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国际关系史  上  17世纪中叶-1945年
国际关系史  上  17世纪中叶-1945年

国际关系史 上 17世纪中叶-1945年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绳祖主编;李谋盛等撰稿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7503611731
  • 页数:577 页
图书介绍:国际关系史第二版(十七世纪中叶-1945年),ISBN:9787503611735,作者:王绳祖 主编
《国际关系史 上 17世纪中叶-1945年》目录

第一编 近代国际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 3

第一章 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 3

第一节 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与国际关系 3

三十年战争前夕的欧洲形势 4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7

第二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0

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 10

第一次英荷战争 11

利用法西矛盾,干预欧陆政治 12

第三节 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 13

比利牛斯和约 13

路易十四对“天然疆界”的追求 13

奥土战争 16

西班牙继承战争与乌得勒支和约 17

第四节 北方大战 18

俄瑞波土四角关系 18

北方大战 19

俄国争夺黑海出海口的斗争 20

第五节 十八世纪争夺欧洲和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21

奥地利继承战争 21

七年战争 22

俄普奥第一次瓜分波兰 23

两次俄土战争 24

第二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26

第一节 围绕美国独立战争的国际斗争 26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反英斗争 26

法美同盟 27

俄国宣布武装中立 29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与巴黎和约 30

第二节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1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震撼了欧洲 31

欧洲国家对法国革命的干涉与法国革命的胜利 32

俄普奥第二次瓜分波兰 34

第三节 法国对外侵略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35

法国热月逆流时期及督政府时期的国际关系 35

第二次反法联盟 36

俄普奥第三次瓜分波兰 37

第四节 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39

亚眠和约 39

莱茵联盟的建立 41

提尔西特和约 42

大陆封锁政策 45

一八一二——一八一四年英美战争 47

拿破仑帝国的崩溃 48

两次巴黎和约 50

第三章 维也纳反动体系和东方问题 52

第一节 维也纳会议 52

会议的召开 52

各国的政策 53

波兰-萨克森问题 54

最后议定书 55

第二节 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57

神圣同盟的组成与四国同盟条约 57

亚琛会议 58

特洛波-莱巴赫会议 59

维罗纳会议 61

三十年代神圣同盟的活动 62

第三节 神圣同盟干涉拉美各国的企图和门罗宣言 64

西葡两国对美洲的殖民统治 64

拉美各国的独立运动 65

神圣同盟的干涉企图 68

门罗宣言 71

第四节 东方问题 73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和东方问题 73

希腊起义 74

俄土战争与亚得里亚那堡和约 76

第一次土埃战争 77

安吉阿尔-斯凯莱西条约 78

第二次土埃战争 79

伦敦协定和海峡公约 80

第四章 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到普法战争时期的欧美国际关系 82

第一节 一八四八——一八四九年欧洲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 82

一八四八——一八四九年欧洲革命 82

神圣同盟的瓦解 85

沙皇俄国是欧洲宪兵 86

第二节 克里米亚战争与巴黎和约 86

沙皇俄国的扩张野心 86

圣地保护权问题 87

克里米亚战争 89

巴黎和约 91

第三节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国际斗争 93

美国南北战争 93

欧洲国家对美国南北战争的态度 95

南北战争后美国的对外政策 99

第四节 意大利的统一 101

法意接近和对奥战争 101

意大利实现民族统一 103

第五节 德意志的统一与普法战争 103

德国统一前的国内外形势 103

普丹战争 104

普奥战争和布拉格和约 105

普法战争与法兰克福和约 106

德意志统一和普法战争的影响 110

第五章 一八七○年以前欧洲国家对亚非的侵略和亚非各国反殖民主义的斗争 112

第一节 英国吞并印度和印度人民的反抗 112

十七世纪中叶的亚洲形势 112

英法在印度的争夺和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 113

英国对印度的掠夺 115

一八五七——一八五九年印度的民族起义 117

第二节 荷兰侵占印尼和印尼人民的反抗 119

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印尼的侵略和殖民掠夺 119

英荷争夺印尼和爪哇民族大起义 121

列强争夺外岛领地和荷兰对印尼的殖民统治 123

第三节 资本主义列强奴役中国的开始和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 124

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对策 124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126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28

