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3
第一章 中国古代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3
第一节 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提出和延伸 4
第二节 关于国家经济管理职能客观必要性的论点 13
第二章 中国古代宏观经济管理实践 28
第一节 管理经济的机构 28
第二节 管理经济的职能 36
第三节 管理经济的方式 51
第四节 管理经济的手段 60
第三章 中国古代宏观经济管理效果 73
第一节 宏观经济管理的积极效果 73
第二节 宏观管理作用受到的限制 96
第二篇 夏商周(西周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国家宏观管理 111
第四章 国家管理机构和经济管理职能的产生 111
第一节 国家管理机构的产生 111
第二节 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产生 123
第五章 集权与分权结合条件下中央和地方管理作用的发挥 129
第一节 地方自治与地方分权 129
第二节 中央和地方管理作用的发挥 140
第六章 农工商并重的经济管理政策 149
第一节 高度重视农业的管理政策 149
第二节 积极发展工商业的管理政策 164
第三篇 战国秦汉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国家宏观管理 181
第七章 变革生产关系与国家宏观管理 181
第一节 变革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历史必然性 181
第二节 新兴封建国家的宏观管理在变革生产关系中的作用 188
第三节 吸收先进思想,为变革生产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195
第八章 对不同经济部门实施宏观调控 206
第一节 重农抑商禁末政策的实施及其理论基础 206
第二节 经济管理手段的调控及其实质 218
第三节 重农抑商禁末政策对新兴封建经济发展的作用 229
第九章 创造较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237
第一节 运用中央集权力量促进、保证经济发展 237
第二节 “与民休息”与稳定政局、发展生产 248
第四篇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国家宏观管理 267
第十章 经济管理体制的兴革 267
第一节 土地管理体制的兴革 267
第二节 国民经济管理方法的改进 285
第十一章 财政管理体制的兴革 293
第一节 赋役管理体制的兴革 294
第二节 户籍管理制度的兴革 312
第十二章 政治管理体制的兴革 320
第一节 改革国家体制,提高管理效能 320
第二节 改革官吏制度,提高官吏队伍素质 330
第三节 法制的加强与改善 343
第五篇 五代宋辽金元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国家宏观管理 355
第十三章 从北宋经济的曲折起伏看国家的管理 355
第一节 北宋前期的经济高涨与国家管理 356
第二节 北宋中期(仁宗、英宗时期)的经济跌落与国家管理 365
第三节 北宋中期(神宗时期)的经济回升与国家管理 374
第四节 北宋后期的经济衰退与国家管理 382
第五节 从北宋经济的曲折起伏看国家的管理 388
第十四章 国家管理方式适应生产方式而转变 392
第一节 入主中原少数民族的国家管理方式与汉民族先进生产方式的矛盾冲突 393
第二节 入主中原少数民族国家管理方式的转变 401
第十五章 商业政策的变化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419
第一节 商业政策变化的前因 419
第二节 商业政策发生的变化 423
第三节 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与商品经济的繁荣 431
第四节 商业发展中的货币管理 438
第六篇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的经济发展与国家宏观管理 453
第十六章 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农业经济的继续发展 453
第一节 土地占有关系的调整 453
第二节 分配关系的调整 463
第三节 人身依附关系的调整 472
第四节 农业经济的继续发展 477
第十七章 经济政策的放宽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481
第一节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 482
第二节 国家对商品经济发展在政策上的放宽 489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501
第十八章 国家管理在新的生产关系产生和发展中的影响 508
第一节 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的积极影响 509
第二节 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的阻碍 520
第七篇 规律与启示 537
第十九章 规律与启示 537
第一节 国家必须对微观经济减少干预和对宏观经济加强调控 537
第二节 国家管理必须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552
第三节 不断改革管理制度,增强对生产力的适应性 561
第四节 根据国计民生需要组织调节经济是宏观管理之要义 572
第五节 国家必须整肃政治,为有效调控经济提供保证 586
后记 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