十六)辨胆热证 242
(一)辨肾气虚证 243
(二)辨肾阳虚证 244
(三)辨肾阴虚证 244
(四)辨肾阴阳两虚证 245
(五)辨肾气不固证 245
(六)辨肾不纳气证 245
(七)辨肾精不足证 246
(八)辨肾阳虚水泛证 246
(九)辨肾经寒湿证 246
(十)辨膀胱湿热证 247
(十一)辨膀胱虚寒证 247
六、脏腑兼病辨证 247
(一)辨心脾气虚证 248
(二)辨心脾阳虚证 248
(三)辨心脾血虚证 249
(四)辨心脾两虚证 249
(五)辨心肾不交证 249
(六)辨心肾气虚证 250
(七)辨心肾阳虚证 250
(八)辨心肾阴虚证 250
(九)辨心肾血虚证 251
(十)辨心肝血虚证 251
(十一)辨心肝火盛证 251
(十二)辨心肺气虚证 252
(十三)辨心肺阳虚证 252
(十六)辨心胆不宁证 253
(十四)辨心肺阴虚证 253
(十五)辨心胃火盛证 253
(十八)辨脾肾阳虚证 254
(十九)辨脾湿肝郁证 254
(十七)辨脾肺气虚证 254
(二十)辨脾胃湿热证 255
(二十一)辨脾胃气败证 255
(二十二)辨胃强脾弱证 255
(二十四)辨脾肺肾阳虚证 256
(二十三)辨脾胃阳虚证 256
(二十六)辨肝肾阴虚证 257
(二十七)辨肝脾不调证 257
(二十五)辨肺肾阴虚证 257
(二十八)辨肝脾两虚证 258
(二十九)辨肝火犯肺证 258
(三十)辨肝胃不和证 258
(三十一)辨肝肾欲绝证 259
三、足阳明胃经病证辨证法 260
一、手太阴肺经病证辨证法 260
二、手阳明大肠经病证辨证法 260
第五节 经络辨证方法 260
四、足太阴脾经病证辨证法 261
五、手少阴心经病证辨证法 261
六、手太阳小肠经病证辨证法 261
七、足太阳膀胱经病证辨证法 261
十、手少阳三焦经病证辨证法 262
八、足少阴肾经病证辨证法 262
九、手厥阴心包经病证辨证法 262
十一、足少阳胆经病证辨证法 263
十二、足厥阴肝经病证辨证法 263
十三、督脉病证辨证法 263
十四、任脉病证辨证法 264
十五、冲脉病证辨证法 264
十六、带脉病证辨证法 264
十七、阴维阳维脉病证辨证法 264
十八、阴跷阳跷脉病证辨证法 265
第六节 六经辨证法 266
一、太阳病证辨证法 266
(一)辨太阳中风证 267
(二)辨大阳伤寒证 267
(五)辨太阳表寒里热证 268
(三)辨太阳中风经输不利证 268
(四)辨太阳伤寒经气不利证 268
(六)辨太阳表寒里饮证 269
(七)辨太阳表郁不解证 269
(八)辨太阳热邪迫肺证 270
(十)辨太阳中虚里急证 270
(九)辨太阳水气上逆证 270
(十一)辨太阳心气阴两虚证 271
(十二)辨太阳蓄水证 271
(十三)辨太阳蓄血证 271
(十四)辨大结胸证 272
(十五)辨小结胸证 272
(十六)辨寒实结胸证 273
(十七)辨脏结证 273
(十八)辨热痞证 273
(十九)辨热痞兼表阳虚证 274
(二十)辨寒热互结痞证 274
(二十一)辨水停食滞痞证 274
(二十四)辨上热下寒证 275
(二十二)辨胃虚气逆痞证 275
(二十三)辨胃虚痰阻证 275
二、阳明病证辨证法 276
(二十五)辨悬仗证 276
(二十六)辨痰阻胸膈证 276
(一)辨阳明表里俱热证 277
(二)辨阳明胃热津气两伤证 278
(三)辨阳明水热互结证 278
(四)辨阳明燥实证 278
(五)辨阳明痞满证 279
(七)辨脾约证 279
(六)辨阳明痞满燥实证 279
(八)辨阳明湿热里实证 280
(九)辨阳明湿热兼表证 280
(十)辨阳明湿热证 280
(十一)辨阳明瘀血证 281
三、少阳病证辨证法 281
(一)辨少阳半表半里证 282
(二)辨少阳兼里实证 282
