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国推拿
中国推拿

中国推拿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之虹等主编
  • 出 版 社:长春:长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6049452
  • 页数:1159 页
图书介绍:
《中国推拿》目录
标签:推拿 主编

第一章 推拿简史 3

第一篇 推拿基础知识 3

第二章 推拿原理 9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推拿作用原理的认识 9

一、纠正解剖位置 9

二、增强血液循环 10

三、提高组织温度 11

四、闸门学说 11

五、系统内能学说 11

七、生物全息学说 12

六、信息学说 12

第二节 祖国传统医学对推拿作用原理的认识 13

一、阴阳五行学说 13

二、脏腑学说 14

第三节 推拿作用原理的实验研究 15

一、推拿对皮肤的作用 15

二、推拿对肌肉的作用 16

三、推拿对关节、肌腱的作用 16

五、推拿对血液和淋巴系统的作用 17

四、推拿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17

六、推拿对呼吸、消化和代谢的作用 18

第三章 推拿治疗原则与大法 19

第一节 推拿治疗原则 19

第二节 推拿治疗大法 20

第四章 推拿诊断方法 23

第一节 传统医学诊断法 23

一、望诊 23

二、闻诊 29

三、问诊 30

四、切诊 33

第二节 现代医学诊断法 35

一、一般检查 35

二、特殊检查 54

第五章 推拿医师常用中药处方 74

一、一贯煎 74

二、八珍汤 74

五、大补元煎 75

六、大补阴丸 75

三、七厘散 75

四、八厘散 75

七、川芎茶调散 76

八、小建中汤 76

九、小柴胡汤 76

十、小青龙汤 76

十三、下肢损伤洗方 77

十四、五灵散 77

十二、上肢损伤洗方 77

十一、三色敷药 77

十五、云南白药 78

十六、丹参饮 78

十七、六君子汤 78

十八、六味地黄丸 78

十九、木香顺气丸 79

二十、天麻钩藤饮 79

二十一、少腹逐瘀汤 79

二十二、牛黄解毒丸 79

二十四、化坚膏 80

二十五、龙胆泻肝汤 80

二十三、五仁丸 80

二十六、正骨紫金丹 81

二十七、四君子汤 81

二十八、四物止痛汤 81

二十九、加减补筋丸 81

三十、旧伤洗剂 82

三十一、壮腰健肾丸 82

三十二、防风汤 82

三十三、伤湿止痛丸 82

三十六、壮筋养血汤 83

三十七、补中益气汤 83

三十五、伤筋药水 83

三十四、行气活血汤 83

三十八、补阳还五汤 84

三十九、芙蓉膏 84

四十、附子理中丸 84

四十一、补筋丸 84

四十二、补肾活血汤 85

四十三、金匮肾气丸 85

四十四、羌活胜湿汤 85

四十九、定痛和血汤 86

四十八、定痛膏 86

四十六、参苓白术散 86

四十五、金黄膏 86

四十七、和营止痛汤 86

五十、肢伤一方 87

五十一、肢伤二方 87

五十二、柏子养心丸 87

五十三、牵正散 87

五十六、独活寄生汤 88

五十七、保和丸 88

五十五、骨质增生丸 88

五十四、养血壮筋汤 88

五十八、宣痹汤 89

五十九、除湿蠲痹汤 89

六十、活血散 89

六十一、活络效灵丹 90

六十二、独圣散 90

六十三、桂枝汤 90

六十四、栝蒌薤白白酒汤 90

六十五、柴胡疏肝散 90

六十九、损伤药酒 91

六十八、健步虎潜丸 91

六十七、海桐皮汤 91

六十六、消肿膏 91

七十、消瘀膏 92

七十一、宽筋散 92

七十二、麻黄汤 92

七十三、麻桂温经汤 92

七十四、黄芪桂枝五物汤 92

七十七、温经汤 93

七十八、痛泻药方 93

七十六、越鞠丸 93

七十五、旋复代赭汤 93

七十九、舒筋丸 94

八十、舒筋活血汤 94

八十一、舒筋止痛水 94

八十二、舒筋活血洗方 94

八十三、紫荆皮散 95

八十四、温经通络膏 95

八十五、舒筋活血片 95

八十六、舒筋膏 95

九十、腰伤二方 96

八十九、腰伤一方 96

八十七、跌打祛伤散 96

八十八、疏风活血汤 96

九十一、缩泉丸 97

九十二、膈下逐瘀汤 97

九十三、增液承气汤 97

九十四、镇肝熄风汤 97

九十五、藿香正气散 98

九十六、薏苡海桐汤 98

第六章 推拿常用经络与腧穴 99

一、十二经脉 102

第一节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 102

二、奇经八脉 135

第二节 经外奇穴与阿是穴 147

一、经外奇穴 147

二、阿是穴 151

第三节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 151

第七章 推拿常用解剖 164

第一节 头部 164

一、颅顶 165

二、面部 168

第二节 颈部 171

一、皮肤 172

二、肌肉 172

三、血管 174

四、神经 174

五、颈椎 177

一、皮肤 178

二、肌肉 178

第三节 胸部 178

三、神经 181

四、胸椎 182

第四节 腹部 183

一、皮肤 184

二、皮下组织 184

三、肌肉 184

四、神经 186

五、腹腔脏器 189

六、腰椎及其连结 189

第六节 上肢 190

第五节 骨盆和会阴 190

一、皮肤 193

二、肌肉 193

三、神经与血管 197

四、肩关节 207

第七节 下肢 208

一、皮肤 208

二、肌肉 208

三、神经 219

四、髋关节 226

第八章 推拿临证须知 227

第一节 推拿适应症 227

第二节 推拿禁忌症 228

第三节 推拿临床手法运用 229

一、医者的体位 229

二、手法的选择 229

三、刺激的强度 230

第四节 介质、热敷 231

一、介质 231

二、热敷 232

第一节 推拿诊室 234

第九章 推拿设施 234

第二节 一般推拿设施 235

第三节 特殊推拿设施 236

第十章 推拿练功 242

第一节 易筋洗髓经 244

一、预备站桩功 244

二、十二式行功图解 244

第二节 壮腰八段功 261

二、鹞子翻身 262

一、大鹏展翅 262

三、古松迎客 263

四、降龙伏虎 263

五、二龙戏珠 264

六、货郎击鼓 264

七、观天按地 265

八、黑熊晃身 265

第三节 五禽戏 266

一、熊戏 266

二、虎戏 267

三、猿戏 268

四、鹿戏 269

五、鸟戏 270

第四节 八段锦 271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 271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 271

