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导论 3
关于自然的科学和关于社会的科学 3
社会生活的基础--物质生产 5
劳动 5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6
生产资料 7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8
生产方式 10
政治经济学是历史的科学 10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党性 12
1.人类社会的产生 14
美国的“猿猴诉讼” 14
我们从哪里知道原始社会? 14
第一章 原始社会 14
第一篇 资本主义前的生产方式 14
劳动创造了人 15
2.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6
阶级是从来就有的吗? 16
是共同生活呢,还是单独生活呢? 17
取得生活资料的方式 18
劳动工具的发展。火的发现 19
简单合作。共同劳动和公有制 20
分工 21
农业的畜牧业 22
氏族制度 23
母权制氏族和父权制氏族 24
3.原始制度的瓦解 25
关于“黄金时代”的神话 25
原始共产主义 25
社会分工的交换的产生 26
私有制的产生。原始制度的灭亡 27
村社 28
第二章 奴隶占有制度 29
1.奴隶占有制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9
奴隶制的产生。国家的萌芽 29
从父权奴隶制到奴隶占有制的生产方式 30
交换的发展 31
货币的出现 31
商业和高利贷 32
债务奴隶制 33
对奴隶的剥削 33
会说话的工具 35
技术的停滞 36
低下的劳动生产率 37
补充奴隶的来源 37
奴隶占有制度的矛盾的发展 38
奴隶占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38
2.奴隶占有制度的灭亡 38
战争的破坏性的影响 39
小生产者的破产 40
罗马的无产者 41
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大生产的衰落 41
奴隶占有制社会的阶级斗争 42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奴隶制 43
第三章 封建制度 44
1.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44
西欧封建主义的产生 44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45
俄国封建主义的产生 46
封建的“阶梯” 46
封建割据 47
技术的状况 48
自然经济的统治 48
封建剥削。徭役和代役租 49
封建地租及其形式 50
农奴的奴隶制 51
封建剥削下的经济发展的可能性 52
中世纪的城市 53
手工业 54
行会和商会 55
封建生产概述 56
2.封建制度的灭亡 57
封建制度的矛盾的发展 57
商业和高利贷的发展 57
农奴的斗争。资产阶级革命 59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封建主义残余 60
1.商品生产 61
商品生产的产生条件 61
甲、垄断前的资本主义 61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产生 61
第二篇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61
简单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 62
商品及其属性 63
供求的比例关系 64
生产费 64
商品的效用 65
各种不同商品的共同属性:它们都是劳动产品 65
价值的基础是劳动 66
社会必要劳动 67
商品价值和劳动生产率 68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商品生产的发展 68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69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70
价值是社会关系 71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怎样起作用? 72
商品拜物教 73
货币 74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 75
流通手段 76
流通所需的货币量 77
危机的可能性 77
积累手段 79
支付手段 79
世界货币 80
纸币。通货膨胀 80
货币的势力 81
2.资本的原始积累 83
资本主义是怎样产生的 83
资本主义产生的两个条件 83
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 84
俄国的剥夺农民土地 85
“解除”农民的土地 85
为资本建立国内市场 87
资本家手中财富的积累 87
沙皇俄国大量财富的积累 89
第五章 资本主义剥削 90
1.剩余价值的生产 90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利润 90
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泉源 91
劳动力成为商品 92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93
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 94
剩余价值 94
对剩余劳动的豺狼似的贪婪 95
资本 96
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 97
剩余价值率 98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98
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办法 99
超额剩余价值 101
2.从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工厂 101
资本主义在工业中发展的三个阶段 101
简单协作 102
分工 103
工场手工业 103
工场手工业的历史作用 104
大机器工业 105
资本主义应用机器的界限 106
资本主义应用机器的矛盾 107
是刀子的罪过吗? 108
机器破坏者 109
3.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和工人阶级的状况 110
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 110
工资掩盖着剥削关系 111
是大碗还是匙子? 112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状况 113
资本积累 113
资本家财富的增长 114
资本积累和工人阶级 116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17
工人阶级的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 119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 121
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123
第六章 剩余价值在资本家之间的分配 125
1.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25
商品的价值及其生产费用 125
利润 126
利润率 127
利润率的平均化 127
生产价格 129
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131
2.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 133
商业资本 133
商业利润 134
商品交易所 134
借贷资本 135
银行是经营资本的商人 136
利息及其水平 137
股份公司 138
关于资本民主化的神话 139
股息和股票行市 140
虚拟资本 140
证券交易所 141
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 142
1.地租 142
资本所有制同资本在生产中的利用相分离 142
第七章 地租和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 142
级差地租 144
级差地租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47
绝对地租 147
地租来自对农民的剥削 149
地价 150
地租和土地价格的增长 150
资本主义国家土地的分配 151
关于“土地肥力递减”的谎话 151
农业生产与土地所有权的分离 152
2.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 153
工业与农业的分离 153
城乡对立的加深 154
农业中的大生产和小生产 155
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155
农业人口过剩 157
资本主义制度下农民的分化 157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土地国有化问题 158
第八章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159
1.资本主义再生产和实现问题 159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59
生产和流通。资本的循环 160
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161
实现问题 161
简单再生产下的实现条件 163
扩大再生产下的实现条件 164
资本主义实现条件的实现方式 165
2.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 166