(五)辨热入血室证 283
(四)辨少阳兼里热证 283
(三)辨少阳邪气弥漫三焦证 283
四、太阴病证辨证法 284
(一)辨太阴虚寒证 284
五、少阴病证辨证法 285
(二)辨太阴寒湿郁结证 285
(一)辨少阴阳虚阴盛证 286
(二)辨少阴阴盛格阳证 286
(三)辨少阴阳虚水泛证 287
(四)辨少阴阳虚寒凝证 287
(五)辨少阴虚寒滑脱证 287
(七)辨少阴阴虚水热互结证 288
(八)辨少阴兼表证 288
(六)辨少阴阴虚火旺证 288
(九)辨少阴气郁四逆证 289
六、厥阴病证辨证法 289
(一)辨蛔厥证 289
(二)辨热厥证 290
(三)辨厥阴肝寒犯胃证 290
(四)辨厥阴血虚寒郁证 290
(五)辨厥阴热迫大肠证 291
(六)辨病后虚赢气逆证 291
第七节 卫气营血辨证方法 292
一、卫分证候辨证法 292
(一)辨热扰胸膈证 293
二、气分证候辨证法 293
(二)辨邪伏膜原证 294
(三)辨热结胃肠证 294
(四)辨暑伤肺络证 294
三、营分证候辨证法 295
四、血分证候辨证法 295
(三)辨瘀热相搏证 296
(二)辨气血两燔证 296
(一)辨气营两燔证 296
(四)辨阴虚火旺证 297
(五)辨热极生风证 297
(六)辨湿热化燥证 297
(七)辨热毒炽盛证 298
(八)辨内闭外脱证 298
(九)辨津气欲脱证 298
(十)辨阴虚风动证 299
(十一)辨邪留阴分证 299
(十二)辨痰浊内蒙心包证 299
第八节 三焦辨证方法 300
一、上焦病证辨证法 300
(一)辨邪犯肺卫证 301
(二)辨逆传心包证 301
二、中焦病证辨证法 301
(一)辨阳明胃热证 301
(二)辨大肠燥热证 302
(三)辨太阴湿热证 302
三、下焦病证辨证法 302
(二)辨温邪伤肝阴虚风动证 303
(一)辨温邪伤肾真阴不足证 303
第九节 妇科常见证候辨证方法 304
一、冲任伤损病证辨证法 304
(一)辨冲任虚衰证 304
(二)辨冲任不固证 304
(三)辨冲任瘀阻证 305
(四)辨冲任瘀湿凝结证 305
(五)辨冲任虚热证 305
(六)辨冲任实热证 306
(七)辨冲任郁热证 306
(九)辨冲任实寒证 307
二、胞宫病证辨证法 307
(八)辨冲任虚寒证 307
(一)辨胞宫寒凝证 308
(二)辨胞宫虚寒证 308
(三)辨痰湿阻胞证 309
(四)辨湿热内蕴胞宫证 309
(五)辨胞宫阴虚血燥证 309
(六)辨胞宫气滞血瘀证 310
(七)辨胞热内盛证 310
(八)辨胎热证 310
(九)辨胎寒证 311
(十)辨产后败血上冲证 311
第十节 儿科常见证候辨证方法 312
一、痰热咳嗽证辨证法 312
二、风寒闭肺证辨证法 312
五、虚火上浮证辨证法 313
四、心脾积热证辨证法 313
三、风热闭肺证辨证法 313
六、脾胃积热证辨证法 314
七、惊恐呕吐证辨证法 314
八、腹部中寒证辨证法 314
九、脏腑虚冷证辨证法 315
十、脾虚夹积证辨证法 315
十一、疳证辨证法 315
(一)辨疳气证 315
(四)辨眼疳证 316
(三)辨干疳证 316
(二)辨疳积证 316
(五)辨心疳证 317
(六)辨疳肿胀证 317
十二、痰食惊风证辨证法 317
十三、惊恐痉厥证辨证法 318
十四、土虚木亢证辨证法 318
十五、惊痫证辨证法 318
十六、瘀血痫证辨证法 319
十七、邪陷心肝证辨证法 319
十八、水毒内闭证辨证法 319
(三)辨麻疹邪陷心肝证 320
十九、麻毒证候辨证法 320
(二)辨麻疹热毒攻喉证 320
(一)辨麻毒闭肺证 320
二十、丹痧毒在气营证辨证法 321
二十一、白喉证候辨证法 321
(一)辨风热疫毒证 321
(二)辨白喉阴虚燥热证 321
