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领导干部知识手册
领导干部知识手册

领导干部知识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顾杰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02402659
  • 页数:664 页
图书介绍:
《领导干部知识手册》目录

1.1 总论 3

1.1.1 马克思 3

1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3

1.1.2 恩格斯 4

1.1.3 列宁 6

1.1.4 斯大林 7

1.1.5 毛泽东 9

1.1.6 马克思列宁主义 10

1.1.7 毛泽东思想 10

1.1.8 马克思一生中两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及其划时代意义 11

1.1.9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11

1.1.10 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及其学说的特点 12

1.1.11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及其学说的特点 13

1.1.12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及其学说的特点 14

1.2.2 哲学和具体科学 15

1.2.3 哲学的基本问题 15

1.2 哲学 15

1.2.1 哲学和世界观 15

1.2.4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6

1.2.5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6

1.2.6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6

1.2.7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本质特征 17

1.2.8 物质和运动 17

1.2.9 运动和静止 18

1.2.10 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 18

1.2.13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19

1.2.11 时间、空间及其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19

1.2.12 物质和意识 19

1.2.14 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和实现的途径 20

1.2.15 意识和思维模拟 20

1.2.16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同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21

1.2.17 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2

1.2.18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22

1.2.19 矛盾和矛盾问题的精髓 22

1.2.2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3

1.2.20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3

1.2.22 内因和外因 24

1.2.23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25

1.2.24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25

1.2.25 两点论和重点论 25

1.2.26 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 26

1.2.27 质和量 26

1.2.28 度和掌握事物度的意义 26

1.2.29 量变和质变 27

1.2.30 肯定和否定 27

1.2.31 辩证否定观及其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区别 28

1.2.32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8

1.2.33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8

1.2.34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的关系 29

1.2.35 本质和现象 30

1.2.36 内容和形式 30

1.2.38 必然性和偶然性 31

1.2.37 原因和结果 31

1.2.39 可能性和现实性 32

1.2.40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33

1.2.4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33

1.2.4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33

1.2.43 实践及其主要特征和基本形式 34

1.2.44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34

1.2.45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34

1.2.46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35

1.2.47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同党的群众路线 36

1.2.48 主体和客体 36

1.2.49 归纳和演绎 37

1.2.50 分析和综合 37

1.2.51 抽象和具体 37

1.2.52 真理和谬误 38

1.2.53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38

1.2.55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39

1.2.5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9

1.2.56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40

1.2.57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陷 40

1.2.58 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伟大意义 40

1.2.59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41

1.2.60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41

1.2.61 生产力及其要素 41

1.2.62 生产关系及其内容 42

1.2.6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43

1.2.64 经济基础及其内容 43

1.2.65 上层建筑及其结构 44

1.2.66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44

1.2.67 社会基本矛盾 45

1.2.68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46

1.2.69 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46

1.2.72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7

1.2.71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47

1.2.70 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47

1.2.73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48

1.2.74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48

1.2.75 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和发展 49

1.3 政治经济学 50

1.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50

1.3.2 社会经济规律 50

1.3.3 商品及其因素 51

1.3.4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51

1.3.5 商品的交换价值和商品的价值量 51

1.3.6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2

1.3.7 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52

1.3.8 私有制社会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2

1.3.9 货币及其职能 53

1.3.10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53

1.3.12 剩余价值及其产生 54

1.3.13 资本的本质和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54

1.3.11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54

1.3.14 剩余价值率及其公式 55

1.3.15 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 55

1.3.16 机器人不能创造剩余价值 56

1.3.17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56

1.3.18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57

1.3.19 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和相对工资的区别 57

1.3.21 资本积累及其一般规律 58

1.3.20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58

1.3.22 资本的有机构成 59

1.3.23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 59

1.3.24 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 59

1.3.25 正确认识当前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 60

1.3.26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61

