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语实词语法化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方有国著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53105086
- 页数:446 页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汉语实词和虚词的区分 1
一 实词和虚词二分格局的形成 1
二 副词、代词等词类的虚实问题 4
第二节 语法化与虚词研究 6
一 语法化理论及其价值 6
二 语法化视角的虚词研究 9
第三节 本书的内容、语料和说明 11
一 本书的内容 11
二 语料选择和相关说明 12
第二章 用、以、式 14
第一节 用 14
一 名词“用”的产生和本义 14
二 动词“用”的用法和意义来源 15
三 介词“用”的形成和功能扩展 16
四 连词“用”及其形成机制 19
五 小结 22
第二节 以 22
一 动词“以”的产生、用法及词义演变 23
二 介词“以”的形成和句法功能 26
三 四种连词“以”的形成机制 29
四 “有以”、“无以”及“以”的词性分化 36
五 “可以”、“足以”及“以”的语素化 41
六 “以”和“已”及代词“以”的来源 47
七 小结 49
第三节 式 50
一 名词“式”的产生和本义 51
二 名词“式”向动词“式”的发展 52
三 动词“式”向介词“式”的发展 52
四 介词“式”的功能扩展 58
五 小结 62
第三章 因、自 63
第一节 因 63
一 名词“因”的产生和本义 63
二 名词“因”向动词“因”的发展 65
三 动词“因”向介词“因”的发展 66
四 两种连词“因”的语法化过程 70
五 小结 75
第二节 自 76
一 名词“自”的产生和本义 76
二 代词“自”的形成和功能 77
三 动词“自”和副词“自”的来源 85
四 介词“自”的功能和形成机制 89
五 连词“自”的功能和形成机制 91
六 小结 94
第四章 是、之、其 96
第一节 是 96
一 “是”的产生、本义及名词性质 96
二 “是”的其他实词义及其来源 99
三 指示代词“是”的功能和产生机制 100
四 判断词“是”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102
五 连词“是”、“是故”的用法及来源 111
六 小结 114
第二节 之 115
一 动词“之”的产生和用法 115
二 指示代词“之”的用法和来源 118
三 复指宾语“之”的词性问题 122
四 三人称代词“之”及其形成机制 123
五 连词“之”及其形成机制 128
六 衬音词“之”的用法和来源 134
七 小结 136
第三节 其 137
一 名词“其”和时间副词“其” 137
二 语气副词“其”的功能及形成条件 140
三 两类代词“其”及其来源 143
四 连词“其”的用法及产生机制 148
五 语气词“其”的形成过程 154
六 小结 157
第五章 所、卣(逌)、攸 159
第一节 所 159
一 名词“所”的产生和用法 159
二 名词“所”向指示代词“所”的转化 162
三 名词“所”向量词和概数词的转化 166
四 假设连词“所”的用法和来源 169
五 被动助词“所”的形成过程 172
六 小结 176
第二节 卣(逌)、攸 177
一 “卣(逌)”、“攸”的产生及词义演变 178
二 名词、代词“卣(逌)”、“攸”的句法功能 183
三 名词“卣(逌)”、“攸”向指示代词的发展 185
四 小结 186
第六章 者、诸 187
第一节 者 187
一“者”的产生、本义及动词性质 187
二 指示代词“者”的形成和句法功能 192
三 指示代词“者”向语气词“者”的发展 196
四 小结 200
第二节 诸 200
一 “诸”的产生、本义及动词性质 201
二 “诸”的其他词性和用法 202
三 兼词、介词、词尾“诸”的形成 204
四 “藐诸孤”的“诸” 211
五 小结 213
第七章 止、已 214
第一节 止 214
一 名词“止”的产生和用法 214
二 动词“止”的产生和用法 216
三 动词“止”向副词“止”的转化 217
四 指示代词“止”及其来源 220
五 语气词“止”及其来源 223
六 小结 226
第二节 已 227
一 “已”的产生及动词功能 227
二 “已”从动词向指示代词的发展 228
三 两种副词“已”的用法和来源 230
四 语气词“已”及其来源 236
五 小结 238
第八章 为、于 239
第一节 为 239
一 动词“为”的产生、词义和用法 239