三、调理脾胃须单举 272

四、五劳七伤向后瞧 273

五、摇头摆尾去心火 273

七、攥拳怒目增气力 274

六、两手攀足固肾腰 274

八、背后七颠诸病消 275

第五节 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 275

—、立春正月节坐功图 276

二、雨水正月中坐功图 277

三、惊蛰二月节坐功图 278

四、春分二月中坐功图 279

五、清明三月节坐功图 280

六、谷雨三月中坐功图 281

七、立夏四月节坐功图 282

八、小满四月中坐功图 283

九、芒种五月节坐功图 284

十、夏至五月中坐功图 285

十一、小暑六月节坐功图 286

十二、大暑六月中坐功图 287

十三、立秋七月节坐功图 288

十四、处暑七月中坐功图 289

十五、白露八月节坐功图 290

十六、秋分八月中坐功图 291

十七、寒露九月节坐功图 292

十八、霜降九月中坐功图 293

十九、立冬十月节坐功图 294

二十、小雪十月中坐功图 295

二十一、大雪十一月节坐功图 296

二十二、冬至十一月中坐功图 297

二十三、小寒十二月节坐功图 298

二十四、大寒十二月中坐功图 299

第六节 内丹术 300

一、炼精化气 300

二、拣气化神 309

三、炼神还虚 313

四、炼虚合道 317

第七节 六妙法门 317

一、数息门 317

二、随息门 318

三、止门 318

四、观门 318

五、还门 319

六、净门 319

一、具缘 321

第八节 止观坐禅法 321

二、诃欲 324

三、弃盖 325

四、调和 329

五、方便行 332

六、正修行 333

七、善根发 341

八、觉知魔事 343

九、治病 344

十、正果 346

绪论 351

第二篇 推拿手法 351

第一章 单式手法 353

第一节 一指禅推法类 353

一、一指禅推法 354

二、缠法 358

三、一指禅偏峰推法 359

四、屈指推法 360

第二节 滚动类 361

一、滚法 361

二、滚法 362

三、掌指关节掖法 365

第三节 按压类 366

一、指按法 366

二、掌按法 368

三、拨法 369

四、点法 370

五、压法 371

六、掐法 372

八、碟转法 373

九、拳顶法 373

七、抵法 373

十、扪法 374

十一、勾点法 374

十二、押法 375

第四节 捏拿类 375

一、捏法 375

二、捏脊法 375

三、拿法 377

五、拧法 380

四、挪法 380

六、扭法 381

第五节 摩擦类 381

一、摩法 382

二、擦法 383

三、推法 386

四、抹法 395

五、抅法 397

六、扫散法 397

七、勒法 398

九、抿法 399

八、刮法 399

第六节 揉搓类 400

一、揉法 400

二、搓法 403

三、捻法 405

第七节 振动类 406

一、抖法 406

二、振动法 408

三、振法 408

第八节 击打类 409

一、击法 410

二、拍法 414

三、啄法 414

四、叩法 415

五、捣法 415

六、筑法 416

七、弹法 416

第九节 运动关节类 417

一、摇法 417

二、扳法 423

一、牵抖法 431

四、拔伸法 434

三、背法 434

五、屈伸法 440

第十节 其他类手法 441

一、理法 441

二、梳法 442

三、拂法 442

四、捋法 442

五、?法 442

八、点脊法 443

七、掩法 443

六、迭法 443

九、插法 444

十、托法 444

十一、搔法 445

十二、托腹法 445

十三、捏喉结法 445

十四、捩法 446

十五、掘法 446

十六、端法 446

十九、拢法 447

十七、摸法 447

十八、提法 447

二十、挤法 448

二十一、挽法 448

二十二、封腰法 448

二十三、拊法 448

二十四、扼法 449

二十五、抓法 449

二十六、抚法 450

二十七、拭法 450

二十八、挼法 450

第二章 复合式手法 451

二、颠簸法 451

三、擒拿法 452

四、抄法 453

五、踩跷法 453

七、弹筋法 455

八、推摩法 455

六、提弹法 455

九、推揉法 456

十、揉捏法 456

十一、推扳法 457

十二、颤腰法 457

十三、胸外心脏按摩术 458

第三章 治疗手法 459

第一节 头颈部治疗手法 459

一、抹面法 459

二、揉太阳法 460

三、抹印堂法 461

四、掐睛明法 461

五、推攒竹法 462

六、掐鱼腰法 462

七、抹眉法 462

八、分阴阳法 463

九、干洗脸法 464

十、按揉四白法 464

十一、按揉巨髎法 464