1.3.27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61

1.3.28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61

1.3.30 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及其辩证关系 62

1.3.29 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62

1.3.31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63

1.3.32 利润和利润率 63

1.3.33 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 64

1.3.34 生产价格及其与价值的关系 64

1.3.35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64

1.3.36 借贷资本和利息 65

1.3.37 银行利润和股份公司、股票、股票价格 66

1.3.38 地租和资本主义地租 66

1.3.39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67

1.3.40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67

1.3.4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68

1.3.42 资本主义的发展所经历的两个历史阶段 68

1.3.43 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 69

1.3.44 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 69

1.3.45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69

1.3.48 跨国公司、混合联合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 70

1.3.46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70

1.3.47 资本输出 70

1.3.49 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 71

1.3.50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71

1.3.51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 72

1.3.52 正确认识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垂死性 72

1.3.53 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73

1.3.54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和道路 74

1.3.55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74

1.3.56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75

1.3.57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75

1.3.5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76

1.3.59 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76

1.3.60 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关系和原则 77

1.3.61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及其实现手段 77

1.3.63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及其提高的途径 78

1.3.62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及其作用 78

1.3.64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及其要求 79

1.3.65 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 79

1.3.66 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80

1.3.67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 81

1.3.68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特点及其作用 81

1.3.69 社会主义货币的本质 82

1.3.70 社会主义信贷及其作用 82

1.3.71 按照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 82

1.3.72 我国农业生产责任制 83

1.3.73 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84

1.3.74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84

1.3.7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 85

1.4 科学社会主义 86

1.4.1 科学社会主义及其研究对象 86

1.4.2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和标志 86

1.4.4 无产阶级的特点 87

1.4.3 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区别 87

1.4.5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88

1.4.6 无产阶级的斗争从自发上升到自觉的标志 88

1.4.7 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 89

1.4.8 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 90

1.4.9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道路 90

1.4.10 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91

1.4.11 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 91

1.4.13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胜利的理论 92

1.4.12 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力量 92

1.4.14 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 93

1.4.15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93

1.4.16 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 94

1.4.17 战略和策略的区别与联系 95

1.4.18 无产阶级革命战略和策略的基本原则 95

1.4.19 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重要性 96

1.4.21 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97

1.4.20 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 97

1.4.22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和特点 98

1.4.23 过渡时期的必要性 98

1.4.24 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特点 99

1.4.25 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 99

1.4.26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00

1.4.2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100

1.4.28 共产主义的基本涵义 101

1.4.29 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必要条件 101

1.4.30 欧洲共产主义及其特点 102

1.5 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建设 104

1.5.1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内容 104

1.5.2 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特点 104

1.5.3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105

1.5.4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105

1.5.5 中国共产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106

1.5.6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07

1.5.8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 108

1.5.7 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108

1.5.9 加强党的建设的三项基本要求 109

1.5.10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110

1.5.11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 111

1.5.12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11

1.5.13 加强党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有效形式 112

1.5.14 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是加强党风建设的关键 113

1.5.15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113

1.5.16 民主集中制的六项基本原则 114

