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民族文化百科
中国民族文化百科

中国民族文化百科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3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职慧勇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800692582
  • 页数:1202 页
图书介绍:
《中国民族文化百科》目录

凡例 1

第一篇 民族总论 1

第一章 少数民族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1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早期族体 1

一 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性 1

二 中华民族早期族体的形成 2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思想 4

一 大一统思想的产生与确立 4

二 大一统思想的发展 5

三 简短的结论 8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8

一 民族战争 8

二 民族迁徒 9

三 民族融合 10

四 中原王朝与四周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11

五 四周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12

六 简短的结论 13

第四节 古代少数民族的贡献 13

一 开发祖国的边疆 13

二 确立祖国的疆域 13

三 各族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化 14

四 各族联合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斗争 15

五 各族经济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 15

六 一些少数民族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 15

七 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物 16

第二章 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16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形成 16

一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形势与任务 16

二 各民族反帝反封建斗争 17

三 中华民族的形成 18

第二节 中华民族意识的强化 19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形势与任务 19

二 中华民族意识的强化 20

第三章 和睦友爱的统一多民族大家庭 22

第一节 和睦友爱多民族大家庭的建立与发展 22

一 第一阶段(1949—1965) 23

二 第二阶段(1966—1976) 25

三 第三阶段(1977至今) 26

第二节 少数民族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26

一 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26

二 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28

第四章 中国民族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29

第一节 民族学科的兴起 29

一 边疆史地研究的加强 29

二 民族史著作大量涌现 29

三 民族学的引进及其发展状况 30

第二节 民族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30

一 教学、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 30

二 四十多年来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 30

第二篇 民族理论 34

第一章 民族理论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34

第一节 民族理论学科的建立 34

一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 34

二 中国民族理论学科的建立 34

三 中国民族理论研究的发展 35

第二节 民族理论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35

一 民族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 35

二 民族理论学科的研究内容 35

三 民族理论学科的性质 36

第三节 民族理论学科的发展展望 36

一 加强民族理论学科的建设 36

二 完善民族理论学科体系 37

三 突出民族理论学科的特点 37

第二章 民族实体理论 38

第一节 民族产生及民族概念 38

一 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和一般规律 38

二 民族概念的出现及其历史发展 39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产生 39

第二节 民族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 40

一 民族的基本属性 40

二 民族的基本特征 40

三 民族的基本历史类型 41

第三节 民族基本结构和基本素质 41

一 民族的基本结构 41

二 民族的基本素质 42

三 民族结构与民族素质的关系 42

第三章 民族发展理论 43

第一节 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和内容 43

一 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 43

二 民族发展的基本内容 44

三 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 44

第二节 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环境 45

一 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 45

二 民族发展的基本环境 46

三 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 46

第三节 民族消亡的基本条件和过程 47

一 民族同化及其特点 47

二 民族融合及其特点 47

三 民族消亡的时间、条件 47

第四章 民族问题理论 48

第一节 民族问题概念 48

一 什么是民族问题 48

二 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48

三 民族问题的基本内容和性质 49

第二节 民族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 49

一 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 49

二 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的关系 50

三 民族问题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50

第三节 民族问题发展规律 51

一 民族问题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 51

二 民族问题发展的历史趋向 51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 51

第五章 民族关系理论 52

第一节 民族关系概念 52

一 民族关系及其基本表现形式 52

二 民族关系的基本性质 53

三 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 53

第二节 民族关系的特点 54

一 民族关系发展的中心内容 54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 54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55

第三节 民族关系发展的趋势 55

一 研究民族关系发展的指导思想 55

二 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 56

三 民族关系发展趋势的对策 56

第六章 民族纲领理论 57

第一节 民族纲领的基本内容 57

一 社会革命纲领和民族纲领 57

二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57

三 民族纲领的基本原则 58

第二节 民族问题的解决方式 58

一 民族自决的政治形式 58

二 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59

三 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形式 59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 60

一 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的形成与发展 60

二 毛泽东关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60

三 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61

第三篇 民族政策 63

第一章 中国民族政策概述 63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 63

第二节 中国近代的民族政策 64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65

第二章 民族平等团结政策 66

第一节 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66

一 民族平等的由来 66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含义 66

三 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67

第二节 民族平等团结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67

一 民族平等团结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政策 67

二 实现民族平等的基本条件 68

三 实现民族团结的基本条件 68

第三节 民族平等团结与民主法制建设 68

一 民族平等与民主建设 68

二 民族平等团结与法制建设 69

三 民族平等与经济效率 69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70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原则和特征 70

一 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 70

二 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71

三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 71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71

一 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和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71

二 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 72

三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72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建设和自治权的行使 72

一 民族自治地方及其类型 72

二 自治机关自治权及其行使 73

三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建设 73

第四章 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74

第一节 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74

一 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和优点 74

二 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作用 75

三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75

第二节 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 76

一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76

二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原则 76

三 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 76

第三节 少数民族干部结构比例的调整、优化 77

一 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结构问题 77

二 少数民族干部结构比例的调整问题 78

三 加速民族干部结构的优化 78

第五章 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政策 79

第一节 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事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79

一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 79

二 少数民族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79

三 处理好民族问题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79

第二节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和政策 80

一 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 80

二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方针 80

三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81

第三节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方针和政策 82

一 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82

二 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政策 82

三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政策 83

第六章 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政策 84

第一节 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84

一 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发展的作用 84

二 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原则 84

三 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 85

第二节 民族风俗习惯及其特征 85

一 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 85

二 民族风俗习惯的特性 86

三 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86

第三节 党和国家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87

一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形成发展 87

二 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87

三 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问题 88

第四篇 民族法制 89

第一章 中国民族法制的历史概述 89

第一节 中国民族法学研究概况 89

一 民族法学的概念 89

二 民族法学的研究对象 90

三 中国民族法学研究概况 90

第二节 历代中央王朝的民族管理制度和法律 91

一 秦朝的民族事务管理制度和属邦律 91

二 从汉至清各代的民族事务管理制度 92

三 “理藩院则例”——封建王朝史上最完备的民族法典 92

第三节 民国政府的民族法制 93

一 北洋军阀政府的民族法制概况 93

二 国民党国民政府的民族法制概况 94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政权的民族法制 95

