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数字传输系统测试
数字传输系统测试

数字传输系统测试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邓忠礼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115050546
  • 页数:463 页
图书介绍:
《数字传输系统测试》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概述和基础知识 1

1.1 电信网测试概貌 1

1.2 测试的含义 3

1.3 误差和误差的表示 4

1.4 电信测试常用单位 6

1.5 噪声电平的测量 9

第二章 PCM基群复用设备测试 12

2.1 PCM技术基础知识 12

2.1.1 基本概念 13

2.1.2 PCM30路基群复用设备 20

2.1.3 帧结构 22

2.2 PCM基群复用设备测试概述 24

2.2.1 模拟—模拟(A—A)测试 24

2.2.2 模拟—数字(A—D)和数字—模拟(D—A)测试 25

2.2.3 全通路和半通路的测试项目 26

2.3 测试用信号和信号测量 26

2.3.1 正弦信号 26

2.3.2 高斯噪声信号 32

2.3.3 伪随机噪声信号 34

2.3.4 常规电话信号 35

2.3.5 标准编码侧和标准解码侧 36

2.4 话路传输特性(一) 37

2.4.1 电平 38

2.4.2 净衰减 42

2.4.3 增益随频率变化 44

2.4.4 增益随输入电平变化 48

2.4.5 空闲信道噪声 58

2.4.6 总失真(噪声法) 62

2.4.7 总失真(正弦法) 68

2.4.8 串音 72

2.5 话路传输特性(二) 87

2.5.1 互调 88

2.5.2 信道输出口的寄生带内信号(包括谐波失真) 91

2.5.3 信道输出口的寄生带外信号 94

2.5.4 对带外输入信号的抑制 97

2.5.5 绝对群时延 100

2.5.6 群时延失真 102

2.6 编码与解码特性 104

2.6.1 编码侧负载容量 105

2.6.2 解码侧负载容量 107

2.6.3 正弦电平与峰值码字的关系 109

2.6.4 编码器对称性 114

2.6.5 编码器偏移 116

2.7 其它特性 117

2.7.1 单频噪声 117

2.7.2 信令干扰 120

2.7.3 信令失真 127

2.7.4 音频接口的阻抗及反射衰减 129

2.7.5 纵向平衡衰减 132

2.7.6 短期和长期电平稳定度 135

2.7.7 同步性能 136

2.7.8 数字接口参数 137

本章附录A 可应用于二线音频接口的PCM信道的编码和解码侧分开的性能特征 137

本章附录B 理想的A律编码器量化失真和增益 147

本章附录C 纵向平衡衰减的测试装置 156

第三章 数字复用设备测试 158

3.1 引言 158

3.2 数字接口参数 159

3.2.1 比特率及容差 159

3.2.2 输出口脉冲波形 162

3.2.3 阻抗及反射衰减 163

3.2.4 输入口允许衰减和抗干扰能力 165

3.2.5 输入口容许抖动容限 166

3.2.6 输出口输出抖动 168

3.3.1 抖动转移特性 170

3.3 传输特性 170

3.3.2 误码特性 171

3.4 其它特性 173

3.4.1 复接器的主时钟频率 173

3.4.2 AIS及其速率 174

本章附录 支路输入口允许的最大速率偏差替代测试方法用的速率偏移范围精确计算 175

第四章 数字接口参数测试 178

4.1 引言 178

4.2 测试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82

4.3.1 输出口阻抗特性 183

4.3 输出口参数 183

4.3.2 输出口输出信号波形和参数 188

4.3.3 输出口输出数字信号速率和2048kHz同步信号频率 208

4.4 输入口参数 212

4.4.1 输入口阻抗特性 212

4.4.2 输入口对输入数字信号速率偏差容限,2048kHz同步信号输入口对同步信号频率偏差容限,兼输入口对输入信号衰减,波形畸变容限 218

4.4.3 输入口抗干扰能力 227