1.5.17 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115

1.5.18 实行党的集体领导原则的重要意义 115

1.5.19 党的民主集中制制度化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116

1.5.20 正确处理党内上下级组织之间的关系 116

1.5.21 正确处理党员个人同党组织之间的关系 117

1.5.23 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118

1.5.24 执政党必须努力提高党员素质 118

1.5.22 党必须有铁的纪律 118

1.5.25 共产党员必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119

1.5.26 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120

1.5.27 党性和党性锻炼 121

1.5.28 新时期合格党员的标准 121

1.5.29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 122

1.5.30 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22

1.5.31 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 123

1.6.1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24

1.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24

1.6.2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25

1.6.3 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125

1.6.4 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特点 126

1.6.5 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26

1.6.6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的三个步骤 127

1.6.7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方针 127

1.6.8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长远目标、近期目标和具体内容 127

1.6.10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十项工作 128

1.6.9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目的 128

1.6.11 我国对台湾回归祖国的方针政策 129

1.6.12 我国对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 130

1.6.13 我国对外政策的总方针 130

1.6.14 我们党处理同兄弟党关系的基本原则 131

1.6.15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131

1.6.16 我国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 132

1.6.17 确立国家和企业正确关系的基本要求 132

1.6.1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主要内容 133

1.6.21 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和总方针 134

1.6.19 确立职工与企业之间正确关系的基本要求 134

1.6.20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目的和基本任务 134

1.6.22 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135

1.6.23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135

1.6.24 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135

1.6.25 增强企业活力的六项措施 136

1.6.26 我国计划体制的基本点 136

1.6.28 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作用与界限 137

1.6.27 计划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37

1.6.29 商业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38

1.6.30 价格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 138

1.6.31 我国现行劳动管理体制的改革 138

1.6.32 工资、奖金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原则 139

1.6.33 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必要性 139

1.6.34 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 140

1.6.35 厂长(经理)负责制 140

1.6.36 国内各地区互相开放必须遵循的原则 141

1.6.37 横向经济联合的原则 141

1.6.38 横向经济联合的目标 141

1.6.39 企业整顿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达到的目的 142

1.6.40 我国在发展农业问题上的七条主要经验教训 142

1.6.41 我国发展农业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基本方针 143

1.6.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 143

1.6.43 “七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143

1.6.44 “七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144

1.6.45 “七五”时期经济建设的主要方针 145

1.6.46 “七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步骤 145

1.6.47 “七五”时期经济建设的战略布局 146

1.6.48 我国地区经济布局的基本指导思想 146

1.6.49 外贸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147

1.6.50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总原则 147

1.6.51 我国对外开放的三项基本原则 148

1.6.52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的主要内容 148

1.6.5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148

1.6.5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149

1.6.55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的改革的决定》的主要内容 149

1.6.56 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发展目标 150

1.6.57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50

1.6.58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 151

1.6.59 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要点 151

1.6.60 星火计划 152

1.6.61 我国文艺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153

2 领导知识 157

2.1 总论 157

2.1.1 领导与领导者 157

2.1.2 领导和管理 157

2.1.3 领导职能 158

2.1.4 领导的一般过程 159

2.1.5 现代领导工作的特点 160

2.1.6 领导科学 160

2.1.7 领导与组织 161

2.1.8 组织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 162

2.1.9 组织机构的结构类型 162

2.1.10 组织机构的设置 164

2.1.11 领导结构系统 165

2.1.12 领导机构系统 166

2.1.13 建立领导机构的原则 167

2.1.14 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 168

2.1.15 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 169

2.1.16 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 169

2.1.17 领导班子的智能结构 170

2.1.18 领导班子的专业结构 171

2.1.19 领导层保持团结的措施 172

2.1.20 领导体制 172

2.1.21 科学的领导体制的评价指标与原则 173

2.1.22 一长制与委员会制 174

2.1.23 层次制与机能制 175

2.1.24 完整制与分离制 176

2.1.25 集权制与分权制 177

2.2 基本领导方法 178

2.2.1 实事求是的方法 178

2.2.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179

2.2.3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180

2.2.4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181

2.2.6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182

2.2.5 分清主流和支流的方法 182

2.2.7 抓重点、抓中心的方法 183

2.2.8 “弹钢琴”的方法 185

2.2.9 抓典型的方法 185

2.2.10 一切经过实验的方法 187

2.2.11 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 188

2.2.12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189

2.2.13 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 190

2.2.14 调查研究是领导者的基本功 191

2.2.15 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 191

