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党的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6
一 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6
(一) 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创立过程 27
(二) 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 31
(三) 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特点 38
二 列宁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9
(一) 列宁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39
(二) 列宁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 43
(三) 列宁对执政党的建设问题的探讨 46
(四) 列宁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特点 49
三 毛泽东思想党的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50
(一) 毛泽东思想党的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50
(二) 毛泽东思想党的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 53
(三) 毛泽东思想党的建设理论的特点 56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60
一 党的阶级基础 60
(一) 工人阶级的根本特性和优秀品质 61
(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63
二 党的指导思想 65
(一)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革命党 66
(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党更要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71
三 党的根本宗旨 73
(一) 党的根本宗旨是由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73
(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74
四 党的奋斗目标和初级阶段的任务 77
(一) 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77
(二) 社会主义是实现最终目标的必由之路 80
(三) 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 82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91
一 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91
(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91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94
二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98
(一) 只有改善党的领导 才能加强党的领导 98
(二) 改善党的领导是党的现状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 99
三 实行党政职能分开 加强党的领导 100
(一)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100
(二) 党政职能分开及其必要性 102
四 党的领导的内容和主要方式 106
(一) 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 106
(二) 实现党的领导的主要方式 107
五 党的领导方法 112
(一)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 113
(二) 调查研究 114
(三) 科学决策 116
(四)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118
(五) 突出中心 统筹兼顾 120
第四章 改革开放下党的思想建设 122
一 保持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一致 122
(一) 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要求 122
(二) 思想统一是党团结统一的基础 123
二 思想建设是建设党的首要任务 125
(一) 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极端重要性 126
(二) 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建设党 129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130
三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当前思想建设的首要问题 130
(二) 认清国情的极端重要性 131
(三) 肯定我国社会性质 坚定远大理想 133
四 在基本路线要求下的思想建设 134
(一) 要以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来加强思想建设 135
(二) 要以经得起两个严峻考验来检验思想建设 137
(三) 思想建设要同制度建设和加强纪律结合起来 139
五 改进和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140
(一)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41
(二)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深入人心 141
(三)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必须改进 143
(四) 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144
(一) 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形成过程 147
一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根本的组织原则 147
第五章 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147
(二)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149
(三) 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公认的基本组织原则 150
二 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 154
(一) 对民主和集中的不同认识和实践 154
(二) 对民主和集中应在总体上有科学的 辩证统一的理解 156
(三) 增强党员民主意识 强化党的纪律 162
三 坚持集体领导原则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166
(一) 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 166
(二) 集体领导必须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168
(三) 加强和改革党的制度建设 170
第六章 从严治党 严肃党的纪律 175
一 从严治党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基本原则 176
(一) 从严治党原则的基本内容 176
(二) 从严治党的必然性 178
(三) 从严治党的实现原则及其功能 180
二 改革开放条件下治党更要严 184
(一) 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和党的沉重负荷 185
(二) 改革开放使党的建设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 188
(三) 改革开放对党的自我更新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0
三 加强党的纪律是从严治党的重要环节 193
(一) 纪律是巩固和统一党组织的保证机制 193
(二) 党的纪律的基本属性 194
(三) 现有党纪的缺陷 加强完善党纪的必要 197
四 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198
(一) 从严治党必须以法律为武器 199
(二) 从严治党和法律规范的一致性 200
(三) 从严治党必须正确处理法律和纪律的关系 201
(一) 无产阶级政党历来重视基层组织建设 204
第七章 党政职能分开后的基层组织建设 204
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建设的基础 204
(二) 基层党组织在党的组织体系中的地位 206
二 实行党政职能分开以后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208
(一) 城市党组织的属地化管理 209
(二)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形式的改革 210