十三、掐人中法 465

十二、按揉颊车法 465

十四、掐地仓法 466

十五、按下关法 466

十六、呜鼓法 466

十七、按听宫法 467

十八、揉捏耳垂法 467

十九、头对按法 468

二十、头部搔抓法 468

二十一、推正顶法 468

二十四、干洗头法 469

二十三、点百会法 469

二十二、推偏顶法 469

二十五、三指拿推法 470

二十六、五指拿推法 470

二十七、点风池法 471

二十八、揉风池法 471

二十九、按完骨法 471

三十、枕后分推法 472

三十一、枕后斜推法 472

三十三、捏颈肌法 473

三十四、按揉天鼎法 473

三十二、颈项部按揉法 473

三十五、点按缺盆法 474

三十六、双掌合挤颈项法 474

三十七、颈项部摇法 474

三十八、颈部扳法 475

第二节 胸腹部治疗手法 475

一、按揉天突法 475

二、点按中府、云门法 475

三、拇指分肋法 475

五、十指梳胁法 476

四、双掌分胸法 476

六、掌压胁肋法 477

七、点按胸骨法 477

八、叠掌按胸法 477

九、擦胸法 478

十、揉拿胸肌法 478

十一、顺气法 478

十二、拿腋下法 478

十三、臂锁胸胁法 479

十四、三脘禅推法 479

十六、推脾运胃法 480

十五、点压鸠尾法 480

十七、双滚胁肋法 481

十八、点压章门法 482

十九、滚球法 482

二十、叠掌运颤法 483

二十一、点压带脉法 483

二十二、推运胃脘法 484

二十三、掌摩上腹法 484

二十四、四指摩按上腹法 484

二十六、推上腹法 485

二十五、四指横摩上腹法 485

二十七、按上腹法 486

二十八、横摩腹直肌法 486

二十九、腹部斜摩法 486

三十、分摩季肋下法 487

三十一、摩侧腹法 487

三十二、推侧腹法 487

三十三、旋揉神阙法 488

三十四、点按天枢法 488

三十七、横摩脐旁法 489

三十五、脐周团摩法 489

三十六、脐部挤推法 489

三十八、摩脐旁法 490

三十九、点按腹中任脉法 490

四十、摩髋内缘法 491

四十一、点按归来、气冲法 491

四十二、拿捏腹外侧法 491

四十三、按髋内侧法 492

四十四、耻骨上横摩法 492

四十七、按揉下腹法 493

四十六、横摩下腹法 493

四十五、推下腹法 493

四十八、斜摩下腹法 494

四十九、按下腹法 494

五十、推全腹法 495

五十一、摩全腹法 495

第三节 背、腰、骶、臀部治疗法 495

一、?肩背法 495

二、肩背部侧掌击法 496

三、肩背部双手合什击法 496

六、肩背部掌根击法 497

四、肩背部空拳竖击法 497

五、肩背部空拳盖击法 497

七、肩背部缓冲叩击法 498

八、揉大椎法 498

九、按揉大杼法 498

十、按揉风门法 499

十一、按揉肺俞法 499

十二、按揉心俞法 499

十三、按揉膈俞法 499

十六、拇指双揉二线法 500

十四、掌揉肩背法 500

十五、拇指双揉一线法 500

十七、指揉曲垣法 501

十八、按揉天宗法 501

十九、背部分推法 501

二十、按肩胛内缘法 502

二十一、掌推肩胛法 502

二十二、按压胸椎法 502

二十四、点按背肋法 503

二十五、点按脊中法 503

二十三、按压肩胛法 503

二十六、点按夹脊法 504

二十七、提拿夹脊法 504

二十八、开背法 504

二十九、搓运夹脊法 505

三十、背部横擦法 505

三十一、双指推背法 506

三十二、推膀胱经法 506

三十三、一指禅推心俞法 506

三十四、背部拳揉法 507

三十五、背部直摩法 507

三十六、梳摩背肋法 507

三十七、背部挤推法 508

三十八、背部抚摩法 508

三十九、拍背法 508

四十二、按揉脾俞法 509

四十三、点按胃俞法 509

四十一、点按胆俞法 509

四十、桉揉肝俞法 509

四十四、腰横摩法 510

四十五、叠掌按腰法 510

四十六、腰部直摩法 510

四十七、按揉肾俞法 511

四十八、揉命门法 511

四十九、揉腰眼法 511

五十、拇指分腰法 511

五十二、拿侧腰法 512

五十一、双掌分腰法 512

五十三、双点肾俞法 513

五十四、擦腰温肾法 513

五十五、腰部双指按揉法 513

五十六、理腰三击掌法 514

五十七、腰部双掌按揉法 514

五十八、肘点腰眼法 515

五十九、点大肠俞法 515

六十、点膀胱俞法 515

六十一、横擦腰骶法 515

六十二、揉拿腰背肌法 515

六十四、仰卧运腰法 516

六十三、俯卧运腰法 516

六十五、腰部斜扳法 517

六十六、腰部后伸扳法 517

六十七、腰部旋转定位扳法 517

六十八、腰部踩跷法 517