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民族立法 95

二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政权的民族法制 96

三 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法制 96

第二章 宪法及国家机构基本法律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 97

第一节 宪法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 97

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 97

二 1954年宪法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 97

三 1975、1978年宪法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 98

四 1982年宪法的有关规定 99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 100

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 100

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 101

第三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 101

一 选举法“总则”及其它各章的规定 101

二 关于全国人大少数民族的代表选出办法的规定 102

三 关于地方各级人大各少数民族代表的选举的规定 102

第四节 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 103

一 人民法院组织法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 103

二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有关民族问题的规定 104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 104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法 104

一 1952年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和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 104

二 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和“总则”的主要内容 105

三 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自治机关的组成以及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利的有关规定 106

四 关于“上级国家机关的领导和帮助”的有关规定 107

五 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有关规定 107

六 关于“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的有关规定 107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08

一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原则 108

二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批准程序 108

三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制定情况 109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上级国家机关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110

一 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制定的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行政法规和规章 110

二 自治区和多民族省制定的贯彻实施自治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111

第四章 保障散居少数民族平等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法律法规 111

第一节 保障散居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法律法规 112

一 1952年《政务院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份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 112

二 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家民委关于做好杂居、散居少数民族工作的报告的通知》 112

三 1981年和1986年的两个关于恢复或更改民族成分的通知 112

四 1993年的城市民族工作条例 113

第二节 关于民族乡的法律法规 113

一 五十年代建立民族乡的有关规定 113

二 1983年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问题的通知 114

三 1993年的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 114

第三节 关于反对民族歧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法律法规 115

一 关于反对民族歧视的法规 115

二 关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法律法规 115

三 关于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的有关规定 116

第五章 其他有关民族问题的法律法规 117

第一节 民事刑事等基本法律及其他法律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 117

一 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 117

二 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对民族问题的规定 118

三 国籍法、婚姻法、兵役法、继承法等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 118

四 矿产资源法、森林法、草原法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 119

第二节 国家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法律法规 120

一 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制度的法规 120

二 关于民族贸易的法规 121

三 关于少数民族商品供应、生产和物价政策的法规 122

第三节 培养少效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法律法规 122

一 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民族教育的法规 123

二 关于帮助尚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创立文字,发展文化事业的法规 123

三 关于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规定 124

第五篇 民族哲学 125

第一章 少数民族哲学概述 125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概述 125

一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125

二 可喜的研究成果 126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萌芽与渊源 126

一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萌芽 126

二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渊源 126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特点 127

一 文史哲合壁 127

二 朴素直观性 127

三 格言、神话和史诗是早期哲学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127

四 鲜明的民族特色 128

五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流派杂多 128

六 与宗教关系密切 128

第四节 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意义及其方法 128

一 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意义 128

二 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方法 129

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萌芽 130

第一节 哲学与原始意识 130

一 原始崇拜与哲学萌芽 131

二 原始宗教与哲学萌芽 131

三 神话与哲学萌芽 132

四 史诗与哲学萌芽 132

五 哲学萌芽于原始意识 132

第二节 古朴多彩的本原说和宇宙模式论 133

一 气本原说 133

二 雾露、雾罩说 133

三 混沌说 134

四 卵生世界和以“本无空”为源的宇宙演变体系 134

五 茶叶是万物的阿祖 134

六 “二宗”本原说 134

七 神创论 135

第三节 关于人类来源的天才猜测 136

一 猕猴变人说 136

二 龙变人、鱼变人和人兽兄弟说 136

三 卵生说 137

四 “枫香树干生人”说 137

五 “葫芦生人”说 138

六 神创说 138

第三章 认识论思想 139

第一节 学读而知的生知观 139

一 人的认识能力是“天赋”的,“人生能知而无知” 139

二 眼有所见,心有所知 140

三 学读而知的生知观 140

第二节 知在能行思想 140

一 “学与思并用” 140

二 知在能行 141

三 言行相符,毕竟行重 141

第三节 “学要得宜”的治学观 142

一 学要得宜 142

二 人必明其所为,而后知不可为之蔽 142

三 过勿惮改 142

第四节 受宗教影响的认知观 143

一 大道可知与认主的途径和方法 143

二 “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144

三 唯心主义的“生知说” 145

四 藏传佛教哲学认识论 145

第四章 辨证法思想 147

第一节 “发生”观与“物变”思想 147

一 朴素的“发生”观念和“动中生”思想 147

二 朴素的“物变”思想和“无常”观念 147

第二节 “相分相配”与“阴阳合而生万物”思想 148

一 “匹配成对” 148

二 “两面和,两面交”与阴阳合而生万物 149

三 具体事物具体分析 150

第三节 军事辨证法思想 151

一 侬智高的军事辨证法思想 151

二 岑家兵法中的辨证法思想 151

三 成吉思汗军事辨证法思想 152

第五章 社会政治思想 154

第一节 “势强者胜”和“不进则退”的社会观 154

一 理想国与太平社会 154

二 社会进化思想 154

三 “推陈出新”的社会变革思想 156

第二节 “天佑”有德为王思想 157

一 王权神授思想 157

二 “天佑”有德为王思想 157

三 “承天启运”的民族自生思想 158

四 蒙古族汗权天授思想 158

第三节 君民一体、修德治国 158

一 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 158

二 君民一体、修德治国 160

第六篇 民族伦理 162

第一章 中国民族伦理研究概述 162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民族伦理研究 162