(三)辨白喉疫毒攻喉证 322
二十二、小儿麻痹病证辨证法 322
(一)辨小儿麻痹邪郁肺胃证 322
(二)辨小儿麻痹邪注经络证 322
(一)辨疫痢毒邪内闭证 323
(三)辨小儿麻痹气虚血瘀证 323
二十三、疫毒痢病证辨证法 323
(四)辨小儿麻痹肝肾亏损证 323
(二)辨疫痢内闭外脱证 324
二十四、赤游丹毒辨证法 324
(一)辨赤游丹邪风火热毒证 324
(二)辨赤游丹邪毒入营证 324
1.目病太阳伤风证 325
第十一节 眼科病证辨证方法 325
一、眼科六经辨证法 325
(一)辨太阳目病证 325
2.目病太阳伤寒证 326
(二)辨阳明目病证 326
1.目病阳明经证 326
2.目病阳明腑证 326
(三)辨少阳目病证 326
1.目病少阳表证 326
2.目病少阳里证 326
(四)辨太阴目病证 326
1.目病太阴表证 326
2.目病太阴里实证 326
1.目病厥阴实热证 327
1.辨肉轮湿热证 327
二、眼科五轮辨证 327
2.目病厥阴里虚证 327
(一)辨肉轮病证 327
2.目病少阴里虚火证 327
1.目病少阴里虚证 327
(五)辨少阴目病证 327
3.目病太阴里虚证 327
(六)辨厥阴目病证 327
2.辨肉轮风热证 328
3.辨肉轮血瘀证 328
4.辨肉轮气虚证 329
(二)辨气轮病证 329
1.辨气轮风热证 329
1.辨血轮实热证 330
2.辨血轮虚热证 330
3.辨气轮热盛血瘀证 330
(三)辨血轮病证 330
(四)辨风轮病证 331
1.辨风轮湿热证 331
2.辨风轮热毒证 331
(五)辨水轮病证 332
1.辨水轮阴亏证 332
2.辨水轮气虚证 332
3.辨水轮实热证 332
5.辨水轮头风痰火证 333
6.辨水轮气虚血瘀证 333
4.辨水轮痰湿证 333
7.辨水轮气虚血少证 334
三、眼病脏腑辨证 334
(一)辨花翳内陷,肝肺风热证 334
(二)辨花翳内陷,热炽腑实证 335
(三)辨肝胆热炽,风火攻目证 335
(四)辨痰火动风,上阻清窍证 335
(七)辨阴虚阳亢,风阳上扰证 336
(六)辨肝胃虚寒,饮邪上犯证 336
(五)辨肝郁气滞,气火上逆证 336
(八)辨湿浊上泛证 337
(九)辨虚火伤络证 337
(十)辨风热火毒攻目证 337
第十二节 耳鼻喉口齿科病辨证方法 338
一、耳病辨证法 338
(一)辨风邪热毒犯耳证 338
(二)辨肝胆湿热犯耳证 338
(五)辨肺经风热犯耳证 339
(四)辨热入心包犯耳证 339
(三)辨髓海不足伤耳证 339
(六)辨脾虚湿浊内围证 340
二、鼻病辨证法 340
(一)辨肺经郁热犯鼻证 340
(二)辨肺气虚鼻塞证 340
(三)辨风热犯肺鼻息不利证 341
(四)辨胆腑郁热犯鼻证 341
(五)辨脾经湿热犯鼻证 341
(一)辨风热犯喉证 342
(二)辨风寒袭喉证 342
三、咽喉疾病辨证法 342
(六)辨肺经湿热犯鼻证 342
(三)辨虚火灼喉证 343
(四)辨痰浊瘀阻咽喉证 343
(五)辨气结咽喉证 343
(六)辨湿热内蕴犯喉证 344
(七)辨气滞血瘀犯喉证 344
(八)辨肺肾阴虚犯喉证 344
(一)辨风热邪毒口齿证 345
四、口齿疾病辨证法 345
(九)辨肺胃热盛犯喉证 345
(二)辨脾胃湿热口齿证 346
(三)辨心脾积热口齿证 346
(四)辨气血不足口齿证 346
(五)辨风寒邪毒口齿证 347
(六)辨络脉瘀阻口齿证 347
第十三节 外科疾病辨证方法 347
一、疮疡病辨证法 347
(二)辨肿 348
(一)辨阴证阳证 348
(三)辨痛 349
(四)辨痒 350
(五)辨脓 351
(六)辨善恶顺逆 352
(七)辨瘤 353
(八)辨痈 353
1.辨寒湿凝滞筋骨证 354
2.辨毒热壅阻肌肤证 354
