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汉文典注释  二十世纪初中国文章学名著
汉文典注释  二十世纪初中国文章学名著

汉文典注释 二十世纪初中国文章学名著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来裕恂著;高维国,张格注释
  • 出 版 社: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310005279
  • 页数:471 页
图书介绍:这本教材,是为适应高等院校经济学科本科生教学需要,并在我们几年来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基础原理,主要包括微观和宏观两大部分。我们把这本教材统称为《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分上下两则出版。上册为微观经济学原理,下册为宏观经济学原理。国外这种教材很多,新版本层次不穷。总的说来,虽然不同小异,但在内容和严谨性上还是不断有所充实和改进。近些年来,我国国内有关这种教材的译本和编著已出版了很多,各有优点和特点。我们这本教材,则是在参考国内外已有版本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扬长避短,力求有在系统、全面、严谨、深入浅出、吸收最新成果上有所努力和进步。
《汉文典注释 二十世纪初中国文章学名著》目录

汉文典序 1

本书大旨 7

文字典序 9

文字典 10

第一卷 字由 10

第一篇 字之起源 11

第一章 结绳 12

第二章 河图 12

第四章 六书 13

第三章 八卦 13

第二篇 字之功用 14

第一章 表思想 15

第二章 记语言 16

第三篇 字之称谓 16

第一章 书 18

第二章 名 18

第三章 文 19

第四篇 字之变化 20

第四章 字 20

第一章 造字 21

第一节 适用 21

第二节 不适用 21

第二章 改字 23

第一节 适用 23

第二节 不适用 23

第三章 字体 24

第四章 字数 26

第一篇 字之根本 28

第二卷 字统 28

第一章 六书分释 29

第一节 象形 29

第二节 指事 32

第三节 会意 32

第四节 谐声 34

第五节 假借 35

第六节 转注 37

第二章 六书通论 42

第二节 六书之性质 43

第三节 六书之效用 43

第一节 六书之原理 43

第四节 六书之归宿 44

第二篇 字之纲要 46

第一章 形部--体制之学 51

第二章 声部--音韵之学 59

第一节 音韵之肇兴 60

第二节 音韵之变迁 61

第三节 音韵之准则 63

第四节 音韵之适用 63

第三章 义部--训诂之学 70

第三卷 字品 74

第一篇 名字 75

第一章 有形名字 76

第二章 无形名字 76

第三章 普通名字 76

第四章 特别名字 77

第五章 指示名字 77

第一节 示时名字 77

第三节 示计名字 78

第四节 示数名字 78

第二节 示处名字 78

第六章 复杂名字 79

第一节 复杂公名字 79

第二节 复杂私名字 79

第二篇 动字 93

第一章 自动字 94

第二章 他动字 94

第一节 使动字 94

第二节 被动字 94

第四章 助动字 95

第三章 同动字 95

第三篇 静字 103

第一章 品名静字 103

第二章 切指静字 104

第三章 泛指静字 104

第四篇 状字 109

第一章 状时状字 110

第二章 状地状字 110

第三章 状象状字 110

第七章 断制状字 111

第六章 和同状字 111

第五章 较别状字 111

第四章 状量状字 111

第八章 约度状字 112

第九章 诘难状字 112

第五篇 代字 114

第一章 指名代字 115

第二章 联接代字 115

第三章 切指代字 115

第四章 泛指代字 116

第五章 疑问代字 116

第六篇 介字 117

第一章 着所属之介字 118

第二章 着所在之介字 118

第三章 着所用之介字 118

第四章 着所由之介字 119

第五章 着所舍之介字 119

第六章 着所共之介字 119

第七篇 联字 121

第一章 类辞联字 121

第二章 析辞联字 121

第六章 譬辞联字 122

第五章 竟辞联字 122

第三章 转辞联字 122

第四章 原辞联字 122

第七章 例辞联字 123

第八章 系辞联字 123

第八篇 助字 124

第一章 起语助字 125

第二章 歇语助字 125

第一节 顿语助字 125

第二节 止语助字 125

第二章 怨叹字 126

第九篇 叹字 126

第一章 慨叹字 126

第三章 赞叹字 127

第四章 惊叹字 127

文章典序 128

文章典 130

第一卷 文法 130

第一节 起语字 131

第一章 语助法 131

第一篇 字法 131

第二节 接语字 132