2.2.16 现代调查研究的特点 192

2.2.17 典型调查 193

2.2.18 抽样调查 195

2.2.19 重点调查 197

2.2.20 全面调查 197

2.2.21 民意测验 198

2.2.23 特尔菲法 199

2.2.22 开调查会 199

2.2.24 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含义 200

2.2.25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 201

2.2.26 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 201

2.2.27 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性 202

2.2.28 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性 203

2.2.29 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 204

2.2.30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理、行 205

2.2.31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 206

2.2.32 灌输法 206

2.2.33 激励法 207

2.2.34 表扬法 208

2.2.35 批评法 209

2.2.36 典型示范法 210

2.2.37 谈心法 211

2.2.38 观察和预防法 211

2.2.39 知人善任 212

2.2.40 任人唯贤 213

2.2.41 德才兼备 214

2.2.42 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215

2.2.43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216

2.2.44 干部交流,人才流动 217

2.2.45 领导者要有求才之渴 218

2.2.46 领导者要有容才之量 218

2.2.47 领导者要有护才之魄 219

2.2.48 领导者要有举才之德 219

2.2.49 会议的功能 220

2.2.50 会议的类型 221

2.2.51 主持会议的要领 222

2.2.52 主持会议的原则 222

2.2.53 控制会议的技巧 224

2.2.54 会议成本 225

2.2.55 提高会议效率的方法 225

2.2.56 会议最佳时间 226

2.2.57 通过决议的程序 227

2.2.58 谈话前的准备 228

2.2.59 谈话时机的选择 228

2.2.60 谈话的原则 229

2.2.61 谈话的发展过程 230

2.2.62 谈话的方式 230

2.2.63 谈话的情感 230

2.2.64 演讲的目的和特点 231

2.2.65 演讲前的准备 231

2.2.66 演讲的过程及其要求 231

2.2.67 调节演讲过程中紧张情绪的方法 232

2.2.68 做一名出色的演讲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233

2.2.69 演讲者的口才训练方法 234

2.2.70 演讲的技巧 234

2.2.71 演讲“八忌” 236

2.2.72 规划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 236

2.2.73 制定规划的原则 237

2.2.74 规划的类型 238

2.2.75 规划的指标体系 239

2.2.76 制定规划的程序 239

2.2.77 规划的实施 240

2.2.78 报告及其起草的要求 240

2.2.79 会议报告及基起草要点 241

2.2.80 请示的类型及其要点 242

2.2.81 决议、决定的拟定要点 242

2.2.83 公函的写作要点 243

2.2.82 通知的拟定要点 243

2.2.84 会议记录的基本要求 244

2.2.85 合同及其拟定的要点 244

2.2.86 工作总结及其写作要点 245

2.3 科学领导方法 246

2.3.1 预测和科学预测 246

2.3.2 预测的基本特征 246

2.3.3 预测的基本结构 247

2.3.5 预测的程序 248

2.3.4 预测的类型 248

2.3.6 预测的连续性原理 249

2.3.7 预测的因果性原理 250

2.3.8 预测的相似性原理 250

2.3.9 预测的区间选择原理 250

2.3.10 预测的基本原则 251

2.3.11 直观预测法 251

2.3.12 数学模型预测法 252

2.3.13 模拟实验预测法 253

2.3.14 决策及其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54

2.3.15 科学决策及其主要环节 254

2.3.16 决策的类型 255

2.3.17 决策的程序 256

2.3.18 决策的原则 257

2.3.19 追踪决策及其特性 258

2.3.20 回溯分析 258

2.3.23 心理效应 259

2.3.21 非零起点 259

2.3.22 二重优化 259

2.3.24 确定型决策 260

2.3.25 风险型决策 260

2.3.26 非确定型决策 261

2.3.27 竞争型决策 261

2.3.28 浴盆规律 262

2.3.29 决策树 262

2.3.30 头脑风暴法 263

2.2.31 智囊团在决策中的作用 264

2.2.32 决策者的类型 264

2.2.33 决策者的素质 265

2.2.34 系统的含义和类型 266

2.3.35 系统方法 266

2.3.36 系统的整体性 267

2.3.37 系统的动态性 268

2.3.38 系统的目的性 269

2.3.39 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270

2.3.40 系统的有序性 271

2.3.41 系统的层次性 271

2.3.42 系统的结构性 272

2.3.43 系统的优化 273

2.3.44 系统方法的应用步骤 274

2.3.45 系统工程 275

2.3.46 控制 276

2.3.47 反馈方法 277

2.3.48 功能模拟方法 278

2.3.49 黑箱方法 278

2.3.50 模型方法 279

2.3.51 信息与信息方法 280

2.3.52 信息的功能 281

2.3.53 信息传递的基本要求 282

2.3.54 信息传递的基本模型 282

2.3.55 信息传递方式及其选择的原则 283

2.3.56 信息加工整理的基本要求 284

2.3.57 信息方法与管理 285

2.3.58 信息追踪 285

2.4 领导素养、艺术和效能 287

2.4.1 领导素养的含义及意义 287

2.4.2 现代领导者的基本素养 287

2.4.3 现代领导者的增效素养 288

2.4.4 提高领导素质修养的原则和方法 289

2.4.5 领导者的理论政治素养 289

2.4.6 领导者的道德品格素养 290

2.4.7 领导者的作风和纪律素养 291

2.4.8 领导者的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素养 291

2.4.9 领导者的心理和身体素养 292

2.4.10 成熟领导者的标志 292

2.4.11 领导者的观念更新 293

2.4.12 领导艺术的基本涵义 294

2.4.13 领导艺术的特征 295

2.4.15 多谋善断的领导艺术 296

2.4.14 领导艺术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 296

2.4.16 争取主动的领导艺术 297

2.4.17 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298

2.4.18 做一名称职领导者的基本要求 299

2.4.19 运用领导权的艺术 299

2.4.20 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 300

2.4.21 处理事的艺术 301

2.4.22 运用时间的艺术 303

2.4.23 领导效能及其主要内容 303

2.4.24 提高领导效能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304

2.4.25 提高工作效率的客观因素 305

2.4.26 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观因素 306

2.4.27 合理运筹时间的十条秘诀 306

2.4.28 考评领导效能的原则 307

2.4.29 考评领导效能的数量分析 308

2.5 干部管理 310

2.5.1 选拔干部的原则 310

2.5.2 选拔干部的标准 311

2.5.4 选择干部的方式 312

2.5.5 干部培训的必要性 312

2.5.3 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 312

2.5.6 干部培训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313

2.5.7 干部培训的基本原则 313

2.5.8 干部培训的基本形式和方式 314

2.5.9 干部培训的政策和制度 314

2.5.10 考核干部的必要性和基本内容 314

2.5.12 考核干部的基本形式 315

2.5.11 考核干部的基本原则 315

2.5.13 考核干部的基本方法 316

2.5.14 考核干部的基本要求 316

2.5.15 干部晋升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形式 317

2.5.16 干部调配使用的原则 317

2.5.17 干部任免所要履行的报批手续 318

2.5.18 吸收录用新干部需要注意的问题 318

2.5.20 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 320

2.5.19 干部的罢免 320

2.5.22 干部奖惩的条件 321

2.5.21 干部奖惩的基本要求 321

2.5.23 干部奖惩的基本原则和方式 322

2.5.24 干部工资分配的基本原则 322

2.5.25 干部的福利待遇 323

2.5.26 干部离休退休的条件 323

2.5.27 干部离休退休的审批手续 323

2.5.28 干部离休退休后的安置和管理 324

2.5.29 干部离休退休后的待遇 324

2.5.30 退休退职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及其计算办法 325

2.5.31 干部监督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326

2.5.32 干部监督的类型 327

2.5.33 干部监督的形式和方法 328

2.5.34 干部监督的措施和制度 328

2.6.2 振兴农村经济的六项政策和措施 330

2.6.3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330

2.6.1 农村工作中的“一坚持”、“两不变”、“三兼顾” 330

2.6 各项基本政策 330

2.6.4 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的政策 331

2.6.5 扶持和发展乡镇企业的政策 331

2.6.6 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制的政策 331

2.6.7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 332