六十九、搓八嵌法 517

七十、拍腰骶法 518

七十一、背法 518

七十二、揉骶髂法 518

七十三、骶部横摩法 518

七十六、臀部直摩法 519

七十四、揉长强法 519

七十五、臀部鋆法 519

七十七、按环跳法 520

七十八、揉环跳法 520

七十九、点环跳法 520

八十、推臀法 520

八十一、臀部踩跷法 521

第四节 上肢部治疗手法 521

一、拿肩井法 521

四、摩按肩周法 522

二、?肩井法 522

三、点肩井法 522

五、?肩周法 523

六、按揉肩髃法 523

七、拿肩法 523

八、捏拿腋后法 524

九、点按极泉法 524

十、肩关节内收扳法 524

十一、肩关节外展扳法 524

十二、肩关节上举扳法 524

十六、大幅度摇肩法 525

十八、握指摇肩法 525

十七、摇臂抻抖法 525

十三、肩关节后伸扳法 525

十五、握手摇肩法 525

十四、托肘摇肩法 525

十九、导引双臂法 527

二十、牵臂推项背法 527

二十一、双臂扣按法 528

二十二、揉拿手三阳法 528

二十四、搓捋双臂法 529

二十三、揉拿手三阴法 529

二十五、捏上臂法 530

二十六、按揉点压阳明三穴法 530

二十七、按揉天井法 530

二十八、推前臂三阳法 531

二十九、推前臂三阴法 531

三十、双臂对扣法 531

三十一、抖双臂法 532

三十二、理上肢法 532

三十五、分掌法 533

三十四、按揉神门法 533

三十三、点压内外关法 533

三十六、梳摩手背法 534

三十七、掐拿八邪法 534

三十八、掐拿八缝法 534

三十九、按揉点压合谷法 535

四十、腕部屈伸法 535

四十一、对掐甲根法 536

四十二、按揉劳宫法 536

一、点压阴廉法 537

第五节 下肢部治疗手法 537

四十四、勒法 537

四十五、捻法 537

四十三、掐揉指腹法 537

二、股内侧揉捏法 538

三、拿股内侧法 538

四、股内侧抚摩法 538

五、股内侧踩跷法 539

六、推股外侧法 539

七、股外侧踩跷法 540

十、提拿足三阳法 541

九、拿拍风市法 541

八、推运股外侧法 541

十一、提拿足三阴法 542

十二、股外侧?法 542

十三、按揉腹股沟法 543

十四、股前按揉法 543

十五、?股前法 544

十六、股前重揉法 544

十七、掌揉股前法 544

二十、股后揉捏法 545

十八、?股后法 545

十九、点压承扶法 545

二十一、股后抚摩法 546

二十二、推下肢后侧法 546

二十三、股后踩跷法 546

二十四、股后重揉法 547

二十五、髋关节揉法 547

二十六、屈髋法 547

二十七、运髋法 547

三十、俯卧抖髋法 548

二十八、双髋外展外旋法 548

二十九、抖下肢法 548

三十一、髋关节外展扳法 549

三十二、压膝屈髋法 549

三十三、髋关节后伸扳法 549

三十四、揉膝上法 549

三十五、揉血海法 550

三十六、拿腘内上法 550

三十八、揉膝周法 551

三十九、抱膝团揉法 551

三十七、拿腘外上法 551

四十、搓双膝法 552

四十一、解索法 552

四十二、按揉点压委中法 553

四十三、小腿内侧揉捏法 553

四十四、小腿内侧按法 554

四十五、按揉阴陵泉法 554

四十六、按揉三阴交法 554

四十七、小腿内侧与足踝部踩跷法 555

四十八、按揉、点压足三里法 555

五十一、拿小腿后侧法 556

四十九、按揉、点压承山法 556

五十、按小腿后侧法 556

五十二、双掌按揉小腿后侧法 557

五十三、揉捏跟腱法 557

五十四、按揉昆仑法 557

五十五、按揉太溪法 558

五十六、内外旋踝法 558

五十七、踝关节摇法 558

五十八、推足外侧法 558

六十一、推足底法 559

五十九、掐解溪法 559

六十、按揉涌泉法 559

第四章 复式操作法 561

一、老虎吞食 561

二、乌龙摆尾 561

三、龙入虎口 562

四、双凤展翅 562

五、双龙摆尾 562

八、?肘走气 563

九、揉耳摇头 563

七、飞金走气 563

六、苍龙摆尾 563

十、总收法 564

十一、老汉扳缯 564

十二、黄峰入洞 564

十三、黄峰出洞 565

十四、二龙戏珠 565

十七、丹凤摇尾 566

十八、丹凤摇头 566

十五、孤雁游飞 566

十六、凤凰鼓翅 566

十九、凤凰单展翅 567

二十、凤凰展翅 567

二十一、天门入虎口 567

二十二、运水入土 568

二十三、运土入水 568

二十四、飞经走气 568

二十五、猿猴摘果 569

二十八、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 570