第三节 转语字 135

第四节 辅语字 137

第五节 束语字 139

第六节 叹语字 139

第七节 歇语字 140

第一节 单独形容字 145

第二节 复杂形容字 145

第二章 形容法 145

第三节 双声叠韵形容字 146

第四节 骈字形容字 147

第三章 分析法 149

第一节 死活之别 150

第二节 精粗之别 150

第三节 真假之别 150

第四节 动静之别 151

第五节 轻重之别 151

第六节 虚实之别 151

第四章 增改法 153

第二节 改字 154

第一节 增字 154

第五章 锻炼法 156

第一节 宜确 156

第二节 宜坚 156

第三节 宜响 156

第四节 宜精 156

第五节 宜奇 156

第六节 宜丽 157

第一节 有形类用 159

第六章 类用法 159

第二节 无形类用 161

第二篇 句法 166

第一章 关系格调 167

第一节 短名 167

第二节 长句 168

第三节 错句 168

第四节 整句 169

第五节 复句 169

第六节 叠句 170

第七节 排句 171

第八节 扭句 172

第九节 递句 172

第十节 环句 172

第十一节 倒句 173

第十二节 逆句 173

第二章 关系节次 181

第三节 插句 182

第二节 撇句 182

第一节 锁句 182

第四节 刺句 183

第五节 顿句 183

第六节 挫句 183

第七节 振句 184

第八节 提句 184

第九节 宕句 184

第四节 重句 190

第二节 急向 190

第三节 轻句 190

第三章 关系性质 190

第一节 缓句 190

第五节 正句 191

第六节 反句 191

第四章 关系声情 192

第一节 问句 192

第四节 叹句 193

第五节 断句 193

第六节 骇句 193

第三节 诫句 193

第二节 讶句 193

第七节 愤句 194

第五章 关系优劣 196

第一节 句之繁简 196

第二节 句之疏密 197

第三节 句之纯疵 197

第四节 句之洁滞 197

第三篇 章法 199

第一章 起法 199

第五节 翻起 200

第四节 浑起 200

第三节 直起 200

第一节 顺起 200

第二节 逆起 200

第六节 问起 201

第七节 原起 202

第八节 冒起 202

第九节 喻起 203

第十节 排起 203

第二章 承法 205

第三节 顺承 206

第四节 逆承 206

第二节 反承 206

第一节 正承 206

第五节 急承 207

第六节 缓承 207

第七节 断承 207

第八节 阐承 207

第九节 分承 208

第十节 总承 208

第十一节 引承 208

第十二节 原承 209

第三章 转法 211

第一节 正转 211

第二节 反转 211

第三节 横转 211

第四节 进转 212

第五节 紧转 212

第六节 喻转 212

第七节 蓄转 212

第十节 层转 213

第九节 急转 213

第八节 翻转 213

第四章 结法 215

第一节 总结 215

第二节 分结 216

第三节 翻结 216

第四节 离结 216

第五节 论结 216

第十一节 答结 217

第十节 问结 217

第九节 责结 217

第八节 感结 217

第七节 赞结 217

第六节 叹结 217

第十二节 喻结 218

第十三节 叙结 218

第十四节 转结 218

第十五节 缴结 218

第十六节 应结 219

第四篇 篇法 221

第一节 提纲法 222

第一章 完全之篇法 222

第二节 叙事法 223

第三节 照应法 223

第四节 抑扬法 223

第五节 问难法 224

第六节 浑含法 224

第七节 暗论法 224

第八节 推原法 225

第九节 比兴法 225

第十节 分总法 225

第十五节 排比法 226

第十四节 牵合法 226

第十六节 击蛇法 226

第十一节 反复法 226

第十三节 针棒法 226

第十二节 翻案法 226

第十七节 点睛法 227

第十八节 脱胎法 227

第二章 偏阙之篇法 231

第一节 相形法 231

第二节 层叠法 231

第三节 宾主法 231

第四节 缓急法 232

第五节 论断法 232

第六节 预伏法 232

第七节 借论法 233

第八节 推广法 233

第二卷 文诀 236

第一篇 文品 238

第四节 闳肆 239

第三节 崇大 239

第五节 谨严 239

第一节 典雅 239

第一章 庄重类 239

第二节 雄浑 239

第六节 高远 240

第二章 优美类 240

第一节 丰润 240

第四节 和易 241

第五节 秀美 241

第六节 蕴藉 241

第三节 委婉 241

第二节 殊丽 241

第三章 轻快类 243

第一节 神妙 244

第二节 飘逸 244

第三节 平淡 244

第四节 潇洒 244

第五节 新奇 244

第六节 圆适 245

