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
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

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崔矗等编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4204·9
  • 页数:538 页
图书介绍:
《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目录

第一篇 哲学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1

(一)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围绕它划分的哲学派别 2

(三)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和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历史形态 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5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5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6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存在本质的区别,它的产生是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 6

(四)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7

(五)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有重要意义 8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10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10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10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3

第二节 物质的存在形式 13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3

(二)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6

第三节 意识及其对物质的反作用 17

(一)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17

(二)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18

(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19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23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23

(一)事物的普遍性 23

(二)现实世界的永恒发展 28

(三)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29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 32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32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4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6

(一)质、量、度 43

第三节 质量互变规律 43

(二)量变和质变 44

第四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48

(一)辩证的否定 48

(二)否定之否定 49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策 54

第一节 原因和结果 55

(一)事物的因果关系 55

(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55

第二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57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57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57

(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 58

第三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58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59

第四节 内容和形式 60

(一)内容和形式的含义 60

(二)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60

第五节 现象和本质 62

(一)现象和本质的含义 62

(二)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62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63

(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63

第五章 认识和实践 63

(二)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64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68

(一)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68

(二)科学的思维方法 73

第三节 真理 76

(一)真理的客观性 76

(二)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77

第四节 认识论和思想路线 79

(一)认识论和思想路线的一致性 79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80

第一节 社会存在及其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83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83

第六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83

(二)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89

第二节 社会意识及其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90

(一)社会意识的构成 90

(二)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93

(三)社会意识诸形式 95

第七章 社会基本矛盾 104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04

(一)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04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105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条根本规律 106

(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107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07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08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 109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 109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10

第八章 阶级、国家、革命 121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121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121

(二)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122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123

第二节 国家、社会革命 127

(一)国家的实质和职能 127

(二)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128

(三)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 129

第九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35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35

(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135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社会制约性 138

(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139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40

(一)个人和群众、个人和社会 140

(二)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 146

(三)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 147

(一)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 150

第十章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150

第一节 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150

(二)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52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55

(一)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55

(二)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实践 158

第二篇 政治经济学 160

第一章 导言 160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160

(二)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劳动资料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161

(三)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 162

(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63

(五)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165

(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 166

(七)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167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169

(一)研究资本主义制度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 169

(二)商品及商品生产产生的条件 170

(三)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71

(四)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172

(五)商品的价值量 173

(六)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75

(八)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 177

(七)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177

(九)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178

(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包含主要内容及其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180

(十一)揭露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的意义 180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183

(一)货币与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183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84

(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185

(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185

(五)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86

(六)资本的本质 188

(七)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和意义 188

(八)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 189

(九)“机器人”的出现和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它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190

(十)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92

(十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193

(十二)战后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变化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194

第四章 资本积累 197

(一)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197

(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及其实质 198

(三)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动因 199

(四)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200

(五)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01

(六)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202

(七)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 203

(八)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204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206

(一)产业资本的循环及其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06

(二)资本的周转。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208

(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的不同意义 209

(四)社会总资本。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出发点 211

(五)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212

(六)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必要前提条件与实现条件 213

(七)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 216

(八)学习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原理的重要意义 217

(一)利润和利润率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219

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219

(二)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220

(三)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221

(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 222

(五)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革命意义 223

(六)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223

(七)借贷资本和利息 225

(八)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226

(九)股份公司和股票。股票价格 227

(十)资本主义地租 228

(十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229

(十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治之症 230

(十三)经济危机周期地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 231

(十四)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232

第七章 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 235

(一)帝国主义及其基本经济特征 235

(二)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236

(三)垄断的形成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产物 236

(四)银行在金融资本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40

(五)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 241

(六)资本输出的实质、后果,战后资本输出的新特点 242

(七)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特点 243

(八)帝国主义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新殖民主义与老殖民主义不同的特点 244

(九)垄断的实质,国内垄断利润和国际垄断利润的来源 246

(十)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垄断统治下的竞争和自由竞争不同的特点 247

(十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形式和实质 249

(十二)批判资产阶级学者“有计划的资本主义”的理论 250

第八章 帝国主义是腐朽的和垂死的资本主义 252

(一)垄断必然引起生产技术停滞的趋势 252

(二)帝国主义是衰朽的但还没有完全衰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但还没有死亡的资本主义 254

第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57

(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257

(二)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的途径 260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261

(四)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基本特征、地位和作用 262

(五)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基本特征、地位和作用 264

(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 265

(七)坚持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 267

(八)劳动者个体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268

(九)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70

(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70

(十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性质和任务 272

(十二)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74

第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77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 277