(九)辨疽 354
3.辨邪毒瘀滞深部肌肉证 355
(十)辨疔 355
1.辨火毒蕴结肌肤证 355
2.辨疫毒蕴结肌肤证 355
(十一)辨疖 356
二、皮肤病证辨证法 356
(一)辨皮肤风热证 356
(二)辨皮肤湿热证 356
(四)辨湿热下注证 357
(三)辨皮肤血虚风燥证 357
(五)辨湿毒蕴肤证 358
(六)辨血热风燥证 358
(七)辨血虚肝旺证 358
第十四节 骨伤科辨证方法 359
一、骨伤气血辨证法 359
二、骨伤经络辨证法 360
三、骨伤分期辨证法 360
四、骨伤分型辨证法 361
(一)诊感冒 364
一、外感病诊法 364
(二)诊风温 364
第四章 疾病诊法 364
第一节 内科疾病诊法 364
(三)诊春温 365
(四)诊暑温 365
(五)诊湿温 365
(六)诊伏暑 366
(七)诊秋燥 366
(八)诊大头瘟 366
二、急症诊法 367
(一)诊急黄 367
(十)诊暑湿 367
(九)诊中暑 367
(二)诊昏迷 368
(三)诊痧症 368
(四)诊中毒 369
三、肺系疾病诊法 370
(一)诊咳嗽 370
(二)诊肺痿 370
(三)诊肺痈 370
(五)诊哮病 371
(四)诊风温肺热病 371
(六)诊喘病 372
(七)诊肺胀 372
(八)诊肺痨 372
四、心系疾病诊法 373
(一)诊心悸 373
(二)诊胸痹心痛 374
(三)诊不寐 374
(四)诊健忘 374
(六)诊多梦 375
(五)诊痴呆 375
(七)诊嗜寐 376
(八)诊百合病 376
(九)诊癫病 377
(十)诊痫病 377
(十一)诊狂病 378
五、脾胃疾病诊法 378
(一)诊胃脘痛 378
(二)诊泄泻 379
(三)诊痢疾 379
(五)诊霍乱 380
(四)诊腹痛 380
(七)诊噎膈 381
(六)诊便秘 381
(八)诊呕吐 382
(九)诊反胃 382
(十)诊胃缓 383
(十一)诊痞满 383
(十二)诊吐酸 383
六、肝胆疾病诊法 384
(一)诊胁痛 384
(十三)诊呃逆 384
(二)诊黄疸 385
(三)诊臌胀 385
(四)诊眩晕 386
(五)诊中风 386
(六)诊痉病 387
(七)诊奔豚气 387
(八)诊卑惵 388
七、肾系疾病诊法 388
(一)诊淋病 388
(三)诊癃闭 389
(二)诊乳糜尿 389
(五)诊腰痛 390
(六)诊遗精 390
(四)诊关格 390
(七)诊阳痿 391
(八)诊阳强 391
(九)诊早泄 391
(十)诊不射精 392
(十一)诊血精 392
(十二)诊阴冷 392
(十五)诊色厥 393
(十三)诊缩阳 393
(十四)诊房事茎痛 393
(十六)诊不育症 394
(十七)诊天宦 394
(十八)诊耳鸣、耳聋 395
八、气血津液病诊法 395
(一)诊郁病 395
(二)诊厥病 395
1.咯血 396
2.吐血 396
(三)诊出血 396
3.便血 397
4.尿血 397
5.紫斑 397
(四)诊积聚 398
(五)诊悬饮 398
(六)诊水肿 399
(七)诊消渴病 399
(八)诊自汗、盗汗 400
(九)诊内伤发热 400
(一)诊头痛 401
(十)诊虚劳 401
九、经络肢体病诊法 401
(二)诊风湿痹 402
(三)诊尪痹 402
(四)诊骨痹 403
(五)诊肌痹 403
(六)诊痛风 404
(七)诊痿病 404
(八)诊颤症 404
(十)诊脚气 405
(九)诊麻木 405
(一)诊蛔虫病 406
(二)诊钩虫病 406
十、虫病诊法 406
(三)诊绦虫病 407
(四)诊丝虫病 407
(五)诊蛲虫病 407
(六)诊血吸虫病 408
(七)诊疟疾 409
(一)诊月经先期 410
(二)诊月经后期 410
