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与方法 从熊十力到牟宗三》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家栋著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61018231
  • 页数:35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探求真实的存在: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11

一、思想特质与学思历程 11

(一)“不是为专家之业” 11

(二)援佛人儒,归宗于《易》 14

(三)新儒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21

二、哲学与科学的划界:哲学就是本体论 26

(一)哲学与科学宜“分其种类,别其方法” 27

(二)不可“把真和善分作两片说” 31

三、“以体用不二立宗” 36

(一)体用与有无 38

(二)体用与“亲与子” 42

(三)体用与动静(翕辟) 46

(四)“混真俗为一谈” 51

四、儒家心性本体论的重建 55

(一)体用与心性 55

(二)个体之心与宇宙之心 58

(三)本心即本体 64

(四)性智统辖量智 73

(五)梁、熊心性论之差异 76

五、“性、量分途”的哲学方法论 80

(一)科学方法与玄学方法 80

(二)表诠与遮诠 85

(三)理智与超理智 88

(四)体用不二与性修不二 92

第二章 分析的玄学:冯友兰的新理学 97

一、从哲学史家到哲学家 97

二、“贞元六书”的逻辑结构 103

三、运用逻辑分析方法重建儒家的形上学 112

(一)“形上学是不能推翻底” 112

(二)实际与真际:“理世界”的新论证 120

(三)对程朱理气说的改造 129

(四)改造程朱理学的意义 136

(一)立德、立功,也要立言 145

四、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 145

(二)“对于经验作逻辑底释义” 148

(三)“烘云托月”的负的方法 156

1.直觉是方法,亦或只是一种经验 156

2.“讲形上学不能讲” 161

3.负的方法评析及其与梁、熊的比较 166

五、新理学的基本精神及其限制 170

(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的结合点 171

(二)新理学体系的逻辑发展与内在矛盾 177

(三)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接着宋明理学讲:义利之辨与人生境界说 184

(四)接着冯先生讲 193

一、思想分期与主要著作 199

第三章 陆王心学的现代形态: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上) 199

二、“本中国内圣之学解决外王问题” 205

(一)新外王是儒家人文主义现代发展的中心课题 206

(二)儒家内圣之学开出科学与民主是可能的吗? 208

(三)儒家内圣之学如何开出科学与民主? 211

三、疏解儒释道三教义理 214

(一)“境界形态”与“实有形态” 215

(二)天台宗代表佛教传入中国后之“最后的消化” 216

(三)朱子是“别子为宗” 218

四、儒家道德的形上学之发展历程与基本精神 221

(一)“道德的形上学”之界定 223

(二)从原始儒学到宋明新儒学 228

(三)儒家道德的形上学的基本精神 235

1.即内在即超越 235

2.即存有即活动 239

3.即道德即宗教 246

第四章 陆王心学的现代形态: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下) 251

一、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分及其意义 251

(一)物自身是“价值意味的概念” 252

(二)康德只知物自身的消极意义 259

二、智的直觉与中西哲学的划界 265

(一)人类何以不能有智的直觉 266

(二)智的直觉之思辨的证立 270

(三)智的直觉之实践的证立 274

三、从康德的实践理性到儒家的心体性体 279

(一)康德哲学的“良心”与儒家哲学的“良知” 282

(二)自由意志与神圣意志 285

(三)道德的自觉与自愿 288

四、两层存有论 291

(一)存有论层次的区分 291

(二)无执的存有论 297

1.接着康德讲 298

2.价值的形上学 303

3.实践的形上学 306

4.超越的形上学 311

(三)执的存有论 314

1.知性的存有论性格 314

2.良知坎陷与“识心之执” 318

五、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检讨 329

(一)道德的理想主义及其限制 329

(二)道德的形上学检讨 340

1.道德实体与宇宙实体:一个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340

2.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价值取向上的偏失 346

3.从道德实践到社会实践:传统哲学精神的继承与转化 350

后记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