(二)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特点 279

(三)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280

(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反对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商品化 282

(五)建立统一性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 283

(六)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形式 284

(七)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与综合平衡 285

(八)基本建设的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 289

(九)有重点有步骤地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应以内含型扩大再生产为主 290

(十)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291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企业 293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93

(二)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294

(三)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295

(四)确立企业和职工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296

(五)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充分发挥城市中心的作用 297

(六)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298

(七)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制 300

(八)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本质,保持连续不断的资金循环和加速资金周转的意义和途径 301

(九)社会主义企业的成本和盈利 303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经济效益 306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性及其内容 306

(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目的的根本手段 308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309

(四)正确处理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 310

(五)劳动时间的节约,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11

(六)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 312

(七)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正确贯彻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314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作用和形式。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316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的流通 316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 318

(三)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渠道和流通规律 318

(四)社会主义商品价格的客观依据与形成过程 320

(五)价格作为经济杠杆,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320

(六)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 321

(七)社会主义条件下竞争存在的必然性。社会主义竞争的特点和作用 323

(八)社会主义银行的性质和作用 324

(九)社会主义信贷的性质与作用 325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的分配 327

(一)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决定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327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328

(三)社会主义积累的本质,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意义和原则 330

(四)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331

(五)按劳分配的性质与作用 332

(六)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实现按劳分配的特点 333

(七)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整个社会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 334

(八)按劳分配的形式 336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339

(一)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 339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340

(三)我国的利用外资和技术引进 342

(四)我国的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 343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46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 346

(二)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联系和区别,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条件 347

(三)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48

(四)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50

第三篇 中共党史 352

第一章 绪论 352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 352

(二)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及其失败 354

第二章 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大革命时期(1919年5月—1927年7月) 358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58

(一)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358

(二)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相结合 360

(三)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63

第二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364

(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364

(二)国共合作的建立 365

第三节 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北伐战争 367

(一)五卅运动 367

(二)统一战线中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368

(三)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初步提出 369

(四)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370

(五)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和围绕农民问题的激烈斗争 371

(一)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形成 372

第四节 蒋介石汪精卫集团背叛革命。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 372

(二)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的叛变,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 374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 377

第一节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377

(一)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建立和革命的低潮 377

(二)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378

(三)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土地革命的深入 379

(四)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381

第二节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严重危害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384

(一)“九一八”事变。抗日反蒋运动的兴起 384

(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形成和严重危害 385

(三)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的胜利 388

(二)瓦窑堡会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确定 391

第三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91

(一)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391

(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 392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 395

第一节 实现全面抗战和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395

(一)抗日战争的爆发。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 395

(二)党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和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398

第二节 坚持团结抗战和反对分裂投降 402

(一)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的发表 402

(二)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局面。党的整风运动 406

(一)解放区的恢复发展和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409

第三节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409

(二)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411

第五章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 416

第一节 争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 416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外形势和党的方针 416

(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418

(三)党加紧自卫战争的准备 420

第二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421

(一)国民党反动派军事进攻被粉碎。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421

(二)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 423

(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424

(一)伟大的战略决战 425

第三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425

(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426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428

第六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年10月—1956年12月) 431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 431

(一)建国初期的形势和任务。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431

(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运动 433

(三)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435

第二节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436

(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436

(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437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437

(四)高、饶反党纂权阴谋的被粉碎 438

(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438

(六)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 440

(七)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440

第七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年1月—1966年4月) 443

第一节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443

(一)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43

(二)党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445

(三)党开始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左倾错误 446

(二)“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46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446

第二节 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和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 446

(四)党的庐山会议,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447

第三节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执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48

(一)党的八届九中全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正式通过 448

(二)党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的全面贯彻 449

(三)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政治思想方面左倾错误的发展 451

(四)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胜利完成。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453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 454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全国大动乱 454

(一)“文化大革命”的起因 454

(二)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及其错误 454

(三)“文化大革命”发生并持续十年之久的原因 455

(五)“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456

(四)“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456

(六)全国大动乱 457

第二节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460

(一)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460

(二)周恩来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各方面工作的转机 461

(三)党的十大 461

(四)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462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6年10月——) 464

第一节 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 464

(一)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党在纠正左倾错误中遇到严重阻碍 464

(三)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465

(二)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465

第二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的重新确立,拨乱反正的伟大成就 466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的伟大转折 466

(二)三中全会后各条战线拨乱反正的伟大成就 469

(三)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拨乱反正在指导思想上的完成 472

第三节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纲领的制定 473

(一)“十二大”的内容 473

(二)“十二大”的伟大意义 474

附录 476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提要 476

历届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课试题及答案要点 49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