二十九、清天河水 570

二十七、开璇玑 570

二十六、按弦搓摩 570

三十、取天河水 571

三十一、引水上天河 571

三十二、打马过河 571

三十三、水底捞月 572

第五章 推拿手法练习 573

第一节 砂袋手法练习 574

第二节 人体练习 574

一、肩背部 575

二、腰臀部 576

三、下肢部 577

四、上肢部 577

五、头面部 578

六、颈项部 578

七、胸腹部 579

第三篇 推拿治疗 583

第一章 内科 583

第一节 消化系统疾病 584

急性单纯性胃炎 584

慢性胃炎 586

消化性溃疡 589

胃神经官能症 591

胃下垂 594

原发性胆道运动功能障碍 596

胆囊切除后综合征 599

结肠激惹综合征 601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603

便秘 606

胃肠气胀症 609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 611

感冒 612

慢性支气管炎 614

支气管哮喘 617

肺气肿 619

第三节 心血管疾病 622

缺血性心脏病 622

高血压病 628

第四节 神经系统疾病 635

偏瘫 635

脑震荡后遗症 638

偏头痛 640

面神经麻痹 643

面肌抽搐 646

三叉神经痛 647

肋间神经痛 649

格林-巴利综合征后遗症 651

第五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 654

糖尿病 655

第六节 免疫性疾病 658

类风湿性关节炎 659

强直性脊柱炎 663

第二章 伤科 667

第一节 四肢关节伤筋 667

肱二头肌长腱滑脱 668

肱二头肌短头损伤 671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673

冈上肌肌腱炎 676

冈上肌肌腱钙化 678

肩腱袖断裂 679

肩峰下滑囊炎 681

肩胛肋骨综合征 683

冻结肩 685

肱骨上髁炎 690

尺骨鹰嘴滑囊炎 693

腕及手部狭窄性腱鞘炎 696

桡尺远侧关节损伤 700

腕与手部关节扭伤及侧副韧带损伤 704

腕部腱鞘囊肿 708

髋部滑囊炎 710

弹响髋 713

膝部韧带损伤 715

膝半月板损伤 719

腓骨肌肌腱滑脱 721

踝部韧带损伤 724

跟痛症 727

第二节 头颅部 729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729

第三节 颈项部 732

颈椎病 732

落枕 739

第四节 胸协部 742

肋软骨炎 742

胸胁迸伤 745

胸椎小关节紊乱 746

胸壁软组织扭挫伤 749

第五节 腰骶部 750

关节突综合征 751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754

腰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756

腰椎间盘突出症 759

腰椎椎管狭窄症 766

腰骶部劳损 768

骶髂关节炎 770

致密性髂骨炎 773

第六节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775

胸廓出口综合征 775

旋后肌综合征 779

旋前圆肌综合征 781

肘部外伤性尺神经炎 783

腕管综合征 786

腕尺管综合征 789

梨状肌综合征 791

跗管综合征 793

第七节 周围神经损伤 795

臂丛神经损伤 795

正中神经损伤 800

尺神经损伤 802

桡神经损伤 803

腓总神经损伤 805

胫神经损伤 807

第八节 常见关节脱位 808

颞颌关节税位 809

肩关节脱位 812

肘关节悦位 814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 817

骶髂关节半脱位 818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 821

第九节 骨折后康复 823

痛经 829

第三章 妇科 829

闭经 832

子宫脱垂 835

经前期紧张症 837

女性不育症 839

更年期综合征 842

第四章 儿科 846

第一节 新生儿疾病 846

产伤 847

第二节 营养缺乏性疾病 849

营养不良 850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852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854