一 古代的民族伦理研究 162

二 近代的民族伦理研究 164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伦理研究 165

一 民族伦理研究的发展历程 165

二 民族伦理研究成果综述 166

三 研究现状及特点 169

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 171

第一节 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主要表现形式 171

一 劳动伦理道德 171

二 婚姻家庭伦理道德 171

三 宗教伦理道德 172

四 政法伦理道德 172

五 社会伦理道德 173

第二节 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主要内容 173

一 个人道德品质 173

二 个人道德修养 173

三 协调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 174

四 政治道德规范 174

五 社会公德要求 174

第三节 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主要类型 174

一 封建制伦理道德类型 174

二 奴隶制伦理道德类型 174

三 原始公有制伦理道德类型 175

第四节 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主要属性 176

一 时代性 176

二 阶级性 176

三 民族性 176

四 继承性 177

第五节 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主要特点 177

一 自发性 177

二 朴素性 177

三 权威性 177

四 交融性 177

第三章 历史上的中国少数民族伦理学 178

第一节 秦汉以前部落首领中的道德榜样 178

一 尧 178

二 舜 179

三 禹 179

第二节 唐宋时期的少数民族伦理学 180

一 《礼仪问答卷》 180

二 《真理入门》 181

三 《宇宙源流》 182

四 《崇搬图》 182

第三节 元朝时期的少数民族伦理学 182

一 《元朝秘史》 182

二 《成吉思汗的箴言》 183

三 《十善法门正典》 184

四 《周易原旨》 184

五 《萨迦格言》 185

第四节 明朝时期的少数民族伦理学 185

一 《李氏藏书》 186

二 《正教真诠》 186

三 《甘丹格言》 188

四 《黄氏宗谱》 188

五 《心性图说》 190

第五节 清朝时期的少数民族伦理学 190

一 《乐道堂文钞》 190

二 《国王修身论》 191

三 《传扬诗》 192

四 《西南彝志》 193

五 《迪孙》 193

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发展和趋向 195

第一节 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发展变化 195

一 继承性与可变性 195

二 民族性与阶级性 196

三 多样性与不平衡性 196

四 交融性与互补性 198

第二节 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未来趋向 198

一 由低级到高级 198

二 由简单到丰富 199

三 由封闭到开放 199

四 由特殊性到统一性 199

第七篇 民族心理 200

第一章 民族心理学概述 200

第一节 民族心理学的产生 200

一 古代的民族心理观 200

二 18、19世纪的比较心理学研究 200

三 巴斯蒂安之贡献 201

第二节 民族心理学的发展 201

一 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201

二 冯特的贡献 202

三 二十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研究 202

第三节 民族心理学现状 203

一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204

二 具体研究方法 204

第二章 不同民族的认知情感特点 206

第一节 不同民族的感知差异 207

一 对物的感知差异 207

二 对人的感知差异 208

第二节 不同民族的思维特点 208

一 思维与社会实践 209

二 不同民族的具象思维特点 209

三 不同民族之经验式思维特点 210

第三节 不同民族的动机与情绪情感特点 211

一 不同民族之动机差异 211

二 不同民族的情绪情感特点 212

第三章 民族社会化特点 213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213

一 什么是社会化 213

二 社会化特点 214

第二节 民族的社会化差异 215

一 不同民族的生活、劳动社会化特点 215

二 不同民族的道德社会化特点 216

三 性别角色社会化特点 217

第三节 有关社会化的不同理论观点 218

一 精神分析观点 218

二 古典条件反射理论 219

三 华生的学习理论 219

四 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219

五 模仿学习论 219

六 斑杜拉的学习理论 219

七 认知—发展理论 220

第四章 民族性格 220

第一节 民族性格概述 220

一 什么是性格 220

二 关于民族性格 221

三 民族性格特点 221

第二节 民族性格的形成理论 221

一 团体动力学理论 222

二 社会习得理论 223

三 人格的自我实现理论 223

第三节 民族性格的影响因素 223

一 信仰影响民族性格 223

二 自然环境影响民族性格 224

三 社会制度影响民族性格 226

第八篇 民族人口 228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研究概述 228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少数民族人口研究 228

一 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人口研究 228

二 民国之后的少数民族人口研究 228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少数民族人口研究 229

一 建国后至“文革”时期 229

二 “改革开放”至今 230

三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32

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历史发展 233

第一节 建国前的少数民族人口 233

一 人口约数 233

二 基本状况 233

第二节 建国后的少数民族人口 233

一 “一普”时期(1953年) 233

二 “一普”至“二普”期间(1953—1964) 234

三 “二普”至“三普”期间(1964—1982) 234

四 “三普”至“四普”期间(1982—1990) 234

第三章 少数民族人口的现状与特点 235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人口现状 235

一 生育 235

二 死亡 236

三 婚姻与家庭 236

四 文化教育程度 237

第二节 少数民族人口的特点 238

一 少数民族人口特点 238

二 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 239

第四章 民族地区的人口与经济发展 240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与生态环境 240

一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 240

二 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41

第二节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及经济构成 241

一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241

二 人口与经济构成 242

第三节 人口与国民收入分配及消费品市场 243

一 人口与国民收入分配 243

二 人口与消费品市场 244

第四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45

一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 245

二 人口转变与经济发展 246

第五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经济问题 246

一 存在的人口经济问题 246

二 解决民族地区人口经济问题的途径 247

第五章 影响少数民族人口变动的主要因素 249

第一节 经济因素 249

一 人口自然变动 249

二 人口迁移变动 249

三 人口社会变动 250

第三节 政治因素 250

一 直接影响 250

二 间接影响 250

第三节 民族因素 250

一 民族因素对自然变动的影响 250

二 民族因素对迁移变动的影响 250

三 民族转化过程对人口变动的影响 251

第四节 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 251

一 自然增长较快 251

二 “还本归原” 251

三 异族通婚 251

第六章 计划生育与民族繁荣 252

第一节 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 252

一 必要性 252

二 复杂性 252

三 基本原则 253

第二节 民族繁荣 253

一 “民族繁荣”的概念 253

二 计划生育与民族繁荣 254

第九篇 语言文字 255

第一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及其研究 255

第一节 中国语文概述 255

第二节 古籍记载 257

一 关于语言差异的论述 257

二 古籍中的民族语料 257

三 语文研究专著 258

第三节 外国人的活动 259

一 探险家的挖掘和搜罗 259

二 传教士创造文字 260

三 旅行者和学者的调查研究 260

第四节 现代学者的研究 261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研究 261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研究 262

