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IPv6网络
IPv6网络

IPv6网络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M.贡萨尔维斯)Marcus Goncalves,(美)(K.奈尔斯)Kitty Niles著;黄锡伟,杨震译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115083460
  • 页数:523 页
图书介绍:麦克劳·希尔公司授权出版:本书详尽介绍了Internet网络中的IPv6协议。主要内容包括IPv6的路由选择协议,IPv6和IPv4的比较和IPv6协议的引入,IPv6在Internet中的应用,IPv6的寻址方法、数据报的传送、安全性能,以及用IPv6组网等。
《IPv6网络》目录
标签:网络

第1章 Internet网络协议 1

1.1 Internet发展历史 2

1.2 IP协议 5

1.2.1 IP寻址工作方式 5

1.2.2 IP安全性风险 6

1.3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0

1.3.1 攻击UDP业务的工具:SATAN 10

1.3.2 UNIX和Windows环境中的运行工具:ISS 11

1.4.1 IP地址 13

1.4 传输控制协议TCP 13

1.4.2 扩展IP地址方法:CIDR 16

1.5 TCP/IP的安全性 17

1.6 路由信息协议RIP 22

1.7 多播骨干网络——MBONE 24

1.8 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 26

1.9 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 26

1.10 开放最短路由最先(OPSF)协议 27

1.12.1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 28

1.12 地址解析协议ARP 28

1.11 边界网关协议BGP-4 28

1.12.2 路由器间IP数据报传送安全性问题 29

1.1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29

1.14 ISP连接 30

1.15 Windows套接口(Winsock) 30

1.16 域名系统DNS 31

1.17 小结 31

第2章 IPv6协议引入的原因 33

2.1 IP协议 34

2.2 IPv6协议用于商业方面的发展 35

2.3 IPv6基本知识 40

2.3.1 地址扩展功能 40

2.3.2 自动配置网络设备 41

2.3.3 安全性 41

2.3.4 实时性能 41

2.3.5 多播 41

2.3.6 协议转换的艰巨性 42

2.3.7 IPv6协议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 43

2.3.8 IPv6实验:6Bone 44

2.4 小结 45

第3章IPv4和IPv6的比较 47

3.1 IPv4协议的局限性 48

3.2 IPv4协议的地址分配 49

3.2.1 地址管理方式 49

3.2.2 IPv6增强的地址方式 50

3.2.3 自动配置 51

3.2.4 IPv6头部 51

3.2.5 IPv6扩展项 52

3.4 过渡到IPv6协议 53

3.3 增强的安全性操作 53

3.5 6Bone网络运作 55

3.6 小结 62

第4章IPv6的功能及发展 63

4.1 IETF标准化的侧重点 64

4.1.1 IPv6寻址 64

4.1.2 关于地址解析和邻节点发现 66

4.1.3 多媒体信息的传送 69

4.1.5 增加的灵活性 70

4.1.4 即插即用功能 70

4.1.7 安全性结构 71

4.1.6 与IPv4协议的兼容性 71

4.1.8 IPv6性能考虑 72

4.1.9 IPv6安全性考虑 73

4.1.10 IPv6自动配置功能 73

4.2 IPv6的升级计划 74

4.3 IPv6对其他标准的影响 75

4.4 基于IPv6协议的虚拟局域网 75

4.4.2 基于交换机的局域网 76

4.4.1 基于路由器的局域网 76

4.4.3 虚拟局域网的理解 77

4.5 第5章内容介绍 82

第5章IPv6路由选择协议 83

5.1 引言 84

5.2 域间路由选择协议 85

5.2.1 CIDR和ISP 87

5.2.2 BGP-4和IDRP 87

5.3.1 开放最短路由优先OSPF 93

5.3 域内路由选择 93

5.3.2 路由信息协议RIP 94

5.3.3 RIPv2 94

5.3.4 OSI ES-IS/IS-IS路由选择协议 95

5.4 第6章内容介绍 97

第6章IPv6的寻址方式 99

6.1 引言 100

6.1.1 IPv4的寻址方式 101

6.1.2 IP地址角色变换 104

6.1.3 IPv6的寻址操作 109

6.1.4 单播地址 116

6.2 小结 130

第7章IPv6协议的头部 133

7.1 引言 134

7.2 IPv4协议简介 135

7.2.1 IP分段 135