流涎 855

呕吐 857

肠绞痛 859

便秘 861

脱肛 864

肠梗阻 866

白色念珠菌口炎 868

婴儿腹泻 871

第四节 呼吸系统疾病 874

发热 874

咳嗽 877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879

第五节 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882

小儿惊厥 882

脑性瘫痪 885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888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891

臀肌挛缩 894

斜颈 897

脊柱侧弯 899

第六节 变态反应性疾病 901

哮喘 901

第七节 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 904

遗尿症 905

儿童多动综合征 907

第八节 传染性疾病 909

麻疹 910

流行性腮腺炎 913

百日咳 916

细菌性痢疾 918

第九节 其他疾病 922

夜啼 922

暑热症 924

附:小儿保健推拿法 926

牙痛 930

第五章 五官科 930

上睑下垂 932

美尼耳氏综合征 934

慢性单纯性鼻炎 937

过敏性鼻炎 939

咽异感症 941

慢性扁桃体炎 943

声音嘶哑 945

假性近视 947

斜视 949

第六章 急症 953

高热 953

晕厥 955

抽搐 958

中暑 960

心绞痛 962

急性腹痛 964

肾绞痛 967

尿潴留 969

一、生物全息与足部推拿相关原理 973

第一节 足部推拿疗法原理 973

第四篇 特殊推拿疗法 973

第一章 足部推拿疗法 973

二、经络腧穴与足部推拿相关原理 974

第二节 足部反射区 974

一、肾脏 974

二、输尿管 974

八、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 981

七、小肠(空肠、回肠) 981

六、十二指肠 981

五、胃 981

四、尿道(阴茎、阴道) 981

三、膀胱 981

九、盲肠(阑尾)和回盲瓣 982

十、直肠、肛门 982

十一、胆囊 982

十二、肝脏 982

十三、胰腺 982

十七、上身淋巴 983

十六、扁桃腺 983

十八、下身淋巴 983

十四、心脏 983

十五、脾脏 983

十九、胸部淋巴 984

二十、头(大脑) 984

二十一、小脑(脑干) 984

二十二、三叉神经 984

二十三、腹腔神经丛 984

二十七、肾上腺 985

二十九、前列腺、子宫 985

二十八、生殖腺(男:睾丸,女:卵巢) 985

二十六、甲状旁腺 985

二十五、甲状腺 985

二十四、脑垂体 985

三十、腹股沟 986

三十一、胸(乳房) 986

三十二、月经不调 986

三十三、喉 986

三十四、肺、支气管 986

三十五、横隔膜 986

四十、额窦 987

三十九、鼻 987

三十六、耳 987

三十七、内耳迷路 987

三十八、眼 987

四十一、上腭 988

四十二、下腭 988

四十三、肩胛 988

四十四、肩 988

四十五、髋关节 988

四十六、膝 988

五十一、颈椎 989

五十三、腰椎 989

五十二、胸椎 989

四十七、肘关节 989

五十、颈 989

四十九、斜方肌 989

四十八、肋骨 989

二、选穴配方原则 990

一、重叠的反射区 990

第三节 足部推拿须知 990

五十五、内尾骨 990

五十四、尾椎 990

五十六、外尾骨 990

三、介质 991

四、手法选择 991

五、手法的方向性 991

六、隐性痛点 991

七、手法力度 991

九、手法推拿次数及治疗时间 992

十、饮水 992

八、反射区推拿次序 992

第四节 足部推拿疗法治疗病症 993

一、遗尿 993

二、肾盂肾炎 993

三、输尿管炎 993

四、膀胱炎 994

五、泌尿系统结石 994

六、水肿 994

七、痛风 994

八、关节炎 994

十三、十二指肠溃疡 995

十二、胃溃疡 995

九、风湿热 995

十、厌食症 995

十一、胃肠神经官能症 995

十四、慢性胃炎 996

十五、肝炎、肝硬变 996

十六、胆囊炎、胆结石 996

十七、营养不良 996

十八、胰腺炎 996

二十二、结肠炎 997

二十三、便秘 997

二十、肠炎 997

二十一、神经性腹泻 997

十九、糖尿病 997

二十四、直肠炎 998

二十五、梅核气 998

二十六、高(低)血压 998

二十七、动脉硬化 998

二十八、心绞痛 998

三十二、淋巴结肿大 999

三十一、贫血 999

三十三、血管栓塞 999

二十九、心律不齐 999

三十、冠心病 999

三十四、头痛 1000

三十五、偏头痛 1000

