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话通信原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倪维桢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2
  • ISBN:15045·总2569有5242
  • 页数:59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语声基本特性 1

第一节 语声的频谱 1

目录 1

第二节 语声的特性 3

第三节 语声的清晰度、可懂度和自然度 4

第四节 影响接收语声质量的因素 5

一、语声质量和频带宽度 5

二、收话音量 6

三、信噪比 6

四、幅度—频率失真 7

五、非线性失真 7

第五节 小结 8

一、声和电的互相转换 9

第二章 模拟电话通信简介 9

第一节 模拟电话通信的实现 9

二、通话电路 14

三、差动系统 19

第二节 模拟电话通信的多路复用 24

一、频率搬移 24

二、单路载波电话 27

三、三路载波电话 27

四、其他载波电话 29

第三节 模拟电话通信的主要特点 30

第四节 小结 32

第三章 数字电话通信概念 33

第一节 数字电话通信的实现 33

一、脉码调制通信 34

二、增量编码调制通信 43

第二节 数字电话通信的时分多路复用 48

一、基本概念 48

二、时分多路方框图 50

三、时分多路系统的数码率 51

第三节 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和用途 56

第四节 小结 60

第四章 抽样 61

第一节 模拟信号的抽样 61

一、抽样定理 61

二、信号抽样后的频谱 69

三、带通型信号的抽样 80

一、二极管桥型双向抽样门 82

第二节 抽样门 82

二、三极管抽样门 88

三、场效应三极管抽样门 92

第三节 电压抽样保持 97

一、工作原理 98

二、误差分析 101

三、电路举例 103

第四节 电流抽样保持 105

一、设想 105

二、实现 106

三、电压、电流结合式高速抽样保持电路 108

第五节 分路抽样保持 111

第六节 小结 116

一、量化和量化噪声 118

第五章 编码与解码 118

第一节 量化与压缩扩张 118

二、压缩与扩张 122

第二节 编码码组与编码码型 140

一、码组的位数 140

二、码位的安排 140

三、编码码型 141

第三节 编码 147

一、逐次反馈型编码 147

二、级联型编码 172

三、级联-逐次反馈混合型编码 180

一、加权网络型解码 183

第四节 解码 183

二、级联型解码 200

三、折叠级联加权网络混合型解码 204

第五节 小结 205

第六章 脉码通信的质量分析 206

第一节 串音 207

一、传输模型 208

二、上截止频率和串音的关系 209

三、下截止频率和串音的关系 211

第二节 折叠噪声 214

第三节 量化噪声 216

一、量化噪声的分析 217

二、量化噪声功率 218

一、未过载时均匀量化的信噪比 221

第四节 均匀量化的信噪比 221

二、过载时的量化信噪比 224

三、均匀量化时语声信号总的信噪比 225

第五节 非均匀量化的信噪比 226

一、一般算式 226

二、按μ律压扩时的信噪比 228

三、按A律压扩时的信噪比 236

四、按直折线近似时编译码的量化信噪比 247

第六节 群路编码的量化信噪比 254

第七节 信道误码对脉码通信的影响 256

一、信道误码对自然二进码的影响 257

二、信道误码对A律13折线编码的影响 258

第八节 脉冲相位抖动对PCM传输的影响 265

第九节 小结 269

第七章 增量调制 272

第一节 简单增量调制的特性 272

一、过载特性 272

二、量化噪声 275

三、编码的动态范围 280

四、增量调制器的动态范围 282

五、信道误码对增量调制系统的影响 283

第二节 PCM和△M的比较 290

一、话音质量 290

二、频率响应 292

三、设备复杂性 294

四、误码率的影响 294

第三节 双积分增量调制 295

一、双积分增量调制的分析 296

二、改进的双积分增量调制 298

第四节 高信息增量调制 305

一、基本原理 306

二、解码器 307

三、基本性能 308

第五节 连续增量调制 310

一、基本原理 310

二、基本性能 313

第六节 数字压扩增量调制(△M)与总和增量调制(△-∑M) 317

一、数字压扩△M的基本原理 318

二、△-∑M的基本原理 322

三、数字检测音节压扩△-∑M原理 329

一、基本原理 331

第七节 差值脉码调制(DPCM) 331

二、基本特性 334

第八节 小结 337

第八章 定时与帧同步 339

第一节 定时系统 339

一、发定时系统 340

二、收定时系统 354

第二节 帧同步系统 355

一、对帧同步系统的要求 356

二、实现帧同步的方法 358

三、复帧同步 379

第三节 小结 384

第九章 标志信号系统和出、入中继器 386

第一节 标志信号系统 387

一、标志信号发送系统 388

二、标志信号接收系统 396

第二节 出、入中继器 401

一、出中继器 402

二、入中继器 406

第三节 小结 409

第十章 再生中继 410

第一节 概述 410

一、再生中继传输 410

二、信道误码率计算 412

三、再生中继和非再生中继对传输数字信号的影响 418

一、市话电缆 419

第二节 传输线路 419

二、电缆的串音 421

三、长途星绞电缆 427

四、明线线路 429

五、同轴电缆 430

六、微波无线传输 432

七、波导传输 434

八、光缆传输 435

第三节 线路传输脉型和码型 436

一、传输码型的选择 436

二、双极性半占空脉型的产生 439

三、常用的几种传输码型 441

第四节 接收波形的均衡和放大 449

一、对均衡波的要求 450

二、升余弦波均衡特性 451

三、有理函数型均衡 455

四、信码的判决和再生 472

五、保持最佳判决的一些措施 477

第五节 定时提取 487

一、定时提取的各种方法 487

二、定时提取电路举例 489

三、影响定时相位的各种因素 492

四、定时相位偏移(或抖动)的影响 497

第六节 远距供电系统 499

一、利用“幻线”传送电能 499

二、多个中继站的远供 500

三、中继站内供电电路 501

一、指标分配 503

第七节 中继段长度计算 503

二、等效传输频率 504

三、等效串音频率 506

四、中继段长度计算举例 508

第八节 小结 509

第十一章 PCM的高次群 512

第一节 PCM二次群复接(分接)原理 515

一、PCM二次群系统 515

二、复接设备 516

三、异步复接 519

四、同步复接 524

五、PCM三次群和四次群的帧结构 525

第二节 PCM FDM变换 527

一、PCM?FDM变换的基本思路 529

二、韦弗—达林顿方法的基本原理 530

三、快速付氏变换与多相网络实现PCM FDM的变换 531

第三节 小结 540

第十二章 测量 541

第一节 PCM终端设备的测量 541

一、量化噪声 541

二、净衰减电平特性 547

三、净衰减频率特性 549

四、谐波失真 550

五、路际可懂串话衰减 551

六、不通话噪声 552

七、脉冲泄漏噪声 552

一、误码率的测量 553

第二节 PCM中继传输系统的测量 553

二、中继系统故障位置的测定 562

附:符号说明 566

第三节 小结 567

第十三章 数字通信网的网同步 568

第一节 数字通信网的构成及网同步问题的提出 568

第二节 全网同步系统 571

一、主从系统 572

二、互同步系统 574

三、等级式主从同步系统 582

第三节 准同步系统 583

第四节 非同步系统 591

第五节 小结 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