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
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

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征帆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300023061
  • 页数:609 页
图书介绍:暂缺《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简介
《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目录

时代话题初议 1

一、一个正在全球升温的话题 1

二、这个话题在神州的反响 4

三、重温列宁的著名论断 7

四、初议性的一点看法 10

试论我们时代在20世纪发展的主旋律 13

一、世纪更迭临界点上的一个分外紧迫的课题 13

二、我们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20世纪的最强音 21

三、把握时代的主旋律,做无愧于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 26

十月革命开辟的新时代在迂回行进 36

一、关于十月革命的论争绵延不断 36

二、“不承认主义”和它的新变种 38

三、新时代的不可逆转性是由社会发展的铁则铁定的 44

马克思主义在时代风云变幻中曲折发展 47

一、把握时代的本质特征,探究时代风云变幻中马克思主义运行的规律 47

二、被认为“过时”了的马克思主义,正在迎接新挑战中焕发科学青春 52

三、研究当代的新实际,解决面临的新课题,马克思主义正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中孕育着新的理论高潮 57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发展空前广泛深刻,其特点是“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 62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面临的新课题 71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体系 95

一、时代需要马克思主义,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 95

1.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夜的时代动向 96

2.有识之士对时代课题的多方求索 99

3.解决时代课题的紧迫性,马克思恩格斯对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 103

二、马克思主义是彻底而严整的科学体系 116

1.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是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 116

2.在同各种思潮比较中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125

3.探究马克思主义拓进的曲折轨迹,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的认识 134

三、关键在于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142

1.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认识马克思主义 143

2.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 147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体系——兼评“马克思主义僵化论” 152

一、既是时代的产儿,又是时代的指针,在连续地解决时代课题的实践中发展 154

二、既批判地继承历代的文化精华,又批判地汲取当代的学术成果,在科学的开拓、变革、创新中发展 157

三、既批判错误思潮又进行自我批判,在坚持党性原则和不断地充实、更新与自我完善中发展 160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要之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历史地位和历史使 命学说初创史 164

一、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一些有识之士尽管程度不同地同情无产阶级的命运,但对这个新兴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却不甚了了 165

二、“恩格斯第一个指出,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正是它所处的那种低贱的经济地位,无可遏止地推动它前进,迫使它去争取本身的最终解放” 170

三、青年马克思在另一种条件下进行探索,得出了与青年恩格斯相同的结论。他把人类的彻底解放寄希望于正在兴起的无产阶级 180

四、马克思恩格斯分工合作的研究,拓展和深化了新的世界观和科学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把无产阶级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的学说提到新的高度略论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观 206

一、当马克思主义受到各方面的曲解时,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观,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特别的紧迫性 206

二、正确判明马克思主义的根基,是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209

三、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是可变的,它们在思想上的反映同样是变化的,以客观事物作为根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的理论 214

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应用随时随地要以现存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要善于指明如何将这些基本原理应用于本国,让群众通过亲身经验去检验它,它就会愈深入群众的心坎 224

马克思主义学说史方法论探析 231

※※※ 231

一、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史,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去阐发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的孕育和形成,以及指导实践而又不断地由实践加以检验和修正的客观进程。把握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条主线,着重探索马克思主义体系在两个不同的时代和三种不 234

二、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史,要从继承性和变革性的统一中去叙述马克思主义同前人优秀理论遗产的批判继承关系,以及它在人类思想史上所完成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的最主要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固然要着重研究,人类思想史上其他优秀文化成果与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关系问题,马克 242

三、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史,要从马克思主义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之间的矛盾斗争中,揭示这一理论本身发展的直接动力,历史地、具体地再现马克思主义在这一系列斗争中发展的进程。既要避免把马克思主义者在论战中因特定缘故而加以强调的论点绝对化,也要防止 248

四、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史,要从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中揭示这一革命理论整个发展过程的内在联系和不同发展阶段上具体的历史特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展均有不同的历史阶段,要准确地加以把握,不应将其对立或混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与继承者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国度进行 257

五、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史,要从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中实事求是地再现马克思主义体系的运动发展的过程,既要揭示它前进和上升的总趋势,着重叙述业已取得的不朽胜利,又要反映前进过程中的曲折性,不回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曾经遇到的暂时的停滞、挫折和倒退,甚至发生这样 262

