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秀芬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117031808
  • 页数:341 页
图书介绍:
《中医诊断学》目录

1 绪论 1

1.1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 1

1.2 中医诊断学的特点与原则 2

1.3 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2

1.4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述 3

2 望诊 4

2.1 望全身情况 4

2.1.1 望神 4

2.1.2 望色 5

2.1.3 望形体 7

2.1.4 望姿态 8

2.2 望局部情况 8

2.2.1 望头与发 8

2.2.2 望目 9

2.2.3 望耳 10

2.2.4 望鼻 11

2.2.5 望唇、齿、咽喉 11

2.2.6 望颈项 11

2.2.7 望二阴 11

2.2.8 望皮肤 12

2.3 望舌 13

2.3.1 舌与脏腑的关系 13

2.3.2 舌诊的内容 14

2.3.3 舌质与舌苔的关系 18

2.3.4 舌诊的临床意义 18

2.3.5 望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8

2.4.2 望指纹的方法 19

2.4.3 望指纹的内容 19

2.4.1 理论基础 19

2.4 望小儿指纹 19

2.5 望排泄物 20

2.5.1 痰饮 20

2.5.2 呕吐物 20

2.5.3 大便 20

2.5.4 小便 20

3 闻诊 21

3.1 听声音 21

3.1.1 正常的声音 21

3.1.2 病变的声音 21

3.2 嗅气味 23

3.2.1 病体的气味 23

3.2.2 病室的气味 24

4.2 问主诉 25

4.1 问一般情况 25

4 问诊 25

4.3 问现病史 26

4.4 问既往病史、个人生活史和家族史 26

4.5 问现在症状 26

4.5.1 问寒热 26

4.5.2 问汗 28

4.5.3 问疼痛 30

4.5.4 问头身胸腹其它症状 32

4.5.5 问睡眠 33

4.5.6 问饮食口味 33

4.5.7 问二便 34

4.5.8 问妇女经、带、产、孕 36

4.5.9 问小儿 37

5 切诊 39

5.1 脉诊 39

5.1.1 脉象形成的原理和诊脉的临床意义 39

5.1.2 诊脉的部位 40

5.1.3 诊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1

5.1.4 正常脉象 41

5.1.5 病理脉象与主病 42

5.1.6 诊妇人脉 49

5.1.7 诊小儿脉 50

5.1.8 相兼脉象与主病*50+++5.1.9 脉证顺逆与从舍 51

5.2 按诊 51

5.2.1 按诊的方法和意义 51

5.2.2 按诊的内容 52

6 八纲辨证 55

6.1 表里辨证 55

6.1.1 表证 55

6.1.2 里证 56

6.1.3 表证和里证的鉴别 56

6.1.4 表里的寒虚实鉴别 56

6.1.5 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57

6.2 寒热辨证 58

6.2.1 寒证 58

6.2.2 热证 58

6.2.3 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59

6.2.4 寒热的虚实鉴别 59

6.2.5 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60

6.3 虚实辨证 62

6.3.1 虚证 62

6.3.2 实证 63

6.3.3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63

6.3.4 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64

6.4 阴阳辨证 65

6.4.1 阴证和阳证 65

6.4.2 阴虚、阳虚、亡阴、亡阳 65

7.1.3 暑淫证候 68

7.1.2 寒淫证候 68

7 病因辨证 68

7.1 六淫、疫疠病证 68

7.1.1 风淫证候 68

7.1.4 湿淫证候 69

7.1.5 燥淫证候 69

7.1.6 火淫证候 69

7.1.7 疫疠证候 69

7.2 七情病证 70

7.2.1 喜伤证 70

7.2.2 怒伤证 70

7.2.3 思伤证 71

7.2.4 忧伤证 71

7.2.5 恐伤证 71

7.3.2 劳逸伤证 72

7.3.3 房室伤证 72

7.3.1 伤食证 72

7.3 饮食劳逸病证 72

