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定义、计算所需数据 1
第1节 前言(1957年版) 1
第2节 催化裂化所用符号 1
第3节 转化率的定义 2
第4节 计算所需数据 3
第5节 裂化技术委员会的现行决定标准和建议 9
第二章 转化率与各操作条件的关系 14
第1节 各操作条件之相互关系 14
第2节 相对活性因数(A)(3A催化剂) 18
第3节 剂油此-空速因数(B) 22
第4节 平均油分压 24
第5节 汽提蒸汽有效因数(SE)(仅适用于下行式装置) 25
第6节 压力因数(P)、水合因数(H)和温度因数(T) 26
第7节 进料性质因数(F)(暂行方法) 28
第8节 油浆因数(S)与再生催化剂碳含量因数(R) 30
第9节 反应床层绕速度(基于空反应器)之估计 32
第10节 反应器效率因数(V) 34
第11节 热转化率 35
第三章 回炼催化裂化诸产品的产率 37
第1节 回炼裂化操作计算说明(暂行方法) 37
第2节 裂化循环进料所得循环柴油的产率 42
第3节 终切割点650°F以上循环进料的芳烃指数 43
第4节 进料芳烃指数校正(暂行方法) 44
第5节 轻循环柴油的芳烃指数 44
第6节 转化率对循环进料芳烃指数和环烷烃指数的影响 45
第7节 反应温度对循环进料芳烃指数的影响 46
第8节 循环进料的裂化性能 46
第9节 回炼油数量的推算 48
第1节 总说明 49
第四章 气态烃产率 49
第2节 氢气产率 51
第3节 甲烷产率 56
第4节 乙烯产率 61
第5节 乙烷产率 65
第6节 丙烯产率 70
第7节 丙烷产率 74
第8节 总丁烯馏分产率 78
第9节 异丁烷产率 82
第10节 正丁烷产率 87
第11节 戊烯馏分产率 90
第12节 戊烷馏分产率 95
第13节 硫化氢产率 98
第1节 总说明 100
第五章 碳的产率 100
第2节 进料因数(F) 103
第3节 校正430转化率因数(C2) 105
第4节 进料20%点因数(FT)与20+转化率因数(C1) 107
第5节 反应温度因数(T)和油分压因数(P) 110
第6节 剂油此-再生催化剂含碳量因数(R) 112
第7节 产碳-反应器水蒸汽因数(W) 113
第8节 塔底回炼油因数(S) 114
第9节 反应效率因数(V) 115
第10节 附加碳(Fc) 116
第11节 可汽提碳 117
第12节 催化碳中的当量氢(3A催化剂) 118
第13节 从待生催化剂上汽提油 120
第14节 催化汽提碳的估计 122
第1节 C5—430°F汽油的产率 123
第六章 液体产品的产率和性质 123
第2节 C5—430°F汽油的挥发度 127
第3节 C5—430°F汽油的雷特蒸汽压 130
第4节 C5—430°F汽油的挥发度——5%、90%点温度 131
第5节 C5—430°F汽油的净CFR研究法调合辛烷值 132
第6节 ASTM辛烷值(净的或加铅的ASTM-CFRR辛烷值评价) 136
第7节 车用汽油的受铅性(CFRR辛烷值) 137
第8节 研究法调合指数与CFRR辛烷值和受铅性因数的关系 138
第9节 C5—430°F汽油的比重 140
第10节 C5—350°F汽油的产率(埃索超级汽油) 142
第11节 C5—350°F汽油的性质(挨索超级汽油)(挥发度、雷特蒸汽压、研究法调合辛烷值、受铅性等) 144
第12节 总循环柴油的API比重 146
第13节 >650°F循环柴油的产率 148
第14节 >650°F循环柴油的API比重 150
第15节 >650°F循环柴油的平均沸点 152
第16节 >700°、>800°和> 950°F循环柴油的产率 153
第17节 >650°F循环柴油的粘度和倾点 154
第七章 进料性质 156
第1节 API比重、平均沸点和柴油 指数的关系 156
第2节 比色散—汞钠光比色散与氢光比色散的关系 157
第3节 直馏油比色散 157
第4节 分子量与100°F赛氏粘度的关系 158
第5节 分子量与210°F赛氏粘度的关系 159
第6节 分子量与122°F赛氏粘度的关系 159
第7节 特殊进料的校正因数 160
第8节 由粘度和此重估计芳烃指数及环烷烃指数的方法 160
第9节 各种不同温度下的原油组成 163
第10节 芳烃指数、环烷烃指数与柴油指数的关系 164
第11节 芳烃指数、环烷烃指数、API此重扣沸点的关系(暂行方法) 165
第1节 相对活性因数(A)(3A催化剂) 167
第八章 催化剂性质 167
第2节 相对活性因数(A)(11号催化剂) 170
第3节 相对活性因数(A)(3E催化剂) 171
第4节 相对活性和%D+L与KOH法及芳烃吸附法的关系(3A催化剂) 173
第5节 各种新旧方法测出的催化剂活性(3A催化剂) 174
第6节 各种新旧方法测出的催化剂活性(3A催化剂) 175
第7节 催化剂活性的推持(3A催化剂) 176
第8节 产碳因数的基础 177
第9节 3A催化剂产碳因数的估算 179
第10节 产气因数的基础 182
第11节 3A催化剂产气因数的估算 184
第2节 进料性质 186
第4节 裂化热 186
第3节 转化率和催化剂的性质 186
第1节 补充资料讨论 186
第九章 补充数据和资料 186
第十章 碳燃烧速率 218
第1节 依据 218
第2节 说明 218
第3节 注意事项 219
第4节 举例 219
第十一章 蒸馏关系 222
第1节 蒸馏关系讨论 222
第2节 根据ASTM蒸馏推算15/5蒸馏(简法) 228
第3节 柴油中汽油的含量和粗汽油中柴油的含量的估计 231
第4节 根据ASTM蒸馏推算15/5蒸馏(详细方法) 233
第5节 10毫米与760毫米汞桂的压力下蒸馏温度的关系 235
第6节 根据15/5蒸馏推算ASTM蒸馏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