第五节 新中国的民族语文工作 264

一 培养语文人才,建立语文机构 264

二 调查少数民族语言 264

三 创造、改革、推行文字 264

四 翻译出版民族语文读物 265

五 开辟影视广播 265

六 加强第二浯言教育 265

七 建立民族语文信息处理系统 265

八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265

第二章 少数民族语言 266

第一节 藏缅语 266

第二节 苗瑶语 268

第三节 侗台语 269

第四节 阿尔泰语 270

第五节 南岛语 272

第六节 其他语言 274

一 孟—高棉语 274

二 印欧语 274

三 未定系属语 275

四 混合语 275

第三章 少数民族文字 276

第一节 古文字 276

一 佉卢文 276

二 焉耆—龟兹文 277

三 于田文 277

四 粟特文 277

五 突厥文 277

六 契丹文 278

七 女真文 278

八 西夏文 278

九 八思巴文 279

十 满文 279

第二节 传统的通行文字 279

一 藏文 279

二 蒙古文 279

三 维吾尔文 280

四 哈萨克文 280

五 朝鲜文 280

六 傣文 281

七 彝文 281

第三节 未推广的文字 281

一 仿汉字 281

二 注音字母文字 282

三 女字 282

四 水字 282

五 大写拉丁字母文字 282

六 小写拉丁字母文字 283

七 波拉字母文字 283

八 表形文字 283

九 音节文字 283

第四节 拉丁字母新文字 284

第五节 未释读的文字 285

一 《峒豁纤志》中的《铎训》、《歌章》 285

二 雷公碑残石上的文字 285

第十篇 民族历史 287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研究概述 287

第一节 建国后三十年民族史研究概述 287

一 建国后三十年北方民族史研究概况 288

二 建国后三十年南方民族史研究概况 289

第二节 近十几年民族史研究概述 290

一 近十几年北方民族史研究回顾 290

二 近十几年南方民族史研究回顾 292

第二章 内蒙、东北地区 294

第一节 内蒙、东北地区古代民族 294

一 俨、匈奴、林胡、楼烦 294

二 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 294

三 东胡、乌桓、鲜卑、柔然、契丹、奚、室韦 295

四 夫余、高句丽 296

第二节 内蒙、东北地区当代民族史 296

一 蒙古、达翰尔、锡伯族 296

二 满、赫哲、鄂伦春族 297

三 朝鲜族 299

第三章 西北地区 299

第一节 西北地区古代民族史 299

一 氐、羌、党项羌、吐谷浑 299

二 月支、乌孙 300

三 丁零、敕勒、突厥、薛延陀、回纥、黠戛斯 301

第二节 西北地区当代民族史 302

一 回、撒拉、乌孜别克、俄罗斯族 302

二 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裕固族 303

三 土、东乡、保安、塔塔尔族 305

第四章 西南地区 306

第一节 西南地区古代民族史 306

一 氐羌集团 306

二 百越集团 309

三 百濮集团 309

第二节 西南地区当代民族史 310

一 藏、彝、羌、门巴、珞巴、普米、独龙族 310

二 白、哈尼、拉祜、纳西、傈僳、景颇、阿昌、怒、基诺族 311

三 佤、布朗、德昂族 313

四 傣、布依、侗、仡佬、水族 313

第五章 中东南地区 315

第一节 中东南地区古代民族史 315

一 百越集团 315

二 苗蛮集团 317

第二节 中东南地区当代民族史 318

一 壮、仫佬、毛南族 318

二 黎、京、高山族 318

三 苗、瑶、畲、土家族 319

第十一篇 政治制度 321

第一章 少数民族政治制度概述 321

第一节 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与政治制度 321

一 我国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特点 321

二 不同的政治制度 322

第二节 各民族的社会改革和政治制度的统一 322

一 政治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322

二 社会改革和旧政治制度的废除 322

第二章 原始民主制度 323

第一节 鄂伦春族的地域公社 323

一 “乌力楞”的经济结构 323

二 “乌力楞”的社会组织 324

三 国家政权对鄂伦春氏族制的作用及影响 324

第二节 瑶族的“瑶老制”和“石牌制” 324

一 瑶老制 324

二 石牌制 325

第三节 黎族的合亩制 326

第四节 佤族的部落酋长制和景颇族的山官制 326

一 佤族部落酋长制 326

二 景颇族的山官制 327

第三章 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家支制度 327

第一节 家支制度的概念和内容 327

一 什么是家支制度 328

二 黑彝家支与白彝家支 329

第二节 家支制度的形成 329

一 它是父系氏族社会血亲群体的延续 329

二 低下的生产力使它得以保持并发展 329

三 封闭的凉山社会和自然条件 330

第三节 家支制度的历史作用 330

一 家支的作用 330

二 家支制度下的习惯法 331

三 家支观念 332

第四章 西藏政教合一的专制制度 332

第一节 西藏政教合一专制制度的形成和组织机构 332

一 西藏政教合一的专制制度的形成 332

二 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权组织机构 333

第二节 藏传佛教寺庙的组织机构及其等级压迫 334

一 寺庙的组织机构及喇嘛等级 334

二 寺庙的统制和剥削 335

第三节 政教合一专制制度对西藏社会发展的影响 336

一 西藏政教合一专制制度的实质 336

二 “政教合一”的僧侣贵族专制制度严重地阻滞了西藏社会的发展 336

第五章 土司制度 337

第一节 土司制度的形成及其设置 337

一 什么是以土司制度 337

二 土司制度形成的原因 337

三 土司制度由羁縻政策的演变 337

四 土司制度的基本概况 338

第二节 土司制度的内容和遗存 340

一 土司制度的内容 340

二 土司制度的遗存 341

第三节 关于改土归流 344

一 改土归流的原因 344

二 清王朝改土归流的策略 344

三 改土归流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344

第六章 盟旗制度 345

第一节 满族的八旗制度 345

一 八旗制度的建立过程 345

二 八旗制度的内容 345

三 清朝八旗兵的建制 346

第二节 蒙古族的盟旗制度 346

一 盟旗的组织形式及其建制 346

二 盟旗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 348

第七章 伯克制度 保甲制度 349

第一节 新疆的伯克制度 349

一 伯克制度的历史沿革 349

二 伯克制度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49

第二节 保甲制度 350

一 保甲制度的历史沿革 350

二 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 350

三 少数民族地区的保甲制度 351

第十二篇 民族考古 252

第一章 民族考古学概述 352

第一节 民族考古学的形成与界定 352

一 民族考古学是历史学科的一部分 352

二 民族考古学的对象与资料 353

第二节 民族考古学同其它一些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353

一 民族考古学与文献史学 353

二 民族考古学同民俗学和民族学的关系 354

三 民族考古学同民族古文字的关系 355

四 民族考古学同人类学和古生物学的关系 355

五 民族考古学同一些现代科技学科的关系 355

第三节 民族考古学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356

一 民族考古学为我们再现了一部物质文化史 356

二 民族考古学对民族史的证史与补史作用 356

三 民族考古学有对原来的史学起纠正传讹的作用 356

四 民族考古学与现代化建设 357

五 民族考古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国际主义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357

