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加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研究和教育 朱开轩 1
第一部分 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3
方法论问题 刘大年 3
认识近代国情的几个重大历史是非 李文海 杨东梁 28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史学研究 龚书铎 37
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和发展道路 沙健孙 50
评“告别革命”论 谷方 69
“告别革命”论错在哪里? 张海鹏 86
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若干原则性争论 张海鹏 95
略谈外国侵略与近代中国的“开关” 张海鹏 111
近代史上中外经济关系的全方位评价 汪敬虞 120
略论90年代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方克立 145
关于近年宋近代史人物评价的问题 郑师渠 166
第二部分 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若干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评价问题 185
关于鸦片战争和林则徐、琦善的历史评价问题 萧致治 许增紘 185
如何评价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有关的历史人物 郭毅生 214
论救亡与启蒙的关系——对戊戌维新运动的一点思考 金冲及 230
正确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龚书铎 238
辛亥时期的志士仁人为什么选择了革命? 李文海 刘仰东 250
论五四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兼论救亡与启蒙的相互促进 彭明 259
怎样评价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 沙健孙 275
他们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五四时期先进青年思想变动轨迹的剖析 金冲及 290
抗日战争的几个问题 刘大年 309
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选择 沙健孙 344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学术讨论会综述 363
第三部分 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的动态 363
[学者发言摘要] 370
要重视近现代史研究的历史观和方法论问题 龚书铎 370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史学发展的关键 戴逸 372
马克思主义是史学研究最根本的方法 刘大年 374
创新不能违背事实 金冲及 376
历史研究要从史实出发 胡绳武 378
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出发点 张海鹏 380
研究历史要靠历史事实 耿云志 382
历史研究不能从假定出发 杨天石 384
重视史学的社会功能 梁柱 385
呼唤健康的学术争鸣 李文海 388
“五四运动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道路”学术讨论会综述 393
[学者发言摘要] 398
五四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龚书铎 398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几个重大问题 李文海 399
不能否定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张海鹏 401
超越五四不是向后翻到旧传统中去 耿云志 402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为爱国政治运动是历史的必然 萧超然 404
五四时期国人向往社会主义的两点启示 朱汉国 405
两种不同性质的思想启蒙 林华国 406
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与政治关怀 宋小庆 408
对五四反传统的几点评估 程虎啸 409
清除殖民文化心理 挺起中华民族脊梁 李文海 龚书铎 张海鹏 411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若干争论问题的观点摘编 宫平 辑 418
编后记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