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1
一 孟德斯鸠 17
法的精神 17
声明 17
第一卷 论一般的法 18
第一章 法与各种不同的实体的关系 18
第二章 论自然法 21
第三章 论制定法 22
第二卷 论由政府的本性直接派生出来的法律 24
第一章 论三种不同的政府的本性 24
第二章 论共和政府以及有关民主制的法律 25
第三章 论有关贵族制本性的法律 27
第四章 论有关君主政府本性的法律 28
第五章 论有关专制国家本性的法律 29
第三卷 论三种政府的原则 30
第一章 政府的本性与政府的原则的区别 30
第三章 民主制的原则 30
第四章 贵族制的原则 30
第五章 论美德并非君主政府的原则 31
第六章 君主政府中用什么来代替美德 33
第七章 论君主制的原则 33
第五卷 立法者制定的法律应当符合政府的原则 34
第三章 民主制中之爱共和 34
第九章 论专制政府的原则 34
第八卷 论三种政府的原则的败坏 35
第二章 论民主制原则的败坏 35
第三章 论极端平等的精神 36
第十六章 共和国的特性 37
第十七章 君主国的特性 37
第十九章 专制统治的特性 38
第十一卷 论奠定有关国家体制的政治自由的各种法律 38
第二章 自由一词的种种涵义 38
第三章 什么是自由 39
第四章 续上题 39
第六章 英国的国家体制 40
第五章 各个不同国家的目标 40
第十四卷 与气侯的本性有关的法律 50
第一章 一般观点 50
第二章 人们在不同的气侯中很不相同 50
第十五卷 论民间奴隶制如何与气候的本性有关 52
第一章 论民间奴隶制 52
第六章 奴隶制度的真正来源 52
第七章 奴隶制度的另一来源 53
第十七卷 论政治奴隶制如何与气侯的本性有关 53
第一章 论政治奴隶制 53
第二章 各个民族在勇气上的不同 53
第一章 土地的本性如何影响法律 54
第十八卷 论各种与土地的本性有关的法律 54
第二章 续上题 55
第三章 什么地方垦殖程度最高 55
第四章 土地肥沃与硗瘠的新结果 56
第五章 论海岛民族 56
第六章 论由人们的勤劳缔造的地方 57
第七章 论人的产物 57
二 伏尔泰 59
哲学通信 59
第十三封 论洛克先生 59
第二章 是不是有一个神? 65
形而上学论 65
赞成神存在的理由摘要 66
承认神存在的困难 67
对这些反驳的答复 69
第三章 论一切观念都通过感官而来 73
第四章 论实际上有外界对象 76
第五章 人是否有一个灵魂?灵魂能够是什么? 79
第九章 论美德与过恶 83
哲学辞典 87
修道院长 87
平等 88
政府 92
自由 94
自然法 98
形而上学 101
暴政 102
三 孔狄亚克 103
人类知识起源论 103
第一部 第一篇 103
第一章 论我们各种知识的原料,并论灵魂与形体的区别 103
第二章 论感觉 105
体系论 107
第一章 论应当分别三类体系 107
1.论天赋观念这种偏见的起源 110
第六章 论天赋观念这种偏见的起源与后果 110
2.论天赋观念这种偏见的后果 112
第八章 论单子 113
2.驳斥关于单子的体系 113
第十章 驳斥斯宾诺莎主义 115
1.关于斯宾诺莎《伦理学》第一部的定义 115
感觉论 117
第一部 论不能凭自身判断外物的官能 117
第一章 论一个仅具嗅觉官能的人的最初知识 117
第二章 论一个仅具嗅觉官能的人身上各种理智活动,以及不同程度的快乐和痛苦如何是这些活动的原则 118
第四章 论一个仅具嗅觉官能的人的观念 121
第八章 论一个仅具听觉官能的人 123
第六章 论一个仅具嗅觉的人的自我或人格 123
第十章 论单独的味觉,以及与嗅觉和听觉相结合的味觉 124
第十一章 论一个仅具视觉官能的人 124
第三部 触觉如何教导其他官能判断外物 127
第一章 论伴同着嗅觉的触觉 127
《感觉论》的理论节要 128
第一部分的要旨 132
第二部分的要旨 137
第三部分的要旨 138
第四部分的要旨 140
上篇 145
四 卢梭 145
论科学和艺术的复兴是否促进了风俗的淳厚 145
下篇 147
论人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150
前言 150
上篇 151
下篇 154
论社会契约 162
第一卷 162
第一章 这第一卷的主旨 162
第二章 论最初的社会 163
第三章 强者的权利 165
第四章 论奴役 166
第六章 社会公约 170
第七章 论主权者 173
第八章 论公民状态 174
第九章 论产业 175
爱弥儿 176