2.6.8 扶持农村贫困户发展生产治穷致富的优惠政策 332

2.6.9 农民个人购买生产资料的政策 333

2.6.10 农民从事农副产品贩运的政策 333

2.6.11 制止向农民乱派款乱收费的规定 334

2.6.12 关于农村雇工经营的政策 334

2.6.13 关于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规定 335

2.6.14 企业应向国家交纳的十一种税 337

2.6.15 国营企业缴纳奖金税的有关规定 337

2.6.16 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 338

2.6.17 坚决制止向企业乱摊派的规定 339

2.6.18 维护企业横向经济联合自主权的规定 340

2.6.19 培养选拔中青年干部的政策 341

2.6.20 民族干部政策 342

2.6.21 妇女干部政策 342

2.6.22 党对非党干部的政策 342

2.6.23 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干部 343

2.6.24 离休退休干部的有关政策规定 344

2.6.25 对沿海14个开放城市投资办厂客商的优惠政策 346

2.6.26 党的民族工作的总方针 346

2.6.28 民族区域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347

2.6.27 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347

2.6.29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关健 348

2.6.30 继续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政策界限 348

2.6.31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 349

2.6.32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政策 349

2.6.33 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特点 350

2.6.34 对归侨和侨眷的基本政策 350

2.6.37 党对待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 351

2.6.35 对华侨和侨居国外华人的政策 351

2.6.36 侨务工作的基本任务 351

2.6.38 党对待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态度 352

2.6.39 新时期党对宗教工作的基本任务 352

2.6.40 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 352

2.6.41 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353

2.6.42 我国现阶段的人口问题及解决途径 353

2.6.43 我国人口的发展趋势和本世纪人口发展目标 354

2.6.44 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 354

2.6.45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354

3.史地知识 359

3.1 中国历史 359

3.1.1 中国古代史的分期 359

3.1.2 中华文明起源的新发现 360

3.1.3 井田制及其内容 360

3.1.4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360

3.1.7 老子及其主要思想 361

3.1.5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361

3.1.6 百家争鸣 361

3.1.8 孔子及其主要思想 362

3.1.9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意义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362

3.1.10 秦末农民战争的原因、经过和历史作用 363

3.1.11 文景之治 363

3.1.12 汉武帝的主要政绩 364

3.1.13 黄巾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特点 364

3.1.14 秦汉时期的主要文化成就 365

3.1.15 曹操统一北方的措施 366

3.1.16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366

3.1.1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 367

3.1.18 隋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意义 368

3.1.19 均田制及其主要内容 368

3.1.23 安史之乱及其结果 369

3.1.22 开元盛世 369

3.1.21 贞观之治 369

3.1.20 三省六部制 369

3.1.24 随唐时期的主要文化成就 370

3.1.25 黄巢起义的原因、经过及意义 370

3.1.26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 371

3.1.27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372

3.1.28 元朝统一中国及其意义 372

3.1.30 明末农民起义及其历史意义 373

3.1.29 宋元时期的主要文化成就 373

3.1.31 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化成就 374

3.1.32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 374

3.1.33 鸦片战争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75

3.1.34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和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375

3.1.35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376

3.1.36 中日甲午战争及其后果 376

3.1.37 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377

3.1.38 辛亥革命及其历史地位 377

3.1.40 中国历史简表 383

3.1.39 “五四”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383

3.2 中共党史 384

3.2.1 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条件和伟大意义 384

3.2.2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84

3.2.3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385

3.2.4 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385

3.2.5 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386

3.2.6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 386

3.2.8 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387

3.2.7 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387

3.2.9 党的“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388

3.2.10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意义 388

3.2.11 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389

3.2.12 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 389

3.2.13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主要错误和危害 390

3.2.14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390

3.2.17 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 391

3.2.15 党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的中心内容和意义 391

3.2.16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历史意义 391

3.2.18 延安整风运动的必要性、内容、方针和意义 392

3.2.19 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392

3.2.20 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三大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 393

3.2.21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93

3.2 22 “三反”、“五反”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94

3.2.23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和实质 394

3.2.24 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394

3.2.25 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主要经验教训 395

3.2.26 1959年“反右倾”斗争造成的严重恶果 396

3.2.27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396

3.2.28 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和错误 396

3.2.29 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和错误 397

3.2.30 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和存在的问题 397

3.2.3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党建国以来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398

