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道论及道的统领作用 1
一、无与道的存在、特征和别名 1
二、道之无与“反者道之动” 7
三、“道常无为”与“为道日损” 12
四、“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与无为而治 15
第二章 “巍巍乎!唯天为大”——孔子的天论及天命辨析 21
一、“巍巍乎!唯天为大”与人命天定 21
二、“巍巍乎!唯天为大”与畏命待命 26
三、“巍巍乎!唯天为大”与天命情结 31
第三章 “天欲义而恶不义”——墨子本体—道德—政治哲学的三位一体 35
一、“天欲义而恶不义”与“天志” 35
二、“天欲义而恶不义”与“贵义” 41
三、“天欲义而恶不义”与“义政” 48
四、“天欲义而恶不义”与墨子哲学的三位一体 52
第四章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孟子政治哲学探究 54
一、“不忍人之政”的政治理想和价值旨归 55
二、“不忍人之政”的行政原则和政治路线 56
三、由“不忍人之心”发“不忍人之政” 61
四、由“不忍人之政”尽“不忍人之心” 63
五、“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的多维呈现 67
第五章 “言无言”——庄子语言哲学解读 76
一、“道不可言”之言与道 76
二、“口不能言”之言与知 81
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之言与德 87
四、“心未尝言”之言与行 89
五、“言无言”与庄子的语言哲学 91
第六章 “人之性恶明矣”——荀子人性论的四重视界 96
一、“人之性恶明矣”的判断论证 96
二、“人之性恶明矣”的荀学风采 101
三、“人之性恶明矣”的儒家神韵 105
四、“人之性恶明矣”的先秦特质 111
五、“人之性恶明矣”的中国印记 116
第七章 “法者,事最适者也”——韩非的法治思想与行政举措 122
一、功多、事半、废私的立法原则 122
二、禁心、禁言、禁事的法治境界 125
三、法、术、势三位一体的法治路线 128
四、奉法、执法、守法的具体操作 132
第八章 “必也正名乎”——儒家的语言哲学与社会理想 139
一、正名与孔子的语言哲学 139
二、正名与儒家的仕途情结 143
三、正名与儒家的和谐理念 148
四、正名与儒家的价值诉求 153
第九章 “物之生也,莫不块然而自生”——郭象独化论发微 156
一、“物之生也,莫不块然而自生”与独化的生成模式 156
二、“物之生也,莫不块然而自生”与足性的存在状态 161
三、“物之生也,莫不块然而自生”与人之生存 168
四、“物之生也,莫不块然而自生”与人生实践 174
第十章 “造物者岂有心哉”——张湛玄学的要义与诉求 180
一、“造物者岂有心哉”与万物“忽而自生” 180
二、“造物者岂有心哉”与人之无心肆情 185
三、“造物者岂有心哉”与“我无心”之炼心顺性 191
第十一章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二程对仁的创新与对宋明理学的奠基 197
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与仁之地位的提高 198
二、“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与仁之内涵的拓展 202
三、“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与仁之境界的升华 208
四、“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与宋明理学 212
第十二章 “命有两种”——朱熹理学的逻辑构架与人生规划 215
一、“命有两种”的形上框架 215
二、“命有两种”的基本内容 221
三、“命有两种”的人性支持 228
四、“命有两种”的人生追求 238
第十三章 “致良知”——王守仁哲学的全部秘密 249
一、“致良知”的含义 250
二、“致良知”与“去人欲,存天理” 252
三、“致良知”与成贤入圣 255
四、“致良知”与王学神韵 257
第十四章 “夫童心者,真心也”——李贽启蒙思想的灵魂与主线 263
一、“夫童心者,真心也”与异端、狂者 263
二、“夫童心者,真心也”与个性、独立人格 266
三、“夫童心者,真心也”与功利诉求 275
四、“夫童心者,真心也”与李贽的启蒙思想和人生际遇 281
第十五章 “诵说中度一日,便习行中错一日”——颜元读书观的多维透视 287
一、理学之虚与世界之实 287
二、诵读之虚与习行之实 289
三、人生之实与习行为主、读书为辅 291
四、习行之实与读书的目的和方法 294
第十六章 “造命立命以成其安命”——魏源的造命说与心学取向 304
一、“造命立命以成其安命”的哲学语境 305
二、“造命立命以成其安命”的人本根基 307
三、“造命立命以成其安命”的时代呼唤 311
四、“造命立命以成其安命”的操作途径 318
第十七章 “百家皆孔子之学”——康有为对诸子百家的整合及其矛盾 327
一、“百家皆孔子之学” 328
二、“百家皆孔子之学”中的诸子身份 336
三、“百家皆孔子之学”中的孔子之学 344
第十八章 “凡为仁学者……于中国书当通……”——谭嗣同的经典解读与中学观 351
一、“凡为仁学者……于中国书当通……”中的经典 352
二、“凡为仁学者……于中国书当通……”中的人物 373
三、“中国书”与谭嗣同的中学观 403
第十九章 “举其灼然不诬者以质天下”——严复的翻译宗旨与中西互释 408
一、“举其灼然不诬者以质天下” 408
二、以中学疏导西学 414
三、以西学解读中学 418
四、中西互释的结论 422
第二十章 “研究国学有两条应走的大路”——梁启超的国学理念及意义 432
一、国学与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传” 433
二、文献学之路 435
三、德性学之路 446
第二十一章 “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章炳麟的国家观与救亡路线 461
一、“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的救亡路线与缘起宗旨 461
二、“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的具体途径与国学理念 470
三、“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的宗教设想与佛教情结 477
主要参考文献 487
后记 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