4.5 输入口和输出口过压保护要求 231

第五章 抖动指标与测试 234

5.1 引言 234

5.2.1 抖动测试常用术语 236

5.2 基本概念 236

5.2.3 抖动测试基础 237

5.2.2 抖动指标规范概貌 237

5.3 输入口容许输入抖动 241

5.3.1 输入口容许输入抖动指标的意义 241

5.3.2 输入口容许输入抖动指标 242

5.3.3 输入口抖动容限的测试方法 242

5.3.4 关于无误码判据的讨论 247

5.4.1 最大输出抖动指标的意义 250

5.4.2 有关输出抖动的指标 250

5.4 最大输出抖动 250

5.4.3 输出抖动的测试方法 252

5.5 抖动转移特性 257

5.5.1 抖动转移特性指标的意义 257

5.5.2 有关抖动转移特性的指标 257

5.5.3 抖动转移特性的测试方法 259

第六章 误码性能的规范与测试 263

6.1 引言 263

6.2 基本概念 264

6.2.1 常用术语 264

6.2.2 误码检测分类 266

6.2.3 误码测试仪表的基本原理 267

6.2.4 伪随机二元序列、人工码和接口码型 269

6.3 有关误码性能的规范 271

6.3.1 误码指标的分类和规范方法 271

6.3.2 ISDN国际数字连接的误码性能指标 274

6.3.3 数字段的误码性能 275

6.3.4 数字线路段和数字链路维护的误码性能限值 277

6.3.5 将高比特率误码实测结果转换成64kbit/s误码性能的方法 281

6.4 误码测试方法 284

6.4.1 误码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284

6.4.3 平均误码率测试方法 293

6.4.2 残余误码率的测试方法 293

本章附录 CCITT建议M.550 国际数字通道、段和传输系统的投入业务和维护性能限值 296

第七章 电缆再生中继器主要性能测试 336

7.1 引言 336

7.2 数字接口参数 337

7.2.1 速率及容差 337

7.2.2 阻抗及反射衰减 338

7.2.3 输出口输出信号波形 339

7.2.4 输入口容许输入抖动 340

7.3 再生中继器的基本特性 341

7.3.1 恢复时钟能力(耐连0测试) 341

7.3.2 均衡波形(眼图测试) 343

7.4 对称电缆再生中继器耐串音干扰能力 346

7.4.1 串音噪声指数的定义和指标 346

7.4.2 串音噪声指数的测试方法 350

7.5 同轴电缆再生中继器抗噪声干扰能力 355

7.5.1 噪声余度的定义和指标 355

7.5.2 噪声余度的测试方法 359

7.6 传输特性 363

7.6.1 误码特性 363

7.6.2 抖动转移特性 366

本章附录A 误码率与信噪比的关系推导 366

本章附录B aN和RN关系推导 369

第八章 ADPCM设备测试 371

8.1 引言 371

8.2 数字接口参数 372

8.2.1 比特率及容差 372

8.2.2 输出口脉冲波形 374

8.2.3 输入口阻抗及反射衰减 375

8.2.4 输入口容许衰减和抗干扰能力 376

8.2.5 输入口容许输入抖动容限 377

8.2.6 输出口输出抖动 378

8.3.1 D—D的测试方法 381

8.3 话路传输特性(一) 381

8.3.2 借助于PCM设备A—A的测试方法 385

8.4 话路传输特性(二) 387

8.4.1 绝对时延 388

8.4.2 群时延失真 388

8.4.3 谐波失真 389

8.5 传输特性 390

8.5.1 误码特性 390

8.5.2 抖动转移特性 391

8.6.1 时钟同步 392

8.6 功能 392

8.6.2 随路信令 393

8.7 故障告警 395

8.7.1 帧失位和帧定位恢复 395

8.7.2 复帧失位和复帧定位恢复 396

8.7.3 码流中断告警 397

8.7.4 C码流TS0的比特安排 397

8.7.5 C码流帧F0的时隙TS16的比特安排 400

8.8 其它 401

8.8.1 直流电源电压变化适应性 401

附录 TDM/FDM 60路复用转换设备测试方法 40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