太平天国的对外关系 130

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132

第四节 列强侵略日本和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 133

日本防止资本主义势力入侵的“锁国政策” 133

日本被迫“开国” 134

安政条约 135

第五节 列强在非洲的侵略活动 137

奴隶贸易 137

外国资本对埃及的奴役 138

法国侵占阿尔及利亚 140

列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侵略活动 141

第二编 近代国际关系(一八七一——一九一八年) 145

第一章 一八七一年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欧洲国际关系 145

第一节 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局势 145

德法关系 145

三皇同盟 147

一八七五年德法战争危机 148

第二节 近东问题和柏林会议 150

黑塞哥维那起义 150

安德拉西照会和柏林备忘录 152

保加利亚起义及塞土战争 153

俄土战争和圣斯特法诺和约 155

英俄密约 158

柏林会议 158

第三节 三国同盟的形成 160

德奥同盟及其侵略性质 160

三皇同盟的恢复 161

德奥意三国同盟的建立 163

第四节 德国联盟体系的完成和法俄同盟的订立 164

保加利亚危机 164

三国同盟续约 167

两次地中海协定 167

再保险条约 169

法俄同盟 170

英国的“光辉孤立” 174

第二章 十九世纪七十——九十年代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 175

第一节 英俄在中亚的争夺 175

英俄对伊朗的侵略 175

英俄在中亚的争夺 177

第二次英阿战争 178

一八八五年英俄在阿富汗的冲突 179

俄阿边界的划定 180

第二节 列强对中国和东南亚的侵略 181

日本对中国台湾的侵略和对琉球的兼并 181

英国侵略缅甸 183

马嘉理案与烟台条约 184

俄国对中国新疆的侵略和伊犁交涉 185

法国侵略越南和中国 187

中法战争 188

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189

三国干涉还辽和列强图谋瓜分中国 192

第三节 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193

比利时占有刚果河流域 193

法国夺取突尼斯 195

埃及人民反抗英法共管埃及 196

法绍达事件 198

九十年代英德争夺南非 200

意大利在东非的扩张 202

第三章 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204

第一节 帝国主义的最终形成 204

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 204

列强实力对比的变化 206

第二节 美西战争和美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 207

美西战争 207

美菲战争和美国侵占菲律宾 210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212

“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213

第三节 英布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 215

英布战争 215

帝国主义国家对太平洋岛屿的争夺 217

英德同盟谈判的失败及其影响 218

第四节 义和团运动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干涉 220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220

俄国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 222

辛丑和约 224

第五节 英日同盟和日俄战争 226

英日同盟 226

日俄战争 227

朴资茅斯和约 229

日俄战争后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 231

英国对西藏的侵略 232

第四章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战争危机的加深 235

第一节 三国协约的形成 235

英德矛盾的发展 235

一九○四年英法协定 236

德国联俄计划的失败 237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239

一九○七年英俄协定 240

军备竞赛与两次海牙和平会议 240

第二节 一九○八年波斯尼亚危机 244

波斯尼亚问题 244

布何劳协定 245

围绕奥匈合并波黑两省的斗争 246

拉匡尼基协定 247

第三节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248

法国在摩洛哥的进一步扩张 248

阿加迪尔事件 248

德法协定 250

第四节 英法海军协定 251

英德海军竞赛 251

英德海军谈判 251

英法海军协定 253

第五节 意土战争 254

意大利侵入的黎波里 254

洛桑和约 255

“恰雷科夫的外交行动” 256

第六节 巴尔干战争 257

巴尔干的局势 257

巴尔干同盟 257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258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260

第五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262

第一节 大战的爆发 262

大战前夕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激化 262

萨拉热窝事件 263

七月危机 265

欧洲战争的开始 267

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268

第二节 交战期间的外交 271

战争的初期进程与交战国争取盟邦的斗争 271

协约国关于战后分割世界领土的秘密协定 275

日本参战和奴役中国的“二十一条” 277

帝国主义的和平阴谋 280

俄国二月革命对战争的影响 281

美国参战 282

第三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284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俄国退出战争 284

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奥匈帝国投降 285

德国战败和贡比涅停战协定 287

大战的总结 289

第三编 现代国际关系(一九一七——一九四五年) 293

第一章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国际关系的新时代 苏联建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293

第一节 苏维埃俄国反帝、反殖、争取和平的对外政策 29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十月革命对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 293

和平法令 296

布列斯特和约 298

民族自决原则及其实践 301

两次对华宣言和早期的中苏关系 303

第二节 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 苏联国际地位的提高 306

帝国主义支持俄国反革命叛乱 306

协约国三次武装进攻的失败 308

列宁和平共处政策的提出 311

英苏贸易协定 312

热那亚会议和拉巴洛条约 313

帝国主义孤立苏联计划的失败 317

第二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20

第一节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320

战后帝国主义的力量对比和争霸计划 320

巴黎和会 323

凡尔赛和约 328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331

国际联盟的成立 333

第二节 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334

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霸 334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337

四国条约与五国海军条约 338

九国公约与中国 341

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344

第三章 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的新形势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48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和民族民主运动的地位 348

三类国家之间对立和联系的政治格局的形成 348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地位和新特点 349