一、月经病诊法 410
第二节 妇科疾病诊法 410
(三)诊月经先后无定期 411
(四)诊月经过多 411
(五)诊月经过少 411
(六)诊经期延长 412
(七)诊痛经 412
(八)诊经间期出血 412
(十一)诊经行发热 413
(九)诊闭经 413
(十)诊崩漏 413
(十二)诊经行头痛 414
(十三)诊经行身痛 414
(十四)诊经行泄泻 414
(十五)诊经行吐衄 414
(十八)诊经行眩晕 415
(十九)诊经行浮肿 415
(十七)诊经行风疹块 415
(十六)诊经行口糜 415
(二十)诊经行情志异常 416
(二十一)诊经断前后病候 416
(二十二)诊经前乳胀 416
二、带下病诊法 416
(一)诊白带 417
(二)诊黄带 417
(三)诊赤白带 417
(一)诊妊娠恶阻 418
(二)诊妊娠腹痛 418
(四)诊五色带 418
三、妊娠病诊法 418
(三)诊胎漏、胎动不安 419
(四)诊堕胎、小产 419
(五)诊滑胎 419
(六)诊胎萎不长 420
(七)诊胎死不下 420
(八)诊子烦 420
(九)诊子肿 420
(十二)诊子痫 421
(十三)诊子悬 421
(十一)诊妊娠眩晕 421
(十)诊子满 421
(十四)诊子喑 422
(十五)诊子嗽 422
(十六)诊子淋 422
(十七)诊妊娠小便不通 422
四、产后病诊法 422
(二)诊产后痉病 423
(三)诊产后腹痛 423
(七)诊产后发热 424
(六)诊产后大便难 424
(四)诊产后血崩 424
(一)诊产后血晕 424
(五)诊产后恶露不绝 424
(八)诊产后身痛 425
(九)诊乳泣 425
(十)诊产后缺乳 425
(十一)诊产后乳汁自出 425
(二)诊阴痒 426
(三)诊阴疮 426
(一)诊阴挺 426
五、妇科杂病诊法 426
(四)诊阴痛 427
(五)诊阴吹 427
(六)诊女阴白色病变 427
(七)诊癓瘕 427
(八)诊不孕症 428
(九)诊脏躁 428
(十)诊热入血室 428
(十一)诊盆腔疼痛 428
(二)诊小儿咳嗽 429
(一)诊小儿感冒 429
一、小儿常见病诊法 429
第三节 儿科疾病诊法 429
(三)诊小儿哮喘 430
(四)诊肺炎喘嗽 430
(五)诊鹅口疮 431
(六)诊小儿呕吐 431
(七)诊小儿泄泻 431
(八)诊小儿腹痛 432
(九)诊厌食 432
(十)诊积滞 432
(十三)诊小儿痫病 433
(十一)诊疳病 433
(十二)诊惊风 433
(十四)诊小儿蛔虫病 434
(十五)诊小儿姜片虫病 434
(十六)诊小儿水肿 434
(十七)诊夏季热 435
(十八)诊疰夏 435
(二十二)诊营养性贫血 436
(二十一)诊多动症 436
(二十)诊尿频 436
(十九)诊遗尿 436
(二十三)诊汗症 437
(二十四)诊五迟、五软 437
(二十五)诊夜啼 437
二、小儿传染病诊法 438
(一)诊麻疹 438
(二)诊风痧 438
(五)诊痄腮 439
(四)诊水痘 439
(三)诊丹痧 439
(六)诊顿咳 440
(七)诊白喉 440
(八)诊小儿暑瘟 441
(九)诊小儿麻痹病 441
(十)诊疫毒痢 442
三、新生儿病诊法 442
(一)诊胎黄 442
(五)诊解颅 443
(四)诊五硬 443
(二)诊奶癣 443
(三)诊奶麻 443
(六)诊赤游丹 444
(七)诊脐风 444
(八)诊脐湿、脐疮、脐血、脐突 444
第四节 眼科疾病诊法 445
一、胞睑病诊法 445
(一)诊针眼 445
(二)诊眼丹 445
(四)诊椒疮 446
(三)诊胞生痰核 446
(五)诊栗疮 447
(六)诊睑弦赤烂 448
(七)诊风赤疮痍 448
(八)诊胞肿如桃 448
(九)诊胞虚如球 448