六、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史,要从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中阐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严整性,揭示构成这一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各项基本原理的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辩证发展。马克思主义史不能搞成它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简单地相加和各个主要观点按需排列的“理论拼盘”,要力求 269

七、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史,要坚持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根本原则。反对破坏科学性的伪装的革命性,警惕损害革命性的虚假的科学性,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时代风云变幻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历史的借鉴 275

一、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暮年 281

马克思百年祭:“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281

二、“震撼地球的人”的逝世,是一个“世界性事件” 285

三、战友、学生的哀思与评价 290

四、“我们不会耽于悲痛,而会照着已故的伟大战士那样去行动” 296

恩格斯百年祭:他从毕生所献身的事业中获得永生 301

一、“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保持往日的热情” 301

二、恩格斯的病故“是马克思的第二次逝世”,令人倍感悲痛 304

三、恩格斯的战友和学生论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上的历史地位 309

一、把持续进行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视为自己的“历史命运” 317

列宁——反对机会主义的光辉典范 317

二、列宁反对机会主义的着眼点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维护和推进无产阶级解放事业 320

三、注意机会主义以新形式再现,及时地进行新一轮的战斗 323

列宁主义与90年代 327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可忽视——兼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几个错误观点 331

一、不应有的非难 331

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要害所在 332

三、高校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 336

真心实意地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338

针对新实际,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今日中国大学生成材的必备条件 344

一、当前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应针对的首要的新实际,是如何参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向广度和深度的新进军,怎样为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的跨世纪宏图尽心尽责 345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亟需针对的另一个新实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竞争态势新变动的性质、特点和前景,以及它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348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务必结合剧变着的世界格局这又一新实际,对“两极世界”的解体及其向“多极世界”演化的复杂过程进行考察 352

四、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来潮影响极其广泛深刻,学习马克思主义应注重结合这个至关重要的新实际,以提高对第一生产力在解决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问题上的终极作用的认识 355

五、今日中国大学生立足神州放眼世界学习马克思主义,要以这一伟大思想之“矢”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新实际之“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潮交错的特殊条件下,把自己锻炼成为奋发有为的无产阶级事业接班人 359

马克思主义来源的研究工作应面向青年 364

关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体系的粗线条构思 367

一、代绪论·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离奇的“童话”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真实 367

二、马克思恩格斯面临的时代课题,他们奠定的马克思主义基石 368

三、时代更迭中马克思恩格斯学说遇到的新挑战,马克思主义杰出继承人理论上的新贡献 372

四、战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 374

开创“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新格局 376

※※※ 384

全球变革浪潮与社会走向问题的论争 384

一、社会走向问题的再度突出 384

二、变革浪潮叠起 387

三、论争:人类社会终将走向何方? 392

一、编纂《社会主义论库》的理论政治思考 401

社会主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征程曲折,势不可挡——《社会主义论库》前言 401

二、展现社会主义的基本脉络、基本理论、基本实践和重要论争的篇目结构 405

1.《开创·飞跃篇》:社会主义的源头与流程,科学社会主义在近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运动中、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应运而生,迅猛发展 405

2.《本质特征篇》:在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上下功夫,以求拓展和深化对作为理论、运动、制度的社会主义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认识 406

3.《并存·竞争篇》: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过程的特色,“一球两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长期并存竞争和交互作用是历史的必然,正确认识这种规律性现象,是社会主义者的必修课 408

4.《中国特色篇》: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但走法不会完全一样。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日益深刻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经验,勇于实践、勤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结果 410

5.《思潮辨析篇》:科学社会主义所面对的非科学的、反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流派,是一股又一股的,一茬又一茬的。它们总是这样那样地逆历史潮流而动,因而总是或早或迟地为历史所淘汰而成为思想领域的过客 412

6.《发展轨迹篇》:在科学地追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轨迹中,致力于经验教训的汲取,注重历史的启迪 414

一、剥削制度的存在,就会产生对抗这一制度的理想。早期的乌托邦主义,正是无产阶级先驱对抗资本主义制度的间接表现 417

论早期的乌托邦主义与无产阶级先驱的历史关系 417

二、站在“社会主义入口处”的那两位伟人——莫尔、闵采尔,恰好是乌托邦主义两种主要类型的最早代表。他们既间接直接地受无产阶级先驱反抗资本主义剥削的影响,又超越自发的反抗情绪,致力于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求索 421