(三) 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政工队伍 212
(四) 在个体工商业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213
三 实行党政职能分开以后基层党组织职能的转变 214
(一) 基层党组织职能的重大转变 214
(二) 必须更新观念 健全制度 218
四 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221
(一)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意义 221
(二)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主要环节 223
一 共产党员的标准 党员的义务和权利 228
第八章 严格党员标准 提高党员素质 228
(一) 党章规定党员义务和权利的重要意义 229
(二) 党员义务和权利的内容是逐步完善的 230
(三) 正确理解党员义务和权利的辩证统一关系 233
二 提高党员素质是搞好执政党建设的基础一环 235
(一) 当前强调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意义 236
(二)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全面提高党员素质 238
三 严肃地积极地培养和接收新党员 243
(一) 严格党员标准 245
(二) 严格对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 246
(三) 严格入党手续 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 247
(四) 发展党员要突出重点 248
四 经受两个考验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249
(一) 党员不够合格的主要表现 250
(二) 严于律己 经得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严峻考验 251
第九章 改革干部制度 提高干部素质 255
一 干部概念和干部制度 255
(一) 一般的干部概念和干部制度 255
(二) 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干部概念和干部制度 256
二 党的干部的本质 地位和作用 257
(一) 党的骨干和人民公仆 257
(二) 干部的“中介”和“服务”作用 259
三 党的干部的素质要求 263
(一) 确定干部素质要求的依据 264
(二) 干部素质要求的基本内容 266
四 增强和保证干部素质的基本途径 274
(一) 干部的培养教育 275
(二) 干部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278
一 党的领袖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组成的集团 285
第十章 党的领袖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85
(一) 人民群众的实践造就革命政党的领袖 286
(二)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是被选出来的一个集团 288
(三) 正确评价领袖人物的功过 289
二 党的领袖的伟大作用 290
(一) 创立和发展科学理论 指明斗争的正确方向 291
(二) 团结全党实现统一领导的核心 292
(三) 临危不惧 力挽狂澜 带领党和群众夺取胜利 292
三 正确处理群众 阶级 政党和领袖之间的关系 293
(一) 正确维护领袖人物的威信 保证党和人民对他们的监督 296
(二) 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299
(三) 建立健全和改革领导制度和其他制度 301
四 培养和选拔接班人 302
(一) 培养和选拔接班人是一项伟大的战略任务 306
(二) 坚持新老干部的合作和交替 308
(三) 依靠党的领导集体选拔接班人 310
(四) 加强对干部的培训 312
第十一章 党风的科学概念和发展规律 314
一 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314
(一) 执政党党风问题极端重要性的科学依据 316
(二) 党风问题的科学论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18
二 党风的科学概念和特性 321
(一) 党风的科学概念 322
(二) 党风的特性 323
三 党风的发展规律 325
(一) 党风与党的政治路线密切相联系 325
(二) 党风与党性和世界观紧密联系 327
(三) 党风具有可变性时代性的特点 330
(四) 党风的繁衍受社会心理的影响 331
第十二章 改革开放 发展商品经济与党风建设 334
一 改革开放对党风建设的双重影响 334
(一) 改革开放对党风建设的积极影响 335
(二) 改革开放给党风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 338
二 发展商品经济对党风建设的双重影响 340
(一) 发展商品经济为党风建设提供的有利条件 341
(二) 发展商品经济给党风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 346
三 根本出路在于加强制度建设和党员世界观改造 349
(一)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建立严格的制约机制 350
(二) 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世界观改造 355
第十三章 坚持党的团结 正确解决党内矛盾 362
一 党的团结是党夺取胜利的保证 362
(一) 党的团结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363
(二) 增强党的团结必须明确的几个基本原理 365
二 党的团结是在坚持原则基础上的团结 368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党的团结的思想基础 368
(二) 党的正确路线和政策是团结的政治基础 369
(三)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团结的组织基础 369
三 两类矛盾的理论和党的团结 371
(一) 两类矛盾理论的提出和斗争的曲折 371
(二) 当前党内矛盾和斗争的新情况新问题 373
四 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375
(一) 解决党内矛盾增强团结的有力武器 375
(二) 团结--批评--团结方针的提出和推广 377
(三) 正确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379
五 正确地开展反对错误思想的斗争 正确地对待犯错误的同志 383
(一) 开展反对错误思想的斗争要实事求是 383
(二) 与人为善 治病救人 385
(三) 批评的方式应当和风细雨以理服人 387
第十四章 掌握运用统一战线法宝 加强党的建设 389
一 掌握统一战线法宝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389
(一) 统一战线是完成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重要武器 389
(二) 中国共产党掌握统一战线法宝的曲折过程 393
(三) 统一战线根本要求是建立党与非党联盟 394
二 加强党的建设同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关系 396
(一) 党的路线和党的策略的一致性 397
(二) 党的政策和党的策略的一致性 398
(三) 党的作风建设 组织建设与统一战线工作的关系 399
(四) 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有利于党的巩固和发展 399
三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401
(一) 建国以后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和挫折 401
(二) 共产党员应是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模范 402
(三)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奋斗 405
第十五章 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原则 406
一 共产党人是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 406
(一) 共产党人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必然性 407
(二) 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反对反动的民族主义 409
二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与党的建设 413
(一) 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一个根本原则 414
(二) 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416
三 正确处理党与党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421
(一) 独立自主的原则 421
(二) 完全平等的原则 422
(三) 互相尊重的原则 424
(四) 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 425
结束语 430
后记 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