第二章 民族考古的田野工作理论与实际工作方法 358

第一节 民族田野考古理论与实践 358

一 民族考古地层学 358

二 形制学 359

第二节 民族田野考古工作的实施与方法 360

一 民族田野考古的踏勘和调查 360

二 田野考古发掘 361

第三章 民族考古分论 372

第一节 东北地区民族考古 372

一 古代高句丽族的考古 372

二 古营州治所及其有关的考古 373

三 渤海考古 373

四 契丹及辽的考古 374

五 金代考古 375

第二节 内蒙、宁夏、甘青与新疆地区的考古 376

一 草原青铜文化与匈奴考古 376

二 鲜卑族考古 377

三 西夏考古 378

四 西域考古 379

第三节 西南、华南民族考古 381

一 西藏考古 381

二 滇人与昆明人的青铜文化考古 382

三 南诏及大理考古 383

四 百越文化考古 383

第十三篇 民族人物 385

第一章 政治、军事人物 385

第一节 政治军事家 385

一 匈奴单于冒顿 385

二 前秦国君苻坚 385

三 北魏皇帝拓跋珪、拓跋焘、拓跋宏 386

四 北周文帝宇文泰、武帝宇文邕 386

五 吐蕃王朝的缔造者松赞干布 387

六 唐朝名臣长孙无忌、名将李光弼 387

七 后唐奠基者李克用、建国者李存勖 388

八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和金太祖阿骨打 388

九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元世祖忽必烈 389

十 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圣祖康熙 389

第二节 民族英雄、起义领袖 390

一 巴氐人李特、匈奴人刘渊 390

二 西晋关东起义军领袖石勒 391

三 回族思想家李贽 391

四 太平军中的少数民族领袖 392

五 回民领袖杜文秀、彝族领袖李文学 393

六 雾社起义与摩那·罗达奥 393

第三节 革命英烈 394

一 早期共产党人刘清扬、荣耀先、马骏、向警予、张伯简、韩乐然、邓恩铭、王俊 394

二 英勇善战的红军指挥员韦拔群、罗炳辉、杨林、关向应 396

三 红军长征的有力支持者果基小叶丹、格达活佛、马骏(藏族) 397

四 抗日先锋、卫国忠魂马本斋、周保中、周文彬、李红光、陈翰章 397

五 祖国统一的坚强维护者王国兴、乌兰夫、粟裕、阿合买提江·哈斯木 398

第二章 文学艺术人物 399

第一节 语言文字学家 399

一 蒙古新文字的创制者八思巴 399

二 藏文创制者通密散布喇 400

三 满文创制者额尔德尼、噶盖和达海 400

四 马合木德·喀什噶里与《突厥语大词典》 401

五 西夏文的创制者野利仁荣 401

六 女真大字的创制者完颜希尹 401

第二节 文学家 402

一 桑吉坚赞与《米拉日巴传》 402

二 伟大的文学艺术家曹雪芹 402

三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 403

四 《一层楼》的作者尹湛纳希 403

五 人民艺术家老舍 404

第三节 诗歌戏曲家 404

一 壮族“歌仙”刘三姐 404

二 满族词人成容若与顾太清 405

三 《福乐智慧》的作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 405

四 白族诗人杨奇鲲、杨士云 406

五 纳西族诗人木公、木增 406

六 藏诗诗人萨班·贡噶坚赞、仓央嘉措 407

七 回族诗人萨都刺 407

八 中朝两国军歌的作曲者郑律成 408

第三章 科学技术宗教人物 408

第一节 天文数学家 408

一 天文学家耶律楚材、扎马鲁丁 408

二 数学家明安图、博启 409

三 《异域录》的作者图理琛 410

四 地质学家李四光 410

第二节 航海建筑学家 410

一 回族航海家郑和 411

二 建筑学家亦黑迭儿丁 411

三 第巴·桑杰嘉错与布达拉宫 411

第三节 农学医药学家 412

一 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 412

二 名医宇妥·云丹贡布、墨尔根·绰尔济、伊桑阿、曲焕章 412

第四节 宗教人物 413

一 蔡巴·贡噶多吉、布敦·仁钦朱和《甘珠尔》、《丹珠尔》 413

二 班禅和达赖——喇嘛教 414

三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学者王岱舆、刘智、马注、马德新 415

第十四篇 民族服饰 417

第一章 少数民族服饰概述 417

第一节 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历史源流及其演变 417

一 少数民族服饰的历史源流 417

二 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演变 423

第二节 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主要特点 423

一 古老而丰繁的款式 423

二 深刻的文化内涵 423

三 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轨迹 426

第三节 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特殊地位 426

一 服饰发展史的“活化石” 427

二 写在身上的历史 427

三 穿在身上的艺术 427

第二章 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 429

第一节 东北、内蒙古及华北地区 429

蒙古族 429

朝鲜族 429

满族 430

达斡尔族 430

鄂温克族 430

鄂伦春族 430

赫哲族 431

第二节 东南、中南地区 431

畲族 431

高山族 431

土家族 432

壮族 432

瑶族 432

仫佬族 433

毛南族 433

京族 433

黎族 433

第三节 西北地区 434

回族 434

东乡族 434

保安族 434

裕固族 435

土族 435

撒拉族 435

维吾尔族 435

哈萨克族 436

柯尔克孜族 437

锡伯族 437

塔吉克族 437

乌孜别克族 437

塔塔尔族 438

俄罗斯族 438

第四节 西南地区 438

彝族 438

羌族 438

苗族 439

布依族 439

侗族 440

水族 440

仡佬族 440

白族 440