世界战略中的民族民主运动 350

第二节 中国北洋政府的外交与中国人民的反帝革命斗争 351

五四反帝爱国运动 351

华盛顿会议后列强的对华政策和北京政府的外交 352

北伐战争和帝国主义的干涉 353

第三节 土耳其的民族民主革命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失败 356

帝国主义的瓜分政策与色佛尔条约 356

土耳其的反帝斗争和苏土关系 357

《洛桑和约》与《海峡公约》 359

土耳其共和国的对外政策 361

第四节 朝鲜、印度和印尼人民的反帝斗争 362

朝鲜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三一运动 362

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涨 365

印尼一九二六年起义 368

第五节 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发展 369

非洲人民反帝独立运动的兴起 369

埃及和摩洛哥人民的反帝斗争 371

拉美国家同欧美列强关系的演变及其反美斗争 373

第四章 一九二四——一九二九年的国际斗争 375

第一节 德国赔偿问题和道威斯计划 375

鲁尔纠纷 375

道威斯计划 378

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80

第二节 安全保证问题和洛迦诺公约 380

安全保证问题 380

洛迦诺会议和洛迦诺公约 384

德国加入国联后的欧洲 386

第三节 裁军问题和非战公约 388

帝国主义在地中海和太平洋的争夺 388

军备竞赛与裁军问题 391

白里安-凯洛格会约 393

第五章 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97

第一节 世界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体系的冲击 397

一九二九——一九三三年的经济危机 397

贸易战 398

货币战 402

杨格计划 403

洛桑会议 405

第二节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406

日本争霸世界的计划 406

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407

九一八事变 409

英法纵容侵略者的政策和美国的不承认主义 412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 日本退出国联 414

第三节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417

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影响 纳粹党上台执政 417

希特勒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420

德国退出裁军会议和退出国联 421

德国公开废止凡尔赛条约的军事条款 423

斯特莱沙阵线和英德海军协定 425

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427

第六章 侵略 绥靖 集体安全 430

第一节 苏联为集体安全而斗争 430

苏联国际威望的提高 430

各国人民反对法西斯、保卫和平的斗争 432

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 433

苏法、苏捷互助条约 434

第二节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期间的国际关系 436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436

世界各国人民声援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敌斗争 439

英法对意大利的纵容 440

蒙特勒海峡公约 441

第三节 西班牙内战期间的国际斗争 443

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443

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444

各国人民保卫西班牙共和国的斗争 446

反共产国际协定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448

第四节 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450

睦邻政策 450

美苏建交 452

美国的中立法 453

第五节 西方列强争夺拉丁美洲的斗争 455

经济危机与西方列强在拉美争夺的加剧 455

德意日在拉美的扩张 457

第八届泛美会议 459

第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462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62

日本侵占中国华北部分地区 462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65

第二节 七七事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 467

日本军部法西斯体制的建立 467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全民抗战 468

各国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态度 47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国际意义 473

第三节 慕尼黑阴谋 474

德国吞并奥地利 474

苏台德问题和五月危机 478

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 480

慕尼黑协定的后果 487

第四节 一九三九年的欧洲政治危机 489

德意法西斯建立军事同盟 489

英法苏谈判 491

英德秘密会谈 494

苏德谈判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496

波兰危机 499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501

第一节 欧战初期各大国的对外政策 501

德国进攻波兰 欧战爆发 501

英法对德宣而不战 503

美国一九三九年中立法和第一届美洲国家外长会议 504

苏德边界友好条约与苏芬和约 506

第二节 法国败降与各大国政策的变化 508

德国席卷西欧 意大利参战 508

英国联合内阁的抗德政策 511

第二届美洲国家外长会议 美国的租借法 514

“苏联完成东方战线” 苏德柏林谈判 516

苏日中立条约 518

第三节 苏德战争爆发后的国际新格局 519

德国进攻苏联 519

英苏联合行动协定 霍普金斯访苏 521

大西洋宪章 苏美英莫斯科会谈 523

第四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的国际关系 526

德日意三国同盟条约 526

东方慕尼黑阴谋的酝酿 527

日美矛盾的加剧 529

日美谈判的最后阶段 532

珍珠港事变 太平洋战争爆发 534

第五节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536

中国共产党为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而斗争 536

联合国家宣言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537

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高涨 538

第九章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541

第一节 大战转折时期反法西斯各国的合作与矛盾 541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国际影响 541

第二战场问题 541

美英在北非登陆 卡萨布兰卡会议 544

开罗会议 545

德黑兰会议 548

诺曼底登陆和第二战场的开辟 550

中美联合作战 551

第二节 美苏英关于战后世界蓝图的外交折冲 553

布雷顿森林会议和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553

雅尔塔会议 555

意大利败降 560

德国败降 561

旧金山会议和联合国的成立 562

波茨坦会议 565

第三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568

苏联对日宣战和美国投掷原子弹 568

中国和亚洲其他各国人民的大反攻 570

日本败降 572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57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