(十)诊上胞下垂 449
(十一)诊胞轮振跳 449
(十二)诊目劄 449
(一)诊流泪病 450
(十三)诊睑内结石 450
二、眦部病诊法 450
(二)诊漏睛 451
(三)诊漏睛疮 451
(四)诊赤脉传睛 451
(五)诊胬肉攀睛 452
三、白睛病诊法 452
(一)诊暴风客热 452
(二)诊天行赤眼 452
(五)诊白睛青蓝 453
(三)诊金疳 453
(四)诊火疳 453
(六)诊白涩病 454
(七)诊白睛溢血 454
(八)诊时复病 454
(九)诊神水将枯 455
四、黑睛病诊法 455
(一)诊银星独见 455
(四)诊凝脂翳 456
(三)诊花翳白陷 456
(二)诊聚星障 456
(五)诊黄液上冲 457
(六)诊蟹睛病 457
(七)诊混睛障 457
(八)诊风轮赤豆 458
(九)诊赤膜下垂 458
(十)诊血翳包睛 458
(十一)诊宿翳 458
(十三)诊正漏 459
(十二)诊疳积上目 459
(十四)诊暴露赤眼生翳 460
(十五)诊黑翳如珠 460
五、瞳神病诊法 460
(一)诊瞳神紧小 460
(二)诊绿风内障 461
(三)诊青风内障 461
(四)诊圆翳内障 462
(五)诊云雾移睛 462
(七)诊视瞻昏渺 463
(八)诊暴盲 463
(六)诊血灌瞳神 463
(九)诊青盲 465
(十)诊高风雀目 465
六、其他眼病诊法 466
(一)诊能近怯远 466
(二)诊目偏视 466
(三)诊辘轳转睛 466
(四)诊眉棱骨痛 467
(五)诊鹘眼凝睛 467
(六)诊突起睛高 467
(八)诊物损真睛 468
(七)诊振胞瘀痛 468
(九)诊目痒 469
第五节 耳鼻喉口齿病诊法 469
一、耳病诊法 469
(一)诊耳疖 469
(二)诊耳疮 469
(三)诊旋耳疮 470
(四)诊耳壳流痰 470
(五)诊耳胀、耳闭 470
(八)诊脓耳口眼斜 471
(六)诊脓耳 471
(七)诊耳根毒 471
(九)诊黄耳伤寒 472
(十)诊异物入耳 472
(十一)诊耵耳 472
(十二)诊暴聋 472
(十三)诊久聋 473
(十四)诊耳眩晕 473
(三)诊伤风鼻塞 474
(二)诊鼻疳 474
(一)诊鼻疔 474
二、鼻病诊法 474
(四)诊鼻窒 475
(五)诊鼻槁 475
(六)诊鼻鼽 475
(七)诊鼻渊 476
(八)诊鼻息肉 476
(九)诊鼻腔异物 476
(十)诊鼻损伤 476
(一)诊乳蛾 477
(十一)诊鼻衄 477
三、咽喉病诊法 477
(二)诊急喉痹 478
(三)诊慢喉痹 478
(四)诊喉关痈 478
(五)诊阴虚喉癣 479
(六)诊急喉喑 479
(七)诊慢喉喑 479
(十)诊骨鲠 480
四、口齿病诊法 480
(九)诊梅核气 480
(八)诊急喉风 480
(一)诊牙痈 481
(二)诊牙?痈 481
(三)诊牙宣 481
(四)诊飞扬喉 481
(五)诊口疮 482
(六)诊口糜 482
一、疮疡病诊法 483
第六节 外科疾病诊法 483
(八)诊骨槽风 483
(七)诊唇风 483
(一)诊疖 484
1.暑疖 484
2.蝼蛄疖 484
3.多发性疖 485
(二)诊疗 485
1.颜面疔 485
3.红丝疔 486
2.手足疔 486
4.烂疔 487
5.疫疔 487
(三)诊痈 488
1.痰毒 488
2.脐痈 488
3.委中毒 489
4.锁喉痈 489
5.臀痈 490
(四)诊有头疽 490
2.慢性发颐 491
1.急性发颐 491
(五)诊发颐 491
(六)诊流注 492
(七)诊无头疽 492
1.附骨疽 492
2.关节疽毒 493
3.腋疽 493
(八)诊疮疡内陷 493
(九)诊疗疮走黄 494
(十一)诊瘰疬 495
(十)诊流痰 495
二、瘿病诊法 496