哈尼族 441

傣族 442

傈僳族 442

佤族 442

拉祜族 442

纳西族 442

景颇族 443

阿昌族 443

布朗族 443

怒族 443

德昂族 443

独龙族 444

普米族 444

基诺族 444

藏族 444

门巴族 444

珞巴族 445

第三章 古老精湛的服饰工艺 446

第一节 印染工艺 446

一 蜡染 446

二 扎染 446

三 镂板蓝印花 447

第二节 织 447

一 织棉 447

二 裙、衣、毯 448

第三节 刺绣 448

一 平绣 448

二 辫绣与皱绣 449

三 挑花 449

四 马尾绣 449

五 补花 450

第十五篇 民族饮食 451

第一章 少数民族传统饮食概述 451

第一节 农耕民族的饮食特点 451

一 山林刀耕火种民族的饮食 451

二 山地耕牧民族的饮食 452

三 山地耕猎民族的饮食 452

四 丘陵稻作民族的饮食 453

五 绿洲耕牧民族的饮食 454

六 平原集约农耕民族的饮食 455

第二节 畜牧业民族的饮食特点 455

一 苔原畜牧业民族的饮食 455

二 戈壁草原游牧民族的饮食 456

三 盆地草原游牧民族的饮食 456

四 高山草场畜牧业民族的饮食 457

第三节 渔猎民族的饮食特点 457

一 山林狩猎民族鄂伦春族的饮食 457

二 河谷渔捞民族赫哲族的饮食 458

第二章 少数民族的特色菜谱 458

第一节 历史悠久的名菜 458

一 满汉全席 458

二 蒙古族的“烤全羊” 459

三 壮族的“龙泵三夹”与“白切狗肉” 459

四 哈尼族的“竹筒鸡”和“生炸竹虫” 460

五 白族的“生皮”和“柳蒸猪头” 460

六 侗族的“三江炕鱼” 460

第二节 别具一格的酱菜、腌菜 460

一 朝鲜泡菜 460

二 布依族的“荔波风猪” 461

三 普米族的“红烧琵琶肉” 461

四 仡佬族的“辣椒骨” 461

五 高山族的“腌肉” 462

六 瑶族的“蚱”和黎族的“祥” 462

第三节 营养丰富的汤菜、凉菜 462

一 苗族的“龟凤汤” 462

二 朝鲜族的“狗肉火锅” 462

三 白族的“毛驴汤锅” 462

四 佤族的“火烧蛇肉” 463

五 傣族的“凉拌蚂蚁蛋” 463

六 赫哲族的“刹生鱼” 463

第四节 自成流派的清真菜 463

一 清真菜的形成 463

二 三种地方类型名菜 464

三 清真菜的传承特点 466

第三章 少数民族的风味肴馔 466

第一节 典型食品 466

一 肉制品 466

二 奶制品 467

三 米制品 468

四 面制品 470

第二节 独特饮料 471

一 奶 471

二 酒 472

三 茶 473

四 汁 475

第三节 著名小吃 476

一 布朗族的“油炸花蜘蛛”和“蝉酱” 476

二 纳西族的“丽江火烤粑杷”和“麻补” 476

三 傣族的“油炸麻脆”和黎族的“糯米饼” 476

四 白族的“凤羽酸肝” 476

五 佤族的“油煎柴虫”与彝族的“灌血肠” 476

六 维族的“帕尔木丁”和回族的“绿豆皮” 477

第十六篇 民族建筑 478

第一章 少数民族建筑概述 478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人文概况 478

第二节 生态环境与民族建筑 480

第三节 传统民居的形成与发展 481

第二章 少数民族民居 483

第一节 穹庐式民居 483

一 蒙古包 483

二 哈萨克毡房 483

三 藏式毡房 483

四 鄂伦春族的“斜仁柱” 484

五 赫哲族的“撮罗子” 484

六 裕固族民居 484

第二节 院落式民居 484

一 维吾尔族民居 484

二 满族民居 485

三 达斡尔民居 485

四 青海民居“庄窠” 486

五 藏族民居 486

六 纳西族民居 487

七 白族民居 488

八 彝族民居 488

第三节 干栏式民居 489

一 壮族民居 489

二 傣族民居 489

三 侗族民居 490

四 苗族民居 490

五 土家族民居 491

六 黎族民居 491

七 傈僳族民居 492

八 景颇族民居 492

九 佤族民居 493

十 布朗族民居 493

第四节 土掌房与石建筑 494

一 彝族民居 494

二 哈尼族民居 494

三 羌族民居 495

四 布依族民居 495

第五节 大房子 496

一 独龙族民居 496

二 基诺族民居 496

三 拉祜族民居 497

四 德昂族民居 497

五 哈尼族民居 497

第三章 少数民族宗教建筑 498

第一节 伊斯兰教建筑 498

一 建筑的特点 498

二 各时期的演变 499

第二节 佛教建筑 502

一 佛寺 502

二 石窟 504

第十七篇 民族交通 506

第一章 历史上少数民族地区陆路交通概略 506

第一节 秦汉前后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道路 506

一 丝绸之路 506

二 西南丝路 507

三 羌中道、羌氐道及其它 507

第二节 唐宋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道路 508

一 南诏、大理国的主要道路 508

二 唐蕃古道与党项故道 508

三 丝绸之路的变迁与其它 508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道路 509

一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道路 509

二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道路 509

三 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交通方式 510

第二章 少数民族地区公路交通的发展 511

第一节 中华民国期间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概况 511

一 中华民国初期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 511

二 抗日战争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的发展 512

三 解放战争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公路状况 513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 513