7.2.2 IPv4头部格式 135

7.3 IPv6协议 139

7.3.1 IPv6头部格式 140

7.3.2 优先级操作 143

7.3.3 流标记 144

7.3.4 扩展头部 145

7.3.5 逐跳备选头部 148

7.3.6 路由选择头部 149

7.3.7 分段备选头部 151

7.3.8 目的备选头部 154

7.3.9 认证头部 155

7.3.11 无后续协议头部 156

7.3.10 加密负载封装头部 156

7.3.12 IPv6数据报长度 157

7.3.13 IPv6和高层协议 158

7.4 小结 159

第8章IPv6协议和Intranet通信 161

8.1 引言 162

8.2 Internet组管理协议IGMP 162

8.2.1 IGMP消息格式 163

8.2.2 IGMP消息类型 164

8.2.4 IGMP消息目的地址 166

8.2.3 IGMPv2和IGMPv1协议的兼容性 166

8.3 邻域发现协议 167

8.3.1 协议概述 167

8.3.2 邻域发现协议中的信息类型 168

8.4 路由选择概述 181

8.4.1 IP路由选择 181

8.4.2 路由选择描述参数 184

8.5 IPv6路由选择 184

8.5.1 域内路由选择协议IDRP(Interdomain Routing Protocol) 184

8.5.2 路由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187

8.5.3 开放最短路由优先协议OSPF 194

8.6 小结 202

第9章IPv6的性能 205

9.1 引言 206

9.2 IETF关于IPv6性能方面的工作 206

9.2.1 增加效率 207

9.2.2 基于流标记的性能改善 208

9.2.3 IPv6协议的性能满意吗 209

9.2.4 基于资源预留协议的补救措施 210

9.2.5 网络供应商对IPv6协议的支持 212

9.2.6 Mentat 的MING解决方案 213

9.3 第10章内容介绍 217

第10章IPv6数据报传送 219

10.1 6Bone定义 220

10.2 向IPv6协议转化 221

10.2.1 双协议栈主机 222

10.2.2 IPv6域名服务DNS(Domain Name Service) 223

10.2.3 IPv6/IPv4网络中的路由选择 223

10.2.4 自动管道技术 224

10.2.5 转换实例 225

10.3 基于以太网络的IPv6数据报传送 226

10.3.1 最大传输尺寸 227

10.3.2 帧格式 227

10.3.3 无状态自动配置和本地链路状态地址 227

10.3.4 地址映射:单播环境 227

10.3.5 地址映射:多播环境 228

10.4 基于FDDI网络的IPv6数据报传送 228

10.4.1 最大传输尺寸 228

10.4.4 网桥连接 229

10.4.3 FDDI头部域 229

10.4.2 帧格式 229

10.5 基于PPP协议的IPv6数据报传送 230

10.5.1 引言 231

10.5.2 PPP协议上的IPv6数据报传送 231

10.5.3 PPP网络控制协议 231

10.6 IPv6CP配置选项 232

10.6.1 接口令牌 232

10.6.2 IPv6压缩协议 232

10.7 第11章内容介绍 233

第11章IPv6的控制协议ICMPv6 235

11.1 引言 236

11.2 ICMPv6 236

11.2.1 通用协议格式 237

11.2.2 消息发送端地址 238

11.2.3 消息校验计算 238

11.3 ICMPv6消息 239

11.3.1 类型1:接收端不可到达消息 239

11.2.4 消息处理准则 239

11.3.2 类型2:数据报过大消息 240

11.3.3 类型3:超时消息 241

11.3.4 类型4:参数出错消息 241

11.3.5 类型128:回声请求消息 242

11.3.6 类型129:回声应答消息 242

11.3.7 类型130、131和132:多播成员消息 243

11.4 第12章内容介绍 244

第12章 IPv6和IPv4的安全性 245

12.1 引言 246

12.2 快速了解IPv6中与安全性相关的特性 247

12.3 寻址 249

12.4 IP安全体系 250

12.5 IPSec协议族 251

12.6 IPSec支持Ipv4和Ipv6的功能 253

12.6.1 组合安全机制 253

12.6.2 典型应用 254

12.6.3 IPSec模式 256

12.6.4 IPSec和密钥管理 257

12.6.6 安全关联 258

12.6.5 IPSec机制的逻辑和控制 258

12.6.7 IP认证头部的细节 262

12.6.8 安全性负载的封装 267

12.7 使用IP安全机制的不同方法 275

12.7.1 和防火墙一起使用的IP安全机制 275

12.7.2 IP多播通信中的IP安全机制 277

12.7.3 IP安全性要点、措施和注意事项 279

12.7.4 IP安全机制的局限性 280

12.8 IP安全性需求小结 281

12.7.5 对上层的安全服务 281

12.9 IP安全性以及安全网络程序接口层的安全性 283