(一)诊瘿痈 496
(二)诊气瘿 496
(三)诊肉瘿 497
(四)诊石瘿 497
三、乳房病诊法 497
(一)诊乳头破碎 497
(三)诊内吹乳痈 498
(四)诊乳疽 498
(二)诊外吹乳痈 498
(五)诊乳发 499
(六)诊乳痨 499
(七)诊乳疬 500
(八)诊乳癖 500
(九)诊粉刺性乳痈 500
(十)诊乳漏 501
(十一)诊乳衄 501
(一)诊气瘤 502
(二)诊肉瘤 502
四、瘤病诊法 502
(十二)诊乳核 502
(三)诊筋瘤 503
(四)诊骨瘤 503
(五)诊脂瘤 503
(六)诊上石疽 504
五、岩病诊法 504
(一)诊乳岩 504
(二)诊肾岩 505
(三)诊失荣 505
(一)诊肝痈 506
六、内痈诊法 506
(二)诊肠痈 507
七、肠壁漏管诊法 507
八、外阴病诊法 507
(一)诊疝气 507
(二)诊水疝 508
(三)诊子痈 508
(四)诊子痰 509
(五)诊囊痈 509
(八)诊精浊 510
(六)诊脱囊 510
(七)诊精癃 510
(九)诊阴肿 511
(十)诊阴蚀 511
九、甲疽诊法 511
十、臁疮诊法 512
十一、褥疮诊法 512
十二、周围血管、病诊法 512
(一)诊脱疽 512
(三)诊股肿 513
(二)诊青蛇毒 513
(一)诊水火烫伤 514
十三、外伤病诊法 514
(二)诊冻疮 515
(三)诊毒蛇咬伤 515
(四)诊破伤风 516
(五)诊疯犬咬伤 516
十四、丹毒诊法 517
十五、皮肤病诊法 517
(三)诊疣目 518
(一)诊热疮 518
(二)诊蛇串疮 518
(四)诊扁瘊 519
(五)诊鼠乳 519
(六)诊尖锐湿疣 519
(七)诊传染性红斑 520
(八)诊脓窝疮 520
(九)诊类丹毒 520
(十)诊麻风 521
(十一)诊霉疮 522
(十二)诊白秃疮 523
(十三)诊肥疮 524
(十四)诊圆癣 524
(十五)诊鹅掌风 524
(十六)诊湿脚气 525
(十七)诊灰指(趾)甲 525
(十八)诊紫白癜风 526
(十九)诊疥疮 526
(二十)诊虫咬皮炎 526
(二十二)诊黄水疮 527
(二十一)诊湿疮 527
(二十三)诊接触性皮炎 528
(二十四)诊药毒 528
(二十五)诊四弯风 529
(二十六)诊瘾疹 530
(二十七)诊土风疮 530
(二十八)诊摄领疮 531
(二十九)诊风瘙痒 531
(三十)诊顽湿聚结 531
(三十三)诊鸡眼 532
(三十一)诊痱子 532
(三十二)诊皲裂疮 532
(三十四)诊胼胝 533
(三十五)诊猫眼疮 533
(三十六)诊瓜藤缠 533
(三十七)诊腓腨疽 534
(三十八)诊风热疮 534
(三十九)诊白疕 535
(四十一)诊流皮漏 536
(四十二)诊红蝴蝶疮 536
(四十)诊紫癜风 536
(四十三)诊天疤疮 537
(四十四)诊火赤疮 539
(四十五)诊登豆疮 539
(四十六)诊皮痹 539
(四十七)诊狐惑病 540
(四十八)诊白驳风 540
(四十九)诊黧黑斑 541
(五十)诊白屑风 541
(五十一)诊面游风 541
(五十三)诊酒渣鼻 542
(五十二)诊粉刺 542
(五十四)诊油风 543
(五十五)诊蟹足肿 543
(五十六)诊淋病 543
十六、肛门、直肠病诊法 544
(一)诊内痔 544
(二)诊赘皮外痔 545
(三)诊静脉曲张性外痔 545
(四)诊血栓痔 545
(七)诊肛痈 546
(五)诊混合痔 546
(六)诊肛裂 546
(八)诊肛漏 547
(九)诊脱肛 547
(十)诊悬珠痔 548
(十一)诊息肉痔 548
(十二)诊骶尾部畸胎瘤 548
(十三)诊骶尾部囊肿窦 548
(十六)诊直肠前突 549
(十四)诊肛门直肠狭窄 549