三十六、神经衰弱 1000

三十七、肋间神经痛 1000

三十八、过敏性紫癜 1000

三十九、脾功能亢进 1000

四十、甲状腺机能亢进 1001

四十一、扁桃体炎 1001

四十二、支气管哮喘 1001

四十三、支气管炎 1001

四十四、过敏性鼻炎 1001

四十五、肺炎 1001

四十九、肛裂 1002

五十、痔疮 1002

五十一、下肢静脉曲张 1002

四十七、晕车晕船 1002

四十六、美尼尔氏综合征 1002

四十八、阑尾炎 1002

五十二、落枕 1003

五十三、颈肌劳损 1003

五十四、急性腰扭伤 1003

五十五、腰肌劳损 1003

五十六、腰椎间盘突出症 1003

五十七、坐骨神经痛 1003

六十一、肩周炎 1004

六十三、肘关节痛 1004

六十二、腕关节扭伤 1004

五十九、前列腺肥大 1004

六十、踝关节疾患 1004

五十八、乳房小叶增生 1004

六十四、髋关节痛 1005

六十五、膝关节痛 1005

六十六、阳痿 1005

六十七、子宫内膜炎 1005

六十八、子宫颈炎 1005

六十九、月经不调 1005

七十四、牙龈炎 1006

七十三、牙痛 1006

七十五、口臭 1006

七十一、输卵管炎 1006

七十、白带过多 1006

七十二、性欲减退(性冷感症) 1006

七十六、味觉障碍 1007

七十七、额窦炎 1007

七十八、鼻衄 1007

七十九、声音嘶哑 1007

八十、咽炎 1007

八十一、鼻窦炎 1007

八十五、复视 1008

八十七、痉疮、粉刺 1008

八十六、脱发 1008

八十二、耳鸣 1008

八十四、近视 1008

八十三、中耳炎 1008

八十八、湿疹、带状疱疹 1009

八十九、牛皮癣 1009

二、手是全身经络的重要联系部位 1010

一、手为人体最敏感的“全息胚” 1010

第一节 手部推拿疗法原理 1010

第二章 手部推拿疗法 1010

第二节 手部反射区 1011

一、脑(脾经) 1011

二、鼻咽 1011

三、眼 1011

九、后头区 1014

八、偏头区 1014

七、头顶区 1014

六、前头区 1014

五、全头区 1014

四、耳 1014

十、颈部 1015

十一、颈项区 1015

十二、舌咽 1015

十三、甲状腺 1015

十四、垂体 1015

十五、肩 1015

二十一、肺 1016

二十、心 1016

十九,腰骶椎 1016

十七、颈椎 1016

十六、喉与气管 1016

十八、胸椎 1016

二十二、后纵隔 1017

二十三、胸腺 1017

二十四、膈 1017

二十五、肝胆 1017

二十六、胰 1017

二十九、横结肠 1018

三十、肾上腺 1018

二十八、十二指肠 1018

二十七、胃 1018

三十一、肾 1019

三十二、升结肠 1019

三十三、降结肠 1019

三十四、小肠 1019

三十五、腰 1019

四十一、冠心区 1020

四十、足 1020

三十九、腿 1020

三十七、骶臀部 1020

三十六、小腹(生殖区) 1020

三十八、髋关节 1020

四十二、呃逆点 1021

四十三、高热点 1021

四十四、膀胱 1021

四十五、咽喉 1021

四十六、咳喘点 1021

四十七、脊柱 1021

五十一、血压区 1022

五十三、直肠、阴道、尿道区 1022

五十二、生殖腺 1022

四十九、消化区 1022

五十、胸部 1022

四十八、壮体躯(淋巴免疫区) 1022

五十四、肾穴 1023

五十五、心穴 1023

五十六、肺穴 1023

五十七、肝穴 1023

五十八、脏腑线 1023

二、哮喘 1024

第三节 手部推拿法治疗病症 1024

一、感冒 1024

三、高血压病 1025

四、心绞痛 1025

五、手部冻疮 1025

六、尿石症 1025

七、癃闭 1025

十二、胃神经功能紊乱症 1026

十一、胃下垂 1026

十、胃脘痛 1026

九、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1026

八、糖尿病 1026

十三、泄泻 1027

十四、齿痛 1027

十五、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1027

十六、头痛 1027

十七、失眠 1027

二十、腰肌劳损 1028

二十一、髋关节扭挫伤 1028

十八、呃逆 1028

十九、急性腰扭伤 1028

二十二、退行性脊柱炎 1029

二十三、痛经 1029

第三章 耳部推拿疗法 1030

第一节 耳部推拿疗法原理 1030

一、耳为人体敏感的全息胚 1030

一、中耳 1031

二、直肠 1031

第二节 常用耳穴 1031

二、耳是经络系统相联系的重要部位 1031

三、尿道 1032

四、外生殖器 1032

五、肛门 1034

六、耳尖 1034

七、肝阳 1034

八、轮1~轮6 1034

九、指 1034

十、风溪 1034

