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辨证纲要  修订本
中医辨证纲要  修订本

中医辨证纲要 修订本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药学博士,许鸿源编著
  • 出 版 社:新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7
  • ISBN:
  • 页数:380 页
图书介绍:
《中医辨证纲要 修订本》目录

辨证纲要 1

一、四诊 1

(一)望诊 1

1.总的观察 1

2.分部观察 2

(1)望头面 2

(2)望舌 3

甲、舌体 3

乙、舌质 3

(4)望血液(咳、吐而出) 4

(3)望痰 4

丙、舌苔 4

(5)望大便 5

(6)望小便 5

(7)望四肢 5

(8)望皮肤 6

(9)望腹背 6

(二)闻诊 6

(三)问诊 8

1.问寒热 8

3.问头痛、头晕 9

2.问汗 9

4.问饮食 10

5.问呕吐 10

6.问咳喘 10

7.问胸腹 10

8.问精神状态 11

9.问二便 11

10.问经带 12

(四)切诊 12

(2)脉象分类和主病 13

(1)寸口分配脏腑 13

1.切脉 13

(3)十怪脉(死脉) 14

2.触诊 14

二、证候分类 15

(一)八纲辨证 15

1.阴阳辨证 16

2.表里辨证 16

3.寒热辨证 17

4.虚实辨证 17

1.三阳主证 18

2.三阴主证 18

(二)六经辨证 18

(三)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 19

1.卫、气、营、血 19

2.三焦 20

(四)脏腑辨证 20

1.肺病证候 20

2.大肠病证候 21

3.心病证候 21

4.小肠病证候 21

5.脾病证候 21

9.肾病证候 22

10.膀胱病证候 22

6.胃病证候 22

8.胆病证候 22

7.肝病证候 22

11.脏腑兼病证候 23

(五)病因分证 23

1.六淫辨证 24

2.七情辨证 25

3.饮食劳倦辨证 26

(二)正治与反治 27

(一)标本 27

治法纲要 27

一、治法总则 27

(三)八法要则 28

1.汗法 28

2.吐法 29

3.下法 29

4.和法 29

5.温法 29

6.清法 30

7.补法 30

(一)六淫病治法 31

1.风的治法 31

二、常用治法概要 31

8.消法 31

2.暑的治法 32

3.湿的治法 32

4.燥的治法 32

5.寒的治法 33

6.火的治法 33

(二)脏腑治法 34

1.肺证治法 34

2.大阳证治法 34

5.脾证治法 35

3.心证治法 35

4.小肠证治法 35

6.胃证治法 36

7.肝证治法 36

8.胆证治法 37

9.肾证治法 37

10.膀胱证治法 37

1.发热 38

2.浮肿 38

一、内科常见证状治法概要 38

内科部分 38

3.斑疹 39

4.汗 40

5.头痛 41

6.眩晕 41

7.耳鸣、耳聋 42

8.衄血 43

9.口渴 43

10.噁吐 44

11.呃逆 45

13.咳嗽 46

12.吐血 46

14.哮喘 47

15.失音 48

16.心悸 48

17.不寐 49

18.胸胁痛 49

19.胃脘痛 50

20.腹痛 51

21.腰痛 52

22.泄泻 52

23.便秘 53

24.便血 54

25.尿血 54

26.小便不利 55

27.遗溺 56

28.遗精 56

29.阳痿 57

二、内科常见疾病证治概要 57

(一)时病部分 57

1.感冒 57

2.春温 58

4.暑温(附暑厥、暑风、暑瘵、暑秽) 59

3.风温 59

5.湿温 60

6.伏暑 61

7.秋燥 61

8.霍乱 62

9.疟疾 62

10.痢疾 63

(二)杂病部分 64

1.痰饮 64

12.温疫 64

11.温毒 64

2.肺痿肺痈 65

3.虚劳 66

4.劳瘵 67

5.癫狂 67

6.癎证 68

7.中风 69

8.厥症 70

9.痉病 70

10.痹病 71

11.痿病 71

12.脚气 72

13.噎膈(附反胃) 73

14.黄疸(附虚黄) 74

15.积聚 74

16.鼓胀 75

17.消渴 76

18.淋濁 76

19.疝气 77

20.诸虫 78

妇科部分 79

一、妇科常见证型辨证表 79

(1)月经先期 80

(2)月经后期 80

二、月经疾病 80

1.月经不调 80

(3)月经先后无定期 81

(4)月经过多 82

(5)月经过少 82

2.经行吐衄(逆经或倒经) 82

3.痛经 83

4.经闭 84

5.崩漏 85

(一)恶阻 86

四、妊娠疾病 86

三、带下病 86

(二)妊娠腹痛 87

(三)子烦 87

(四)子淋 88