3.2.32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伟大意义 398

3.2.33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成就和重大意义 399

3.2.34 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大贡献 400

3.3 世界历史 401

3.3.1 世界史的分期 401

3.3.2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及其主要文化成就 401

3.3.3 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 402

3.3.4 十字军东侵 402

3.3.6 圈地运动及其性质 403

3.3.7 文艺复兴及其意义 403

3.3.5 英法百年战争 403

3.3.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其意义 404

3.3.9 美国独立战争及其意义 405

3.3.10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其意义 405

3.3.11 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406

3.3.12 神圣同盟 407

3.3.13 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408

3.3.14 美国南北战争及其意义 408

3.3.16 普法战争的性质和结果 409

3.3.15 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409

3.3.17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结果 410

3.3.18 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 411

3.3.19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性质和影响 411

3.4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413

3.4.1 国际共运史及其研究对象 413

3.4.2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时期 413

3.4.3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414

3.4.4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414

3.4.5 1848年欧洲革命及其基本经验 415

3.4.6 第一国际的建立及其历史意义 416

3.4.7 马克思主义同蒲鲁东主义的斗争 416

3.4.8 巴黎公社革命及其基本经验 417

3.4.9 马克思主义同巴枯宁主义者的斗争 418

3.4.10 马克思主义同拉萨尔主义的斗争 418

3.4.11 第二国际前期的成就和后期的历史教训 419

3.4.13 俄国1905年革命及其历史意义 420

3.4.12 马克思主义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斗争 420

3.4.14 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 421

3.4.15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 421

3.4.16 第三国际的建立及其历史地位 422

3.5 中国地理 424

3.5.1 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424

3.5.2 我国的疆界和邻国 424

3.5.3 我国的行政区划 424

3.5.4 我国的人口及分布 424

3.5.5 我国的民族及分布 426

3.5.7 我国的主要山脉 427

3.5.8 我国的四大高原 427

3.5.6 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428

3.5.9 我国的四大盆地 428

3.5.10 我国的三大平原 428

3.5.11 我国的主要地震带 428

3.5.14 我国的主要河流 429

3.5.13 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 429

3.5.12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429

3.5.15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430

3.5.16 我国的森林资源 431

3.5.17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431

3.5.18 我国的水资源及其特点 432

3.6.19 我国的主要海洋航线和港口 432

3.5.21 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433

3.5.22 我国的公路运输 433

3.5.20 我国的主要内河航线和港口 433

3.6 世界地理 434

3.6.1 世界地理概况 434

3.6.2 亚洲地理概况 434

3.6.3 非洲地理概况 435

3.6.4 欧洲地理概况 436

3.6.5 北美洲地理概况 437

3.6.6 南美洲地理概况 438

3.6.11 世界各国和地区面积、人口、首都简表 439

3.6.10 世界上的民族 439

3.6.7 大洋洲地理概况 439

3.6.8 南极洲地理概况 439

3.6.9 世界的人种及其地理分布 439

4 科学技术知识 449

4.1 总论 449

4.1.1 科学的一般性质及其研究对象 449

4.1.2 科学与技术 449

4.1.3 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 451

4.1.4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451

4.1.5 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452

4.1.6 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453

4.1.7 现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趋势 454

4.1.8 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趋势 455

4.1.9 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趋势 455

4.1.10 现代科学劳动结构的社会构成 456

4.1.11 科学技术现代化及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457

4.2.2 电子的发现 459

4.2 现代基础科学 459

4.2.1 基础科学 459

4.2.3 X射线的发现 460

4.2.4 放射性的发现 461

4.2.5 量子力学的建立 461

4.2.6 相对论的产生 462

4.2.7 原子核物理学 463

4.2.8 凝聚态物理学 464

4.2.9 高能物理 465

4.2.10 结构化学 465

4.2.11 量子化学 466

4.2.12 计算化学 467

4.2.13 生物化学及其发展 467

4.2.14 生物物理学 468

4.2.15 分子生物学 469

4.2.16 量子生物学 470

4.2.17 遗传学 471

4.2.18 仿生学 472

4.2.19 射电天文学 473

4.2.20 大爆炸宇宙论 474

4.2.21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天文学的新发现 475

4.2.22 地质力学 476

4.2.23 大陆漂移说 477

4.2.24 海底扩张说 477

4.2.25 板块构造说 478

4.2.26 数理逻辑 479

4.2.27 概率论 479

4.2.28 运筹学 480

4.2.29 模糊数学 480

4.2.30 信息论 481

4.2.31 控制论 482

4.2.32 系统论 483

4.2.34 协同论 484

4.2.33 耗散结构论 484

4.2.35 突变论 485

4.3 现代技术科学 487

4.3.1 技术科学 487

4.3.2 十项关键技术 487

4.3.3 微电子技术 489

4.3.4 集成电路 489

4.3.5 电子计算机 490

4.3.6 电子计算机与生产自动化 491

4.3.7 机器人及其发展趋势 492

4.3.8 远距离办公 493

4.3.9 我国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493

4.3.10 生物工程 494

4.3.11 遗传工程 494

4.3.12 细胞工程 495

4.3.13 酶工程 495

4.3.15 我国生物工程现状 496