因过剩而引起的贫困 166
生产过剩的流行病 167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68
资本主义周期及其阶段 170
危机的意义 171
乙、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173
第九章 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73
1.向帝国主义过渡 173
美国的无冕帝王 173
资本主义的两个阶段 174
生产力的发展 175
资本主义关系的扩展 177
2.垄断组织的无限统治 177
生产和资本的积聚 177
大工业企业的压倒一切的作用 178
垄断的产生和发展 180
垄断组织的形式 181
垄断的统治 182
没有“纯粹的”帝国主义 184
垄断价格和价值规律 185
垄断和竞争 185
银行是货币市场上的巨大海鲸 186
3.财政资本 186
银行与工业 188
财政资本和财政寡头 188
4.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189
资本输出 189
高利贷国家掠夺人类的大多数 190
国际垄断组织 191
尖锐冲突的根源 192
世界领土的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193
第十章 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195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产生 195
什么是殖民主义 195
殖民地的占领 196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98
陷入依赖地位的罗网 198
压迫和奴役的制度 199
2.帝国主义时期殖民地的作用 200
垄断组织超额利润的来源 200
销售市场 200
原料产地 201
不等价交换 202
投资范围 202
来自占领殖民地的其他利益 203
宗主国的农业和原料附庸 203
殖民地主义是不发达国家落后的根源 204
3.殖民剥削的种种形式 205
对农民群众的殖民剥削 206
对工人阶级的殖民剥削 207
殖民地居民的阶级构成 208
在贫困和饥饿的压迫下 208
殖民地世界的被压迫民族为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209
第十一章 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210
1.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 210
垄断资本主义 210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1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矛盾性质 213
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 215
反动势力的嚣张 218
收买工人阶级的上层分子 218
垂死的资本主义 219
2.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221
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221
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221
用革命来颠复资本主义 223
资本主义灭亡时期 224
1.现时代的主要内容 224
第十二章 资本主义总危机 224
两个体系的共处和竞赛 225
2.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第一阶段 227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27
苏联社会主义的胜利和世界资本主义的削弱 228
停滞不前 229
企业的经常开工不足和大批失业 229
农业危机 230
最深刻最尖锐的经济危机 231
资本主义体系矛盾的尖锐化 233
法西斯主义 234
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23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236
3.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第二阶段 23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结果是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 237
两个体系竞赛的新阶段 238
殖民体系的瓦解 239
殖民主义时代一去不复返 240
资本主义体系不稳定的加剧 241
发展不平衡的进一步尖锐化 241
从危机到危机 242
促使疾病更加恶化的药方 244
对劳动群众剥削的加剧 245
资本主义历史注定必遭灭亡 246
第三篇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49
第十三章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性质 249
1.社会主义革命和工人阶级专政 249
资本主义能否逐渐地“长人”社会主义 249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社会主义的建设 250
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 251
最人道的革命 252
过渡时期和工人阶级专政 253
通向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255
人民民主革命 256
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259
2.掌握经济命脉 260
社会主义成分的建立 260
生产资料公有化的两种主要途径 262
过渡时期的经济成分和阶级 263
3.掌握社会发展的经济规律 265
闪电和电灯 265
从必然的王国向自由的王国的飞跃 266
实践的作用 267
生产目的的改变 268
新的经济规律的产生 269
社会主义国家在过渡时期的经济政策 271
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 274
大机器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275
第十四章 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275
1.社会主义工业化 275
重工业的优先发展 277
苏联基本经济任务的提出 278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79
各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 282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优越性 284
工业化和高度发达的国家 285
2.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86
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的最困难任务 286
城市的主导作用 288
列宁的合作社计划 289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290
人民民主国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92
文化革命的经济意义 294
3.文化革命 294
文化革命的内容 295
文化革命的完成 296
4.从多成分经济到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298
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成 298
社会主义完全的和彻底的胜利 300
加速历史的进程 301
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规律 302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303
1.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统治地位 303
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新的基础上的结合 303
社会主义公有制 304
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305
两种社会主义企业 306
个人财产 309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 309
消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 311
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对立 312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优越性的基础 313
2.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作用 316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活动 316
经济建设中的民主集中制 318
改进经济组织形式 319
3.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321
社会主义成为世界体系 321
社会主义国家大家庭 322
第十六章 共产主义的两个阶段 324