萨伏依副主教的表白 176
五 拉美特里 185
心灵的自然史 185
卷头语 186
第一章 开宗明义 196
第二章 论物质 197
第三章 论物质的广袤 199
第五章 论物质的运动力 200
第六章 论物质的感觉能力 203
第九章 论动物的感觉心灵 205
第十章 210
3.感觉的规律 210
4.论感觉并不能使人认识形体的本性,它们是随感觉器官变化的 211
7.心灵的不同的所在地 213
8.论心灵的广袤 214
9.论感觉体因此就是物质的 216
10.论记忆 218
2.论本能 221
第十一章 221
3.论各种动物也用与我们同样的信号表达自己的观念 222
第十二章 224
1.感觉、辨别和认识 224
2.论意志 226
3.论天才 227
第十四章 论只有宗教才能巩固我们对于理性心灵的本性的信仰 234
本书的结论 238
人是机器 239
序 274
第一章 274
人是植物 274
第二章 281
第三章 284
各派体系的提要 288
伊璧鸠鲁的体系 288
六 狄德罗 297
供明眼人参考的谈盲人的信 297
论解释自然 325
哲学思想录增补 346
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 355
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 361
达朗贝的梦 375
(一)对布甘维尔《旅行记》的评判 411
布甘维尔《旅行记》补篇 411
(二)〔泰提老人的告别辞〕 417
《百科全书》选辑 422
人 422
公民 423
自然法 425
政治权威 427
七 爱尔维修 430
论精神 430
序 430
第一篇 论精神本身 433
第一章 〔概述原则〕 433
第二章 论我们的感情所引起的错误 439
第三章 论无知 441
第四章 论滥用名词 449
第二篇 论与社会相联系的精神 456
第一章 〔概说〕 457
第二章 论与个人相联系的正值 459
第五章 论与特殊集团相联系的正值 461
第六章 论各种保证美德的办法 463
第十三章 论与不同的时代和民族相联系的正值 464
第三篇 应当把精神看成自然的赐予还是看成教育的结果 467
第六章 论感情的威力 468
第九章 论感情的来源 469
第十五章 论对肉体痛苦的恐惧或肉体快乐的欲求可以在我们身上引起各种各类的感情 472
序 475
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 475
〔引论〕 478
第一章 论可以用来考察人的种种观点;论教育对人所能起的作用 478
第二章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479
第三章 论伪科学或后天获得的无知 480
第一篇 不同的人的教育必须不同,也许就是精神不等的原因,这种不等一向被归因于器官的完善程度不等 481
第一章 不能人人接受同样的教育 481
第二章 论教育开始的时刻 482
第三章 论儿童的教导者 482
第九章 论各种关于教育的规条互相矛盾的主要原因 484
第五章 论学校教育 484
第十一章 论伪宗教 488
第十三章 论世界宗教 489
第十四章 论一种宗教缺少哪些条件就会破坏国家幸福 490
第二篇 一切构造得同样好的人都有同等的能力获致精神 491
第一章 我们的一切观念都是通过感官而来的,因此人们曾经把精神看成机体构造的精致程度造成的结果 491
第二章 精神与灵魂的区别 493
第三章 论精神对哪些对象起作用 495
第四章 精神怎样起作用 495
第八章 论社会性 496
第十章 论感官的快乐是各个国家最有力的推动力,即令它们并不意识到这一点 496
第七章 肉体的感受性是我们的各种活动、思想、感情以及我们的社会性的唯一原因 496
第十二章 论感官的完善程度不等 499
第四篇 构造得同样好的人都可以以同样的程度发生感情;感情的强度不等在人身上永远是由于机遇使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每一个人的本来性格(如巴斯加所观察的)只是他的最初习惯的结果 500
第一章 论机体构造与气质对人们的感情和性格影响不大 500
第二章 论各个国家性格上发生的变化,以及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 501
第四章 论自爱 503
第七章 论正义 504
第八章 论在自然人的身上察看到的正义 504
第九章 论在文明的人或民族中察看到的正义 506