(十五)诊肛门失禁 549
(十七)诊盆底肌痉挛综合征 550
(十八)诊肛门瘙痒病 550
(十九)诊肛门湿疡 550
(二十)诊锁肛痔 551
(二十一)诊沿肛痔 551
十七、肠梗阻诊法 551
一、骨折诊法 553
第七节 骨伤科病诊法 553
二、脱位诊法 554
三、落枕诊法 555
四、颈椎病诊法 555
五、肩周炎诊法 555
六、肩关节扭伤挫诊法 556
七、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诊法 556
八、冈上肌肌腱炎诊法 556
九、肩峰下滑囊炎诊法 556
十二、桡骨小头半脱位诊法 557
十三、肱骨外上髁炎诊法 557
十、肘关节软组织扭挫伤诊法 557
十一、肘后滑囊血肿诊法 557
十四、腕关节扭挫伤诊法 558
十五、腕三角纤维软骨损伤诊法 558
十六、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诊法 558
十七、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诊法 558
十八、掌指关节扭挫伤诊法 559
十九、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诊法 559
二十、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诊法 559
二十一、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诊法 559
二十三、股内收肌损伤诊法 560
二十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法 560
二十四、股四头肌扭挫伤诊法 561
二十五、髌上滑囊血肿诊法 561
二十六、膝部滑囊炎诊法 561
二十七、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法 561
二十八、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诊法 562
二十九、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法 562
三十、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诊法 562
三十一、髌下脂肪垫损伤诊法 562
三十四、踝关节扭伤诊法 563
三十三、胫骨结节骨骺炎诊法 563
三十二、髌骨软化症诊法 563
三十五、腓骨长短肌腱滑脱诊法 564
三十六、跖跗关节扭伤诊法 564
三十七、跖管综合征诊法 564
三十八、腱鞘囊肿诊法 564
三十九、背肌筋膜炎诊法 565
四十、急性腰扭伤诊法 565
四十一、腰肌劳损诊法 565
四十三、棘上韧带损伤诊法 566
四十四、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诊法 566
四十二、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法 566
四十五、骶髂关节损伤诊法 567
四十六、腰椎椎管狭窄症诊法 567
四十七、梨状肌综合征诊法 567
四十八、臀上皮神经损伤诊法 568
四十九、头部内伤诊法 568
五十、胸部内伤诊法 568
五十一、腹部内伤诊法 569
五十二、四肢挤压伤诊法 569
五十三、筋膜间隔区综合征诊法 569
参考资料目录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