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述评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谦亨编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14202·128
- 页数:733 页
上篇 温病述义 3
第一章 概述 3
第一节 温病及温病学的特点 3
一、温病的特点 3
二、温病学的特点 4
第二节 温病学发展史略 5
一、中医药学第一次兴盛争鸣时期以来对温病的论述 5
二、中医药学第二次兴盛争鸣时期以后在温病理法上的成就 12
三、中医药学第三次兴盛争鸣时期在温病学方面的咸就和前景 20
第三节 温病与伤寒 21
第四节 温病与温疫 26
一、疫、温之辨的由来 27
二、明以前对疫、温同异的认识 27
三、疫、温性质及其真正关系 29
第五节 伏邪学说 31
一、伏邪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32
二、邪伏部位与外发途径 35
三、对伏邪学说应有的认识 37
第六节 温病的分类 39
一、外因 43
第二章 病因及侵入途径 43
第一节 病因 43
二、内因与发病 48
第二节 侵入途径 50
一、体表侵入说 51
二、口鼻侵入说 51
第三章 温病病机 54
第一节 卫气营血的实际意义 55
一、审部位浅深 55
二、测病理传变 56
三、辨证侯特征 61
四、定治疗法则 62
第二节 三焦的实际意义 63
一、审邪犯部位 64
二、测阶段机理 65
三、辨证侯特征 70
四、定治疗法则 70
第三节 三焦、四分的相互关系 72
第四章 温病诊法特点 74
一、辨舌 76
第一节 辨舌、验齿 76
二、验齿 86
第二节 辨斑疹、白? 88
一、辨斑疹 88
二、辨白? 90
第三节 几个症状的辨析 91
一、发热与出汗 92
二、谵妄与神昏 101
三、痉、厥 107
一、平时预防 115
第五章 温病防护和治疗法则 115
第一节 防护 115
二、病时护理 123
第二节 治疗法则 126
一、治疗原则 127
二、治疗常法 130
(一)解麦法 130
(二)清气法 131
(三)和解法 133
(四)祛湿法 134
(五)通下法 137
(六)清营凉血法 138
(七)开窍法 140
(八)息风法 141
(九)滋阴法 142
(十)固脱法 143
〔附〕温病治法——补法(节录) 145
第六章 温病辨证施治 148
第一节 温热证治 148
一、卫分证 148
(一)风热表证 148
(二)暑热表证 149
(三)燥热表证 150
二、气分证 151
(一)邪热郁肺 151
(二)邪热犯胃 152
(三)热结于肠 153
(四)邪犯少阳 154
三、营分证 156
(一)邪热灼营 156
(二)逆陷心包 157
(三)内闭外脱 157
(一)热盛迫血 159
四、血分证 159
(二)热盛动风 160
(三)真阴耗竭 161
(四)虚风内动 162
第二节 湿热证治 163
一、邪阻膜原 163
二、上焦证 164
(一)湿热犯表 164
(二)变见少阳 165
三、中焦证 166
(一)湿重 167
(二)热重(包括湿热并重) 169
(三)变见厥阴 171
四、下焦证 173
(一)缓解 173
(二)恶化 173
第三节 几个症状的辨证施治 179
一、斑疹的辨证施治 179
二、谵妄与神昏的辨证施治 184
三、痉、厥的辨证施治 189
第四节 温病兼夹证的治疗 191
一、夹痰饮 191
七、震颤 192
六、失语 192
二、夹食滞 192
三、夹气郁 193
九、痿躄 193
八、肢体强直、手足拘挛 193
十、瘫痪 194
第七节 温病愈后的调理 194
五、夹积聚 194
四、夹血瘀 194
第五节 温病瘥后复证的治疗 195
一、劳复 196
二、食复 197
三、感复 198
第六节 温病后遗证的治疗 198
一、低热 199
二、咳喘 199
三、泄泻 199
四、耳聋、目昏 200
五、神呆 201
第一章 叶香岩温病论著类评 209
下篇 选粹类评 209
第一节 温病法沦 210
一、温热病辨证论治纲领 213
(一)感传规律及与伤寒辨别 213
(二)辨证论治原则 215
