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称

大约有9,719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1137秒)

为您推荐: title班秀文医论医话集 精 国医大师临床研究 国医大师张志远用药手记 医案医论医话集成 title中医必读百部名著 医论医话卷 国医大师张志远妇科讲稿 临证70年经验录系列 国医大师张志远

  • 医案医话医论 17 心太平轩医案

    (清)徐锦著;卢棣,卢玉琮,任杰校注2015 年出版93 页ISBN:9787513228855

    《心太平轩医案》,医案著作,一卷,清代徐锦著,成书在咸丰元年之前,应为道光中后期。载案235例,涉及内、外、妇、儿、五官、肛肠和皮肤等科,多见一案一诊,一案再诊、三诊、四诊亦不鲜见,出方约350首,既有经方,......

  • 诊余举隅录 10 医案医话医论

    (清)陈廷儒著;赵琳校注2015 年出版79 页ISBN:9787513222907

    本书二卷,54篇,载医案118则,除2则外皆为陈廷儒经治,涉及内伤、外感及妇科、儿科等数十种病证。具体处方用药较少而多取经治之案论说医理,引前贤之说,随证而发议论,论理简明而有见地,可发临证之深省,且文辞雅驯......

  • 颜氏内科学术经验丛书 颜乾麟医话论医案集 第1辑

    颜乾麟主审;胡琪祥,曹振东主编2015 年出版188 页ISBN:9787547826652

    颜氏内科传承已有百余年历史,颜氏内科流派成为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之一。颜乾麟为颜氏内科第三代传人,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指导专家,其医话医论议案反映了颜氏内科精髓。本书是由其弟子门人整理的颜乾麟临...

  • 医案医话医论 13 医学穷源集

    (明)王肯堂著;(明)殷宅心评释;李兆健,苏姗,荆丽娟校注2015 年出版218 页ISBN:9787513222013

    《医学穷源集》共六卷, 明代著名医家王肯堂著,殷宅心辑。本书卷一、卷二录自王氏”尺木楼图说”,载有关运气学说等医论二十八篇;卷三至卷六以木、火、土、金、水逐年中运为纲,分列王氏证治验案百余则,每则医案之...

  • 医源经旨 07 医案医话医论

    (明)余世用撰;焦振廉等校注2015 年出版628 页ISBN:9787513222396

    《医源经旨》,综合性医书,八卷,明代余世用撰,成书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刊行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卷一为总论,凡67篇。卷二至卷八为各论,卷二列中风等8门,卷三列痰饮等14门,卷四列积聚等10门,卷五列脚......

  •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 医案医话医论卷 壶中医相论、壶中药方便、百毒解

    周仲瑛,于文明总主编;沈澍农主编;王明强副主编2014 年出版290 页ISBN:9787535785305

    本书是国家重点项目——《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中的一本,采用珍本古籍原版影印,以求保持古籍原貌,真实反映珍本古籍的版本特征。该书由中医药专家参与撰写导读并进行校勘、注释、点评,最大限度地发挥珍本古籍的学...

  • 倚云轩医案医话医论

    (清)方耕霞著;李鸿涛等点校2016 年出版346 页ISBN:9787507747515

    《倚云轩医案医话医论》,清手抄孤本,医案医话类著作,包括医案、医话医论三部分。著者方耕霞学宗《内经》,兼承后世各家,方氏治学严谨,基本理论及临床功夫精深纯熟,这部医案凝聚了他行医多年的治验体会,并将......

  •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 续 医案医话医论卷 芷园臆草存案、医贯砭

    周仲瑛,于文明总主编;沈澍农主编;王明强副主编2014 年出版221 页ISBN:9787535785411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整理、点校、评注中医古籍文献三百多种,分为《医经卷》、《伤寒金匮卷》、《医案医话医论卷》、《综合卷》等15个分卷。全套丛书采用珍本古籍原版影印,真实反映珍本古籍的版本特征。该书...

  •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医案医话医论 罗谦甫治验案

    (元)罗天益著;裘庆元辑;宋珍民,王妮校注2015 年出版145 页ISBN:9787513221900

    《罗谦甫治验案》,由裘庆元于《卫生宝鉴》中将罗天益医案辑出,汇刻于裘庆元辑录的《医药丛书》中。全书辑录罗天益临床治验案88则,多为内科杂病,间有外科、儿科医案。该书论病皆本于《素问》《难经》之旨,求因必...

  • 医案医话医论 05 沈芊绿医案

    (清)沈金鳌著;星,李亚军校注2015 年出版106 页ISBN:9787513220200

    《沈芊绿医案》,沈金鳌著。沈金鳌(1717-1776),字芊绿,清乾隆年间名医,理论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丰富,著述较多,传世名著为《沈氏尊生书》。《沈芊绿医案》成书年代不详,目前仅存手抄孤本,藏江苏省镇江市图书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