4.3.14 发酵工程 496

4.3.16 生物工程的应用前景 497

4.3.17 生态系统 498

4.3.18 生态平衡 498

4.3.19 环境污染 499

4.3.20 能源与能源科学技术 499

4.3.21 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途径 501

4.3.22 我国能源开发的措施 501

4.3.23 新型材料及我国新型材料现状 502

4.3.24 海洋工程及我国海洋工程的现状 503

4.3.25 航天技术 505

4.3.26 人造卫星 505

4.3.27 激光及我国激光技术的应用 506

4.3.28 遥感技术 508

4.3.30 农业现代化 509

4.3.31 农业系统工程 509

4.3.29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509

4.3.32 生态农业 510

4.3.33 工业自动化 511

4.4 新技术革命与对策 512

4.4.1 世界新技术革命及其历史意义 512

4.4.2 新技术革命的社会背景 512

4.4.3 新技术革命的三大特征 513

4.4.4 新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和核心内容 513

4.4.6 新技术革命与传统工农业 514

4.4.5 信息时代的四大技术基础 514

4.4.7 新技术革命的社会影响 515

4.4.8 新技术革命对世界各国的挑战 516

4.4.9 国外对新技术革命采取的对策 516

4.4.10 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会 517

4.4.11 我国学者论新技术革命 518

4.4.12 迎接新技术革命的十点对策建议 519

4.4.13 新技术革命与领导观念的变革 520

4.4.14 三C四A 521

4.4.15 劳动密集型工业、知识密集型工业、资本密集型工业 522

4.4.16 朝阳工业和夕阳工业 523

4.4.17 大循环理论 523

4.4.18 创新理论 524

4.4.19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 524

4.4.20 托夫勒的“三次浪潮”理论 525

4.4.21 奈斯比特的《大趋势》 525

4.4.22 松田米津的《信息社会》 526

5 法律知识 529

5.1 总论 529

5.1.1 法 529

5.1.2 法律及其类型 529

5.1.3 法规 530

5.1.4 法令 530

5.1.6 自治条例 531

5.1.7 地方性法规 531

5.1.5 条例 531

5.1.8 我国法律的主要形式 532

5.1.9 我国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 532

5.1.10 我国的司法原则 533

5.1.11 我国政法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533

5.1.12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533

5.1.13 社会主义法制与政策的关系 534

5.1.14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34

5.1.16 守法 535

5.1.15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必要性 535

5.1.17 干部必须带头守法 536

5.2 宪法 537

5.2.1 宪法及其地位和作用 537

5.2.2 公民、人民、国民 537

5.2.3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538

5.2.4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539

5.2.5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539

5.2.6 我国的国家机构 540

5.3 选举法和组织法 542

5.3.1 选举法 542

5.3.2 选举权 542

5.3.3 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542

5.3.4 选举程序 543

5.3.5 对代表的监督、罢免和补选 544

5.3.6 组织法 544

5.3.7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544

5.3.8 人民法院组织法 544

5.3.9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545

5.3.10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545

5.4 刑法 547

5.4.1 刑法及其特点 547

5.4.2 我国刑法的任务 547

5.4.3 我国刑法的指导思想 547

5.4.6 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 548

5.4.5 领导干部必须懂得刑法 548

5.4.4 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 548

5.4.7 刑事责任 549

5.4.8 刑事责任年龄 549

5.4.9 犯罪及其基本特征 549

5.4.10 犯罪构成 550

5.4.11 正当防卫 551

5.4.12 刑罚及其目的 551

5.4.13 我国刑罚的种类 551

5.4.14 时效 552

5.4.15 破坏选举罪 553

5.4.16 渎职罪 553

5.4.17 贪污罪 554

5.4.18 重大责任事故罪 554

5.4.19 走私罪 554

5.4.20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555

5.4.21 报复陷害罪 555

5.5.3 法人 556

5.5.2 自然人 556

5.5 民法 556

5.5.1 民法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556

5.5.4 民法通则及其主要内容 557

5.5.5 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和调整范围 557

5.5.6 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558

5.5.7 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 558

5.5.8 民事法律行为 559

5.5.9 民事责任 559

5.5.10 财产继承权 560

5.6 经济法 561

5.6.1 经济法 561

5.6.2 企业取得法人资格的程序 561

5.6.3 企业法人进行法律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 561

5.6.4 企业法人法律行为的种类 562

5.6.15 经济合同的变更、解除及其条件 563

5.6.7 集体企业所有权 563

5.6.5 财产所有权 563

5.6.6 国家所有权 563

5.6.8 企业对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的权利 564

5.6.9 经济权利的保护方法 565

5.6.10 经济合同法 565

5.6.11 经济合同 566

5.6.12 经济合同签订的程序和内容 566

5.6.13 签订经济合同必须遵循的原则 567

5.6.14 经济合同的担保 568

5.6.16 无效的经济合同 569

5.6.17 经济合同的法律约束力 570

5.6.18 不履行经济合同的法律后果 570

5.6.19 企业等单位聘请法律顾问应办哪些手续 571

5.6.20 厂长(经理)有哪些失职行为要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 571

5.6.21 同外商谈判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572

5.6.22 涉外经济合同的订立在法律上的要求 573

5.6.23 涉外经济合同履行和违约的法律责任 573

5.6.24 涉外经济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在法律上的规定 574

5.7 诉讼法 576

5.7.1 诉讼法 576

5.7.2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原则 576

5.7.3 刑事诉讼的管辖 577

5.7.4 证据及其种类 578

5.7.5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578

5.7.6 刑事诉讼阶段 579

5.7.7 免予起诉 579

5.7.8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原则 580

5.7.9 民国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580

5.7.10 两审终审制 581