二、湿热病辨证论治要点 216
三、“四分”证治 221
(一)邪在卫表 221
(二)流连气分 224
(三)邪入营分 235
(四)邪陷血分 237
四、论妇女病温 238
(一)辨舌 245
五、辨舌、齿,斑疹、白痦的证治 245
(二)辨齿 264
(三)辨斑疹 271
(四)辨白? 279
第二节 温病病论 280
一、论春温病 280
二、论风温病 281
三、论暑热病 285
四、论秋燥病 293
第二章 陈平伯《风温论》类评 296
一、提纲证 297
二、风温犯肺 298
三、兼及阳明 299
四、热灼营阴 304
五、并见它证 307
第三章 薛生白《湿热条辨》类评 312
第一节 湿热证辨治 313
一、提纲证 313
二、上焦证 315
(一)邪犯卫气 315
(二)湿热郁阻气分膜原 319
三、中焦证 320
(一)湿热阻气 320
(二)湿从热化 323
(三)化燥伤津动风 325
(四)化热入营,发疹动风 329
(五)邪入心包,引动肝风 330
(六)阳亢阴亏,厥阴风动 332
(一)邪入厥阴,脉络瘀滞 334
四、下焦证 334
(二)湿热下阻,分泌失司 336
(三)邪陷血室 336
(四)热伤血络,动血迫血 337
(五)损阴伤阳 339
(六)湿阻于下,阳虚阴伤 341
(七)余邪未尽 342
(八)病后正虚 344
一、暑兼寒湿 345
第二节 暑证兼湿辨治 345
二、暑湿犯肺,壅滞肺络 346
三、暑热伤气 347
第三节 痢疾辨治 348
一、湿热泻痢 348
二、痢久伤阳 349
三、痢久伤阴 349
第四节 吐泻辨治 351
第五节 痧胀辨治 354
第四章 余师愚《疫病篇》类评 356
一、论疫与伤寒似同而异 357
第一节 论疫病证治 357
二、论斑疹 359
三、论治疫 361
四、论治疹 364
五、论疫疹之脉不能表下 367
六、论疹形治法 370
七、论疹色治法 371
八、论发疮 373
九、论妊娠病疫 375
十、论闷疫 376
十一、靖瘟败毒饮方论 378
第二节 疫证条辨 379
一、疼痛辨治 379
二、身热辨治 382
三、出汗辨治 383
四、神识辨治 384
五、痉厥辨治 387
六、头面颈喉诸肿辨治 390
七、喘满辨治 394
八、目赤辨治 395
九、舌征辨治 396
十一、口气辨治 399
十、咬牙辨治 399
十二、渴饮辨治 400
十三、呕呃辨治 401
十四、二便辨治 403
十五、出血辨治 406
十六、发黄辨治 409
十七、狐蜮辨治 410
十八、瘥后调理 411
第五章 吴鞠通《温病条辨》类评 422
一、温病病类及病因 424
第一节 论温病理法 424
二、邪犯部位 430
三、传变次序 435
四、治病法论 436
〔附〕补秋燥胜气论(节录) 438
第二节 风温病辨治(包括冬温) 441
一、上焦证 441
(一)上焦证提纲 441
(二)卫分证 443
(三)气分证 449
(四)气血两燔证 457
(五)营分证 458
(六)邪入心包证 464
(七)血分证 465
二、中焦证 467
(一)气分主证及辨治 467
(二)营、血分证 494
三、下焦证 498
(一)血分证 498
(二)阴竭液耗证 506
(三)阴竭火亢证 520
(四)阴虚夜热证 521
(五)辨虚实多少的治法范围 522
(六)阳伤里虚证 522
(七)少阴咽痛证 525
(八)病后胃气不和证 530
(九)病后自汗证 534
(十)病后胃阴未复 535
第三节 暑温病辨治(署痫、暑瘵、伏暑) 536
一、上焦证 536
(一)暑热 536
(二)暑兼寒湿证 541
(三)新寒触发伏暑证 549
二、中焦证 552
(一)暑热夹湿证 552
(二)气营别治 553
(三)暑湿结痞证 555
(四)痰热结胸证 556
(五)痰热里实证 558
(六)湿化热结证 559
三、下焦证 560
(一)暑入厥阴 560
(二)少阴、厥阴辨治 561
(三)气阴两伤证 563
(四)兼证变证 564
第四节 湿温病辨治 567
一、上焦证 567
(一)上焦湿温主证及辨治 567
(二)气分证 570
(三)并发咳喘 573
二、中焦证 574
(一)湿重 574
(二)湿热并重 581
(三)里虚邪陷 585
(四)湿邪化热,浊闭心包 586
三、下焦证 587
(一)湿热下阻 587
(二)郁伤血络、蓄血 589
