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基本概念 1
1—1 适用性;质量特性;适用性参数 1
1—2 控制与质量控制 2
1—3 质量任务;质量职能 3
1—4 系统概念 4
1—5 在质量大堤保护下生存 5
1—6 尊重事实的作法 6
1—7 概念的由来 7
第二章质量成本 9
2—1质量成本概念 9
2—2质量成本类别 10
2—3 质量成本研究实例 12
2—4获取成本数字 14
2—5 柏累托分析 15
2—6 向管理部门说明和介绍 16
2—7 降低成本规划——投资利润率 18
2—8最佳制造成本概念 19
2—9 质量成本记录表 21
2—10质量成本规划失败的原因 22
第三章概率分布 27
3—1 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 27
3—2 差异的概念 27
3—3 数据的表格概括:频数分布 27
3—4 数据的图形概括:直方图 29
3—5 概括数据的定量法:数值指数 30
3—6 概率分布:综述 31
3—7正态概率分布 32
3—8 正态曲线和直方图分析 34
3—9指数概率分布 36
3—10维泊尔概率分布 37
3—11泊松概率分布 39
3—12二项概率分布 40
3—13概率分布假设检验 41
3—14概率的基本定理 41
4—2 统计推论 46
第四章 用于分析数据的统计方法 46
4—1 数据分析的范围 46
4—3 计量抽样与计数抽样 47
4—4统计估算:置信界限 48
4—5 置信界限在制定检验规划中的重要性 51
4—6 为达到估算值规定的准确度所需要确定的子样大小 52
4—7 假设检验 52
4—8 在子样大小预先确定情况下的假设检验 56
4—9 从假设检验中作出结论 61
4—10判定假设检验所需要的子样大小 62
4—11先验资料在制定检验计划中的应用 64
4—12试验设计 66
4—13供正确试验用的一些方法 67
4—14传统试验方法和现代试验方法的差别 68
4—15回归分析 69
4—16统计计算装置 72
第五章 质量改进——管理者可控制的缺陷 76
5—1 偶然性质量问题与系统性质量问题 76
5—3 态度方面的突破 77
5—2 突破顺序 77
5—4 确定几个少数至关重要的项目——柏累托原理 78
5—5 组织起来进行知识上的突破 79
5—6 对问题进行分析(诊断) 79
5—7 克服对改进的抵制 97
5—8 实施改进 98
5—9 进行控制 99
5—10突破过程案例实例 99
6—1 引言 105
第六章 质量改进——操作者可控制的缺陷;质量动力 105
6—2 操作者差错的类别 106
6—3 无意差错 108
6—4技术性差错 109
6—5 有意差错 111
6—6 操作人员差错类别之间的相互关系 112
6—7 工人的质量动力 113
6—8 动力的理论 114
6—9 动力——连续性的规划 117
6—10动力运动 118
6—11动力——“新的”方法 120
6—12管理人员的动力 122
第七章质量设计 127
7—1 引言 127
7—2 一项典型可靠性规划的各种要素 129
7—3 制定全面的可靠性目标 131
7—4 可靠性的分配、预测与分析 133
7—5 公差的选择 135
7—6 设计评审 137
7—7 故障类型/故障影响和故障树分析 138
7—8 零部件的选择与控制 140
7—9 通过试验评价设计 141
7—10在设计期间改进可靠性的方法 143
7—11纠正性行动系统 144
7—12有效性 144
7—13可维修性 145
7—14新产品设计中的安全性 147
7—15设计期间的安全技术 148
7—16人的因素 151
7—17成本与产品性能 152
第八章 质量设计——统计方法 155
8—1 复杂产品的故障型式 155
8—2可靠性指数公式 158
8—3 零部件与系统可靠性之间的关系 159
8—4 在设计期间预测可靠性 160
8—5 根据指数分布预测可靠性 162
8—6 在设计期间根据维泊尔分布预测可靠性 163
8—7 作为适用应力和强度函数的可靠性 164
8—8 有效性 166
8—9 系统效益 168
第九章 与供应商的关系 174
9—1 供应商质量问题的范围 174
9—2 供应商的质量政策 175
9—3 多重供应商 176