1.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 324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科学区别 324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326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的性质 327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329
批评和自我批评 329
最完善最公正的社会制度 330
2.全面展开的共产主义建设 332
在新的历史转折点 332
社会主义成长为共产主义的性质 333
有计划地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前提 334
走向单一的共产主义所有制的道路 335
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的发展道路 338
三分之一的人类走上共产主义的道路 339
第十七章 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 340
1.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基本特点 340
什么是物质技术基础 340
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建立 341
社会主义采用机器的优越性 341
所有生产部门的技术改造 344
繁重劳动部门的机械化 345
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 347
生产联合化 349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配置 350
2.共产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特点 351
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 351
科学技术革命 351
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 352
建立共产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根本任务 353
共产主义的动力 353
自动机器系统 354
化学的作用 356
科学的农业管理制度 357
科学是直接的生产力 359
新技术和向共产主义过渡 360
历史上空前的计划 362
3.七年计划是建立共产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决定性步骤 362
完成苏联基本经济任务的决定性阶段 364
国家全盘电气化 365
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 366
国民经济的化学化 368
经济的综合发展 369
发展生产专业化和协作 370
企业改建和设备现代化 371
为加快技术进步而斗争 373
今天已在创造共产主义的技术 374
第十八章 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 376
1.掌握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 376
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到经济的有计划发展 376
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和分配 377
社会主义社会中计划的作用 378
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比例 380
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382
计划的编制和为完成计划而斗争 383
计划的现实性 385
计划工作的组织 386
计划指标 388
计划和技术进步 390
计划和计算 391
2.节约管理经济和价值规律 393
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是社会主义的规律 393
节约原则和价值规律 394
价值规律在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395
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特点 397
价值规律的客观性质 399
社会主义生产的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401
劳动摆脱了剥削的枷锁 403
高级的社会劳动组织 403
1.社会主义的社会劳动组织的基本特征 403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的社会劳动组织 403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404
劳动权利 406
不劳动者不得食 407
劳动的普遍性和劳动的强制性 408
社会主义的劳动纪律 409
新的劳动刺激因素 411
物质利益原则 412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 413
社会主义和平等 415
按劳分配和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过渡 417
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是社会主义的绝对规律 417
苏联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419
社会主义竞赛 420
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423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425
2.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报酬的形式 425
劳动定额 426
工资等级制 427
工资的基本形式 427
工资组织的完善 429
集体农庄的劳动报酬 430
集体农庄中物质利益原则的巩固 432
3.劳动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34
社会主义的不可动摇的规律 434
一个老矿工的来信 434
苏联劳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36
向世界最高的生活水平迈进 437
公共消费基金的增长 440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按需分配 441
节约经营和经济核算 442
1.经济核算、成本和价格 442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核算和流通过程 442
厂内经济核算 444
企业的资金 445
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446
卢布监督 447
社会生产费和产品成本 448
成本的构成 449
为降低成本而努力 451
集体农庄的经济核算 454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格 456
价格政策的作用 457
社会主义社会的净收入 459
级差地租 460
2.劳动的节约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461
节约的经营和节约制度 461
社会劳动生产率 463
计算国民经济的赢得程度 464
投资与新技术的国民经济效果 466
3.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流通过程 467
社会主义制度下流通过程的特点 467
苏联商业的三种形式 468
对外贸易的垄断 469
社会主义社会的财政 470
国家预算 47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信用 472
社会主义经济中货币的职能 474
社会主义的货币制度 476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再生产 478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基本特征 478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479
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产品 480
国民收入 482
国民收入的分配 483
社会主义积累 484
社会主义积累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简的比例关系 485
劳动力的再生产 488
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 488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经济竞赛 489
两个体系的和平共处原则及其经济竞赛 490
两个体系经济竞赛发展中的两个主要阶段 492
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任务 493
社会主义国家兄弟般的合作 494
社会主义的国际分工 495
使社会主义体系占优势的强大因素 497
经济增长的速度 498
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接近 501
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 502
未来属于共产主义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