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 情报学理论研究进展 1
第一节 关于情报学的认识 1
一、情报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1
二、情报学的学科名称 2
三、情报学的学科地位 4
第二节 基础理论研究 5
一、情报学理论体系的研究 5
二、情报学哲学基础的研究 11
三、情报学方法论的研究 13
第三节 情报学的分支学科 15
一、情报经济学 16
二、情报计量学 18
三、情报检索理论 20
四、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21
第四节 情报学的未来 23
一、时代特征 24
二、情报学的历史使命与发展 27
第二章 情报学的理论基础 33
第一节 情报学理论基础的涵义与分析框架 33
一、基本概念 33
二、分析框架 34
第二节 情报学理论基础的哲学观 35
一、几种哲学观 35
二、情报的对立统一关系 38
第三节 情报学理论基础的体系观 41
一、情报学理论体系的比较 41
二、情报学的综合发展方向 45
第四节 情报学理论基础的实践观 47
一、“大情报”观与“小情报”观 47
二、“大过程”观与“混沌”现象 49
一、科学研究方法 57
第一节 方法论与学科建设 57
第三章 情报学方法论 57
二、方法论 58
三、方法论与学科建设 60
第二节 情报学方法论的理论研究 62
一、情报学方法论的性质与作用 62
二、情报学发展过程中的方法论 65
三、情报学派与情报学方法论 69
第三节 情报学方法论的结构体系 73
一、情报学方法论的研究内容 73
二、情报学方法论的结构体系 75
第四章 用户情报行为研究 80
第一节 用户情报行为的决策观 81
一、用户情报行为的决策性本质 82
二、决策学派的理论意义 84
第二节 用户情报行为的时间结构 87
一、情报需求 88
二、情报获取 90
三、情报理解 91
四、情报利用 92
第三节 用户情报行为的空间结构 94
一、基本概念 94
二、空间结构的“二元对立”分析 96
一、西蒙的管理组织决策理论 102
第四节 组织决策影响下的用户情报行为 102
二、组织决策的情报过程 103
第五章 信息交流与“栈”理论 108
第一节 “大情报”、“小情报”与信息交流 108
一、“大情报”、“小情报”与社会信息化 108
二、信息交流 109
第二节 信息交流的基本概念 111
一、信息与交流 111
二、信息交流:定义与特征 114
三、信息行为 117
四、信息交流的要素 118
第三节 信息交流模型概述 119
一、通讯的数学模型 119
二、传播学模型 120
三、社会学模型 122
四、科学交流模式 123
五、管理学模型 123
六、情报学模型 124
第四节 信息交流的栈理论 125
一、社会信息流 125
二、栈理论 125
三、信息交流的代理 128
第五节 信息交流中的三种信息观 129
一、S信息观 129
二、R信息观 130
三、A信息观 131
第六章 情报信息交流中的对数变换 134
第一节 对数透视变换与情报对数律 134
一、对数透视法则 134
二、信息交流中的对数变换 136
第二节 时间对数变换 138
一、时间对数变换 138
二、时间对数变换与情报老化 141
一、信息传递的空间对数变换 142
第三节 空间对数变换 142
二、空间对数变换时的信息量特征 143
第四节 学科(行业)对数变换 147
一、学科对数变换 147
二、学科对数变换与学科相关性分析 148
第五节 信息衰减与增值原理 151
一、信息衰减的形式 151
二、信息衰减的原因 153
三、信息增值原理 154
四、信息增值的原因 155
一、信息保真原理 157
第六节 信息传递的保真原理与冗余原理 157
二、信息冗余原理 158
第七章 信息产业的结构与发展策略 161
第一节 信息产业的概念与基本构成 161
一、产业结构的演变 161
二、信息产业的崛起 162
三、信息产业结构 166
第二节 信息产业的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 170
一、研究信息产业的方法论问题 170
二、信息产业运行机制的特征 171
三、信息产业的发展模式 175
一、系统目标与边界 177
第三节 信息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177
二、子系统及其因果链 179
第四节 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 187
一、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187
二、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 190
第五节 我国信息产业政策的构想 193
一、信息产业的规模适度性政策 194
二、信息市场机制的完善政策 196
三、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政策 198
四、信息产业的人才培养政策 199
五、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政策 200
六、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201
第八章 社会经济信息化 206
第一节 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意义与特征 206
一、开发信息资源与信息化 206
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与特征 209
第二节 外向型经济与信息化 213
一、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 213
二、外向型经济需要信息化 214
三、为外向型经济提供信息保障 218
第三节 “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221
一、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提出 222
二、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原则和内容 223
三、信息高速公路的服务功能和效益 224
四、强烈反响和对策 226
第四节 加快我国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 229
一、统筹规划,协调步调 230
二、明确信息化不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231
三、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232
四、加强信息市场建设 233
五、加强信息专业队伍建设 233
第一节 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236
一、信息系统的系统、要素、环境 236
第九章 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研究 236
二、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涨落 237
三、信息系统的过程、状态、变换 238
四、信息系统的信息、控制、反馈 239
五、信息系统的类型、层次、演化 240
六、信息系统的有序、无序、自组织 241
第二节 信息系统的兼容性 242
一、信息系统兼容性的含义 242
二、研究信息系统兼容性的重要意义 243
三、信息系统兼容性的几组基本概念与范畴 244
四、信息系统兼容性的实现途径 247
第三节 信息系统的安全 248
一、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 249
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 250
第四节 我国公用数据通信网的发展及其对信息系统建设的影响 254
一、我国公用数据通信网的发展 254
二、公用数据通信网的发展对信息系统 257
建设的影响 257
第五节 全球网络化道路上的障碍 264
一、Internet网的历史与现状 264
二、全球网络化道路上的障碍 266
第一节 情报政策的制订 273
一、关于情报政策概念 273
第十章 情报政策与法规 273
二、研究、制订国家情报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76
三、情报政策的范围与内容 279
第二节 国外情报政策的比较研究 283
一、前苏联的情报政策 283
二、美国的情报政策 285
三、日本的情报政策 288
四、印度的科技情报政策 291
第三节 我国情报政策的目标、模式与结构 293
一、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发展政策 294
二、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的形成 298
三、情报(信息)立法研究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