一 建国初期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的迅速恢复 513

二 进藏公路迅速发展 514

三 西南民族地区公路建设的高潮 515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高等级公路建设及主要公路桥梁 516

一 少数民族地区高等级公路建设 516

二 少数民族地区著名公路 517

三 少数民族地区著名公路桥梁 518

第三章 少数民族地区水路交通的历史与现状 518

第一节 古代少数民族地区水路交通概略 519

一 西南地区古代水路交通 519

二 西北地区古代水路交通 519

三 革囊与皮筏 520

四 竹藤吊桥与溜索 520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近代内河航道的疏浚及开发 521

一 中华民国期间主要河流通航状况 521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主要河道的疏浚与开发 522

三 少数民族地区港口建设概况 523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水路运输 524

一 少数民族地区的船舶行式演变及特点 524

二 少数民族地区水路客货运输 525

三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内河运输的作用 526

第四章 少数民族地区铁路交通的产生与发展 527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铁路建设概述 527

一 清末与民国期间少数民族地区的铁路建设 527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铁路建设的发展 528

三 少数民族地区著名铁路桥梁和遂道 529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铁路运输及特点 530

一 少数民族地区铁路旅客运输 530

二 少数民族地区铁路货物运输 530

三 少数民族地区铁路运营特点 531

第三节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铁路新干线的规划与建设 531

一 少数民族地区铁路建设的特点 531

二 积极建设和规划进藏铁路 532

三 尽快把滇缅铁路的修建提上日程 533

第五章 少数民族地区航空运输的起步和发展 533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少数民族地区航空运输概述 533

一 中华民国时期少数民族地区航空运输的起步 533

二 抗日战争时期少数民族地区航空运输的发展 534

三 解放战争时期少数民族地区航空运输的变化 534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南民族地区航空运输的发展 535

一 冲破西藏“空中禁区” 535

二 西南民族地区航空运输的全面发展 536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部及西北民族地区航空运输的发展 537

一 北部及西北民族地区航空运输的迅速恢复 537

二 北部、西北部民族地区航空运输的全面发展 538

三 北部和西北部民族地区航空运输的深入提高 538

第六章 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运输及其特点 539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运输 540

一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运输概述 540

二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运输方式 540

三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运输的特点 541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畜力运输 542

一 少数民族地区畜力运输概述 542

二 少数民族地区畜力运输方式 542

三 少数民族地区畜力运输的特点 544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民用机动车运输 544

