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 1
上篇 外感发热 7
第一章 实证 7
第一节 表证 8
一、风寒证 8
二、风热证 10
三、凉燥证 13
四、温燥证 15
五、风湿证 19
第二节 半表半里证 21
一、热重于湿证 21
二、湿重于热证 25
一、气分热证 27
(一)肺热证 27
第三节 里证 27
(二)胃热证 30
(三)肠腑燥实证 33
(四)脾胃湿热证 36
二、血分热证 38
(一)气营两燔证 39
(二)热闭心包证 42
(三)热盛动血证 44
(四)热盛动风证 46
第四节 表里兼证 50
一、表寒里热证 50
二、暑湿证 52
三、湿热证 55
四、风水证 57
五、热入血室证 59
第一节 表虚证 62
第二节 里虚证 64
一、阴虚及亡阴证 65
二、阳虚及亡阳证 67
第三章 虚实夹杂证 70
第一节 气虚外感 71
第二节 阳虚外感 73
第三节 血虚外感 75
第四节 阴虚外感 77
下篇 内伤发热 80
第一章 概述 80
第一节 病因病机 80
第二章 虚证 82
第二节 热型 85
第三节 兼证 88
第四节 望诊和脉诊 100
第五节 治则 107
第二章 辨证施治 112
第一节 虚证发热 112
一、气虚发热 112
二、血虚发热 117
三、营卫不和发热 119
四、阴虚发热 120
五、阳虚发热 123
第二节 实证发热 127
一、气郁化热 127
二、食滞化热 130
三、痰郁化热 132
四、湿郁化热 133
五、瘀血化热 136
第三节 虚实夹杂证 139
一、气虚兼气郁发热 140
二、阴虚兼气郁发热 142
三、阴虚兼食滞发热 143
四、阴虚兼湿热发热 145
五、阴虚兼瘀血发热 146
六、气阴亏损兼湿热发热 148
七、血虚夹寒发热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