第十章 个人和国家一样,在正义中重视的只是它给他带来的尊敬和权力 507
第十一章 权力之爱在各种政府形式中都是人们的唯一动力 508
第十二章 论美德 511
第十六章 不宽容常常是诸侯们命中注定的 512
第十八章 论宗教上的宽容 513
第二十章 不宽容是教士权势的基础 514
第六篇 论无知所产生的弊病;论无知并不能破除怠惰,并不能保证臣民忠诚,它是不加考虑地对各种最重要的问题下判断的。以奢侈问题为例。论这些判断有时可以使一个国家颠复的种种祸害。论人们由无知的保卫者得来的蔑视和憎恶 515
第一章 论人民的无知和怠惰 515
第二章 无知并不能保证臣民忠诚 515
第六章 部落的形成 516
第七章 论一个国家的人口增殖及其后果 518
第八章 由人口增殖造成的公民利益分化 520
第九章 论国民财富分配太不平均 521
第十章 公民财产太不平均的原因 522
第十七章 论被视为行动原则的货币 523
第十一章 论制止财富过分迅速地集中于少数人之手的办法 523
第七篇 一个民族的美德和幸福并非其宗教神圣的结果,而是其法律明智的结果 524
第一章 论宗教对民族的美德与幸福无甚影响 524
第八篇 论个人幸福的建立者;论应当把国民幸福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国民幸福必然为一切个人幸福所组成 526
第一章 是否一切在社会状态中的人都能同等地幸福 526
第二章 时间的使用 527
第三章 论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不幸的原因 531
第四章 论有可能使公民们更加宽裕 532
第二十四章 一笔中等的财产保证公民的幸福 533
第二十六章 论我的这些原则的长远效用 533
第二章 论人们意图制定良好法律时应当研究的那些基本问题 534
第九篇 论拟定一种好的立法计划的可能性 534
第六章 真理的认识永远是有益的 536
第七章 论揭示真理决不会给帝国造成骚乱 538
第十篇 论教育的力量,论改善教育的办法,论阻止这种科学进步的一些障碍 539
第一章 教育万能 539
第七章 论人的道德教育 542
八 霍尔巴赫 552
揭穿了的基督教 552
第一章 ?考察自己所奉宗教的必要,以及考察时所遇到的一些障碍 552
神圣的瘟疫 558
第一章 迷信的起源;恐?永远是宗教的基础 558
第一章 论自然 568
第一部 论自然及其?;论人;论灵魂及其能力;论灵魂不死的教条;论幸福 568
自然体系 568
第二章 论运动及其来源 576
第三章 论物质的不同组合和各种运动,或论自然的进程 587
第四章 论自然界一切存在物的共同运动法则;论吸引力和排斥力;论惯性力;论必然性 588
第五章 论秩序与混乱;论理智;论偶然 598
第六章 论人;论人之区分为肉体的人与精神的人;论人的起源 609
第七章 论灵魂;论唯灵论的体系 621
第八章 论各种理智机能都是感觉机能派生出来的 626
第二部 论神;论关于神的存在的各种证明;论各种属性;论神影响人类幸福的方式 636
第九章 神学概念不能作为道德的基础;神学道德与自然道德的对比;神学妨害人心的进步 636
第十一章 本书中的各种意见的申辩;论不信宗教;是否有无神论者存在? 638
第十二章 无神论与道德相容吗? 640
社会体系 644
第一部 道德学的自然原则 644
第一章 人的道德观念、意见、过恶和美德的起源 644
第六章 道德学的自然原则 649
第十六章 论社会生活,论自然状态,论野蛮生活 650
第二部 政治学的自然原则 661
第十三章 专制制度的自然结果 661
九 梅叶 665
遗书 665
1.序言 本书宗旨 665
2.著者对于世界宗教的看法和感想 667
3.一切宗教都只是谬误、错觉和欺骗 676
4.宗教空幻和虚妄的第一个证据:它只是人们捏造的东西 678
5.政治家为什么要利用宗教的谬误和欺骗 679
7.他们确信人们死后可以变成神灵 679
10.〔宗教空幻、虚妄的第二个证据:作为一切宗教基础的盲目信仰乃是谬误、错觉和欺骗的根源〕 680
42.第六个证据 682
43.第一种祸害:〔令人痛恨的人类的不平等现象〕 682
44.〔贵族的起源〕 683
45.第二种祸害:〔为只会掠夺和压迫别人的寄生虫的存在辩护〕 687
46.〔为大批无用的教士和闲荡的僧侣的存在辩护〕 688
47.〔为宣誓过贫穷生活的僧侣的富有辩护〕 688
49.第三种祸害:〔一些人将土地资源吞为私有而不归公有,从而产生许多不幸和灾难〕 690
52.〔如果人类共享生活资料,对人类将是多大的幸福〕 693
54.第六种祸害是:〔国王的残暴统治〕 699