一 少数民族地区民用机动车运输概述 544

二 少数民族地区民用机动车运输方式 545

三 少数民族地区民用机动车运输的作用 546

第十八篇 民族婚姻家庭 547

第一章 少数民族婚姻家庭的历史演变 547

第一节 血缘群婚及血缘家庭 547

一 血缘群婚 547

二 血缘家庭 547

第二节 氏族外婚及母系亲族家庭 548

一 氏族外婚 548

二 母系亲族家庭 549

第三节 对偶婚和对偶家庭 549

一 对偶婚 549

二 对偶家庭 551

第四节 一夫一妻制婚和个体家庭 551

一 一夫一妻制婚 551

二 个体家庭 551

第二章 少数民族的婚姻礼俗及亲属称谓 552

第一节 少数民族的婚姻礼俗 552

一 婚仪 552

二 离婚 553

三 再婚 554

四 婚姻习俗的变革 554

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亲属称谓 555

一 亲属 555

二 亲属称谓 555

第三章 各民族婚姻家庭 556

第一节 华北、东北地区 556

蒙古族 556

达斡尔族 556

鄂温克族 557

鄂伦春族 557

满族 558

锡伯族 558

朝鲜族 558

赫哲族 559

第二节 东南、中南地区 559

畲族 559

高山族 560

土家族 560

壮族 561

瑶族 561

仫佬族 562

毛南族 562

京族 562

黎族 563

第三节 西南地区 563

彝族 563

羌族 564

苗族 564

水族 564

布依族 565

侗族 565

仡佬族 566

白族 566

哈尼族 567

傣族 567

傈僳族 567

佤族 568

拉祜族 568

纳西族 569

景颇族 570

布朗族 570

阿昌族 570

普米族 571

怒族 571

德昂族 572

独龙族 572

基诺族 573

藏族 573

门巴族 574

珞巴族 574

第四节 西北地区 575

回族 575

东乡族 575

保安族 576

裕固族 576

土族 576

撒拉族 577

维吾尔族 577

哈撒克族 578

柯尔克孜族 578

塔吉克族 579

乌孜别克族 579

塔塔尔族 579

俄罗斯族 580

第十九篇 民族丧葬 581

第一章 形形色色的丧葬形式 581

第一节 土葬 581

一 土葬的产生 581

二 土葬的概况 581

第二节 火葬 582

一 火葬的分布 582

二 火化的形式 582

第三节 岩葬 582

一 岩洞葬 582

二 悬棺葬 583

第四节 树葬 584

一 树架式 584

二 树屋式 584

三 地架式 584

第五节 塔葬和野葬 585

一 塔葬 585

二 野葬 585

第二章 纷繁复杂丧葬仪礼 585

第一节 落气和报丧 586

一 落气的地点和方式 586

二 报丧 586

三 报丧的目的 586

第二节 浴尸 586

一 取水 586

二 浴尸 587

第三节 停尸 587

一 停尸的时间、地点和方向 587

二 停尸期间的活动 587

第三节 出殡 588

一 出殡时间 588

二 出殡的形式 588

第四节 葬后祭祀 589

一 回魂 589

二 服孝 589

三 烧灵 589

第三章 墓地、墓穴和坟丘 590

第一节 墓地 590

一 墓地的位置和方向 590

二 墓地的类型 590

第二节 墓穴 591

一 墓穴的选择 592

二 墓穴的形状和规模 592

三 墓而不坟 592

第三节 坟冢 593

一 坟丘形状 593

二 坟上砌门或凿穴 593

三 坟墓上的建筑以及植树和立碑 594

第四章 葬式 595

第一节 屈肢葬 595

一 蹲坐式 595

二 侧卧式 595

三 屈肢葬的含义 596

第二节 侧卧葬和俯身葬 596

一 侧卧葬的分布和安葬形式 596

二 俯身葬的安葬形式和地域分布 596

三 侧卧葬和俯身葬的含义 597

第三节 二次葬 597

一 捡骨葬 597

二 先“风葬”再土葬 597

三 先火葬再水葬 598

第四节 合葬 598

一 多人合葬 598

二 母子合葬 599

三 夫妻合葬 599

第五章 随葬品和葬具 599

第一节 随葬品 599

一 随葬品的种类 599

二 随葬品的放置 600

三 口含 601

第二节 葬具 601

一 木制葬具 601

二 陶器葬具 602

三 石制葬具 603

四 竹制葬具 603

第六章 丧葬的改革 603

第一节 为何要提倡对丧葬进行改革 603

一 提倡丧葬改革的原因 603

二 丧葬能否进行改革 604

第二节 怎样进行改革 605

一 改革的重点 606

二 改革的关键 606

三 改革的步骤 606

第二十篇 民族禁忌篇 608

第一章 民族禁忌的产生、传承与发展 608

第一节 民族禁忌的界定 608

一 禁忌与塔布 608

二 禁忌与宗教 608

三 禁忌与法令 609

第二节 民族禁忌的产生 610

一 思维观念的阻滞 610

二 经验的约定 610

三 欲望的诱惑 611

第三节 民族禁忌的传承 611

一 文化定式与民族禁忌的传承机制 611

二 禁忌习俗传承的内在因素 611

三 民族禁忌的传承方式 612

第四节 民族禁忌的发展 613

一 民族禁忌的发展趋向 613

二 加强民族禁忌变革的力度 613

第二章 民族禁忌的对象、特点和功能 614

第一节 民族禁忌的对象 614

一 禁忌的人 614

二 禁忌的物 614

三 禁忌的语汇 614

四 禁忌的行为 615

第二节 民族禁忌的特征 615

一 民族禁忌的内在特征 615

二 民族禁忌的外在特征 616

第三节 民族禁忌的功能 616

一 积极的调整与规范功能 616

二 消极的阻滞功能 617

第三章 中国少数民族禁忌 618

第一节 生产性禁忌 618

一 农业禁忌 618

二 牧业禁忌 619

三 狩猎业禁忌 619

四 渔业禁忌 620

五 手工业禁忌 621

第二节 生活性禁忌 621

一 服饰禁忌 621

二 饮食禁忌 622

三 居所禁忌 623

四 性别禁忌 624

五 婚姻禁忌 625

六 生育禁忌 629

七 丧葬禁忌 631

八 交往禁忌 633

第三节 信仰性禁忌 635

一 原始宗教信仰禁忌 635

二 人为宗教信仰禁忌 637

第二十一篇 少数民族宗教 638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概述 638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638

一 原始宗教 638

二 三大宗教 640

三 道教 640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特点 640

一 三大宗教的特点 640

二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的特点 641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642

一 毛泽东关于宗教信仰的论述 642

二 宪法中有关宗教信仰的规定 643

三 关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644

第二章 佛教 645

第一节 汉传佛教 645

一 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教 645

二 隋唐至清代佛教 645

第二节 藏传佛教 646

一 藏传佛教前弘期 646

二 藏传佛教后弘期 647

第三节 佛教与中国少数民族 650

一 藏传佛教与少数民族 650

二 藏传佛教向国外的传播 650

三 小乘佛教与少数民族 650

第三章 基督教 651

第一节 基督教概述 651

一 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 651

二 基督教的经典概述 651

三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教规 652

第二节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652

一 唐代至明末清初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652

二 鸦片战争前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653

三 解放后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 654

第三节 基督教与我国少数民族 654

一 基督教与我国少数民族关系 654

二 基督教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655

三 基督教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656

第四章 伊斯兰教 657

第一节 伊斯兰教概述 657

一 伊斯兰教的产生与发展 657

二 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与派别 657

三 伊斯兰教主要经典 659

第二节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659

一 伊斯兰教在中国内地的传播与发展 659

二 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 660

第三节 中国伊斯兰教教派 660

一 内地的教派 660

二 新疆的教派 661

第四节 重要译作和著作 661

一 译作 661

二 著作 662

第五章 道教 663

第一节 道教的渊源与形成 663

一 道教的渊源 663

二 道教的形成 664

第二节 道教的传播与发展 665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665

二 隋唐宋元时期道教的兴盛 666

三 明清时期道教的衰微 667

四 民国及当代道教 667

第三节 道教的基本理义 668

一 道德 668

二 清静、寡欲 668

三 道教宗元于三宝 668

四 神仙崇拜 668

五 生道合一、长生久视 669

第四节 道教与少数民族 669

一 道教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669

二 道教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669

三 道教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670

第二十二篇 民族节日 672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概述 672

第一节 节日的定义与数量 672

一 节日的定义 672

二 节日的数量 672

第二节 节日的来源与分类 673

一 节日的来源 673

二 节日的分类 673

第二章 民族节日的理论研究 675

第一节 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 675

一 国内学术界对“文化”的界定 675

二 国外学者对“文化”的见解 676

第二节 节日文化的特点 677

一 周期性 677

二 民族性 678

三 群众性 678

四 地域性 678

五 综合性 679

六 变异性 679

七 实用性 679

第三节 节日文化的功能 680

一 能继承、积淀和宣传、弘扬民族文化 680

二 能满足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要 681

三 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682

四 能进行民族文化教育 682

五 能提高民族自信心 682

六 能繁荣民族地区的经济 683

第四节 节日文化与民族意识 683

一 节日文化中的宗教意识 683

二 民族节日与“唯农”意识 684

三 民族节日与酒文化意识 685

四 民族节日与显富意识 687

五 民族节日与轻商意识 687

第三章 节日文化的发展趋势 6

返回顶部