9—4 评价供应商的质量能力 176
9—5 供应商质量调查 177
9—7 确定供应商的质量要求 179
9—6 用于评价供应商的数据库 179
9—8 联合质量计划的三种型式 181
9—9 在执行合同期间与供应商的合作 183
9—10评价已交付的产品 184
9—11供应商监督 186
9—12供应商质量数据的应用——决策审核 186
第十章 与供应商的关系——统计学的帮助 190
10—1 批的数字质量和可靠性要求的确定 190
10—2 供应商调查的定量化 191
10—3 按进货检验评价供应商的产品 192
10—4 利用直方图分析供应商的数据 193
10—5 批的划分方案 194
10—6 核实供应商提供的数据 195
10—7 供应商的柏累托分析 195
10—8 供应商的质量评级 196
10—9 使用供应商等级 198
第十一章制造 201
11—1制造计划 201
11—2公差评审 202
11—3 工序设计;试验;确保工序不出差错;可跟踪性 203
11—4 制定工序控制计划:流程图、支配性要素 205
11—5 工序能力 207
11—6 控制点 209
11—7 反馈回路的设计 209
11—8 自动化工序的调整 211
11—9 服务行业的质量计划 212
12—1 统计工具在制定制造计划中的作用 214
12—2 适合工序能力的统计方法 214
第十二章 制造——统计学的帮助 214
12—3 使用频数分布和直方图的工序能力分析 215
12—4 使用概率纸的工序能力分析 216
12—5 使用控制图的工序能力分析 218
12—6 建立X和R控制图 219
12—7 根据控制图分析确定工序能力 221
12—8 统计控制假设及其对工序能力的影响 222
12—9 工序能力分析的其它方法 223
12—10工序能力数据在制定制造计划中的应用 223
12—11工序最佳条件的测定 224
12—12分析工序数据以确定组件或零件的适当界限 225
12—13位置公差的概念 227
12—14容积(或集合)产品公差界限的确定 228
12—15相关尺寸的公差界限 229
12—16公差公式的假设 231
12—17统计公差的其它解决方法 232
12—18规定官能质量的界限 232
第十三章 制造——工序控制概念 238
13—1 可控性概念;自我控制 238
13—2 “应做”的知识 239
13—3 “正在做”的知识 240
13—4 调整的能力 243
13—5 规定工厂车间的质量责任 245
13—6 由操作人员验收产品(自检) 246
13—7 服务行业的工序控制 248
第十四章 制造——工序控制的方法 251
14—1 支配的概念 251
14—2 装置定位处于支配地位的操作 252
14—3 机器处于支配地位的操作 253
14—4 统计控制图 255
14—5 控制图实例 257
14—6 精确界限值测定:预先控制 259
14—7 操作人员处于支配地位的操作 261
14—8 部件处于支配地位的操作 262
14—9工序控制的自动化 263
14—10工序质量审核 264
第十五章 检验与试验;产品接收 272
15—1 检验的目的 272
15—2 符合性规格与适用性 272
15—3 制定检验计划 275
15—4 严重性分级 277
15—5 产品接收 279
15—6 不合格品的处理 281
15—7 自动化检验 282
15—8 检验人员:职业;招聘;培训 283
15—9 检验成本的实施 284
15—10检验精度的实现 285
第十六章 计量 292
16—1 引言 292
16—2 计量单位 292
16—3 标准与可跟踪性 293
16—4 计量误差 295
16—6 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分析确定 300
16—7 方差的组成 301
16—8 减少和控制计量误差 303
16—9 计量技术 304
17—1 接收抽样的概念 308
17—2检验的经济性 308
第十七章接收抽样 308
17—3 抽样风险:抽检特性曲线 310
17—4 绘制抽检特性曲线 311
17—5 根据经验制定的某些抽样方案的分析 312
17—6 对各种影响接收抽样方案参数的评价 313
17—7 接收抽样方案的质量指数 314
17—8 抽样方案的类型 315