三、在有别于莫尔、闵采尔的“世情”和“国情”的条件下,康帕内拉、温斯坦莱分别主张以解决民族压迫问题和解决土地公有问题为核心,去解决建立理想社会的系列问题,为乌托邦主义与无产阶级先驱的历史关系增添了新的色彩试论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新旧世界相互关系的空想描写 446

一、一个尚未引起广泛注意的问题:如何估量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新旧世界相互关系天才猜则的借鉴意义 446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莫尔最先谱写了一首新旧世界相互关系的畅想曲,其主旋律是:借鉴扬弃 448

三、在康帕内拉的想象中,他的精神产儿——最完美的社会制度与极不完美的现存的社会制度难以隔断。了解外界好的与坏的方面,学习外界值得学习的东西,开拓联系外界的渠道,成为“太阳城”的主要政策 453

四、维拉斯作为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一位有争议的人物,却在新旧世界相互关系的猜测上,提出了至今尚无多大争议的独到见解谁说社会主义“谁也讲不清”? 465

一、散布社会主义“谁也讲不清”的观点,有极其清楚的政治目的 465

二、社会主义从讲不太清楚到基本上讲清楚,再到完全讲清楚,是一个伴随社会主义实践的行进而行进的历史过程 467

三、科学地评析“社会主义谁也讲不清”的观点,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迫切需要 474

实践、求索、创新,提高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 476

天将降大任于斯制度也——话说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坎坷征程 481

历史再次提醒人民:“谁笑得最后,谁笑得最好!”——全国高校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纪念巴黎公社 492

120周年研讨会暨首都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成立大会开幕词 492

※※※ 495

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曲折思想行程 495

一、任何社会制度从生成到成熟都不是一步到位的。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率先创建的社会主义制度,更需要通过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以实现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 495

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的确立和展开,有过多种构思。他们着力于宏观的科学预测,无意于微观的凭空猜想;只就未来社会必然经历的关键性阶段作过理论阐发,从未详尽地规划或系统地论证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阶段。列宁、斯大林结合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建设的实 498

三、如果说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将会经历哪些阶段,还是一个有待于未来的实践作出回答的课题,那么正确地认识本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就成为一个具有直接的、有迫切意义的课题。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一 503

贵在科学——学习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文献札记 508

一、精辟独到的国情分析 510

二、结合国情分析洞察世情特色 512

三、创造性地应用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指明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彻底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课题的主要关键 513

四、从战略高度考察改革对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意义 516

五、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施 517

六、给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基础”的又一创举真理不可貌相——有关“不能急于求成”的论断——有关“不能急于求成”的论断 523

不惑之年话不惑——国庆40周年断想 526

一、在新的高度上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课题,亟需扩展业已确立的不惑的优势 527

二、力求在对时代、国情的认识上更加清醒不惑 529

三、在处理立国之本与强国之路的辩证关系方面提高不惑的水平高不惑的水平 53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篇章——学习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札记 538

一、关于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精辟论断 539

二、关于更有成效地把握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些科学论断,如何由创造性的理论思维变为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问题 542

三、推进解放生产力的第二次革命,发挥“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威力,要求进一步发扬光大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和高超的领导艺术 545

世纪更迭与思潮辨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序言》 549

表面文章改写不了历史——怎样看民主社会主义 553

民主社会主义与当代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 558

一、在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向制度转化的前夜,民主社会主义的前身站在这一历史进程的对立面 559

二、当年轻的社会主义制度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围攻时,民主社会主义的前身充当了帮凶 561

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较量日趋扩展和深化之后,民主社会主义成了冷战的象征和“和平演变”的工具 565

自由的变质 575

共产主义与反法西斯大战 581

一、一次被认为是“非必要的”、“易制止的”战争,为何竟变成“非打不可的”大战?是历史捉弄,还是“恐共病”作祟? 581

二、这次战争的性质、进程、结局空前复杂,并存竞争的两种社会制度在大战中的相互关系极其微妙。历史在特定的环境里以特殊的方式再度昭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人类 589

嘲弄历史者,必定为历史所嘲弄!——斯大林反法西斯战功是不可否定的 597

编后絮语 6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