12.9.1 SSL和IP安全特性的典型用途 284

12.9.2 IP安全性和SSL密钥交换 285

12.9.3 IP安全和SSL密码 286

12.9.4 共同使用SSL和IPv6安全机制 288

12.10 外部互联网、虚拟专用网的安全性 289

12.11 小结 292

第13章IPv6的密钥管理问题和协议 293

13.1 引言 294

13.2 TCP/IP协议栈中IP安全体系的实现 295

13.2.1 独立的密钥管理机制 296

13.2.2 加密算法的独立性 297

13.2.3 主机中密钥的安全性 297

13.3 IPv6密钥管理需求的刷新 297

13.4 选择密钥管理系统时常遇到的问题 298

13.5 基本密钥管理 298

13.5.1 密钥管理的类型 298

13.5.2 认证方法 300

13.5.3 密钥管理的问题 302

13.5.4 密钥分配方法 305

13.6 密钥管理协议 307

13.6.1 Internet协议的简单密钥管理 308

13.6.2 Internet安全关联和密钥管理协议(ISAKMP) 310

13.6.3 Oakley密钥确定协议 316

13.6.4 ISAKMP协议和Oakley协议的结合 320

13.6.5 SKEME:一种多用途的Internet网络安全密钥交换机制 324

13.6.6 域名系统安全扩展 325

13.7 小结 328

第14章 IPv6的域名服务扩展 329

14.1 本章主要解释下面问题 330

14.2.1 AAAA数据格式 331

14.2 AAAA记录类型 331

14.2.2 AAAA查询 332

14.2.3 AAAA记录的文本格式 332

14.2.4 IPv6的INT域 332

14.2.5 对目前查询类型的修正 333

14.2.6 从RFC-1886格式向新格式的过渡 333

14.2.7 过渡策略 333

14.3 小结 334

14.2.8 安全性方面的考虑 334

第15章IPv4和IPv6的地址管理 335

15.1 引言 336

15.2 网络重编号 338

15.3 若干重编号策略 340

15.3.1 准备对核查表重编号 341

15.3.2 设计重编号的计划 342

15.4 子网络编址 344

15.5.1 CIDR路由协议的支持 346

15.5 无级域内路由协议CIDR 346

15.5.2 域 347

15.5.3 CIDR协议 347

15.5.4 变长子网屏蔽 351

15.5.5 路由聚合 351

15.5.6 对用户的影响 353

15.5.7 CIDR和非CIDR路由 354

15.5.8 有关CIDR更多的信息 354

15.6.1 A、B、C类地址块 355

15.6 专用地址空间 355

15.6.2 改变一个主机的公用或专用地址状态 356

15.6.3 使用专用地址空间的优缺点 356

15.6.4 设计专用网络时建议 357

15.7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358

15.7.1 设计 359

15.7.2 配置 361

15.7.3 IP地址的分配 362

15.8 网络地址转换器NAT:另一种寻址方案 369

15.8.1 使用网络地址转换器来重新使用地址 370

15.8.2 同时使用CIDR与NAT 371

15.8.3 在专用网络中使用网络地址转换器 372

15.8.4 NAT的优点 373

15.8.5 地址管理的工具 373

15.9 小结 374

第16章 向IPv6组网过渡 377

16.1 引言 378

16.2 应用的移植 379

16.2.2 过渡计划目标 380

16.2.1 从IPv4转移到IPv6 380

16.2.3 过渡计划概要 381

16.3 IPv6主机和路由器过渡机制小结 382

16.3.1 SIT(简单因特网过渡)操作概要 383

16.3.2 SIT特征 383

16.3.3 升级的网络部件 384

16.4 网络组件的相关性 385

16.5 IPv6主机和路由器的升级机制 386

16.5.1 寻址 386

16.5.2 双IP层 386

16.5.3 域名系统、主机名称与地址的映射 393

16.5.4 隧道 394

16.5.5 二进地址兼容性 402

16.5.6 升级的相关性 403

16.6 对多协议的支持 403

16.7 OSI的NSAP地址计划 405

16.7.1 限制性的NSAP地址映射为16字节的IPv6地址 406

16.7.2 用截短的NSAP地址作为一个IPv6地址 408

16.7.3 标准的IPv6地址——整个NSAP地址放在IPv6选项中 408

16.7.4 将携带的IPv6地址作为一个OSI地址 409

16.8 IPv4和IPv6组合传送算法 410

16.8.1 传送算法的一个例子 412

16.8.2 确定目的地的位置 414

16.8.3 IPv6/ IPv4双节点结构 415

16.9 小结 415

附录A TCP/IP传输层协议 417

附录B TCP/IP应用层协议 435

附录C 参考文献 459

附录D 名词解释 465

索引 48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