17—9 一次抽样,二次抽样和多次抽样 316
17—10一项好的接收方案所具有的特征 317
17—11 MIL—STD—105D 318
17—13 MIL—STD—105D的其它规定 321
17—14道奇—罗米格抽样表 321
17—12 MIL—STD—105D的转换程序 321
17—15每批的最低检验量 324
17—16计量接收抽样方案 324
17—17质量指数的数值选择 327
17—18检验批的组成和子样的选择 327
17—19根据以往质量数据的抽样方案 328
17—20抽样以外的知识 332
第十八章 与顾客的关系 335
18—1 顾客、用户和消费者 335
18—2 用户的质量观点 336
18—3 市场质量的概念 337
18—4 市场质量信息的来源 337
18—5 质量的市场调查 338
18—6 使用户的成本最佳化 341
18—7 用户成本的分析 342
1 8—8 以使用数量为基础的合同 344
18—9 寿命周期成本核算 345
18—10质量的销售 346
18—11质量控制部门的作用 347
第十九章现场使用与质量 350
19—1 顾客使用期间的质量问题领域 350
19—2包装、运输和储存 351
19—3安装与使用 354
19—4维修 356
19—5结构管理 357
第二十章现场使用与质量——统计方法 360
20—1 现场申诉的重要性 360
20—2 单价与时间对申诉的影响 361
20—3 申诉指数 361
20—4 获得顾客的质量信息 362
20—5 顾客申诉的处理与解答 363
20—6 现场数据的分析方法 364
20—7 利用概率纸预测申诉等级 367
21—1 用户第一主义的由来 371
21—2产品知识 371
第二十一章 与消费者的关系,产品的安全与责任 371
21—3 独立的实验室 373
21—4 消费产品的现场故障 375
21—5 补救 376
21—6 产品安全 376
21—7产品责任 379
21—8 公司改进产品安全的规划 381
21—9 刑事责任和个人责任 383
21—10消费者造成的质量问题 385
21—11政策、目标与措施 386
第二十二章质量保证 389
22—1保证的性质 389
22—2质量报告 390
22—3质量审核——概念 395
22—4 审核的基本内容 398
16—5 计量误差对接收决定的影响 399
22—5审核的实施 401
22—6 审核数据的总结 403
23—2 质量政策的内容 407
第二十三章政策与目标 407
23—1 制定质量政策的必要性 407
23—3 质量政策实例 408
23—4 质量政策的制定 409
23—5质量目标 410
23—6 质量目标的阐述 411
23—7 年度质量规划 412
第二十四章质量组织 414
24—1 与质量有关的工作 414
24—2 检验部门的演变 415
24—3 质量控制体制的演变 417
24—4 实行中的质量控制组织 421
24—5 质量职能的协调 423
24—6 人员的质量活动 425
24—7 公司的质量人员 428
第二十五章质量信息系统 431
25—1 定义与范围 431
25—2 质量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431
25—3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质量信息系统的设计 432
25—4 数据的获取、存储和检索 434
25—5数据的处理 435
25—6 信息的输出 437
25—7 计算机软件的质量控制 439
25—8 质量控制手册 440
附录 443
A表正态分布 443
B表对于不同值的e-x/μ的指数分布值 445
C表泊松分布 446
D表t分布 449
E表X2分布 450
F表作为母体比的95%置信带 451
G表F分布表 452
H表用于确定在供应厂商和消费者计数抽样检验之间差异的界限 454
I表 ?和R控制图的系数;从R估算s的系数 454
J表用于寻找目标值的系数 455
K表供正态分布(双向)用的公差系数 456
L表 供建立单向和双向公差界限用的子样大小和系数 458
英制与法定计量单位换算表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