第七节 滑稽 245

第四节 倾险 248

第三节 豪放 248

第四章 遒劲类 248

第二节 强直 248

第一节 清刚 248

第五节 峭刻 249

第六节 英锐 249

第七节 劲拔 249

第五章 明晰类 249

第一节 简洁 250

第二节 平正 250

第三节 明畅 250

第六章 精致类 251

第一节 精约 251

第二节 缜密 251

第三节 纯粹 251

第四节 温厚 251

第二节 情 252

第一节 性 252

第一章 内容 252

第二篇 文要 252

第三节 质 253

第四节 理 253

第五节 意 253

第六节 思 254

第七节 度 254

第八节 气 254

第九节 骨 254

第十节 趣 255

第二章 外象 258

第一节 机 258

第二节 势 258

第三节 采 259

第四节 调 259

第五节 笔 259

第六节 境 259

第一节 宜是正名称 261

第一章 文宜 261

第三篇 文基 261

第二节 宜研求用字 262

第三节 宜揣摩情势 262

第四节 宜布置格局 262

第八节 宜跌宕生资 263

第十节 宜虚实互用 263

第九节 宜离合有情 263

第七节 宜顿挫中节 263

第六节 宜关锁得势 263

第五节 宜警策取胜 263

第十一节 宜点缀成妍 264

第十二节 宜联络无痕 264

第十三节 宜波澜饶趣 264

第十四节 宜铺排各当 264

第十五节 宜反正相参 264

第十六节 宜隐伏不突 264

第二十节 宜描写逼真 265

第十九节 宜遥接养气 265

第二十一节 宜摹仿得神 265

第十七节 宜擒纵有方 265

第十八节 宜叙事举要 265

第二十二节 宜窜改无瑕 266

第二十三节 宜长短合度 266

第二十四节 宜引用有法 266

第二十五节 宜譬喻显旨 267

第二章 文贵 271

第一节 贵公 271

第四节 贵敛 272

第二节 贵实 272

第三节 贵曲 272

第五节 贵强 273

第六节 贵肖 273

第七节 贵要 273

第八节 贵变 273

第九节 贵当 273

第十三节 贵修 274

第十二节 贵炼 274

第十四节 贵节 274

第十节 贵熟 274

第十一节 贵博 274

第十五节 贵明 275

第十六节 贵新 275

第十七节 贵虚 275

第十八节 贵幽 275

第十九节 贵诚 275

第二十节 贵奥 275

第二十一节 贵俊 275

第二十五节 贵超 276

第二十七节 贵确 276

第二十六节 贵纡 276

第二十三节 贵壮 276

第二十四节 贵静 276

第二十二节 贵朴 276

第二十八节 贵约 277

第二十九节 贵精 277

第三十节 贵浑 277

第三十一节 贵厚 277

第三十二节 贵旷 277

第三十三节 贵奇 277

第三十五节 贵错 278

第三十六节 贵劲 278

第三十四节 贵华 278

第三章 文忌 282

第一节 忌鄙 282

第二节 忌庸 282

第三节 忌佻 282

第七节 忌乱 283

第九节 忌混 283

第八节 忌怪 283

第六节 忌冗 283

第五节 忌艰 283

第四节 忌弱 283

第十节 忌硬 284

第十一节 忌夸 284

第十二节 忌尽 284

第十三节 忌涩 284

第十四节 忌蔓 284

第十五节 忌秽 284

第十六节 忌躁 284

第二十一节 忌琐 285

第二十节 忌旧 285

第二十二节 忌凿 285

第十八节 忌促 285

第十七节 忌板 285

第十九节 忌散 285

第二十六节 忌懈 286

第二十八节 忌粗 286

第二十七节 忌晦 286

第二十九节 忌蠢 286

第二十五节 忌浮 286

第二十四节 忌枯 286

第二十三节 忌平 286

第三十节 忌突 287

第三十一节 忌复 287

第三十二节 忌剽 287

第三十三节 忌浅 287

第三十四节 忌讦 287

第三十五节 忌肆 287

第三十六节 忌尨 287

第四十节 忌迂 288

第三十九节 忌滞 288

第三十八节 忌靡 288

第三十七节 忌空 288

第三卷 文体 292

第一篇 叙记 293

第一章 序跋类 294

第一节 序 294

第二节 引 294

第五节 书 295

第六节 读 295

第四节 题 295

第三节 跋 295

第二章 传纪类 296

第一节 传 296

第二节 纪 297

第三节 录 297

第四节 略 297

第五节 述 297

第六节 状 298

第七节 碑 298

第八节 碣 299

第九节 志 300

第十一节 表 301

第十节 铭 301

第三章 表志类 306

第一节 图 307

第二节 谱 307

第三节 表 307

第四节 志 307

第五节 记 307

第六节 注 308

第二节 原 310

第三节 论 310

第二篇 议论 310

第一节 辨 310

第一章 论说类 310