二 动词“为”向判断词“为”的演变 245
三 动词“为”向介词“为”的演变 247
四 连词“为”的用法和形成机制 250
五 被动词“为”及其形成过程 252
六 语气词“为”及其形成过程 263
七 小结 273
第二节 于 274
一 “于”、“於”及其关系 274
二 动词“于”的用法 277
三 动词“于”向介词“于”的发展 281
四 介词“于”的句法功能 284
五 连词“于”与连词“与” 287
六 小结 288
第九章 或、莫、有、无 289
第一节 或 289
一 名词“或”与动词“或” 289
二 动词“或”与无定代词“或” 291
三 副词“或”的用法和形成机制 296
四 连词“或”的用法和形成机制 299
五 小结 302
第二节 莫 303
一 名词、动词“莫”的产生和用法 303
二 动词“莫”向无定代词“莫”的发展 305
三 副词“莫”的用法和形成机制 308
四 小结 310
第三节 有、无 311
一 动词“有”的产生和用法 311
二 动词“无”的产生和用法 313
三 代词“有”、“无”的用法和形成机制 315
四 副词“无”的用法和形成机制 319
五 小结 321
第十章 如、若、奈 322
第一节 如 322
一 “如”的本义及实词用法 322
二 助动词“如”及其来源 325
三 连词“如”的用法及形成过程 327
四 词尾“如”的用法及形成过程 332
五 “如X何”、“如何”、“何如” 335
六 小结 342
第二节 若 343
一 “若”的本义及实词用法 343
二 两类代词“若”及其来源 345
三 连词“若”的用法和来源 350
四 词尾“若”的形成机制 355
五 “若X何”、“若何”、“何若” 356
六 小结 359
第三节 奈 360
一“奈”和“柰”及字形假借 361
二 “奈柰X何”的用法和结构关系 362
三 “奈柰何”的用法和来源 364
四 小结 365
第十一章 而、斯 366
第一节 而 366
一 “而”的本义和字形假借 366
二 指示代词“而”及其句法功能 368
三 二人称代词“而”的用法和来源 371
四 连词“而”的形成和功能发展 373
五 词尾和语气词“而”的形成 381
六 小结 384
第二节 斯 385
一“斯”的本义及字形假借 385
二 指示代词“斯”的句法功能 387
三 连词“斯”的用法和来源 389
四 词尾和语气词“斯”的形成 393
五 小结 395
第十二章 然、焉 397
第一节 然 397
一“然”的本义和字形假借 397
二 指示代词“然”的句法功能 399
三 连词“然”的产生及语义来源 401
四 词尾“然”的用法和形成机制 405
五 指示代词“然”的实化发展 408
六 小结 409
第二节 焉 410
一“焉”的本义和字形假借 410
二 指示代词“焉”和兼词“焉” 411
三 三人称代词“焉”及其来源 415
四 介词和连词“焉”的形成 417
五 词尾和语气词“焉”的形成 420
六 疑问代词“焉”的用法和来源 424
七 小结 427
第十三章 总结语 428
第一节 先秦28词语法化概览 428
第二节 先秦语法化的共性因素 432
一 词义引申 433
二 语境义影响 434
三 句法成分改变 435
四 复指淡化 437
五 类化与重新分析 437
第三节 先秦语法化的主要规律 439
一 单向循环演变 439
二 歧变与并存 440
三 保持与滞后 441
四 降类与渐变 442
五 内衍与外吸 443
本书所引甲骨文著录书简称 445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培生高级英语语法 练习册》培生教育 2019
- 《行政保留研究》门中敬著 2019
- 《居成都》西南财经大学汉语国际推广成都基地著 2019
- 《游成都》西南财经大学汉语国际推广成都基地著 2019
- 《成都形象 表述与变迁》邱硕著;徐新建主编 2019
- 《西部村落离散与基层社会治理转型 巴蜀乡村治理小叙事》李晨责编;唐绍洪,刘屹 2019
- 《成都便民指南》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编;徐季桢主编;李长文,贺晓明编辑 2003
- 《成都试卷汇编 语文三年级 上》潘承慧主编
- 《巴蜀汉族丧葬习俗研究》黄尚军等著 2017
- 《巴蜀山水画叙论 巴蜀山水审美与山水画传承变革研究 卷3 当代实践思考与未来展望》管笢棡;唐波编著 2018
- 《区域文化视野下的巴蜀文化研究》潘殊闲著 2018
- 《巴蜀书画传承》薛磊主编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