十六、跟 1035

十五、趾 1035

十四、锁骨 1035

十三、肩 1035

十一、腕 1035

十二、肘 1035

十七、踝 1036

十八、膝 1036

十九、髋 1036

二十、臀 1036

二十一、坐骨神经 1036

二十二、交感 1036

二十三、颈椎 1037

二十四、胸椎 1037

二十五、腰骶椎 1037

二十六、颈 1037

二十七、胸 1037

二十八、腹 1037

三十二、内生殖器 1038

三十四、外耳 1038

三十三、角窝上 1038

三十、盆腔 1038

二十九、神门 1038

三十一、角窝中 1038

三十五、外鼻 1039

三十六、屏尖 1039

三十七、肾上腺 1039

三十八、咽喉 1039

三十九、内鼻 1039

四十、对屏尖 1039

四十四、额 1040

四十五、皮质下 1040

四十一、缘中 1040

四十三、颞 1040

四十二、枕 1040

四十六、心 1041

四十七、肺 1041

四十八、气管 1041

四十九、脾 1041

五十五、胃 1042

五十三、食道 1042

五十四、贲门 1042

五十二、口 1042

五十一、三焦 1042

五十、内分泌 1042

五十六、十二指肠 1043

五十七、小肠 1043

五十八、阑尾 1043

五十九、大肠 1043

六十、肝 1043

六十四、膀胱 1044

六十三、输尿管 1044

六十二、肾 1044

六十一、胰胆 1044

六十五、艇角 1045

六十六、艇中 1045

六十七、目1 1045

六十八、目2 1045

六十九、牙 1045

七十、舌 1045

七十七、上耳根 1046

七十六、扁桃体 1046

七十五、面颊 1046

七十三、眼 1046

七十二、垂前 1046

七十一、颌 1046

七十四、内耳 1046

七十八、耳迷根 1047

七十九、下耳根 1047

八十、耳背沟 1047

八十一、耳背心 1047

八十二、耳背脾 1047

八十三、耳背肝 1047

第三节 耳部推拿常用介质和手法 1048

一、介质 1048

八十四、耳背肺 1048

八十五、耳背肾 1048

二、手法 1050

第四节 耳部推拿治疗病症 1052

一、偏头痛 1052

二、坐骨神经痛 1052

三、慢性咽炎 1052

七、过敏性鼻炎 1053

六、近视 1053

五、失眠 1053

四、更年期综合征 1053

八、美尼尔氏综合征 1054

九、遗尿症 1054

十、胎位不正 1054

十一、原发性痛经 1054

十六、胆石症 1055

十五、泌尿系结石 1055

十四、急性腰扭伤 1055

十三、腰肌劳损 1055

十二、增生性膝关节炎 1055

十七、糖尿病 1056

十八、肥胖症 1056

十九、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1056

二十、支气管哮喘 1056

二十一、心绞痛 1057

二十二、高血压病 1057

二十三、消化性溃疡 1057

第一章 美容推拿 1061

第五篇 美容推拿与保健推拿 1061

一、美容推拿的适应范围 1062

二、美容推拿的注意事项 1063

三、美容推拿的反应 1064

四、美容推拿的时间 1064

五、皮肤与美容推拿 1065

六、五脏与美容 1067

第一节 美容推拿 1069

一、头面美容推拿 1069

二、胸腰美容推拿 1074

三、四肢美容推拿 1079

第二节 借物美容推拿 1084

一、借助物具推拿 1084

二、利用器械推拿 1086

三、结合沐浴推拿 1086

四、用介质推拿 1087

第三节 美容推拿治疗 1088

雀斑 1088

黄褐斑 1089

痤疮 1091

脂溢性脱发 1092

青少年白发 1093

女子乳房健美 1094

皮肤粗糙 1095

皮肤晦暗 1096

皮肤苍白 1097

疤痕 1098

面颊部皱纹 1099

颈项部皱纹 1100

嘴角部皱纹 1101

面部黑变病 1102

眼袋 1103

肥胖症 1104

妇女多毛病 1105

消瘦 1106

冻疮 1107

牙龈萎缩 1107

口眼斜 1108

第二章 保健推拿 1109

第一节 小儿保健推拿 1109

第二节 性保健推拿 1112

第三节 旅游保健推拿 1114

第四节 体育保健推拿 1117

第五节 自我保健推拿 1121

一、头面部 1122

二、颈项部 1125

三、胸腹部 1126

四、腰部 1128

五、上肢部 1129

六、下肢部 1131

第六节 足部保健推拿 1133

一、仰卧位足部保健推拿法 1134

二、俯卧位足部保健推拿法 1136

第七节 踩跷保健推拿 1137

第八节 休闲保健推拿 1140

一、头面部 1141

二、胸部 1144

三、腹部 1145

四、下肢前部 1147

五、背腰部 1150

六、下肢后部 1155

七、上肢部 11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