(五)转胞 88

(六)子肿 89

(七)子癎 90

(八)胎漏下血及胎动不安(堕胎、小产) 90

(九)胎死不下(胎萎) 92

(一)胎衣不下 93

(二)产后血晕 93

五、产后病 93

(十)难产 93

(三)产后腹痛 94

(四)恶露不下 94

(五)恶露不绝 95

(六)产后血崩 95

(七)产后发热 95

(八)产后发痉 96

(九)产后大便难 97

(十)产后小便频数与不禁 97

(一)不孕 98

六、 妇科杂病 98

(十一)乳汁缺乏 98

(十二)乳汁自流 98

(二)症瘕 99

(三)阴痒 100

(四)阴挺 100

儿科部分 101

一、诊断要则 101

(一)望形体 101

(二)望面色 101

(四)察指纹 102

(三)察神情 102

二、儿科常见疾病证治概要 103

(一)初生儿疾病 103

1.脐风 103

2.胎毒、赤游风 104

3.鹅口疮 104

4.夜啼 104

(二)小儿时病 105

1.麻疹 105

3.天花 106

2.风疹 106

4.水痘 107

5.百日咳 108

6.夏季热 108

7.小儿麻痹症 109

(三)小儿杂病 109

1.急惊风 109

2.慢惊风 110

3.积滞 110

4.疳证 111

6.泄泻 112

5.呕吐 112

7.遗尿 113

8.解颅、囟陷、囟填 113

9.五软、五硬、五迟、龟背、鸡胸 114

外科部分 116

一、诊断要则 116

(一)外科基本证候的鉴别 116

1.阴证、阳证 116

2.顺证、逆证 116

3.阴阳顺逆与预后 116

2.辨痛 117

(1)性质(2)部位(3)色泽 117

(二)外科主要局部证状的辨别 117

1.辨肿 117

(1)性质(2)肿痛结合的辨别 118

3.辨痒 118

4.辨脓 119

(1)辨脓有无(2)辨脓深浅(3)脓与预后 119

(三)外科主要病证的鉴别 119

1.痈与疽 119

4.流痰与流注 120

3.疖与疔 120

2.痈与疖 120

5.癌肿 121

二、外科治法概要 121

(一)内治法 121

(二)外治法 123

1.药物治疗 123

2.手术治疗 125

3.其他 126

(二)止血 128

(三)排脓 128

三、外科一般处理 128

(一)消毒 128

(四)止痛 129

(五)刀晕的防治 129

(六)疔疮走黄及痈疽三陷证的处理 129

1.痈 130

(1)外痈(2)内痈 130

2.疽 132

3.疖 134

4.疔 134

5.癌肿 136

6.瘿瘤 136

(1)五瘿(2)六瘿 136

7.瘰疬、流痰、流注 137

(1)眼病(2)耳病(3)鼻病(4)口唇病(5)口腔病 139

8.五官病 139

9.喉病 143

10.乳病 145

11.肛门病 146

12.皮肤病 148

(1)丹毒(2)湿疹(3)痔疮(4)癣疮(5)其他 148

13.梅毒 152

14.外伤 154

常用中药分类简表 156

一、解表药 156

1.辛温解表药 156

2.辛凉解表药 157

二、涌吐药 158

三、泻下药 159

1.攻下药 159

2.润下药 159

3.峻下逐水药 160

四、清热药 160

1.清热泻火药 160

2.清热凉血药 161

4.清热解毒药 163

3.清热燥湿药 163

5.清热解暑药 165

五、芳香化濁药 166

六、利水渗湿药 167

七、袪风湿药 169

八、温里药 170

1.重镇安神药 172

十、安神药 172

九、芳香开窍药 172

2.养心安神药 173

十一、平肝熄风药 173

十二、理气药 174

十三、理血药 176

1.止血药 176

2.活血袪瘀药 177

四、外科常见疾病证治概要 180

十四、补益药 180

1.补气药 180

2.补阳药 181

3.补血药 183

4.补阴药 184

十五、消导药 185

十六、化痰止咳药 185

1.温化寒痰药 185

2.清化热痰药 186

3.止咳平喘药 188

十七、收涩药 189

十八、驱虫药 190

十九、外用药 191

一、解表方剂 194

常用方剂分类简表 194

二、涌吐方剂 198

三、攻下方剂 198

四、和解方剂 201

五、表里双解方剂 203

六、清热方剂 204

七、袪暑方剂 209

八、治风方剂 210

九、芳香开窍方剂 214

十、袪寒方剂 215

十一、祛湿方剂 217

十二、润燥方剂 221

十三、理气方剂 222

十四、理血方剂 225

十五、补益方剂 229

十六、消导方剂 238

十七、祛痰方剂 240

十八、固涩方剂 243

十九、驱虫方剂 244

二十、痈疡方剂 245

二十一、补遗 255

常用方剂索引 262

中医名词术语解 34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