〔附〕痹证 591
第五节 秋燥病辨治 593
一、上焦证 593
(一)燥伤肺气 593
(二)燥伤肺津 596
(三)燥伤肺胃 599
二、中焦证 599
(一)燥伤胃阴 599
(二)燥证气血两燔 600
三、下焦证 601
〔附〕凉燥证治 603
第六节 温毒证治 611
一、温毒证治 611
二、温毒外治法 615
〔附〕发痘、杨梅疮 616
一、黄疸病因 618
第七节 黄疽辨治 618
二、阳黄 619
(一)热重于湿 619
(二)湿重于热 622
(三)三焦湿热 623
三、阴黄 624
四、失治肿胀 626
第八节 痢疾辨治 627
一、病因病机,治疗难易 627
二、痢兼表证 633
三、热痢 634
四、湿热痢 637
五、由疟转痢 641
六、噤口痢 642
七、久痢 646
(一)湿热证 646
(二)阴伤证 649
(三)阳虚证 650
(四)阴阳两伤 654
(五)厥阴久痢 655
八、休息痢 659
(一)少阳疟 661
第九节 疟疾辨治 661
一、正疟(间日疟) 661
(二)湿疟 665
二、三阴疟(三日疟) 668
(一)太阴三疟 668
(二)少阴三疟 669
(三)厥防三疟 670
三、疫疟(恶性疟) 671
(一)温疟 671
(二)胃疟 674
(三)脾疟 676
(四)心疟 680
四、疟疾兼咳 682
五、劳疟 683
六、疟母 684
第十节 其它杂证辨治 686
一、寒湿 686
二、痰饮 708
三、脱肛、便血及痔、疝 716
方剂索引 725
主要参考书目 732
- 《印卡王室述评 汉译名著本》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著;白凤森,杨衍永译 2018
- 《雁鸣九皋 宁夏杂文述评》田燕著 2018
- 《美国《统一军事司法典》(2017年)条解述评》郭旭,陈蕾蕾著 2018
- 《海岸带经济与管理》朱坚真,王锋主编;徐小怡,刘汉威,何时都副主编;朱坚真,王锋,徐小怡,刘汉斌,何时都,毛小敏,秦运巧等编著;张登义,鹿守本顾问 2013
- 《茄果类蔬菜科学施肥》张菊平,赵要尊,熊法亭编著 2013
- 《融进三千里江山的英魂》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编 2012
- 《听李敖讲学问 嬉笑怒骂皆成文 敢爱敢恨真性情》王墨卿著 2012
- 《微积分习题与试题解析教程 第2版》陈仲主编 2013
- 《妊娠与分娩》黄海珍编著 2001
- 《中国佛教学术论典 33 《起信论裂纲疏》思想探析 论清辩对“空”的逻辑证明 《因明正理门论》研究 陈那因明思想述评 《正理门论》探微 因明的现量观》星云大师监修;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总编辑;永明,永进,永本,满果,满耕编辑 2001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家畜百宝 猪、牛、羊、鸡的综合利用》山西省商业厅组织技术处编著 1959
- 《《道德经》200句》崇贤书院编著 2018
- 《高级英语阅读与听说教程》刘秀梅编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看图自学吉他弹唱教程》陈飞编著 2019
- 《法语词汇认知联想记忆法》刘莲编著 2020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 技巧与案例 第3版 2020》文传浩,夏宇编著 2019
- 《流体力学》张扬军,彭杰,诸葛伟林编著 2019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Prometheus技术秘笈》百里燊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药剂学实验操作技术》刘芳,高森主编 2019
- 《林下养蜂技术》罗文华,黄勇,刘佳霖主编 2017
- 《脱硝运行技术1000问》朱国宇编 2019
- 《催化剂制备过程技术》韩勇责任编辑;(中国)张继光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