5.8 劳动法 582

5.8.1 劳动法的基本内容 582

5.8.2 劳动者具有的劳动权利和义务 582

5.8.4 法律对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583

5.8.3 劳动保护法 583

5.9 其他法规 584

5.9.1 环境保护法 584

5.9.2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584

5.9.3 婚姻法 585

5.9.4 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585

5.9.5 法律规定的结婚条件和手续 585

5.9.7 法律规定的商业企业的自主权和承担的责任 586

5.9.6 商业法及其实质和作用 586

5.9.8 专利法 587

5.9.9 商标法 588

5.9.10 企业在使用商标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588

5.9.11 土地法 589

5.9.12 税收法 589

5.9.13 违反税法应负的法律责任 590

5.9.14 企业偷税、抗税及其处理 590

5.10.3 国际法与国家对外政策 592

5.10.2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592

5.10 国际法 592

5.10.1 国际法及其特点 592

5.10.4 国际经济法及其特点 593

5.10.5 国际投资法及其主要内容 593

5.10.6 国际贸易法及其主要内容 594

5.10.7 我国外汇立法确定的外汇管理方针及其具体管理措施 594

5.10.8 国际私法 595

5.10.9 国际条约及其特点 596

5.10.10 海牙公约 596

6 其它社会科学知识 601

6.1 社会学知识 601

6.1.1 社会学及其特点和研究领域 601

6.1.2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601

6.1.3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602

6.1.4 社会和社会制度 602

6.1.6 人际关系 603

6.1.5 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 603

6.1.7 基本社群及其特征和功能 604

6.1.8 社团组织及其特征 604

6.1.9 社区 604

6.1.10 社会互动及其基本形式 605

6.1.11 合作及其种类 605

6.1.12 竞争及其类型 606

6.1.13 适调及其方法 606

6.1.14 集体行为及其特点 606

6.1.15 群众运动 607

6.1.16 社会变迁及其基本形式 607

6.1.17 社会控制及其方式 608

6.1.18 社会舆论及其特点 609

6.1.19 社会问题及其特点和产生的原因 609

6.1.20 社会工作 610

6.2.3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611

6.2.2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611

6.2 心理学知识 611

6.2.1 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 611

6.2.4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612

6.2.5 心理学的分支 612

6.2.6 心理过程 613

6.2.9 知觉及其种类 614

6.2.10 记忆及其基本过程 614

6.2.8 感觉及其种类 614

6.2.7 个性心理 614

6.2.11 注意及其种类 615

6.2.12 思维及其特点 615

6.2.13 相象及其种类 616

6.2.14 情绪及其基本形式 616

6.2.15 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 616

6.2.16 情感及其基本形式 617

6.2.17 意志和意志行动的特点 618

6.2.18 个性及其特征 618

6.2.20 气质及其类型 619

6.2.19 能力和能力差异 619

6.2.21 性格及其特点 620

6.2.22 心理健康者的特点 620

6.2.23 健康心理的培养 621

6.3 管理学知识 623

6.3.1 管理学及其研究对象 623

6.3.2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623

6.3.3 管理对象 623

6.3.4 管理职能 624

6.3.5 管理幅度 624

6.3.6 管理流程 624

6.3.7 管理决策 625

6.3.8 管理组织形式 625

6.3.9 民主管理 626

6.3.10 泰罗制 626

6.3.11 法约尔管理理论 627

6.3.12 梅约管理理论 627

6.3.13 目标管理 628

6.3.14 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629

6.3.15 管理方法及其分类 629

6.3.16 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630

6.3.17 用行政方法管理经济 630

6.3.18 管理工程学 631

6.3.19 全面质量管理 631

6.3.20 运筹学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631

6.3.21 网络计划技术 632

6.3.22 ABC分析法 633

6.4 伦理学知识 634

6.4.1 伦理学及其研究对象 634

6.4.2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634

6.3.3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635

6.4.4 道德及其本质 635

6.4.5 道德的职能和社会作用 636

6.4.6 道德规范 636

6.4.8 道德行为 637

6.4.7 道德原则 637

6.4.9 道德品质 638

6.4.10 道德评价及其作用 638

6.4.11 职业道德 638

6.4.12 干部道德 639

6.4.13 共产主义首先及其基本原则 639

6.4.14 社会公德和私德 640

6.4.15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基本观点 640

6.4.16 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640

6.4.17 荣誉 641

6.4.18 幸福和无产阶级幸福观的特点 642

6.4.19 节操及其无产阶级节操的特点 643

6.4.20 人生观及其无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 643

6.5 人才学知识 645

6.5.1 人才学及其主要内容 645

6.5.2 人才的基本要素和类型 645

6.5.4 社会主义人才的特点 646

6.5.3 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 646

6.5.5 人才创造的最佳年龄区 647

6.5.6 人才成功的基本心理品格 647

6.5.7 妨碍人才成功的心理品格 647

6.5.8 智能结构及其建立最佳智能结构的原则 648

6.5.9 继续教育对培养人才的作用 648

6.5.10 识别人才的方法 648

6.5.12 人才流动的方法和措施 649

6.5.11 人才选拔应考虑的问题 649

6.5.13 人才管理的原则 650

6.6 行为科学知识 651

6.6.1 行为科学及其主要内容 651

6.6.2 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651

6.6.3 行为科学的两重性 652

6.6.4 个体行为规律 652

6.6.5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653

6.6.6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653

6.6.8 大内的Z理论 654

6.6.7 麦克格里哥尔的X理论和Y理论 654

6.6.9 S理论 655

6.6.10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655

6.6.11 领导两元理论 655

6.6.12 领导方格理论 655

6.6.13 期望值理论 657

6.6.14 研究行为科学的目的 658

6.7 未来学知识 659

6.7.1 未来学的含义 659

6.7.2 未来学的理论基础 659

6.7.3 研究未来学的作用 659

6.7.4 未来学研究的特点 660

6.7.5 未来学研究的任务 661

6.7.6 未来学的主要流派 661

6.7.7 未来研究的一般步骤 663

6.7.8 未来研究的主要方法 663

6.7.9 现阶段未来学研究的重点 66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