8 气血津液辨证 74

8.1 气病辨证 74

8.1.1 气虚证 74

8.1.2 气陷证 75

8.1.3 气滞证 75

8.1.4 气逆证 76

8.2 血病辨证 76

8.2.1 血虚证 76

8.2.2 血阏证 77

8.2.3 血热证 77

8.3.3 气虚失血证 78

8.3.2 气血两虚证 78

8.3.1 气滞直阏证 78

8.2.4 血寒证 78

8.3 气血同病辨证 78

8.3.4 气随直脱证 79

8.3.5 气虚血痰证 79

8.4 津液病辨证 79

8.4.1 津液不足 79

8.4.2 水液停滞 80

9 脏腑辨证 82

9.1 心与小肠病辨证 82

9.1.1 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暴脱 82

9.1.2 心直虚与心阴虚 83

9.1.3 心火亢盛 83

9.1.4 心脉痹阻 84

9.1.5 痰迷心窍 84

9.1.7 小肠实热 85

9.1.6 痰火扰心 85

9.2 肺与大肠病辨证 86

9.2.1 肺气虚 87

9.2.2 肺阴虚 87

9.2.3 风寒束肺 87

9.2.4 风热犯肺 87

9.2.5 热邪壅肺 88

9.2.6 燥邪犯肺 88

9.2.7 痰湿阻肺 88

9.2.8 大肠湿热 88

9.2.9 大肠液亏 89

9.2.10 肠虚滑泄 89

9.3 脾与胃病辨证 90

9.3.2 脾阳虚 91

9.3.3 脾气下陷 91

9.3.1 脾气虚 91

9.3.4 脾不统血 92

9.3.5 寒湿困脾 92

9.3.6 湿热蕴脾 92

9.3.7 胃阴虚 93

9.3.8 食滞胃脘 93

9.3.9 胃寒 93

9.3.10 胃热 94

9.4 肝与胆病辨证 95

9.4.1 肝气郁结 96

9.4.2 肝火上炎 96

9.4.3 肝血虚 96

9.4.4 肝阴虚 97

9.4.5 肝阳上亢 97

9.4.6 肝风内动 97

9.4.8 肝胆湿热 98

9.4.7 寒滞肝脉 98

9.4.9 胆郁痰扰 99

9.5 肾与膀胱病辨证 100

9.5.1 肾阳虚 101

9.5.2 肾阴虚 101

9.5.3 肾精不足 102

9.5.4 肾气不固 102

9.5.5 肾不纳气 102

9.5.6 膀胱湿热 103

9.6 脏腑兼证 104

9.6.1 心肾不交 104

9.6.2 心肾阳虚 105

9.6.3 心肺气虚 105

9.6.4 心脾两虚 105

9.6.7 肝脾不调 106

9.6.6 肝火犯肺 106

9.6.5 心肝血虚 106

9.6.8 肝胃不和 107

9.6.9 肝肾阴虚 107

9.6.10 脾肾阳虚 108

9.6.11 脾肺气虚 108

9.6.12 肺肾阴虚 109

10 经络辨证 110

10.1 十二经脉病证 110

10.1.1 手大阴肺经病证 110

10.1.2 手阳明大肠经病证 110

10.1.3 足阳明胃经病证 110

10.1.4 足太阴脾经病证 110

10.1.8 足少阴肾经病证 111

10.1.10 手少阳三焦经病证 111

10.1.9 手厥阴心包经病证 111

10.1.6 手太阳小肠经病证 111

10.1.7 足太阳膀胱经病证 111

10.1.5 手少阴心经病证 111

10.1.11 足少阳胆经病证 112

10.1.12 足厥阴肝经病证 112

10.2 奇经八脉病证 112

10.2.1 任脉病证 112

10.2.2 督脉病证 112

10.2.3 冲脉病证 112

10.2.4 带脉病证 112

Io.2.5 阳维脉、阴维脉病证 113

10.2.6 阳跷脉、阴跷脉病证 113

11.1.1 分类 114

11.1.2 传变 114

11 六经辨证 114

11.1 概念 114

11.2 六经病证及治法 115

11.2.1 太阳病 115

11.2.2 阳明病 116

11.2.3 少阳病 116

11.2.4 太阴病 117

11.2.5 少阴病 117

11.2.6 厥阴病 118

12 卫气营血辨证 120

12.1 卫气营血的概念 120

12.1.1 概念 120

12.1.2 传变 120

12.2.1 卫分证 121

12.2.2 气分证 121

12.2 卫气营血病证 121

12.2.3 营分证 122

12.2.4 血分证 123

13.1.2 传变 124

13.2 三焦病证 124

13.2.1 上焦病证 124

13.1.1 概念 124

13.1 三焦的概念 124

13 三焦辨证 124

13.2.2 中焦病证 125

13.2.3 下焦病证 125

附录 127

中医病历书写格式及内容 127

1.住院病历 127

2.中医门诊首次病历 129

书写中医病历的要求 130

住院病历格式举例 13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