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玄学名义考辨 1
一、南朝官学中的玄学科目 2
二、三玄及其品次问题 7
三、《太玄》学与荆州学 17
四、夏侯玄的《本玄论》 23
五、玄学渊源 27
第二章 正始玄学的社会政治背景和玄学家的改制运动 33
一、正始玄学的社会政治背景 35
(一)汉代的“士庶”与门阀 36
(二)九品制度的建立和士庶之科的形成 39
(三)士的分化和名士的产生 45
(四)东汉名士与豪族的对立 50
(五)九品制度下的名士和亚圣 54
(六)汉末名士的清议 60
(七)九品制度对清议的扼制和改造 65
二、正始玄学家的改制运动 68
(一)汉魏禅代及其与新莽受禅的比较 69
1.魏文帝对五行三统两说的取舍 75
(二)曹魏改制理论从五行三统两说向玄学的转变 75
2.魏明帝对五行三统法则的全面肯定 81
3.五行三统法则的终结和玄学政治理论的兴起 83
(三)正始改制的酝酿、实施和结局 87
(四)选举制度的改革 94
(五)官制的改革 99
(六)行政方式的改革 102
一、玄学清谈的发生发展 107
(一)清议、清论、清谈和玄学清谈 107
第三章 正始玄学的创立、著作和分期 107
(二)玄学清谈的酝酿过程 110
(三)正始期间玄学清谈的形成和分期 112
二、正始玄学著作 117
(一)夏侯玄的生平及其著作 119
(二)何晏生卒年、生平事迹和著作 123
1.生卒年 123
2.生平事迹 126
3.关于《私记》、《讲疏》的讹传 129
4.《老子道德论》 130
6.《韩白论》 133
5.《老子杂论》 133
8.《魏晋諡议》的问题 134
7.《论语集解》 134
9.《魏明帝諡议》 135
10.《官族传》 135
11.其它 137
12.引《易》文字 137
(三)阮籍易老二论等著作的先后 139
(四)管辂易学的玄学内容 142
1.钟会政治经历的分期 146
(五)钟会生平及其著作先后 146
2.钟会的思想转变和著作先后 150
(六)王弼生平及其易老学 154
1.王弼家世及其政治活动 154
2.王弼的学术渊源 158
3.王弼易老两注的先后 163
(七)王弼著作 166
1.《老子道德经注》 166
2.《周易注》和《周易略例》 169
3.《道略论》和《老子杂论》 172
4.《老子指略例》和《道德略归》等 173
5.《周易大演论》 176
6.《周易穷微》、《易辨》及《易传纂图》的讹传 177
7.《论语释疑》 181
第四章 汉魏哲学中宇宙起源和宇宙中心的矛盾及其解决 184
一、两汉哲学中宇宙起源和宇宙中心的矛盾 185
(一)汉代道家哲学中的无、一和道 185
(二)汉代儒家哲学中的太极和两仪 190
(三)扬雄哲学中的天、气和玄 193
(四)汉代宇宙论的繁琐化 195
二、正始玄学中宇宙论的简化和贯通 197
(一)何晏的“复用无所有”说 197
(二)王弼的万物始原说和伏羲重卦说 199
(三)王弼老学的万物生化图式 204
(四)王弼易学中的璇玑和会要 209
第五章 从道德关系看汉代哲学到正始玄学的演变 213
一、道德的含义 213
二、两汉的《道经》、《德经》和道德二元论 215
三、河上公、王弼老学的盛衰 219
四、道德不分的王弼注本 224
五、王弼“不分道德”的哲学意义 227
六、由道德关系看名教问题 230
(一)先秦两汉的名教史观 230
(二)正始玄学的社会史观图式 234
第六章 从数的系统看汉代哲学到正始玄学的演变 240
(一)汉学中的天数人数系统模型 242
一、从历数系统考察 242
(二)汉学历数系统模型中的感应和反馈 249
(三)汉魏之际天人感应说的衰落 252
(四)王弼易学对卦气说的取舍 256
二、从天地五行数考察 259
(一)天地五行系统的由来 259
(二)汉代哲学与正始玄学天地五行数系统模型的区别 263
第七章 正始玄学的自然观与政治学——义象理事之辨和本末体用之辨 268
一、“崇本息末”和“崇本举末” 268
二、“以无为本”和“以无为用” 272
三、“体”和“用” 273
四、理的上升和义理学的形成 277
(一)“理”的含义 278
(二)道、理关系的变化 280
(三)性、理关系的变化 282
(四)由法理学、名理学到义理学的过渡 284
五、本体论、贵无论和义理学的契合 288
六、王弼《周易》义理学和政治无为论 291
(一)卦义和形式 292
(二)分殊的义理和至极的义理 295
(三)由卦主和尊位看绝对君权的否定 299
(四)卦主的因循至理 302
(五)卦主的因循卦义 304
(六)因循义理与因循现实的区别 306
(七)王弼易学的改制理论 307
七、王弼易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 310
第八章 正始玄学的认识论——言象意之辨 316
一、“得道”、“穷理”和“尽意” 317
二、言不尽意——正始“言意之辨”的前提 321
三、传统的“象尽意”说 323
四、微言尽意 324
五、“微言妙象尽意”说之折服“微言尽意”说 330
六、不假微言的“妙象尽意” 334
(一)“啸”尽意说 334
(二)音乐尽意 337
(三)识鉴人物及绘画中的观眸子说 343
(四)书法的尽意 347
(一)魏晋时期的玄言诗和山水诗 350
七、玄言诗、山水诗的迭兴和微言、妙象等说的再现 350
(二)微言、妙象等说在东晋的再现 354
八、王弼的寻言寻象、忘言忘象和存言存象说 357
九、正始玄学言意之辨的意义和评价 361
第九章 正始玄学的人性论和人材论 363
一、性情之辨 363
(一)汉初道家的性静情动说 363
(二)汉代儒家的阴阳形神、性情善恶说 365
(三)刘劭人性论的阴阳中和说 369
(四)何晏的性静情动、性善情恶说 372
(五)钟会、王弼老学的性静情动、性无善恶说 375
(六)王弼易老的两注论情欲的歧异 379
(七)王弼易学的情有善恶说 383
(八)王弼易学中性无善恶、情有善恶等说的结合 385
二、才性之辨 389
(一)才性——材料和性质 389
(二)五行系统中的两种土德说 392
(三)才性与才智 396
(四)仁孝之辨、智行之辨与才性之辨 398
(五)四本先后 401
(六)由“言意之辨”释“才性四本” 403
(七)由“名理之辨”释“才性四本” 406
第十章 正始玄学的影响及其评价问题 412
一、晋人对正始玄学的评价 412
二、正始玄学著作立学官的问题 417
(一)王弼《周易注》始立学官的时间 417
(二)王弼《老子道德经注》的官学地位 423
(三)《论语集解》立学官的时间 425
三、正始玄学对后代学风的影响 427
后记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