第四节 说 311

第五节 解 311

第六节 释 311

第十一节 七 312

第九节 评 312

第十节 驳 312

第七节 义 312

第八节 书 312

第二章 奏议类 315

第一节 奏 316

第二节 议 316

第三节 疏 316

第四节 表 316

第五节 章 316

第九节 弹 317

第十节 启 317

第七节 对 317

第八节 状 317

第六节 策 317

第十一节 连珠 318

第十二节 上书 318

第十三节 封事 318

第十四节 笺 318

第十五节 箚子 319

第十六节 本 319

第一节 箴 321

第三章 箴规类 321

第三节 戒 322

第四节 训 322

第五节 铭 322

第六节 赞 322

第二节 规 322

第七节 喻 323

第三篇 辞令 324

第一章 诏令类 324

第三节 命 325

第四节 令 325

第二节 诰 325

第一节 诏 325

第五节 制 326

第六节 谕 326

第七节 敕 326

第八节 玺书 326

第九节 策 327

第十节 批答 327

第一节 誓 328

第二章 誓告类 328

第二节 告 329

第三节 约 329

第四节 券 329

第五节 盟 329

第六节 祝 329

第七节 颂 330

第八节 册 330

第十二节 露布 331

第十一节 檄 331

第十节 教 331

第九节 符命 331

第十三节 榜 332

第十四节 移 332

第十五节 牒 332

第十六节 判 332

第十七节 问 332

第十八节 答 332

第二十四节 牍 333

第二十三节 简 333

第二十二节 书 333

第二十一节 启事 333

第十九节 问答 333

第二十节 答问 333

第二十五节 刀笔 334

第二十六节 帖 334

第二十七节 诔 334

第二十八节 祭文 334

第二十九节 吊文 334

第三十节 哀辞 335

第一节 文 341

第三章 文词类 341

第二节 诗 342

第三节 赋 345

第四节 辞 345

第五节 乐府 346

第六节 小说 351

第四卷 文论 374

第一篇 原理 374

第一章 文之真相 375

第二章 文之性质 376

第三章 文之功用 377

第四章 文之效果 377

第二篇 界说 380

第一章 文与辞 380

第二章 文与字 381

第三章 文与学 382

第四章 文与道 383

第三篇 种类 384

第二节 集录之文 385

第一节 撰著之文 385

第一章 属于体裁之种类 385

第二章 属于格律之种类 387

第一节 韵文 387

第二节 骈文 387

第三节 四六文 388

第四节 散文 388

第三章 属于学术之种类 390

第五节 名家之文 391

第四节 法家之文 391

第三节 阴阳家之文 391

第一节 儒家之文 391

第二节 道家之文 391

第六节 纵横家之文 392

第七节 杂家之文 392

第四章 属于世用之种类 393

第一节 名世之文 393

第二节 寿世之文 393

第三节 经世之文 394

第四节 酬世之文 394

第二节 情胜之文 395

第五章 属于性质之种类 395

第一节 理胜之文 395

第三节 才胜之文 396

第四节 辞胜之文 396

第六章 属于通俗之种类 397

第一节 公移之文 397

第二节 柬牍之文 398

第三节 语录之文 398

第四节 小说之文 398

第四篇 变迁 399

第一章 文章发生时代(伏羲唐虞) 401

第二章 文章进步时代(唐虞) 402

第三章 文章昌隆时代(三代) 403

第四章 文章极盛时代(春秋战国) 404

第五章 文章专一时代(秦) 406

第六章 文章恢张时代(汉) 407

第七章 文章薄弱时代(魏晋) 408

第八章 文章淫靡时代(南北朝) 409

第九章 文章振作时代(唐) 409

第十章 文章继续时代(宋) 410

第十一章 文章衰微时代(金元) 412

第十二章 文章兴复时代(明) 414

第十三章 文章昌明时代(清) 416

第十四章 文章改良时代(近今) 417

第五篇 弊端 418

第一章 文魔 418

第二章 文妖 419

第三章 文贼 420

第四章 文盗 420

第五章 文奴 421

第六章 文匠 422

第六篇 纠谬 422

第一章 建体之谬 422

第二章 拟文之谬 424

第三章 分派之谬 425

第四章 补篇之谬 426

第五章 俗学之谬 427

第六章 摘字之谬 429

第七篇 知本 430

第一章 文当本经 431

第二章 文当本史 432

第三章 文当本子 433

第四章 文当本集 434

第八篇 致力 436

第一章 读书 436

第二章 作文 437

第三章 游历 439

第四章 翻译 440

附录《汉文典》人名索引 442

后记 47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