55.〔法国国王的残暴,人民处境的不幸〕 701
60.由人对所谓神的存在概念本身的虚妄性而得出的关于宗教的欺骗性和虚伪性的第七个证据 702
61.古代大多数学者和最明智的人都否定或怀疑神的存在 702
62.对神的信仰和认识最初是从哪里得来的 703
65.不论是自然的创造物中的美丽、条理或完善都绝对不能证明有一位仿佛创造了这些创造物的神存在 703
66.信徒们对神所持的虚妄观念 705
67.假定全能的神的存在来解释自然界和解释自然物的形成是徒劳无益的 707
68.实体不能是创造出来的 710
73.〔实体或物质只能由自身获得运动〕 712
79.〔如果有全能和全善的神存在,就不会有可怜的、不幸的和不完善的存在物〕 713
80.〔驳笛卡尔主义者关于神存在的证明〕 715
81.〔我们知道时间、空间和数的自然无限性〕 716
83.〔笛卡尔主义者把无限存在和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无限完善的实体混为一谈,他们错了〕 717
84.〔一切物质的事物都是由物质粒子的运动所形成的〕 720
86.〔笛卡尔主义者不得不承认,自然物只是由于自然界的自然规律才能形成〕 722
87.〔因此他们应当承认物质依靠自身具有运动〕 723
89.〔宗教虚妄的第八个证据〕 724
91.〔驳斥灵魂不死的论点〕 725
98.〔结论〕 729
99.〔告读者〕 734
第一篇 737
第一章 为了判明最有益于社会的法律,就应当知道自然界赋与了人以什么幸福,它在什么条件下准许人享受幸福。立法者的责任就在于促进那些使我们结成社会的社会品质的实现 737
论立法 737
十 马布利 737
第二章 自然界希望公民的财产和地位平等成为国家繁荣的必要条件 749
第三章 关于私有制的建立。私有制并不是使人结成社会的原因。自然界要求人们走向财产公有 755
第四章 恢复已被破坏的平等时所面临的不可克服的障碍,在我们所处的事物秩序下,立法者应当慎重地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去反对贪婪和虚荣 759
第二篇 761
第一章 在建立了财产私有制的国家里,消灭贪婪或至少防止由此产生的部分罪恶所必要的法律的性质 761
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769
第一封信 769
第三封信 773
巴锡里雅德 778
第一阕 778
十一 摩莱里 778
自然法典 780
第一部 政治学和道德学士一般原则的缺点 780
人刚从自然手中产生时的状态,以及自然为了使人团结互助而做的事 781
对团结互助的真正基础的详细说明 782
道德学和政治学应当把自己的规章制度建立在哪些原则上面 784
为什么自然的法则变得不能实行了 786
第二部 政治学上的特殊缺点 787
可以接受一个贤明政府的各项规章的那些野蛮民族的自然状态 787
懒惰的真正原因 790
民族的真正起源,以及团结互助的感情败坏的原因 791
政治学或道德学上一切证明的真正途径,以及一切混乱的根本原因 793
为什么应当制定法律 793
公民法与国际法的原则的虚妄性 794
基督教精神使人们接近自然法则 795
为什么基督教精神没有维持下去 796
自由和依赖的真谛 797
最繁盛的国家之所以衰落和发生革命的真正原因 798
政治以什么借口使大众的利益为独夫的利益而牺牲 799
主权者在自然法中的权限和职责;他们的真正的伟大何在 800
第三部 流俗道德学的特殊缺点 802
恶是什么;恶的不同种类 802
在神明面前并没有什么自然的恶 803
怎样才能使人摆脱一切道德上的恶的观念 804
道德上的恶只涉及生灵 804
自然界和道德界的一切都是逐渐臻于完善的 805
道德上的恶的确切范围 806
我们的原则远非允许为恶或犯罪 807
人的一切行为的主要动机,以及一切社会协调的原则 808
道德观念的真正次序和发展过程;用以证明这些观念的假设 809
人们行为的堕落如何影响到神明的观念;应当如何予以制止 810
哲学家所忽视的一些致使人类行为堕落的重大原因 811
本书的结论 812
第四部 符合自然意旨的立法典范 813
根本神圣法 813
分配法或经济法 814
市政法 816
土地法 816
公务法 818
限制奢侈法 819
政府形式法 820
政府行政法 821
婚姻法 823
教育法 824
学术法 826
刑法 828
后记 831
专名译音对照表 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